「WE RUN TO FEEL」
在IG分享起來,就有機會獲得ASICS最新款跑鞋 :P
用從開始跑步以來,一直都有在穿亞瑟士系列的跑鞋,不論是馬拉松鞋或是訓練鞋都穿過不少雙,到這次穿上了新的鞋款GEL-KAYANO 27,讓我少女心大爆炸,美到我不只訓練穿,日常生活也穿,實在太可愛太吸睛啦! 謝謝亞瑟士對馬甲妹的愛,讓我有這機會穿上她❤️
更是謝謝最專業的攝影師-北投阿牛 許瀞文 為馬甲妹我留下最美的樣子,牛哥抓住的瞬間真的是很到位,讓我看了自己的照片都忍不住想捏捏照片中的美臀xD🍑🍑🍑
女生呀,自信來自於如何好好愛著你與生俱來的樣子,唯有妳,可以做自己的女神,讓我們一起跑出自信,跑出更美麗的妳 ❤
從收到鞋子以來,跑了幾次的有氧慢跑與衝刺的間歇課表,因為採用柔軟的FLYTEFOAM PROPEL彈性中底,且前腳掌內置亞瑟膠,後腳跟又有可視亞瑟膠,讓我在衝刺時感覺到彈性與穩定,在重量方面,也比早期的訓練鞋輕量不少,雙腳多了層輕盈的感受,而足弓的支撐讓低足弓容易內旋的我,在跑動上更加穩定的發力,不塊是支撐系列跑鞋之王的GEL-KAYANO,最特別的是,亞瑟士還針對性別設計了專for女性的鞋款,讓女鞋的前後足跟差比男鞋多了3mm,提供女鞋更多向前方的動力設計,雖然我一直以來對跑鞋的要求其實都只要順暢與穩定就好,但這雙GEL-KAYANO 27絕對可以表現得超乎你的期待。
——
好啦,以上為馬甲妹超不專業的鞋測分享文~嘻嘻‼️
全文重點在此,千萬不要錯過唷‼️
⚠️只要在6/30之前完成以下分享,亞瑟士會抽出三名幸運兒獲得最新GEL-KAYANO 27,陪伴你2020跑出自由🏃🏽♀️🏃🏽♀️🏃🏽♀️
快點一起來分享跑步的正能量吧!
✨步驟如下👉🏼👉🏼👉🏼
1. 於個人Instagram平台分享”跑步帶來的感受”
2. 並Hashtag #RunToFeelFree、#ASICS
3. 然後,相信自己會是那名萬中選3的幸運兒!
#北投阿牛攝影
#trife女子鐵人隊
#z30rd三鐵衣
#馬甲妹的三鐵日記
#堅持夢想時全宇宙都會協助你去完成
「全馬 345 課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馬甲妹的三鐵日記 Hui An Hs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心得]台北初全馬跑齡九個月挑戰心得- 看板Road_Running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漢森課表|全馬|半馬|馬拉松訓練|三帥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初全馬訓練請益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心得]台北初全馬跑齡九個月挑戰心得- 看板Road_Running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討論] 半馬破百跟全馬破4那個比較難?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全馬345 課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全馬345 課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全馬345 課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心得] 台北馬sub250訓練心得- 看板Road_Runn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討論] 萬金石結束了,大家都有破PB嗎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半馬2小時|漢森新手課表|馬拉松訓練|三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全馬 345 課表 在 半馬2小時|漢森新手課表|馬拉松訓練|三帥 - Facebook 的評價
全馬 345 課表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13 第三屆成吉盃健力三項公開賽 心得文 end
終於來到心得文最終章,距離比賽都已經過了快一個月了才寫完心得文,我並非蓄意富奸,剛好藉這篇跟大家說說前陣子備賽有多忙多崩潰。
賽前一個月,我的體重不只停止下降,還有回升的狀況,而我的飲食並沒有失控,訓練頻率有下降,因為我忙著搬家。我的舊房東在那一段時間不斷找碴,窗簾、沙發被我的貓抓壞了,因此我向她詢問是要從押金裡面扣還是我買一組賠她,當時她要我自己買一組就好。
到了約定點交的時間,房東遲到沒事先告知就算了,一直不斷講說房間很髒需要請清潔阿姨來打掃她才能租出去,而她所謂的髒,其實也就是牆角的些許灰塵。我在點交前一天還吸地拖地好幾遍確認是乾淨的,但她堅持要請清潔阿姨,我若是不接受就自己打掃到她覺得沒問題才行。
我哪來那麼多時間跟她一來一往在那打掃、確認、打掃、確認,後來我就當作花錢消災同意讓她去請清潔阿姨再來跟我報價。結果隔天跟我報1800元,又是老話一句:『不接受妳就自己去掃!』我認了,就同意讓她從押金裡扣這1800,沒錯,點交完她並沒有馬上還我押金,她拖了一週才退給我。
退還押金給我之後事情還沒落幕,她開始三天兩頭傳訊息給我說窗簾不是她要的、沙發不是她要的,要我重新買過。我整個爆氣,我問她如果這不是妳要的為何點交當天不直接講,點交完了才在跟我講這個,另外當初也是詢問過要從押金扣還是我買一組,要我自己去買現在又嫌棄我買的不是她要的,這是我的問題?
後來,舊房東開始威脅恐嚇說要告我,吿我詐欺。
我真的
他媽黑人問號
詐妳媽的老番顛
妳知道自己在供三小嗎
詐欺???
咳..抱歉,總之那陣子我每天就是熬夜整理新家、被舊房東騷擾以及持續著品質很差的訓練。所幸那陣子有香吉士照顧我了,情緒低落時也有他陪著我,不然我很可能又會像四月那時候那樣突然就爆急性蕁麻疹。
賽前一週,我的體重還在過重的狀態,別說充碳了,當時我只求體重能夠順利降到量級最低標準就好,當時是危險到我即使裸體都還是會過重的狀態。為了讓體重能夠順利下降,那一週的時間我只能吃沒什麼重量的食物(避免增加體重),因此毫無飽足感可言。
賽前幾天體重仍舊過重,只能開始限水靠脫水來讓體重達標,每一天我都覺得自己會死,對我的學生感到非常抱歉,那陣子我一直不斷跟他們請假,我覺得光是連站著好好講完一句話都要用盡全身的力氣才能辦到。
賽前兩天我做完最後掙扎的有氧後連站都站不穩,香吉士帶我回家時焦急地問說
『真的什麼東西都不能吃嗎?』、
『這樣身體沒問題嗎?』、
『有沒有辦法自己走到電梯?』、
『要抱妳上樓嗎?』、
『有辦法自己洗澡嗎?』、
『要幫妳脫衣服嗎?』、
『乾成這樣皮膚都沒什麼彈性了這樣身體哪受得了。』…
老實說真的滿感動的,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即使看我好像快死了仍舊沒有強迫我吃東西或是喝水,香吉士知道我有多重視這場比賽,也看著我那幾個月來為了比賽做了多少的努力。我想他明白這個時候逼我進食或是喝水並不是真的為我好,只是一種自以為是愛的霸道與自私吧?因此他只是一直陪在我身邊,但沒有要我吃任何東西。
比賽當天過磅,我的體重順利達標,終於可以放心吃東西了。然而因為那一陣子燒過頭,加上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型賽事,種種的因素讓我表現沒有預期的好,雖然不會覺得太意外,但仍舊覺得很失望。賽後我放縱了好幾天,發了篇官腔的感謝文要大家放心我沒事,然後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實我仍然還是很難過很難過。
賽後幾天,我不想再壓抑自己的情緒,索性讓自己一次難過個夠,然後再去看影片認真檢討自己的問題。除了那陣子休息太少也吃得很少之外,我在訓練課表上還有許多可以調整的地方。將近四個小時的賽程對我來說太久了,我從來沒有持續運動那麼久,到第三項硬舉時幾乎已經脫力了,這是我最大最需要去克服的問題。
這次的遺憾將會是讓我成長的力量,為下一次比賽能夠更接近理想的成績而獲得的經驗,沮喪可以但不能從此逃避,唯有正視自己的弱點才能找出克服的方式。
『強者找方式,弱者找理由。』
這句話,在我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之後有了更深刻的感觸。沒有人一開始就會是強者,但要成為強者之前一定得要先學會不要再找藉口。我會繼續努力,然後明年健力三項成吉盃,我們場上見!
#成吉思汗中壢館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進化綜合格鬥中心 #健力三項 #健力小野貓 #減脂 #增肌 #楊梅香吉士 #廚師男友
啊、那天我是自己上樓、自己脫衣服、自己洗澡的,請不要自行腦補令人害羞的劇情🙈🙈🙈
全馬 345 課表 在 漢森課表|全馬|半馬|馬拉松訓練|三帥爸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3台北馬 課表 |漢森 課表 | 全馬 |半馬|馬拉松訓練|三帥爸|三帥媽. 12K views · 1 month ago ...more. 三帥爸My Sunshine Life. 9.61K. Subscribe. ... <看更多>
全馬 345 課表 在 初全馬訓練請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坊間的全馬課表一搜應該一堆,但真的照表操課的人卻不多。 ... 剩下的345分鐘,走跑走跑,完賽沒問題。 我月初的全馬,7~8月從來沒有跑超過21K,實在 ... ... <看更多>
全馬 345 課表 在 [心得]台北初全馬跑齡九個月挑戰心得- 看板Road_Runn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跑版首po,手機排版請見諒。
背景簡介: 25歲/177cm/66kg
跑齡九個月(從2022/3開始練跑)
台北馬成績:
Gun time: 3:29:21 Chip time: 3:27:04
以前我自覺是一個很沒有運動細胞的人,而且跑步還很慢。從小學到高中一場大隊接力都沒有參加過,因為跑步總是班上最後幾名,不會被排進棒次;其他運動平衡感很差、動作不協調、核心肌群也很爛;棒球丟不遠也不太會接;單槓一下都拉不起來。高中才開始比較常跟同學打球,但一直都沒有什麼規律的運動習慣。大學的時候曾經有想過開始維持跑步的習慣,然後剛跑一個月,台灣疫情就爆發了,於是又恢復了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從去年疫情爆發到今年三月,我確實是完全沒有在運動的。
今年三月因為工作內容剛好比較有空檔,然後體重似乎有要慢慢回升的趨勢,覺得再不動不行了,不如再嘗試一次跑步吧。
第一次跑步完的隔天,我連二頭肌都在酸痛。你說跑步不是用腳嗎?我的意思是我光慢跑維持擺手姿勢,就已經超過我平常二頭肌的負荷了。我當時的狀況就是廢成這樣。
一開始其實我完全沒有要跑馬拉松的想法,只是想要養成有氧運動的習慣而已,而且能維持多久其實也不知道。後來朋友問我有沒有興趣跑馬拉松,就想說好好練練看。
我的訓練架構主要是漢森,也有參考Jay的課表做一些微調。
四、五月主要是在摸索課表的內容跟逐步掌握自己的有氧適能。在台北工作,當時都是跑跑步機為主,假日回老家就跑附近操場。
五月底的時候我才嘗試人生第一次路跑,然後就自主跑了一個半馬;原因是家裡的跑步機超過100分鐘就會自動停止,所以沒辦法撐到半馬的距離。第一次路跑就跑半馬距離,我突然覺得我雖然跑不快,但好像能夠跑得久,而且似乎也還滿喜歡的。
當時朋友揪報的是10月的新竹城市馬拉松,於是6/13就正式進入漢森課表第一週。由於我五月摸索課表的時候就有先跑一些強度課表,因此週期一開始就加入強度的內容。
我的工作需要值班,所以我的課表安排方式就是把休息日安排在值班日,這樣前後都可以跑強度課表。Long run都預設在週日;如果週日值班,就挪到週六。輕鬆跑還是要當主體,並且兩個強度課表不連日;所以如果遇到一週值班兩到三次的,就會捨去一個強度課表。班表出來的時候,我就會事先規劃好下個月的課表。最後其實就會跟Jay的「兩週五練」的概念很像。
六月底測了一次5K,結果出乎意料地跑了22:10。隨著持續進步,十月新竹馬的目標也不斷的校正,由於新竹城市馬拉松是超半馬26K,我的目標從本來的半馬sub2,變成用半馬sub2的配速跑完26K、再到225、然後測完5K變215。之後又覺得215好像太寬鬆,又修正到210。每吃完幾個強度課表,都有明顯感覺到自己在進步。八月底也在朋友的推坑下報名了台北馬全馬。
九月中在累積疲勞的狀態下,測試自己能不能用430的配速跑完10K;最後用44:52,一路穩定配速跑完,而且還有餘力。當時均速4:29/km跑10K完竟然覺得比六月底的5K@426還要輕鬆。
連新竹馬都還沒跑,我心中就出現台北馬330的聲音。
六月中開始吃課表到新竹馬前,我跑了7次短間歇、7次長間歇、12次tempo、15次長跑(其中3次是後段轉tempo配速的L+T)、測了5K跟10K各一次。20K以上的長跑就練了9次,其中一次直接跑到比賽的26K。課表後期跑12L+10T的時候,經過半馬距離的時間是1:52:00。我比當初四月預設的目標還要快了八分鐘,而且只是在一個週末例行的訓練就達到了。
課表後期累積疲勞越來越有感,但Tempo/長間歇的強度也越來越高。第一次吃課表,其實也很難拿捏累積疲勞跟過度疲勞的分界,對於自己的體感與身體訊號也並非那麼了解。我其實滿怕自己受傷的,但好險這個課表滿順利得吃完。我覺得關鍵在於輕鬆跑就確實地給它跑輕鬆;跑得快的前提是你知道怎麼慢慢跑。
平常Long run用水袋背包訓練、不停表、規律練習吃能量膠、養成用MyFitnessPal紀錄自己飲食的習慣、賽前確實的肝醣超補。
後來十月中的新竹馬26K跑出了晶片2:08:03的成績,當時跑完覺得這樣離全馬330還有一段距離,但心中隱約覺得自己能夠做到。在新竹馬發現後段肌耐力不足以及沒有訓練跑坡的問題,所以決定在後來的課表中融入一些跑坡,畢竟台北馬還有中山橋跟環東高架這兩個大魔王。
新竹馬賽後休了三天,再整整跑了一週輕鬆跑,確認狀態後才接續全馬的第11週課表。
11月的月跑量最後如計畫堆破了400K,最後連兩週的16K Tempo與30K Long run也有順利吃完。賽前最後一次的30K長跑內容包含河濱賽段來回各跑一次。
但即便課表都有穩穩吃完,信心似乎還是不夠穩固,畢竟到時30K後的每一步都是踏入未知。於是在新竹馬賽後的兩個月,又多累積了684K的跑量後,我迎來了人生的初全馬。
倒數第二週的時候剛好遇到頻繁值班,順理成章的減量,穩穩把最後一次的長間歇跟tempo跑完;只是到比賽週的時候,即使跑量已經大量減少、週一到週三全休,仍覺得雙腿肌肉很緊繃。
我想到當初新竹馬賽前也有類似的狀況,平常覺得不是痠痛的地方,反倒在賽前減量的時候冒出來;星期四的時候跑了一個很慢的6K輕鬆跑,竟覺得雙腿很笨重、全身懶洋洋的。
「這一定是Tapering blue!別慌,Jay大的文章都這麼告訴你了。」賽前的風吹草動特別容易影響情緒,我試圖穩定自己的心態。
比賽週我只跑了週四的6K跟週五的8K而已,剩下就是確實的肝醣超補。週六用滾筒放鬆的時候,左邊ITB跟右小腿還是滾得哀哀叫,當時高中同學在我身旁,我開玩笑地說,到時候抽筋就是先抽這邊了。
賽前看到預報說當天會很冷,下探八度。對於這個情況我其實毫無準備。手套我是週三才臨時去馬拉松世界買的,到時候撕膠跟取水會不會有障礙,其實我根本不知道、也來不及測試了。起跑時的輕便雨衣賽前一晚剪成合適的長度,到時候脫雨衣會不會很混亂,我也不知道。但其他方面我覺得我準備已經充足了,其實我不是太畏懼。
當天到賽場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冷,與朋友合照後,就準備排廁所跟熱身了。不過廁所大排長龍,等到上完的時候,只隨便慢跑熱身一下,看著前面已經卡好位的人群,我後來決定不繼續熱身了,開始往C區縫隙鑽。
過拱門的時候,其實也跟新竹馬一樣超過了兩分多鐘。這次我不慌,因為賽前都有預想過了,只是我必須很有紀律地慢慢追上列車,前面切記不要暴衝。我準備全馬是練325的配速,我的策略是要有將近325的實力,來拼大會時間330。前面用穩定的配速慢慢追上列車就好,後面再穩穩咬住。
「如果慢一分鐘過拱門,10K再追上列車就好;慢兩分鐘,就20K再貼上列車也沒關係。」我把賽前的策略謹記在心。
我Garmin計圈的第4K與第6K,都跑出了439的配速。
「不行!太快了!?」但我看一看心率,沒有往上爬升,反倒是後來漸漸地下修到臨界心律,大約在157左右徘徊。雖然比起練習時穩穩sub-150還是快了許多,但我選擇相信體感。對著路邊的標示,以及根據之前導航飄移的經驗,我判斷到時候完賽時Garmin一定會多跑幾百公尺。現在要做的就是心率穩住、用路標對錶,以及穩穩向列車邁進。一直到10K的時候,我大概才能從視線遠遠地追蹤氣球。中山北路一路平坦,我在這邊確定了我的前1/3里程的配速跟策略應該是沒有大礙的。這次賽前有吃到膠,水站也更會進了。
北安路、明水路、樂群一路的大直線,氣球看起來越來越大顆了。
「很好,就是這樣,慢慢來,環東高架前追上都可以。」
我的心率仍然維持穩定,身體已經完全熱開,體感非常舒暢。我後來就真的在堤頂大道要上環東前跟上集團,跟上氣球後,心態也更放鬆,接下來就是無腦跟車就好,不用特別擔心配速。
我想起了Jay大文章的全馬體感策略:跑過半馬的時候要輕鬆到像是沒跑過一樣。我那時評估了一下我的體感,還真的比之前吃課表累積疲勞時的tempo run起跑前還來得輕鬆。
環東的第二段上坡,也是本賽事最後一個大上坡,一樣沒有阻礙的跑過。
Garmin響起26K提示的時候,看錶,2:05:XX。比起當時新竹馬跑到力竭才2:08:03,已經是不同等級。我這時意識到,330或許真的有可能。
逆向跑高架是很奇妙的過程,沒有了城市街道周圍的環境音,只剩下跑者的腳步聲。330列車很大團,大家穩穩地跑在一起。這種眾人目標一致一起邁向終點的感覺其實也讓身體更輕鬆。但我知道,平常長跑最多就只有練到30K而已,這次也是我的初全馬,30K過後會怎麼樣,真的沒辦法預料。
環東高架接地面的大下坡時,調整呼吸與腳步,告訴自己快進入河濱了。跑過經貿疏散門後的大下坡我也練習好幾次了,比賽現在才正式開始。經過30K的路標,吞下了第五個膠。「剩12K了,拜託撐住。」
到了彩虹橋附近差不多就是全馬撞牆期的里程了,我雖然沒有明顯感覺到脫力,但我隱約覺得接下來有可能會突然變得很困難。跑到迎風河濱公園的時後,約莫36K,我覺得雖然心肺還OK,但右腳已經在抽筋的臨界了。而且確實就是我賽前一晚開玩笑說的那條。
跑姿已有些變形,但我謹慎的處理每個落腳,專注在每一步的回饋。當時我真的覺得,只要落腳稍微不對,就會抽筋爆掉了。這時已有不少人脫離列車,我告訴自己還不是時候。「出了河濱再說!剩不到4K了,剩不到20分鐘了!」我告訴自己撐住。
出了塔悠疏散門回到了街道,我繼續專注在自己的呼吸與腳步。此時進入了一個很神奇的境界,我覺得我極度專注,卻同時覺得周遭的景物逐漸模糊。因為僅存的理智與思緒都集中在自己的身體上了,本體感覺從來沒有那麼清晰過。此時整條腿,一路到臀大肌都在抗議,有時下腳的時候覺得腳不是自己的。
轉到南京東路的時候,我只祈禱不要抽筋,離達標只剩不到兩公里了。剩下1.5公里的時候,列車再次鼓勵大家跑出去,是時候了,我向列車喊了一聲謝謝後,開始最後的推進。
最後轉角!田進場A號門!跑道!拱門!
我看著上方的計時器顯示著3:29:XX,知道自己做到了。
衝線過後,眼淚奪眶而出,我大吼一聲。
天時、地利、人和,扎實的訓練、完美的天氣、精準執行的策略、穩健的心態、順暢的補給,我知道運氣很好,讓我順利達成這個目標。
賽後中午與朋友去大直那邊用餐,之後送他們到南港車站,又經過了堤頂大道與環東,這時街道已經完全恢復正常,除了隱約可見散落在地上的果膠包裝紙以外,旁人很難察覺剛剛這邊經歷了什麼大事。
但它已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是沒練跑的人不會懂的。
這幾個月的汗水、日曬雨淋、清晨與深夜的獨跑,都累積在這次比賽的每一步。
第一個週期訓練我就很誠實地面對課表,不小看每一次的輕鬆跑、不小看任何里程。下班如果很累就小睡一下,深夜再把里程補齊;或是乾脆早點睡覺,清晨四五點起來訓練。晚餐吃太飽、事情排不開?挪到隔日跑Double。我的週日晚上長跑有時會合併一個清晨的輕鬆跑。在七、八月的悶熱天氣下,我還是隨著課表增長,達到平均月跑300K的里程數。風雨無阻,我有一次4800*2長間歇就是在梅花颱風的大雨下跑完的,而當時我不是操場唯一的人,The only bad workout is the one you didn’t do.
我課表內容有用Google表單紀錄,順便附上來。隨著能力的提升,過程中逐步提速。
「只有累積,沒有奇蹟」,這是跑者一定聽過的一句話;
「但我會用持續累積,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這是我的註解。
跑齡九個月,初全馬sub330,我做到了。
借用在Jay過去文章中讀到的一句話勉勵自己:「訓練的目的並不總是越跑越難,有時更重要的是把難的跑簡單。」
明年的目標如何?要跑多快?
老實說我還真的不知道。
但我一定會變得更強。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跑步是力量,而不是速度;是雖然孤獨,卻也跟他人有所連結的一種韌性。-強風吹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195.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671804536.A.E7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