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和氣】
一眼看上去,這幅《一團和氣圖》似是有一笑面佛盤腳而坐,他形體渾圓,面容祥和,嘴帶微笑,但細看之下,會發現此畫內不只一人。
笑面佛的左邊是戴着道冠的老者,右邊則是戴着方巾的儒士,兩人各執經卷一端,相對而坐,且對彼此微笑;中間那人則剛好用手搭在二人的肩上,他手捻佛珠,證明是佛教中人,三位人物的造型詼諧歡樂,構圖極具心思,表達了世界和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此圖的作者為朱見深,亦即明憲宗,繪畫此畫時他剛即位不久。由於朱見深深知其父英宗與代宗反目所造成的朝廷分裂情形,於是在其即位之後便推行以和為貴的行政方針,這幅《一團和氣圖》,可能亦是在此心景下創作出來。
根據畫史記載,這位明代皇帝善畫神像,以及梅、蘭、竹、菊等,可見他有不凡的繪畫技藝。
作品資料:
明(1465年) 朱見深(明憲宗)
《一團和氣圖》
縱48.7cm,橫36cm
紙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有人物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藝術品 #藝術 #繪畫 #佛教 #儒家 #道家 #三教合一 #和平 #china #apaintingaday #arthistory #king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chineseart #museum #onlinemuseum #religion #buddha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參考粵語解述影片 https://youtu.be/yPTjlUyODPA 懸空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該寺始建於北魏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整座寺廟建於翠峰山的半山腰上,依靠27根木樑支撐全部寺廟主要建築,遠看形如懸在半空,故名懸空寺。整座...
「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孫治安-政治軍事歷史專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儒释道三教合一,铸造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儒釋道三教是一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儒釋道三教文化 - Facebook 的評價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中山堂台北書院,落腳一份私塾情懷》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一位台灣老師曾問我,你覺得陸生和去其他地方的留學生有什麼不同?思索片刻,答道:「大概是,原以為是離開,結果卻越走越回去吧...」
本試著離家出走,結果卻眾里尋他千百度地歸來了。因為台灣隱性而無所不在的傳統文化底蘊,我們不僅沒走,反而是如迷途船隻找到燈塔,回家了。
位於捷運西門站附近的中山堂台北書院是其中一個讓我有「歸來」之感的地方。從前我不曾留意過這樣風格的講堂,在台灣有幸遇見,對它一見傾心,決定要常賴在它腳邊,不再走了...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剛來台灣的我們,對於台灣的心之所向一定是夜市的各色雪花冰、辣台妹熱褲白腿、小清新機車環島游...清水斷崖海天交映,陽明山雲霧越陌度阡,我沈浸在遊客心態和小確幸里整整一年,理所當然的,我對台灣的認識也僅浮於表面。
被問起台灣的事,我只不斷重復:「好吃、好玩、好風景」我說出來的話,和組團七日游的體驗差不了多少,還真是滿失敗的。
回顧我來台這一年多,逢節假日不知上哪玩時,就網搜「台灣攻略」,噼里啪啦出來一片:「在台灣一定要做的100件事」、「你不可錯過的台灣美食」「一定要去的台北十大景點」。
明明生活在台灣,卻要靠攻略經驗來「認識」台灣,待這兒這麼久,竟沒有一點「原創」發現,太失敗啦!
我應該主動做一些攻略上沒有的事,實在不想離開時也只是個住了四年的遊客。
某一次,我在一個「老派」讀書會上聽到中山大學的一位中文系老師分享自己在台北書院的所見所聞⋯被深深地吸引了。
書院,哇⋯
兩個別緻新穎得彷彿天外飛來的音節。
#學堂疏雨余石砌長苔發#
2017年暑假,我去湖南看岳麓書院,作為古蹟的它,如今是傳統教育模式的活標本,遊人絡繹不絕,展覽意義大於實際用途。
而仿古建築台北書院藏匿在中山堂之中,除了供人打卡參觀,可有正而八經執行自己的書院功能呢!
第一次前往時,中山堂一樓正舉行藝術展覽,遊客手持門票進進出出。幾經輾轉,我終於在側面一個不起眼的樓梯拐角找到了入口,竪懸著的紅底字帖上只四個安分守己的字:台北書院。
帖上壓著假山,百合和探手的桂花枝,清新之感油然而生,和樓下的熙攘不同,顯得有些淒清,有如詩中所寫的,「學堂疏雨余,石砌長苔發」
沒有任何的門面裝飾,一切都輕描淡寫,像君子對你無心邀約。來了便是來了,不來也不牽掛,見了面,只淡淡道一句:「噢,你來了。」是的,我可算來了。
進入學堂以前,還有一段路要走。書院內殿寬敞,佈置有香氣襲人的下垂型花藝,穩重而不失格調,東方式插花強調人文之善,在以「善」宗旨的儒家美學思想影響下,東方人賦予花卉美好的象徵意義,以花悟道,修身養性。
「歲寒三友」梅、竹、松,成為書院常駐,以黃色的文心蘭點綴於羅漢松叢前,古樸間又釋放爛漫的青春生機。昏黃燈光下映出花草剪影,層層如落英繽紛,雖不及陶翁「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的渾然天成,行走此間,我已然感到身心無比愉悅放鬆。
員工穿著溫潤素藍民國風布衣,寬大的袖子隨行擺動,布鞋柔軟,腳步輕盈地落在地毯上,做什麼都靜悄悄的,像古代私塾內幫先生打點事務的童生。
走到小徑盡頭,一道地屏前佈置有方桌,案上擺著墨盒、毛筆掛、雕件、印匣等過去常見的文具用品,「童生」坐在燈掛椅上處理事務。一塊木質牌匾上粗體的憨厚毛筆字「台北書院」向我點頭示意:是這裡沒錯了。
#何處書聲朗
#林門隱學堂
進入學堂,就像穿越到了古代,榻榻米、長矮方桌、藤席墊子...這是不是古人傳道受業解惑於弟子眾等的神秘殿堂啊。
《送東陽馬生序》中所說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在這樣的環境里,我也突然升起對浩瀚的知識海洋無限的求知慾望,願意勤勤懇懇請求老師就學問與人生答疑解惑。
「禪文化講座」的主講人是禪者林谷芳先生。大家在門口脫下鞋子,統一收進鞋櫃中。挑選位置坐下,腳踩藤席之上,發出沙沙聲響,返璞歸真,清淨的氣場從下而上將我裹覆。
學長們帶來熱水壺和茶具,蓋碗、茶巾、茶濾樣樣俱全,更講究的還帶來「茶道六君子」,茶桶、茶漏、茶則、茶匙、茶針、茶夾。他們在桌上施展「茶道」,用滾水泡一壺茶,分給前後同參道友。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一時間馥郁芬芳,茶香四溢,提神醒腦,大家都像李清照就茶品書,「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饒有趣味,連連稱快。
上課時間到,先生不疾不徐踱步而來,一襲白衫,風度翩翩,雙腳箕狀蹲坐在講桌上,講到忘情處,還輔以手腳舞動表意抒情。
台下學生年齡層跨越很大,大家就著溫柔燈光,或手撐腦袋,或疊於胸前,聽老師品評儒釋道三教合一,悟禪宗「狂心頓歇」。
「何處書聲朗,林門隱學堂」是清代詩人林佔梅的詩,他聽到不知何處傳來朗讀聲,原來是山林中隱匿有學堂。引用在此,更作雙關。尤記那日,先生對比中日兩家禪畫,忽而興致大發,聊起北宋山水。
在他的引領下,我們思緒翩翩嚮往於度支員外郎宋迪的工畫「瀟湘八景」,在腦海中勾勒《平沙落雁》,在《山市晴嵐》裡快活似神仙,於《江天暮雪》中孤舟垂釣,《洞庭秋月》下忘情痛飲,《瀟湘夜雨》連綿,只把酒問君歸期。
教室里,一切和諧又明媚,教室就是結界,外人一定無法理解,當時的我們在這些意象的探討和摸索中有多痛快!暮色四合,《漁村夕照》,《遠浦歸帆》好還鄉,《煙寺晚鐘》傳來,一切歸於沈寂...
先生上課前愛跟我們寒暄,回憶他過去一周的行程和精力,還要給我們報告未來一周的安排,就象是在跟大伙商量似的語氣。那天,老師看到新面孔的我,還特意停下來,細細詢問一番,非常和藹親切。
學生尊師重道,先生亦師亦友,有教無類,包羅萬象,這一私塾師生互動模式被靈活地繼承了下來。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樹後人涼#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記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有一次,先生以禪畫中的枯木逢春和枯樹生花做例子,枯木長出花來,比喻垂死事物重獲生機,先生對此下定義為「生命的延續」。
聽到這裡,我大膽跟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一次「生命的延續」。那是我17年獨旅日本的經歷。接近中午十分,徒步累了,拐進一處幽靜的墓園歇息,倚坐在石階上,拿出書包里的草莓吐司吃。
墓園十分安靜,一棵參天樹像傘一樣庇佑著這裡,送來盛夏陰涼。一整排地藏菩薩石像守護著亡靈,石像底座堆滿人們許願祈福的銅幣。
一個拄著拐杖的流浪老翁經過,徑直而嫻熟地走進來拾取,撿夠了餐費,就理所當然地離開了。我一邊吃一邊想,哪怕他都撿光了,菩薩也不會生氣的吧,因為這就是「生命的延續」啊。大家聽了大笑。
我繼續說。我的大腿被墓園裡的蚊子咬得都是包,我也不該生氣的吧,因為對於蚊子來說,這就是「生命的延續」。大家又大笑。
根本沒有人住的墓園,卻開滿一叢一叢的繡毬花,雨晶掛在瓣尖尖上,如夢似幻,粉的紫的藍的白的,彷彿被精心照料著,格外茂盛。
腳踏車叮噹的聲音傳來,是一個帶著紅色鴨舌帽的牛奶工來送牛奶,他停車下來撓撓頭,對比單子看了看,地址確實沒錯的,便把牛奶輕輕放下了。雖然他也不曉得,這到底是要送給誰喝的。
但我想,他不會介意的,因為對於這座墓園來說,這就是「生命的延續」了吧!大家再次大笑,報以熱烈掌聲。
#生命的延續#
和我一起上課的,除了被我「安利」成功的交換生室友們,其他同學都是叔叔阿姨輩分的了,而我們這樣的,因為「年齡小」,還受到額外的照顧,因為大家都喜歡「童言無忌」,想聽聽我們「幼稚」的表達。
因此,每節下課,我都大膽提稀奇古怪的問題。例如禪講座上我問先生:「老師,要如何避免打坐時睡著呢?」
試想,白天上班,經歷主管批評和工作壓力,郁結一堆負能量;來到這,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重新做回「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娘」的求學小兒,執筆記錄知識甘霖(而不是簽寫文件),目光專注,聚精會神,揮斥方遒,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台北書院談笑有鴻儒,卻絕不高處不勝寒,而是十分親近於民眾的。走進這座禪堂般的教室,便能卸下學業事業負擔,在這裡泡一場溫暖豐盛的學問湯。
台北人有這樣一座精神花園,真讓人羨慕,聽說這裡的活動還有茶會、傳統文化講座、花藝課等等,我打算一一體驗之。如果將來我要寫一則「台北攻略」,台北書院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2017.12.22
台北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孫治安-政治軍事歷史專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今所謂的儒家等各種思想應統合正名為“中國思想”,不必再分各門各派。
戰國時代雖有十家九流之說,但很快就互相融合,沒有明顯的界線。
包含外來的佛教禪宗思想也融入中國社會之中。
許多學者都稱古代中國是“陽儒陰法”或儒釋道三教合一。
所以就統合稱之為“中國思想”就好。
中國思想博大精深,以儒法道為主,兼容墨兵農等各家思想,
又加上佛教及近代外國傳入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各種思想,
相輔相成,融合成具有中國特色,以中國為本的中國思想。
中國思想自下而上,從根本個人,家庭的倫理,修為做起。
道德法律並重,輔之以種種典章制度規範社會政治行為。
朝野有識之士提出富國強兵之策保國衛民。
社會自由開放,無階級,種族,性別等種種不平等。
心靈寄託,宗教信仰則佛道基督伊斯蘭…多元包容,互不敵視。
實行新社會主義,不再重回專制封建之路,
給予人民極大程度的自由,但也杜絕美式民主所造成的民粹亂象。
對外反霸權,反侵略,主張世界各國和平相處,互相開放交流,
也共同為環保等全球議題盡一番心力!
此中國思想從古到今都對周邊國家及世界產生極大影響力。
隨著中國再次復興,和平崛起,
勢必再次引領世界,讓中國跟世界一起繁榮昌盛,更加美好!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參考粵語解述影片 https://youtu.be/yPTjlUyODPA
懸空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該寺始建於北魏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整座寺廟建於翠峰山的半山腰上,依靠27根木樑支撐全部寺廟主要建築,遠看形如懸在半空,故名懸空寺。整座寺廟共有40間房屋,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主體建築之間由走廊和棧道相連。1982年,懸空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懸空寺的創建歷史有不同說法。一種稱該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是由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將天師道長寇謙之的天師道場遷移至此。懸空寺建成時原名為玄空閣,後因為「懸」和「玄」諧音,以及寺廟建在了懸崖的半山腰處,遂被稱為懸空寺。另一說法稱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在天興元年(398年)攻克北燕後,從中山北歸平城,發兵萬人鑿開恆嶺,通直到五百餘里,此處為始基。宋朝楊業鎮守三關,也屯兵於此。還有傳說稱懸空寺為南宋時所建,卻沒有確鑿證據佐證。在金代之前,懸空寺已經成為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將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位合貢於寺院的最高處。該寺廟於金朝、明朝、以及清朝同治年間均有重修,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期重建。
結構: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境內的翠屏山半山腰的內凹處,寺內最高處距離谷底90餘米。寺廟的正上方的山體被開鑿出一條天溝,用以避免更高處的山體出現落石砸到寺體。在整座寺廟的底部共埋有27根木質橫樑,直徑約為50厘米,這些木樑均曾被桐油浸泡,其中一端依靠榫卯結構固定在山體之中,另有一部分承接寺廟主體建築,並從主體建築下伸出1米左右以承接棧道部分,此外寺底還有十幾根立式木柱,但這些木柱本身並不作為主要承重結構。整座寺廟依山體沿南北方向坐西朝東布局,總計152.5平方米,共計有40間房間,整體結構均為木質框架式。山門緊靠崖壁,右側建有長10米左右的紅色石牆。進入山門後不遠處為主殿,其殿基全用條石砌成,大約長20米,高10餘米,共分上下兩層,下層原來為和尚食宿的禪房和念經的殿堂,上層分別為是三佛殿、太乙殿和關帝廟。主殿兩側均有配殿,南側為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北側為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音殿。主殿底層南北兩側各有一個正方形的耳洞,從北耳洞再往北向上可以到達2座高約10餘米的三層九脊的飛樓。2座飛樓均為卷檐歇山式屋頂,樓體以插梁依託,外側由幾根長十幾米高的木柱支撐,一面緊貼崖壁,其餘三面懸空,每一層外均向外伸有迴廊。各樓內有狹窄的木板樓梯可供上下同行,樓梯的踏板鐵被釘成蓮花圖案。兩樓之間以2條棧道相連,寬度僅能容納一人通過,其中上層棧道為木板鋪成,連接兩樓的第三層;而下層棧道直接在崖壁上開鑿,連接兩樓的底層。兩座飛樓當中,南樓自下而上分別為純陽宮、三官殿和雷音殿;北樓自下而上分別為四佛殿、三聖殿和三教殿,其中三教殿同時供奉有釋迦牟尼、孔子和老子。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由2010年之個人DVD山西遊錄影再轉為16:9HD制式,加入蔡琴歌曲及歌詞字幕,由成名作《得不到的愛情》開始:─-
1. 得不到的愛情 2.等著你回來 3. 問白雲 4.永遠的微笑 5. 恰似你的溫柔 6.藍色的夢 7.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8. 神秘女郎 9.彎彎的月亮 10. 大約在冬季
懸空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該寺始建於北魏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整座寺廟建於翠峰山的半山腰上,依靠27根木樑支撐全部寺廟主要建築,遠看形如懸在半空,故名懸空寺。整座寺廟共有40間房屋,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主體建築之間由走廊和棧道相連。1982年,懸空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臺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稱為「金五臺」,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同時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對外推出的35張旅遊王牌產品之一,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台錦銹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疊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漢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享。五臺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寺、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產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懸空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該寺始建於北魏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整座寺廟建於翠峰山的半山腰上,依靠27根木樑支撐全部寺廟主要建築,遠看形如懸在半空,故名懸空寺。整座寺廟共有40間房屋,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主體建築之間由走廊和棧道相連。1982年,懸空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懸空寺的創建歷史有不同說法。一種稱該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是由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將天師道長寇謙之的天師道場遷移至此。懸空寺建成時原名為玄空閣,後因為「懸」和「玄」諧音,以及寺廟建在了懸崖的半山腰處,遂被稱為懸空寺。另一說法稱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在天興元年(398年)攻克北燕後,從中山北歸平城,發兵萬人鑿開恆嶺,通直到五百餘里,此處為始基。宋朝楊業鎮守三關,也屯兵於此。還有傳說稱懸空寺為南宋時所建,卻沒有確鑿證據佐證。在金代之前,懸空寺已經成為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將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位合貢於寺院的最高處。該寺廟於金朝、明朝、以及清朝同治年間均有重修,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期重建。支撐棧道的立木和橫木叫「鐵扁擔」,使用當地特產鐵杉木加工而成用桐油浸過,不怕蟻咬且防腐。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儒釋道三教是一家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們希望,特別是香港的同修們,要建立正知正見,要把我們的性德找回來。十善業道是我們的性德,是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 ... <看更多>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儒釋道三教文化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儒釋道三教 文化. 3743 likes · 10 talking about this. 介紹儒釋道文化及修養方法。 ... <看更多>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 儒释道三教合一,铸造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导语:中国并没有一个宗教之间的互相排斥。比如王阳明的“心学”, 又一次让佛教里面新的部分,代替了朱氏夫子讲的礼——礼是道家的“道”,变成天地之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