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覺得日子枯燥乏味,厭世又不滿的你】
⠀
我們這一代追求小確幸的人,追求的東西和這本書提到的價值觀大相逕庭。「小確幸」是我們試著從蒼白的生活中,尋找一點能夠提振精神的彩色亮點,用來滿足我們自己的好奇心、口腹之慾,或是給生活帶來一點期待和安慰。有些心情更晦澀的人,則彷彿陷入「厭世」的泥沼當中,深覺生無可戀,連小確幸都沒得期待。
可是這本書提到的「感謝手中的咖啡」描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視野和思維。它和小確幸一樣有活在當下的部分,但目光卻是看向他人的;腦海中活化的,也是別人的努力和付出如何成就了自己的滿足,是關係導向的,是會延伸、蔓延的一種正向感受。
很小巧的一本書,簡單的概念卻開啟了一個寬闊的世界。推薦給想要給自己一些新思維、或是覺得自己日子枯燥乏味,厭世又不滿的你!
感謝 心曦心理諮商所 推薦
📣延伸閱讀【匆匆度日而忘記了生活的味道?】http://bit.ly/2Yuipam
🌻好書推薦《幸福,從謝謝這一杯咖啡開始:一場更接近幸福的感恩之旅》http://bit.ly/2YrlQ1y
【讀心書《幸福,從謝謝這一杯咖啡開始》】By 心理師媽咪的腹內話
拿到這本可以輕鬆拿在手上閱讀的小書時,感覺十分新鮮。
這一系列的書試著將Ted Talk 上有意思的發現出版成冊,讓更多有興趣的人能夠進一步了解講者的發現。而這本<幸福,從謝謝這一杯咖啡開始>,作者的靈光一閃使他想要開始實踐感謝,在構思該從哪邊開始時,他想,就從每天早晨他深深仰賴的這杯咖啡做起吧。
作者試著列下應該感謝的人,發現,這杯咖啡要來到他手上、進入他的肚子裡,其實背後的工程可浩大了!從近處往遠處推想,先是感謝販售這杯咖啡的店員、創立這家店的老闆、為這家店設計出別緻商標的設計師、嚴選每日精選咖啡的選豆師、杯體與杯蓋的製造商,再到數百公里之外的咖啡豆的運送者,乃至跨越另一大洲的咖啡豆加工者、種植者、農場主人等等。
這些一路思考、想像的過程,一度讓作者感到十分焦慮,他越想,越發現有好多微不足道的細節,其實都值得一併感謝;但是他也很怕自己漏掉任何人,或是不分親疏地納進了太多人,於是,他為自己訂了一個目標:為這杯咖啡感謝一千個人—這些人一一列在書本尾聲的謝誌裡頭。
不只親口向服務生表達:「非常感激」,他還寫信、傳送訊息。有時候,他透過電話,甚至親自跑一趟,飛到哥倫比亞的咖啡農場中,親自訪談當中的主人、體驗他們的生活。在這些過程中,他也深深發現了自己所處的世界與對方所處世界的不公平,進而體會到自己的幸運,在生命面前感到謙卑。當腳踏在產出咖啡豆的土地上時,以往每天那杯似乎唾手可得的咖啡突然有了截然不同的意義,他更深深體會到,身旁許多我們視為平常的微的事物(如同一杯店裡販售的本日咖啡),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最近有一個很深刻的發現,我們這一代追求小確幸的人,追求的東西和這本書提到的價值觀大相逕庭。「小確幸」是我們試著從蒼白的生活中,尋找一點能夠提振精神的彩色亮點,用來滿足我們自己的好奇心、口腹之慾,或是給生活帶來一點期待和安慰。有些心情更晦澀的人,則彷彿陷入「厭世」的泥沼當中,深覺生無可戀,連小確幸都沒得期待。
可是這本書提到的「感謝手中的咖啡」描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視野和思維。它和小確幸一樣有活在當下的部分,但目光卻是看向他人的;腦海中活化的,也是別人的努力和付出如何成就了自己的滿足,是關係導向的,是會延伸、蔓延的一種正向感受。
再深究下去,或許會發現這兩種不同心境的背後,也有很不同的思考運作習慣,一種是減法觀點:我們心中先有一個較高的目標或理想,叫人認為應該至少要達到那樣,才是好的人生、好的工作,好的一天。可是這樣的運思習慣,讓我們更加容易注意到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然後可能就卡在那落差當中,難以真正感到滿足。
相對於此的是加分觀點:一次專注一件當下的小事,全心體會當中的美好與滋味,一步踏穩了,再往下進行,這樣的人往往發現,一天下來能夠完成許多事、成就感增加了,滿足感也增加了,心情變得更正向,對挫折的容忍度也提高了。
此中差異並不難懂,可是卻可能與我們多年來的習慣背道而馳。
我很感謝書中作者大費周章地寫下這樣一個生命實踐,從一個小小的點開始感謝,接著擴大、延伸,發現了自己與其他人、其他千里外的世界竟然有這麼多交集,而這些人謹守崗位的付出,構成了手上這杯香醇順口、提振精神的咖啡。
即便書中那些接收到感謝的人,往往也都只淡淡地回應依據:「聽到你這樣說真不錯。」但作者也不失望,他知道,他尋求的也並不是被感謝者的感激,因為那顯然又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自我感覺。
但是,聽到這樣的感謝到底有沒有差別呢?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是我,在自己多年來日復一日的工作下,某天竟收到一個真心的表達,讓我知道我看為微不足道的日常工作,能夠帶給別人多大的意義,這絕對會讓我工作得更起勁,更想去突破工作上的挑戰,並且在忙碌了一天收工時,嘴角還能浮現一抹微笑。
很小巧的一本書,簡單的概念卻開啟了一個寬闊的世界。推薦給想要給自己一些新思維、或是覺得自己日子枯燥乏味,厭世又不滿的你!
《幸福,從謝謝這一杯咖啡開始》購書連結:
★天下網路書店:https://is.gd/jQJ1VW
天下雜誌
-
※諮商預約
★預約個別諮商、伴侶/家族諮商
👉預約表單:http://goo.gl/qWfd2O
★一對一諮詢課程
👉預約 一對一諮詢課程:http://goo.gl/opaMRg
👉「諮詢」vs. 「諮商」的差別說明:http://goo.gl/tBycwn
👉 一對一諮詢課程詳細說明:http://goo.gl/TCUjyZ
★心曦聊心室:https://ppt.cc/fYSe3x
※心曦好書
《#關係黑洞》:#不安全感 如何影響關係
👉https://goo.gl/QyaBBT
《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 goo.gl/4A12pM
《與孩子,談心:26堂與孩子的溝通課》
👉https://goo.gl/aow3gU
《婚姻完全手冊系列》(電子書)
👉https://ppt.cc/fq9nqx
《依附理論完全手冊:他真的愛我嗎?》(電子書)
👉https://ppt.cc/fG9VLx
《拋開完美主義的枷鎖,做完美的自己》(電子書)
👉https://goo.gl/HiYgsD
《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
👉 https://goo.gl/Aw6PN
依附理論 完全 手冊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愛情限時簽--逃避依附的心牆】
(以下有劇情大雷,請慎入)
基本來說,這部片就是個輕鬆的愛情喜劇:一個平常機車到不行的女主管,搭配任勞任怨的小助理,一個陰錯陽差,女主管強迫小助理必須要跟自己結婚,小助理也趁機要求自己應得的待遇--自己夢寐以求的編輯職位以及要求女主管必須出版自己所選的作者的書。看似利益交換的婚姻,但在女主管前往小助理家中,與其家人共度的一個週末,使得一切都變得不同......
看這部片時,我對於女主角的印象非常深刻。
女主角瑪格看似是個標準情緒隔絕的逃避依附者:不太在乎他人感受與看法,非常自我中心、心腸非常硬。她只相信自己,可以毫不客氣地解僱別人、所有人都害怕她,所有人都覺得她是沒血沒淚、工作導向的人。
就像在前往阿拉斯加的飛機上,與瑪格討論移民官詢問對彼此的了解時那些問題該怎麼回答時,問到瑪格對什麼過敏,男主角安德魯(助理)說的話:「堅果......還有 #一切人類情感。」這句話,清楚說出了大部分的人對瑪格的印象:一個沒有情感的工作機器。
但是,在安德魯家,瑪格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一向需要事事計畫、希望每件事都按照自己安排的控制狂瑪格,發現安德魯再也不是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面對安德魯家人的不按牌理出牌(取消她的旅館、替她安排各種活動),瑪格開始顯現出自己笨拙與人性的一面,也不得不開始學習配合別人(例如狗狗的那一幕,我非常喜歡)。
慢慢的,我們也跟著劇情發現了:原來,瑪格是孤兒;原來,不是因為她非常喜歡工作,而是因為,如果沒有工作,她不能證明、保護自己,她不能擺脫自己的不安全感,她無法擺脫那些獨自一人的孤單與痛苦。
但是,遇到安德魯的家人,讓一切似乎變得不太一樣。
安德魯的家人,雖然不見得喜歡瑪格,但因為瑪格是安德魯的未婚妻,大部分的家人幾乎就是無條件地接納了她,瑪格身邊或許很久沒有圍繞著那麼多人關心她,不是因為她是大出版社的編輯、或是工作能力很強具有資源的主管,而只是因為她是瑪格,是安德魯的未婚妻,所以, #是自己的家人。
因為她是家人,所以,不論好壞,就被無條件地接納了。
各種出乎意料的事情與這些「家人」的情感,讓瑪格感受到自己被疼愛、被照顧,可以去依靠別人,有人會期待見到你......這些關愛與情感,對一直以來孤獨一人的瑪格,是一種極為甜蜜的負荷,或許會因而覺得感動與滿足,但卻又覺得害怕:
如果有一天,失去了怎麼辦?
就像我自己的家人一樣。
如果有一天,你們知道我是騙你們的,而對我失望、再也不愛我了怎麼辦?
在奶奶送給瑪格傳家項鍊的當下,瑪格心被什麼填得滿滿的,這種被疼愛的感覺,她很久沒有了,但她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於是,她找了個理由搪塞了奶奶,然後,忍不住內心的害怕與罪惡感,她開走船,想躲起來,而對安德魯吼出了這些話:
「我忘記擁有家人的感覺。」
我忘記擁有愛的感覺,我忘記愛人與被愛的感覺,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這些,那該怎麼辦?
身為逃避依附的瑪格,總是習慣性地用冷漠與逃離來武裝自己,但她突然發現,原來擁有愛是這麼幸福的事情,但卻也感受到自己的害怕與脆弱。
所以,幾經猶豫,認為「沒有了自己,大家會更幸福」的瑪格(這也是許多逃避依附者面對可能失去的害怕常有的想法),決定隱藏自己的愛與捨不得,離開這個家,讓所有人更幸福。
這是瑪格愛人的方式。
幸好,在幸福家庭長大的安德魯,擁有家人的理解與支持,重新尋回瑪格,找回自己的幸福,一如好萊塢愛情電影的大結局。
只是,現實生活的逃避依附,當逃逃因為害怕、罪惡感或自卑感而逃走,可能躲起來,可能逃進工作或其他可控的事情中,甚至可能會用把自己說得很差、或是把對方說得很差的方式,傷害對方與自己,以求重回自己一個人的空間,或更甚者:斬斷關係。此時,面對這樣的冷酷與冷漠,背後的害怕是否能被身邊的人理解?或許,並不容易。
如果想要更了解「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的互動模式,歡迎來參加 心曦心理諮商所的講座:
❤#焦逃配-找回愛情中的安全感:ppt.cc/f1jNtx
-----------
若對這方面的書籍或影片課程有興趣,可參考:
#關係黑洞:goo.gl/QyaBBT
失戀花園 愛情心理學系列:goo.gl/7iBHre
《依附理論完全手冊:他真的愛我嗎?》:ppt.cc/fG9VLx
======================
★婚姻,該走還是該留:https://ppt.cc/fZ9GCx
★擺脫 #情緒勒索:goo.gl/njTocM
★肯定自我、安穩情緒:goo.gl/jye1FU
--
圖片來源:https://goo.gl/Gpyxun
依附理論 完全 手冊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爸爸/媽媽,可不可以愛我原本的樣子】 by 心的隨行旅記-吳宜蓁諮商心理師
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我們努力的扮演著其他人希望看到的形象,讓自己停不下來。
父母親希望孩子可以有好的成就、發展,希望孩子可已比同輩的親戚朋友優秀,希望孩子可以憑藉著這樣的「優秀」,少走一點辛苦的路,這樣的心情並不難理解。
但在這些期待背後,孩子所理解的愛,跟父母所希望傳達的愛,還會是一樣的愛嗎?
引文:「多希望自己不再需要為了獲得父母的開心與認同而偽裝自己,自己是可以被爸媽理解、聆聽、與接納的。」
https://beasincere.com/article/sincere-post-1531550451
=================================
★宜蓁心理師著作
🌸《依附理論完全手冊:他真的愛我嗎?》(電子書)
👉https://ppt.cc/fG9VLx
🌸【愛回你自己:學校沒教你的愛自己必修課 - 「肯定自我練習工作坊」】:https://ppt.cc/f8f4Zx
======================
找回愛情中的 #安全感:ppt.cc/f1jNtx
擺脫 #情緒勒索:goo.gl/njTocM
2018 心曦心理諮商所關係&自我課程:https://goo.gl/jye1FU
#關係黑洞:goo.gl/QyaBBT
依附理論 完全 手冊 在 逃避依附pt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依附理論完全手冊 :他真的愛我嗎?(電子書) 作者:吳宜蓁諮商心理師價格: NT$499 加入購物車曖昧:我們之間,是愛嗎?(電子書) 作者:邱淳孝諮商心理師. ... <看更多>
依附理論 完全 手冊 在 心曦心理諮商所, profile pictu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依附理論完全手冊:他真的愛我嗎?》(電子書) https://ppt.cc/fG9VLx --- ☆預約個別諮商、伴侶/家族諮商 預約表單:http://goo.gl/qWfd2O ☆一對一諮詢課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