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今天的成功加油站,分享給大家💕
7/2成功加油站
不時停下來休息一下,不要等到累垮了時才被迫停止。不時稍微休息片刻,要比最後必須完全停下而無法工作更有效率。
Take times of rest regularly instead of waiting until you break down and have no other choice .It's more efficient to take frequent pauses than to have to come to a complete stop .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章15節)
以賽亞書30章15節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位高敏感兒媽媽的「告解」】
............
「在教養過程中,每個成人都會經驗各種負面情緒,包括焦慮、緊張、難過、憤怒、挫敗、失落、無助...等情緒。若忽略了內心的情緒不去感受他們、處理他們,他們就會漸漸成為無形的壓力,一點一點地慢慢把我們壓垮,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生命力,甚至越來容易生氣、越來越厭世」- 羅寶鴻
............
羅老師好:
雖然知道老師不可能總是回覆我們的需求,也沒有責任一定得要 ,不過我就是當對神父告解,有時候就只是希望能夠說出去,也許有一天問題就解決了。
我女兒1歲快2個月,算是很典型高敏感兒,剛剛只是幫她擦眼屎多擦幾下,她馬上哭到嘴唇發紫,塞了奶嘴就累的睡著。
昨天我裝哭,她本來還覺得好笑,但後來哭得比我還慘,當下覺得真不該跟高敏兒開這種玩笑。一次我去店裡選購小孩的學習杯,我希望可以讓女兒漸進式的學習用吸管,因為女兒對食物也很小心,她喜歡跟著大人吃,但就是幾口而已,奶瓶就只喝奶,其他味道都不行,吸到空氣就馬上頭撇開,店員說我不要擔心她水分不夠什麼的,我不是擔心這個,而是我一路一直在想辦法,短暫水分減少不是問題,而是還有好多美好的食物,需要提升基本技能才吃得到。
其實她的大小肌肉已經可以做好多事,但她不遺餘力都拿來黏著我,很可惜,她可以握住愛吃的小雞腿,不過她覺得丟掉比較有趣,已經可以站著往前走幾步,但她很怕跌倒,所以還是用爬的,或非要大人雙手讓她牽⋯⋯。其實很多小細節連貫下來,她就這樣自困了。
我雖然還是接受她自然發展,隱晦地引導而已,不過最近常常覺得已經黔驢技窮,所以除了看書,最近還去報名上課。我自己不覺得自己是焦慮的媽媽,但可能職業訓練就是習慣處理問題,所以遇到問題就會想要去瞭解它,這確實讓我不太輕鬆,因為現階段我的經驗還遠遠不足,但很珍惜孩子給我的機會,比起一起同行,我會希望在她這個階段,自己能多她一步,好好承接她敏感的身心。
謝謝有這個告解室,謝謝老師給我們的很多觀念。
……….
您好我是羅老師。
聽您這樣說,我很欣慰自己可以成為家長告解的窗口,因為在漫長的教養過程裡,爸爸媽媽確實是有很多情緒與想法,需要有一個地方宣洩。很多時候,父母在某些時間點上需要的並不是建議,而只是陪伴。
作為一位「神父」,我要說:您的告解主都已經聽見了,阿們。
回到「羅老師」的身分,我也想要跟您分享一些我聽完您告解後,心裡的感動與發想:
1 確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很欣喜您可以如此地接納您的孩子。
蒙特梭利博士說:教育的首要任務,乃幫助孩子發展獨立。在沒有立即危險前提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能幫助孩子發展動作、發展自信、發展意志、發展專注。我覺得您目前這部份做得很好,而且很棒的是您並沒有拿自己孩子來跟別人的孩子比較,這也是讓您保持寬心的原因。
縱使您的孩子比較敏感,我也會建議您盡量允許她探索,多讓她嘗試,不要因為覺得她xxx(任填),就先入為主地認為她一定不喜歡ooo(任填)。0-3歲孩子是環境的探索者,她會藉由感官探索與認識世界,現階段您能夠對她探索的範圍越開放,她對世界的視野就會越豐富,把內在潛能發揮出來的機會就越大。
不需要有太多設限,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多給她一些能力所及的挑戰,但也照顧她的情緒,您目前已經是這樣做,而且已經做得很好了。嘉許您。
2 從此以外,我想跟您說在教養過程中,每個成人都會經驗各種負面情緒,包括焦慮、緊張、難過、憤怒、挫敗、失落、無助...等情緒。情緒本身並沒有對錯,都是我們身心對世界的直接反應。
但若忽略了內心的情緒不去感受他們、處理他們,他們就會漸漸成為無形的壓力,一點一點地慢慢把我們壓垮,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生命力,甚至越來越情緒化、越來越厭世。
若希望自己不要把對孩子的愛用完,我們就要懂得怎麼照顧好自己內心。照顧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能覺察自己內心的種種感受。
您對這些情緒的字眼隻字未提,是我所擔心的。
我希望您能接納您自己的情緒,如同您接納您孩子的所有一樣。
疲乏的身心,必需充電才能再次獲得能量。聖經云:「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章15節);
讓我們內心回歸安穩的方法,在於陪伴自己的種種情緒、接納自己的一切感受(或在祈禱中,允許主來鑑察我們內心、陪伴我們的內心)。因為,當我們願意陪伴自己內心,我們就會感受到「愛」,感受到「安定」。
若您有宗教信仰,祈禱能為您內心帶來更多的美好;若沒有任何信仰,您可以多做靜心練習。希望您在靜心與祈禱中,獲得更多的安定與智慧,找到更多幫助您孩子方法。
3 聖經云:「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三11)。
我們對神要有「信、望、愛」;我們對孩子的耐心,也是來自於「信、望、愛」。
相信孩子,相信對美好的盼望,相信愛。這些信念將會幫助您孩子有一天傲翔於天際,如應展翅上騰。
深深地祝福。
...........
謝謝老師!感覺神的愛像一股暖流,透過老師的文字,讓我沐浴在溫暖裡。
老師忙中還能用心有條理的回應,再次感謝。
老師馬上看到我文字中水面下冰山的那一塊,我有點意外,老師真的很有智慧。
在孩子出生前幾年,我身體出現很多小毛病,失眠每天消磨意志,嘗試靜坐才發現是心理影響我的生理,我的身體原來處於不自覺緊繃用力,原來我自己是高敏感,原來我有過敏的大腦,原來我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很多「原來」在那時慢慢地察覺,終於看到部分童年是如何影響我的思考邏輯,讓我的低自尊、沒自信等等,知道了...然後呢?
後來幸運的讓我看到老師影片:https://youtu.be/phkEE7ElX0Y(後來也買了書),
讓我聽到客觀的學理解釋,才真的服了,原來好多老生常談都是對的,只是門沒打開。
我其實是幸運的,提早有這一段過程,雖然還很多情緒在內心流淌,但因為已經看到了「它」,「它」就很難真的作亂,我的理性會先出來阻止「它」失控,而後我再找地方慢慢地消化,所以幾年下來,還是有點收穫。
我有手刀買老師安定教養學簽名版,前陣子因為能量比較弱(不勉強自己),所以最近才開始看。真好看!理論加上實例,一下子就能意會,這麼厚還能看這麼快,還以為我多愛看書😆。
醒來看到老師認真回覆,反而覺得很不好意思,覺得自己一定要把感謝認真傳達給老師。希望老師的智慧結晶能給更多人認識自己、愛自己、甚至正向影響身邊的人。感恩。
............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以賽亞書30章15節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位高敏感兒媽媽的「告解」】
............
「在教養過程中,每個成人都會經驗各種負面情緒,包括焦慮、緊張、難過、憤怒、挫敗、失落、無助...等情緒。若忽略了內心的情緒不去感受他們、處理他們,他們就會漸漸成為無形的壓力,一點一點地慢慢把我們壓垮,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生命力,甚至越來容易生氣、越來越厭世」- 羅寶鴻
............
羅老師好:
雖然知道老師不可能總是回覆我們的需求,也沒有責任一定得要 ,不過我就是當對神父告解,有時候就只是希望能夠說出去,也許有一天問題就解決了。
我女兒1歲快2個月,算是很典型高敏感兒,剛剛只是幫她擦眼屎多擦幾下,她馬上哭到嘴唇發紫,塞了奶嘴就累的睡著。
昨天我裝哭,她本來還覺得好笑,但後來哭得比我還慘,當下覺得真不該跟高敏兒開這種玩笑。一次我去店裡選購小孩的學習杯,我希望可以讓女兒漸進式的學習用吸管,因為女兒對食物也很小心,她喜歡跟著大人吃,但就是幾口而已,奶瓶就只喝奶,其他味道都不行,吸到空氣就馬上頭撇開,店員說我不要擔心她水分不夠什麼的,我不是擔心這個,而是我一路一直在想辦法,短暫水分減少不是問題,而是還有好多美好的食物,需要提升基本技能才吃得到。
其實她的大小肌肉已經可以做好多事,但她不遺餘力都拿來黏著我,很可惜,她可以握住愛吃的小雞腿,不過她覺得丟掉比較有趣,已經可以站著往前走幾步,但她很怕跌倒,所以還是用爬的,或非要大人雙手讓她牽⋯⋯。其實很多小細節連貫下來,她就這樣自困了。
我雖然還是接受她自然發展,隱晦地引導而已,不過最近常常覺得已經黔驢技窮,所以除了看書,最近還去報名上課。我自己不覺得自己是焦慮的媽媽,但可能職業訓練就是習慣處理問題,所以遇到問題就會想要去瞭解它,這確實讓我不太輕鬆,因為現階段我的經驗還遠遠不足,但很珍惜孩子給我的機會,比起一起同行,我會希望在她這個階段,自己能多她一步,好好承接她敏感的身心。
謝謝有這個告解室,謝謝老師給我們的很多觀念。
……….
您好我是羅老師。
聽您這樣說,我很欣慰自己可以成為家長告解的窗口,因為在漫長的教養過程裡,爸爸媽媽確實是有很多情緒與想法,需要有一個地方宣洩。很多時候,父母在某些時間點上需要的並不是建議,而只是陪伴。
作為一位「神父」,我要說:您的告解主都已經聽見了,阿們。
回到「羅老師」的身分,我也想要跟您分享一些我聽完您告解後,心裡的感動與發想:
1 確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很欣喜您可以如此地接納您的孩子。
蒙特梭利博士說:教育的首要任務,乃幫助孩子發展獨立。在沒有立即危險前提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能幫助孩子發展動作、發展自信、發展意志、發展專注。我覺得您目前這部份做得很好,而且很棒的是您並沒有拿自己孩子來跟別人的孩子比較,這也是讓您保持寬心的原因。
縱使您的孩子比較敏感,我也會建議您盡量允許她探索,多讓她嘗試,不要因為覺得她xxx(任填),就先入為主地認為她一定不喜歡ooo(任填)。0-3歲孩子是環境的探索者,她會藉由感官探索與認識世界,現階段您能夠對她探索的範圍越開放,她對世界的視野就會越豐富,把內在潛能發揮出來的機會就越大。
不需要有太多設限,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多給她一些能力所及的挑戰,但也照顧她的情緒,您目前已經是這樣做,而且已經做得很好了。嘉許您。
2 從此以外,我想跟您說在教養過程中,每個成人都會經驗各種負面情緒,包括焦慮、緊張、難過、憤怒、挫敗、失落、無助...等情緒。情緒本身並沒有對錯,都是我們身心對世界的直接反應。
但若忽略了內心的情緒不去感受他們、處理他們,他們就會漸漸成為無形的壓力,一點一點地慢慢把我們壓垮,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生命力,甚至越來越情緒化、越來越厭世。
若希望自己不要把對孩子的愛用完,我們就要懂得怎麼照顧好自己內心。照顧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能覺察自己內心的種種感受。
您對這些情緒的字眼隻字未提,是我所擔心的。
我希望您能接納您自己的情緒,如同您接納您孩子的所有一樣。
疲乏的身心,必需充電才能再次獲得能量。聖經云:「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章15節);
讓我們內心回歸安穩的方法,在於陪伴自己的種種情緒、接納自己的一切感受(或在祈禱中,允許主來鑑察我們內心、陪伴我們的內心)。因為,當我們願意陪伴自己內心,我們就會感受到「愛」,感受到「安定」。
若您有宗教信仰,祈禱能為您內心帶來更多的美好;若沒有任何信仰,您可以多做靜心練習。希望您在靜心與祈禱中,獲得更多的安定與智慧,找到更多幫助您孩子方法。
3 聖經云:「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三11)。
我們對神要有「信、望、愛」;我們對孩子的耐心,也是來自於「信、望、愛」。
相信孩子,相信對美好的盼望,相信愛。這些信念將會幫助您孩子有一天傲翔於天際,如應展翅上騰。
深深地祝福。
...........
謝謝老師!感覺神的愛像一股暖流,透過老師的文字,讓我沐浴在溫暖裡。
老師忙中還能用心有條理的回應,再次感謝。
老師馬上看到我文字中水面下冰山的那一塊,我有點意外,老師真的很有智慧。
在孩子出生前幾年,我身體出現很多小毛病,失眠每天消磨意志,嘗試靜坐才發現是心理影響我的生理,我的身體原來處於不自覺緊繃用力,原來我自己是高敏感,原來我有過敏的大腦,原來我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很多「原來」在那時慢慢地察覺,終於看到部分童年是如何影響我的思考邏輯,讓我的低自尊、沒自信等等,知道了...然後呢?
後來幸運的讓我看到老師影片:https://youtu.be/phkEE7ElX0Y(後來也買了書),
讓我聽到客觀的學理解釋,才真的服了,原來好多老生常談都是對的,只是門沒打開。
我其實是幸運的,提早有這一段過程,雖然還很多情緒在內心流淌,但因為已經看到了「它」,「它」就很難真的作亂,我的理性會先出來阻止「它」失控,而後我再找地方慢慢地消化,所以幾年下來,還是有點收穫。
我有手刀買老師安定教養學簽名版,前陣子因為能量比較弱(不勉強自己),所以最近才開始看。真好看!理論加上實例,一下子就能意會,這麼厚還能看這麼快,還以為我多愛看書😆。
醒來看到老師認真回覆,反而覺得很不好意思,覺得自己一定要把感謝認真傳達給老師。希望老師的智慧結晶能給更多人認識自己、愛自己、甚至正向影響身邊的人。感恩。
............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以賽亞書30章15節 在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Apr 15, 2016 -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 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 [以賽亞書30章15節] ... <看更多>
以賽亞書30章15節 在 禱告- 【以賽亞書三十章15節】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以賽亞書三十章15節 】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在每一個旋風裡面, 都有一個中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