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看似紓緩,但水面下的另一場危機,才正要開始浮現。因為疫情,嚴重暴露出台灣胸腔內科重症「醫師荒」。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言簡意賅:「錢少、事多、風險高。」先說錢少,胸腔內科幾乎沒有自費項目...⬇️⬇️⬇️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萬的網紅眼球中央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爆發後 醫護人員站上第一線守護國人健康 主播視網膜視訊採訪身在暴風中心的醫師與護理師 原來有人已經一個月沒回家、甚至有人穿隔離衣脫水昏倒?! 台灣社交距離下載連結: iOS https://pros.is/3ewfwa 安卓 https://pros.is/3efn4j 【眼球福利社 抗疫球...
「亞東醫院護理站」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老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Re: [心情] 爛亞東爛護士- 精華區BigBanciao 的評價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5f內科加護病房- Home 的評價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亞東醫院護理師感染不明侯友宜:五千人採檢陰【最新快訊】 的評價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亞東醫院護理站、亞東醫院病床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亞東醫院護理站、亞東醫院病床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5萬人心疼【護理師狂失眠!做惡夢「幫病人插管」嚇醒】— 面對新冠別忘了醫護的精神健康: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許多醫護人員為了避免病毒擴散,紛紛站上第一線救援,令人十分敬佩,但他們同時也承受了不少壓力。一名護理師就透露,自己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總是睡不好覺,有時候還會做惡夢,夢到病人在插管,竟然被嚇醒。不少網友看到後感到心疼,紛紛喊話鼓勵。
護理師的PO文曝光後吸引1.5萬名網友點讚,不少人留言表示「謝謝所有在第一線辛苦的醫護人員」、「沒有人是特別勇敢,感謝您們的使命感」、「感覺壓力大到爆,加油,會過去的,一起努力」、「感恩佛心的護理人員。祝福妳們一切平安」[1]。
■不只倖存者和家屬 連醫護、救災人員也難逃創傷症候群 更需要細心關懷
曾參與921地震心理復健的精神科專科醫師吳佳璇表示,突如其來的重大意外,往往讓罹難者與家屬瞬間天人永隔。而第一時間參與搶救的救災人員,往往最早抵達現場,看到毫無遮掩的慘劇狀態,當下又希望能夠救助更多的人,心中的焦慮緊張與痛苦,會促使他忘記自身安危與害怕,全力救助;但從第一線退下之後,眼前不斷浮現的現場情慘狀,也會增加救難人員陷入創傷症候群的危機。
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醫護人員身上,尤其見到年紀彷如親人的傷者,想全力挽救卻力不從心、拚了全力也難回天的當下,那種揪心更是難以忘懷。吳佳璇說,救災人員及醫護人員也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必須特別注意,救災的人和醫護人員也要量力而為,維持作息正常,才能持續助人,也讓自己不要變成受害人[2]。
■珍惜醫護吧! 英研究發現近半ICU醫護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全球,無論是疫情輕重,守在各國最前線之一的便是醫護人員;然而,長逾一年的疫情不僅威脅前線醫護生理健康,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據英國13日發表一項研究,英國加護病房(ICU)醫護有近半可能罹患嚴重精神疾病,包括嚴重憂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
據《路透》,這份研究刊載於《職業衛生雜誌》(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研究對象為英國9個加護病房(ICU)的700多名醫護,研究日期為2020年6、7月間,英國當時正準備進入新一波疫情高峰期。
研究發現,有45%的研究對象出現嚴重心理健康障礙,程度至少已達4種嚴重精神疾病之1的臨床意義閾值,而研究對象在4種嚴重精神疾病中,具體分布情況為嚴重憂鬱症6%、嚴重焦慮症11%、創傷後壓力症候群40%以及問題酗酒7%。
更令人心痛的是,研究發現,有8分之1以上研究對象表明,自己在受測的近2週內,有出現過「死一死更好」的自殘或自殺念頭。《路透》分析,英國加護病房醫護工作壓力大,除必須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人力及設備的資源短缺問題也造成影響,這種嚴重心理狀態可能對醫護的工作能力及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
對此,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暨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格林博格(Neil Greenberg)分析,加護病房醫護要面對的是高死亡率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提供患者足夠的臨終支持,還要解決醫病溝通上的困難,這些事情對前線醫護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為所有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3]。
■照顧別人別忘了照顧自己-給照護COVID-19第一線的英雄們
從2021年5月11日起,台灣已進入COVID-19的社區防疫階段,全國提升到第二級防疫警戒。接下來由於雙北連日破百人以上確診。
►5月15日雙北升級第三級警戒。同時,醫療系統擴大開設專責病房、啟動責任醫院,開設戶外篩檢站。
►5月16日亞東醫院爆發台灣有COVID-19疫情以來最大的院內感染,共有18例確診,包含2位護理人員、9位病人與7位陪病者。
►5月19日全國升級進入第三級警戒兩週,最後5月25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
►5月27日確診個案持續增加到6761人,死亡59人。雙北第一線醫療量能緊蹦,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甚至在個人臉書上,發出Hospital need help的呼籲。
►5月31日,雙和醫院三位護理人員被隔離確診的老翁砍傷,送至急診…
■照護COVID-19個案身心壓力更大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上千位醫護人員因為照護COVID-19的病患而受感染而過世。雖然COVID-19不像SARS致死率高,但是傳染力更高,特別是這些變種病毒。照護受感染的確診個案並非一般的醫療照護,醫療人員會面臨更大的身心壓力。
►例如:穿脫維持個人防護專備的穿脫維持,就是一個特別的壓力,常常為了避免穿脫所造成的浪費防護裝備,有些醫療人員甚至在穿戴時間不喝水、不上廁所。另外,擔心自己受感染,擔心自己將病毒傳給家人,也是常見的焦慮來源。照護COVID-19確診患者的狀況惡化、孤單過世,也可能因為過度投如而有挫折與自責,產生替代性創傷的症狀。
■避免工作倦怠耗竭(Burnout)
這是一場長期戰爭。即便已經有疫苗發展出來,看來這是一場長期戰爭。所以工作人員要小心倦怠耗竭(Burnout)。心理學上這種職業耗竭包括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cynicism)和 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常常因為持續工作產生的的身心倦怠,士氣下降與消極,進而效能下降。
▶在這邊建議第一線醫療人員可以用「休、停、活、支、意」五種方法避免耗竭。
■小心替代性創傷 (vicarious trauma)
第一線照護人員暴露在生死邊緣,也可能情感過度投入。這次COVID-19有些比例可能會成為重症甚至插管,對照護人員會有挫折感。這些個案也常常因為感染隔離,家屬無法在身邊。國外已經有許多例子,患者過世時沒有家人在旁,這時只有醫療人員陪伴。醫療人員也容易投射家屬或患者的角色,感同身受。
「我們的歲月靜好,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醫療人員是對抗COVID-19病毒的戰士英雄,我們應該給他們適當的配備與資源,並讓他們適當的輪替與休息。面對COVID-19的戰役,沒有人是局外人,大家一起合力打贏這場仗[4]。
■各界支持、避免責怪才能增強抗壓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回憶起 17 年前的抗 SARS 戰役,同樣對於一線人員造成莫大的精神打擊。蘇東平指出,在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最佳良方。
直接與病患接觸的照護者,應該盡量降低其危險因子,例如避免讓有精神疾病史、年紀較輕以及對COVID-19持有負面感受的工作同仁參與。無可諱言的是,正向、樂觀的對應態度,和社會與家庭的強力支持,可以增強醫護照顧者對抗急性壓力的侵襲[5]。
■抗疫之路,您不孤單-關懷醫護身心壓力
在COVID-19疫情的籠罩之下,身處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所承受的身心壓力,往往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在臺灣,許多醫院為了幫助醫護人員紓解身心壓力,花費許多心思,而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簡稱奇美醫院)正是其一,當醫院院方全力相挺,醫護人員的身心獲得支持,態度就更有自信,工作也更無後顧之憂[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三立新聞) 護理師狂失眠!做惡夢「幫病人插管」嚇醒 1.5萬人心疼: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53204%E2%80%8B
∎[2] (康健雜誌)「普悠瑪翻覆意外》不只倖存者和家屬 連醫護、救災人員也難逃創傷症候群 更需要細心關懷」: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8264
∎[3] (自由時報)「珍惜醫護吧! 英研究發現近半ICU醫護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09565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照顧別人別忘了照顧自己-給照護COVID-19第一線的英雄們」: http://www.depression.org.tw/communication/info.asp?/74.html
∎[5] (Heho健康)「抗煞醫護猶存心理創傷!名醫蘇東平:面對新冠別忘了醫護的精神健康」:https://heho.com.tw/archives/81042
∎[6] (衛生福利部)「抗疫之路,您不孤單-關懷醫護身心壓力」:http://www.mohwpaper.tw/adv3/maz28/utx05.asp
➤➤照片
∎[4]
▶照顧COVID-19醫護人員的壓力
▶護理人員個人防護專備的穿脫維持
▶第一線醫療人員可以用「休、停、活、支、意」五種方法避免耗竭
▶避免耗竭五方法「休、停、活、支、意」
∎( ETtoday新聞雲 )「山根壓出口罩印!護理師「憔悴模樣」曝光 2萬人哭了:最美的臉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04/1999452.htm#ixzz6xqEnrLRi
▶受到本土疫情影響,全台醫護疲於奔命,幾乎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一名江姓護理師張貼了下班時的照片,臉上充滿明顯的壓痕,憔悴的神情曝光,讓上萬網友感到十分心疼。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醫護人員 #護理師 #醫護 #PTSD #精神健康 #替代性創傷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 奇美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站在第一線的醫師及照顧確診患者的護理人員,台灣有你們真好❤️❤️❤️
#新唐人亞太台MOD320頻道與您相見
#要聞NTD》#亞東醫院 #張厚台 #賈永婕 #護理師 #中共肺炎 #武漢肺炎 #疫情 #防疫 #中共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最新動態👉 https://bit.ly/3wZ6kf7
🔥疫情專題新聞👉 https://bit.ly/2KkWLRg
================
⚡強烈建議⚡FB加劇言論審查&封鎖,請大家盡快移轉至『Youmaker』&『SafeChat』,持續接收最新最真實的報導❗💪💪
⭐ Youmaker ➡ https://pse.is/NTDAPTV
⭐ SafeChat ➡ http://bit.ly/35wXUjD (訂閱+按小鈴鐺)
⭐ IOS APP下載 http://apple.co/3bxTCfO
⭐ Android APP下載 http://bit.ly/3i6jsJ4
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疫情爆發後 醫護人員站上第一線守護國人健康
主播視網膜視訊採訪身在暴風中心的醫師與護理師
原來有人已經一個月沒回家、甚至有人穿隔離衣脫水昏倒?!
台灣社交距離下載連結:
iOS
https://pros.is/3ewfwa
安卓
https://pros.is/3efn4j
【眼球福利社 抗疫球平安 滿額優惠中】
https://www.cccreative.tv
【眼球員工社群帳號攏底加】
https://eyectv.soci.vip
【納貢擁有眼球商品,一同壯大官媒】
https://www.cccreative.tv
【立即訂閱官媒YouTube頻道,並加入會員】
https://eyectv.pse.is/JAN9M
#一線醫護 #醫療量能 #退職醫護徵召令
#雙和醫院 #篩檢量暴增 #院內感染 #和平醫院 #民眾打氣 #醫療物資 #防護裝備 #隔離衣 #兔寶寶裝 #中暑 #脫水 #染疫風險 #視訊訪問 #馬偕醫院 #亞東醫院 #央視一刻鐘 #同島一命
畫面來源:
udn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BeFibtMjA
https://video.udn.com/news/1208654
東森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jVSef1J_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A0-3HnjY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ds7LHQXI
華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xxG72g91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iedn8Ptlg
三立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ZmQRYXyH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2CjolyJ0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77qbgiq_E
台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sBXdUAIR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ar8a8Lr1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PR3x9QK-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x-rOM3Dh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KDr0mw6I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cXYxxze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kJvy2SriY
康健雜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FyV06b3byY
TVB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rAbu0ZoZ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6hFrp38b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zo_ntw7TS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j9DmA4Yzs
王必勝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948048621978695&set=pb.100003207897726.-2207520000..&type=3
中時新聞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JN6wyJ0_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OUhEYjTXc
自由時報
https://youtu.be/CW8ASEbJ8WA
民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5IeZd53A
賈永婕的跑跳人生FB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360052869/videos/pcb.350662173089115/1654427924749183
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老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當醫護夜班時,最怕遇到的事情是什麼?深夜的護理站到底會發生甚麼事?就讓老王說給你聽
上一則影片【水鬼真的存在嗎?】👉 https://youtu.be/nv126foOrCs
-
老王說全系列靈異故事播放清單:https://lihi1.com/juEJe
房仲日記全系列播放清單:https://lihi1.com/lnAjj
-
老王的粉絲專頁:https://lihi.cc/jvTHs
老王Instagram:https://lihi.cc/1EJia
-
投稿位置請發至信箱:oldwangsing@gmail.com
-
#老王說
-
注意:影片中的圖片、影片都僅供示意,並非真實情況或場地,若為真實場所會特別告知。
-
【老王說】最陰的醫院?竟然有人做邪術...杏林醫院的兩則靈異故事
https://youtu.be/O7kObBV5ms8
-
【老王說】猛鬼故事團!幽靈巴士是真的嗎?
https://youtu.be/0s5u_J8JmUk
-
【老王說】古玉,真的很邪門嗎?
https://youtu.be/eEviPf6cyGc
-
【老王說】為何不能半夜看電影?
https://youtu.be/CIaOfenhxnk
-
【老王說】最陰邪術!養小鬼真的會出事嗎?
https://youtu.be/K2swvfUgH5E
-
【老王說】KTV女服務生,見鬼事件完整實錄
https://youtu.be/ebmndDunvr4
-
【老王說】三個真實靈異事件,其中兩個竟然發生在台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b0U8BoW30&t
-
【老王說】八仙樂園靈異故事層出不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eVLsu-y7g
-
【老王說】進旅館房門一定要敲門的原因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piSOraCXU
-
【老王說】情侶看劇時原來不能做這些事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6g2s1hJ_gg
-
【老王說】畢業旅行原來不能做這些事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aVn8FecKU&t
-
【老王說】我在當兵遇到的三個靈異事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bjSUMVEIU
-
【老王說】醫院夜班警衛的靈異故事(有醫院靈異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AJunKsnDY&t
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5f內科加護病房- Hom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全世界有2.4億COVID 染病我們見證、走過這一段的歷史感謝亞東的團隊,我們做到了 ... 首先先請護理站區護理師先打電話給他女兒先說明病患的狀況,請她先和醫院 ... ... <看更多>
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亞東醫院護理師感染不明侯友宜:五千人採檢陰【最新快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亞東醫院 # 護理 師#侯友宜2022.01.18【最新快訊】新北市昨日新增2名本土病例,其中1例為 亞東醫院護理 師,目前感染源不明。隨即 亞東醫院 針對全院5000多人 ... ... <看更多>
亞東醫院護理站 在 Re: [心情] 爛亞東爛護士- 精華區BigBanciao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好意思,我在這邊不是為了亞東講話,而是要為全台灣大醫院急診說說話。
這篇可能又臭又長,其實我要講的重點也很簡單,急診並不是先來先看,先看先拿藥,
而是有嚴重度的先後順序。
我本身也是緊急醫療人員,也在亞東急診實習過,所以我要幫急診講幾句公道話。
急診就診是有分級,分別為1~3,您可以看一下掛號手環上面檢傷分級是幾級。
如果您妹妹發燒大概是在41~38,意識清楚,無呼吸問題(SPo2>95),血壓(120~140)。
應該會被歸在第三級,不然就是被歸在第二級。
在台灣已經沒有第四級了,所以我就不提第四級了。以下是亞東醫院急診花費時間。
第三級[不急(Non-urgent)]從你掛號到你看到醫生大概要等到3個小時
(V/S正常)
第二級[危急(Urgent)]從你掛號到你看到醫生大概要等到2個小時
(V/S正常 原本第二級是要在20分鐘內看到醫生,但是台灣民眾把急診當門診看,所以
這個部份已經在生命七大生命徵象裡做重新的定義,原義是 :
生命徵象不穩定,嚴重疾病或外傷,有生命危險,暫不危及生命)
第一級[緊急(Emergent)]從你掛號到你看到醫生大概不用花到5分鐘且還擁有VIP看診室!!
在急診裡有分一般護士/NSP專職護理師,你只能跟護士講到話,可是護士不能只為了
你一句話跑去call醫生,因為不屬於緊急事件,何謂急診,他的定義是 緊急醫療。
我依照原po的文來猜一下吧。
急診發燒 -> 通常的那一針是 keto 拿來止痛退燒
keto打下去後有些人會引起過敏反應,這是會死人的,所以大概都要等到30mins~120mins
的時間來作留觀。
開藥單的部份,護士會跟NSP講,NSP再轉達給醫生。
通常這樣發燒的醫生的回答是燒退了嗎??V/S(生命徵象)正常嗎??keto有過敏嗎??
所以護士此時就要把你的答案等到他巡完一圈病人後才可以回答到你。
護士很難做人,不是被醫生飆就是被家屬飆,可是常常又得要忙又沒辦法做解釋。
亞東急診一個護士大概是要care 30個p't(病人),急診只有分內科和外科小兒科。
每一科只有一個NSP!!
我想那個護士是要表達的意思是,手上有更緊急的病人需要做care和check。
護士不要看到他可能沒事站在那,他們不是在寫護理記錄就是在寫病人的V/S和接order。
每個order要打點滴的大多又要留3管血做檢查,這個也是要花時間的。
你們看到的小小的打點滴的動作,他們可以寫滿一大行A4的字。
如果真的覺得急診看診慢的話,真的就去看門診,我不否認因為發燒掛急診大概要等2小時
,如果真的是怕等待的話可以去地區醫院,小醫院可能整家急診都快被你包了。
我這星期也是發高燒,我燒到40度,整整燒了五天,中間我都是去診所,直到昨天我才跑
去縣立板橋醫院掛急診,一樣的急診流程,一樣的急診作法,IV o2 monitor,X-ray。
我掛完號到打完點滴大概只花了10分鐘。剩下的就是醫生和我來判讀我的X-ray和血液檢查
有時後我們很體諒病人的不舒服導致的抱怨,但是我們也很想讓病患及家屬瞭解我們醫療
人員的辛苦,大醫院人多,流程自然慢。但是你的報告會是最清楚的報告。
小醫院人少,流程相對應的就是會快,但是你要擁有的是可能隨時被轉院的機會。
請原po體諒我們急診人員好嗎??我就有遇過一個媽媽在外科區大吼大叫的罵護士說
我兒子小指頭骨折你們護士現在是怎樣?對我兒子不聞不問,來打個點滴照個片子,然後
就沒下文了。
我就好心的把媽媽請到某個床旁邊,我把門廉拉開,我就說著一句話,如果你兒子的手指
跟他一樣嚴重我就先幫你做處理,那個床上躺著的是我嬸嬸,他被公車碾過,大腿整個
慘不忍賭,一樣還沒上石膏一樣只照了X光,裡面病床躺著的分別是墜樓/氣胸/腦出血
這三個病人。
我對我家人一樣也是走急診流程,而非親情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32.224
※ 編輯: Aesleep 來自: 61.31.132.224 (05/11 01: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