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第16天:體驗達悟族飲食文化
#因為親身體驗並自己料理文較長
行程:東清33早餐➡️‘利哥’地下屋導覽➡️煮飛魚麵➡️參觀水芋田➡️潮間帶撿螺/孩子玩水釣魚➡️煮達悟族傳統菜➡️探貓頭鷹
第一次吃大家推薦的東清33早餐,蛋餅煎的香脆再沾黃芥末醬,真的好吃😋
之後安排大家到‘利哥’的地下屋做導覽,一年前也是來找他,好喜歡利哥樸實又認真的態度。第一次炒飛魚就是在利哥家煮的!
因為我們這團小孩子居多,特別先行前教育一下:
1.地下屋是早期為了抵禦颱風而建造,現今住在地下屋的族人已不多,目前蘭嶼的地下屋以野銀部落的最為完整!
2.因為位處在地下,當太陽直曬,裡面仍是悶熱,請小朋友一定要學習忍耐並有禮貌,不批評、不隨便觸摸、不插嘴!
以上兩點孩子表現很穩定,專心的聽利哥說的每一區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屬於他們的故事!
結束後我們和利哥買煙燻飛魚,大方的利哥竟然買5條送6條,甚至願意帶我們去他們家的水芋田逛逛,我好開心啊,因為真的可以親自體驗傳統達悟族人的生活了!
午餐我將煙燻飛魚泡軟後切塊、爆香薑絲、蒜頭、紅蘿蔔絲,接著放煙燻飛魚炒軟,淋一點蠔油、米酒,再悶一下,將2/3的炒飛魚倒入麵湯裡,剩餘1/3炒辣,變成一盤下酒菜。午餐超過20個人大家一起吃飛魚麵,好熱鬧也好好吃。
下午準時跟利哥前往水芋田,芋頭分乾芋、水芋,水芋田裡有很多的福壽螺,需要定時整理清除,我拜託利哥是否可以讓我們下去幫忙,利哥擔心我們踩到芋頭,擔心被老婆罵,遲遲不敢點頭,後來ㄧ再拜託並保證媽媽們都會陪同孩子,會愛護水芋,利哥才點頭答應。
我好開心終於能踏在蘭嶼的特有文化之一的水芋田,感受他們平時辛苦勞力工作!以前,蘭嶼因氣候關係,島上農作物種植不易,大多以地瓜、芋頭為主食,海鮮為一道菜色。現在島上的生活漸漸改善,以白飯為主食,不過地瓜、芋頭仍在傳統達悟族飲食文化中,仍佔有很重要的一環!水芋需要三年才能長大採收,在重要節慶都是主角之一,芋頭對達悟族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能有幸踩在這片土地上,實足感恩!
回到了利哥家,利哥跟說:「我有芋頭送你!」
剛剛能踩在水芋田我已經很滿足,現在又能自己煮水芋,真的開心不已!達悟族的利哥真的對每個遊客都如同自己的朋友般照顧,能感受到他滿滿的熱情與樂於分享的個性,如要來蘭嶼,值得推薦野銀部落地下屋導覽-利哥!
接著孩子迫不及待想去游泳,我請芬妹幫我照顧孩子,我帶著原住民的LV走向潮間帶,開始尋找笠螺等可食海鮮,後來看見當地人大姐兩個帶著一位妹妹,就在東清灣旁邊海域自由潛水撿螺,一看有:五爪貝、笠螺、九孔,大豐收,我也在一旁開始尋找笠螺,蘭嶼的不好找,笠螺身上長滿海草,都跟礁石融為一體,很難找到,我詢問大姐如何找到,大姐不藏私教我,甚至大方借我工具,讓我可以輕易挖出!
幸運我也認識了兩位當地的小朋友,他們教我那個區塊比較大隻,並跟我說那裡有海草,我一看見是鹿角菜,眼睛都亮了!
我:「阿姨想下去採!」
達悟族小哥哥:「我覺得你不行餒!」
我:「為什麼?」好歹我也是海邊長大的孩子~
達悟族小哥哥:「因為你的衣服是白色,下水變透明!」
哇,這個哥哥好細心會想到這一點,但我真的好想要吃到鹿角菜,所以仍下去採收,並請哥哥幫我拍照,我們三人合作無間,陸續找到了很多笠螺,我額外有找到了石磺,我也是大豐收!
我將戰利品帶去問雜貨店的阿姨,石磺怎麼料理?螃蟹可以吃嗎?阿姨也是很有耐心教我,我趕緊拿回家煮晚餐!
晚餐是傳統的達悟族吃的料理:炒飛魚、炒地瓜葉涼拌螺肉、涼拌鹿角菜。能第一次煮給大家吃,看大家吃光光,好有成就感!
晚上安排夜探貓頭鷹,第一次晚上走森林小徑,好特別的經驗,走了不久就看前面麵包樹上面有幾隻貓頭鷹正開心的唱歌,小小隻好萌啊!還看見白玉蝸牛與特有種的象鼻蟲,今晚的活動也很成功!
回到民宿孩子餓了,我又進廚房煮達悟族宵夜:炒石磺、鮮魚拉麵、水煮芋頭,又是滿滿豐盛的一餐!
第一次吃蘭嶼芋頭,沒想到超級好吃的,很像在喝芋頭牛奶的味道,好綿密好好吃!鮮魚拉麵是竣和謝恩抓到的,今天真的是完全體驗達悟族的飲食文化,重點便宜又好吃,好特別的達悟族生活體驗,我好愛這麼深入玩旅行!
我們今天的行程完美的告一段落!
#地下屋可以找利哥0928201944
#謝謝魚夫與海民宿老闆娘謝恩帶孩子去釣魚
三爪地瓜葉 在 郝慧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戊妹的手路菜~
關注了我一段時間的人應該都對我的奶奶戊妹不陌生。她是個女強人,獨力扶養了三個兒子;精明的生意人,曾在法國人家裡幫傭的她,把女主人拐到市場陪賣烤地瓜,讓他成為市場紅人;也是一塊田和菜園的經理人,勤勤懇懇、努力把田和菜園經營成讓鄰居眼紅的福田。
以前常在市面上看到許多打著「阿嬤的手路菜」的餐廳,我時常想:「戊妹的手路菜是什麼?」想了一陣子,腦袋一片空白。戊妹煮菜不算好吃,卻很有個人特色。也許是因為她一直以來身兼多職的原因,所以她自己發展出了一種快狠準的風格。如果要簡單的形容他的菜,大概就是一個「大」字。
不是說她很會做大菜,而是她的菜體積都很大。像是她炒出來的青菜永遠都很大盆,她端出來的地瓜葉永遠都和山一樣高,尖尖的。小時候我有便秘的問題,她會炒南瓜給我吃,忙碌如她沒有講究刀工的閒工夫,印象中她的炒南瓜每次都切的和牛角麵包一樣大。還有端午節拳頭一樣大的粽子、中秋的青草粿、冬至的湯圓,全都很大。
她從來不看,也沒有食譜。長大後回老家看她時,她只要走到廚房,不一會就可以聞到熟悉的鍋子火氣味,裡頭時常是混了醬油、蔥、薑、蒜、辣椒那些她用了習慣的材料和調味,廚房有什麼她就能煮什麼。用的食材千變萬化,有時是她自己摘的菜,有時是市場裡的誰誰誰給她的,然後她會說「那個誰誰誰說這種菜對身體很好」。不變的是她的菜還是一盆一盆的,不管怎麼夾,裡頭的菜好像都不會減少,非常詭異。
印象最深的是戊妹很常準備的客家雞酒,那是一種用米酒燉的雞湯,很適合冬天喝。但在戊妹的家裡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可以吃到,彷彿是一種常備料理。她總是用一個很大、像是營業用的鍋子來煮,酒味很濃,雞身很齊全。為什麼說很齊全,因為雞剁是剁了,但從雞頭、雞爪到雞屁股所有的部分都在裡面,吃雞湯順便上一堂雞的解剖學。我說看到了雞頭就沒胃口,她笑笑說:「雞的頭有什麼好可怕」
不過,這幾年戊妹身體越來越差了,慢慢地她不再進廚房了,也沒力氣搓湯圓、揉粿、淘米包粽子。回到戊妹家,她總是一臉抱歉地說,孩子回家都沒辦法煮菜給孩子吃,我們也只能安慰她別忙了。
前幾天她的狀況越來越差,差到必須進了她最討厭的醫院,她一定很討厭身上的管子,討厭什麼都不能做,不能下田、不能騎腳踏車、不能叮嚀孫子孫女快點結婚生子、無法說服大家她很健康,不要一直回來看她,更不能再燉一鍋全雞雞酒,笑笑她的孫子有多膽小。
現在,特別,特別想念那鍋怎麼喝彷彿都不見底的雞酒。
三爪地瓜葉 在 子喬小天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6/12
好吧!⋯⋯我是很弱的農夫
本來是我買來吃剩的三顆地瓜發芽
想說丟了很可惜而且它們也有生命
就開始種起地瓜原本以為會生地瓜
但後來才知道我這樣種不會生地瓜
因為沒有空間讓它生長所以養葉子
然後爸媽知道後給了我圓葉地瓜葉
但⋯⋯被我種死掉了!六株全死光
朋友知道我想要蘆薈還分了我ㄧ株
之後朋友還搬來三盆不同要讓我種
有空心菜、九層塔、蔥、圓葉地瓜
然後從圓葉地瓜葉開始死後九層塔
再來空心菜也死光而蘆薈也是再見
今天整理了ㄧ下發現蔥被蝸牛吃了
哇勒!自己種的蔥好好吃呢真可惜
所以現在我的快樂農場只剩五爪葉
希望你們堅強點快快長大讓我來吃
話說今天整個大翻土
發現朋友給我的三盆排水孔好像都賭住了!
因為我已經3天沒澆水
但是盆底的土卻跟泥巴差不多
而且非常非常極度的惡臭
難怪它們都死光光
我只是翻土聞到都覺得快死了!
唉!~
種菜真的是要很有時間
我還是先種這種簡單種的五爪地瓜葉吧!
你們要快點長大來讓我吃喔!
<我是子喬>
三爪地瓜葉 在 翡翠園地瓜葉茶生產合作社- #大家有看過這種彩色的地瓜葉嗎?...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彩色地瓜葉的葉子為三爪 型,新生葉為淡紫色,成熟葉呈綠色及淡紫色,因葉子的絢麗多彩,被當作觀賞用地瓜葉 。可是這種地瓜葉是可以吃的喔! ... <看更多>
三爪地瓜葉 在 地瓜葉兩吃| 平民美食也能這樣吃呦!【寶證學得會的大廚菜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地瓜葉 是常常在家中看到的菜色之ㄧ 今天寶寶師傅教你怎麼挑 地瓜葉 10分鐘出兩道好菜,快點學起來吧~完整食譜:http://bit.ly/2H82gRr廚房用具哪裡 ... ... <看更多>
三爪地瓜葉 在 請問是哪種植物?食用類的嗎?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應該不是辣椒,辣椒葉子不會分3瓣,大蒜就更不可能了 ... 謝謝兩位S大剛剛查了一下網路地瓜葉種類有一堆 三爪五爪全紅四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