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來自急診科醫師的新冠肺炎詳細應對指南
聚然提醒大家,一定要遵從醫師建議,全民合作保持醫療能量充足!
這位醫師分享了本次肺炎的 #詳細症狀、 #預防方式、 #出現症狀怎麼做,還有面對疫情 #正確提高免疫力 的準備。也呼籲無症狀或輕症民眾 #不要盲目篩檢 反而增加自己接觸感染者的風險,也增加醫療負擔...
------以下醫師分享-------
兩個最重要的概念。
1)『請把自己和所有其他人都當成無症狀感染者』
因此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就是
最大限度的降低人與人的連結
口罩、洗手、社交距離、最好能做到盡量自我隔離14天
這個病毒在無症狀和輕症患者身上,
大概7~10天就會失去傳染力。一般估14天。
只要我們的連結降到最低。
最後一個帶著病毒亂跑的人接觸不到下一個人14天後,
它就失去傳染鏈了
2)這個病毒的重症率大概10%
換句話說,有9成的感染者
不管是無症狀或是輕症,都是在家中休息14天就好
有不舒服可以考慮退燒止痛藥來緩解症狀多喝水多休息
不幸出現了重症症狀才需要到醫院就醫
有篩檢需求可以到社區篩檢站
我們懇求大家把醫院的資源留給重症
那也是給我們運氣不佳的重症親友甚至是自己
多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
關於武漢肺炎的細況
2019-nCoV是新品種冠狀病毒,與蝙蝠的冠狀病毒SARS病毒相似
它造成的疾病稱為武漢肺炎,與SARS相比 , 目前已知(lancet):
#重症率較低: 3~4%(中國國衛院), SARS: 9.6%
#傳播力較高:傳染係數:R0:3.8, (SARS: 0.49)
#潛伏期:最長14天, 平均5-7天
#傳播途徑: 接觸, 飛沫, 動物接觸, *眼結膜(未證實傳染方式, 有可能是一般粘膜接觸),
#常見症狀: 發燒>37.3(98%), 乾咳(76%), 四肢無力(44%), 呼吸困難(55%),
#少見症狀: 痰(28%), 頭痛(8%), 咳血(5%), 腹瀉(3%)
從咳嗽到喘:平均八天
#重大相異處: 無發燒及潛伏期即可能有傳染力(暫定)
不過目前病毒的傳播途徑、感染表現跟潛伏期詳細還需要更多專家釋疑。
—————————————————————————
防疫: #最大的挑戰在於無發燒及潛伏期之病人亦可能有傳染力,因此防疫務必做好做滿
(1)最重要的是「#不要隱匿旅遊接觸史」,如果真的有感染疑慮,延誤診斷並不會讓疾病消失,反而會讓自己的治療受到影響。相對的,願意提供正確詳細的旅遊接觸史的患者,都是值得鼓勵跟尊重的。
請大家多關心身邊親友是否有相關的接觸旅遊史之情形, 關心親友也是保護自己。
(2)預防接觸:「#請盡量少去公眾場合」「#輕症不去醫院」
當時台灣SARS的患者裡,有相當比例是在醫院得到的,在這樣非常時期,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一方面減少自己被傳染的風險,另一方面讓醫療能量能留給緊急狀況。(我個人這幾天上急診班的心得: 輕症還是一直來啊ORZ)
(3)預防接觸:「#出入公眾場合及醫院戴口罩」
#一般民眾: #外科口罩,(不建議N95:穿戴不適容易染污, 在流感研究上N95被認為防疫效果與一般外科口罩相同(JAMA),武漢肺炎雖然不同病毒株,但病毒大小傳播方式相似), 其他種類之口罩均不背書
#合格之外科醫療口罩均有衛福部之「醫療器材許可證號」衛部(署)醫器字第__號
(圖from衛福部)
#戴口罩的時機: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出入醫療院所, 出入通風不良的擁擠密閉空間, 本身有慢性病
#口罩的戴法:有顏色的在外面,有金屬片的在上方,口罩蓋到下巴遮住口鼻,沿著鼻型壓緊上方金屬片(圖三from衛福部)
#口罩的脫法: 從耳掛之鬆緊帶處移除,內側(白色)向外側折,丟棄後洗手
#口罩的使用時間:6~8小時
(4)破壞病毒: 多洗手沒事,沒事多洗手,不要讓未消毒的手碰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肥皂洗手: 停留大於20秒
#75%酒精乾洗手: 未有明顯髒污時
#紫外線或56度C加熱大於30分鐘
#環境消毒:漂白水1:64稀釋(美國CDC), 1:100稀釋(SARS台灣疾管署)
#洗手的方法: #內: 手心對手心 #外:手心對手背 #夾:十指交錯 #弓:一手弓起在另一手手心搓洗手指背部 #大:手心包住另一手大拇指及虎口旋轉搓洗 #立:一手立在另一手手心搓洗指尖 #腕: 清洗手腕(圖from衛福部)
(5)結膜感染: 中國防疫專家發現,但並未證實,有可能與一般粘膜接觸相同
#一般民眾:貫徹接觸眼口鼻前洗手
#近距離接觸(患者會對小於一公尺著你的臉大咳嗽): 護目鏡
(6)量測體溫: 目前疑似沒有發燒時即有感染的可能及傳染力,
研究報告: 98%的患者體溫37.3度以上,但涉及統計學降低標準後篩檢是否仍有意義
目前疾管署仍建議將發燒標準定為 #耳溫38度
而各醫院也有可能自行拒情況調整發燒標準
#量測體溫仍是重要的防疫方法
(7)建議施打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對武漢肺炎無效, 但武漢肺炎初期與流感症狀相似, 感染流感增加就醫而接觸之風險, 也增加必須近一步評估的不便, 降低自己感染流感的機率, 就多保護自己遠離武漢肺炎一步。
—————————————————————————
我有症狀了怎麼辦? (圖from衛福部)
🔺確定病例接觸者:居家隔離
🔺無症狀且有疫區旅遊史:居家隔離
🔺接觸過疫區且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避免外出,如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避免外出,如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接觸過疫區且無症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懷疑有接觸史且兩週內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請撥打1922,根據指示戴口罩到建議醫院檢查
#咳嗽時戴口罩還要離人一公尺以上。(飛沫傳染的風險距離是一到二公尺,距離一公尺以上感染力下降)
#無以上接觸史且症狀輕微: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避免暴露風險
—————————————————————————
武漢肺炎 #無專治藥物,僅能支持性療法,正常飲食作息、營養均衡、睡眠充足……,都是增加免疫力的做法,請留心趁這個時候推銷奇怪免疫神藥、消毒神藥、仙丹靈水之類的商人,花錢事小傷身事大。
除以上的建議外,其他尚未獲得CDC建議之產品, 效果無法保證亦無法取代上述建議, 敝人無法背書。
——————————————————————————
因目前疫情更新,部分文字分享時有略做修改
以上圖文來源,感謝台灣醫護對防治疫情的貢獻:
https://www.facebook.com/ercodegray
請盡量少去公眾場合 在 瑪姬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alkTime:武漢肺炎_01/29更新】
【歡迎分享】
【敝粉專不為任何產品背書】
本篇同步更新於原來的武漢衛教發文
隨著更多研究發表,武漢肺炎有一些跟之前衛教小出入的地方
雖然大方向不變,但不更新總是有點良心不安
其他的補充衛教圖片均改圖自衛福部疾管署
(因為我沒空自己畫)
突然間大量曝光讓我有點驚訝,
很感謝大家的支持
(不過這裡是畫自娛娛人的漫畫的地方,我依然抱持著絕不變成健康小教室的決心,希望新加入的諸君不要失望Or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從疫區返回且出現發燒症狀:
致電1922詢問下一步怎麼做
—————————————————————————
分享只要有載明出處都不需再詢問, 大圖檔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1TPP81ksZRAHEswCNe6yblwZ1R…/view…
(請載明出處、禁止修圖或牟利)
疫情隨時變化,衛教也也可能因此更改, 如有任何疑問請致電防疫專線1922
—————————————————————————
關於武漢肺炎的細況
2019-nCoV是新品種冠狀病毒,與蝙蝠的冠狀病毒SARS病毒相似
它造成的疾病又名武漢肺炎, 與SARS相比 , 目前已知(lancet):
#重症率較低: 3~4%(中國國衛院), SARS: 9.6%
#傳播力較高:傳染係數:R0:3.8, (SARS: 0.49)
#潛伏期:最長14天, 平均5-7天
#傳播途徑: 接觸, 飛沫, 動物接觸, *眼結膜(未證實傳染方式, 有可能是一般粘膜接觸),
#常見症狀: 發燒>37.3(98%), 乾咳(76%), 四肢無力(44%), 呼吸困難(55%),
#少見症狀: 痰(28%), 頭痛(8%), 咳血(5%), 腹瀉(3%)
從咳嗽到喘:平均八天
#重大相異處: 無發燒及潛伏期即可能有傳染力(暫定)
不過基於目前所知道的病例太少,目前病毒的傳播途徑、感染表現跟潛伏期都還是推估,詳細還需要更多專家釋疑。
—————————————————————————
防疫: #最大的挑戰在於無發燒及潛伏期之病人亦可能有傳染力,因此防疫務必做好做滿
(1)最重要的是「#不要隱匿旅遊接觸史」,如果真的有感染疑慮,延誤診斷並不會讓疾病消失,反而會讓自己的治療受到影響。相對的,願意提供正確詳細的旅遊接觸史的患者,都是值得鼓勵跟尊重的。
請大家多關心身邊親友是否有相關的接觸旅遊史之情形, 關心親友也是保護自己。
(2)預防接觸:「#請盡量少去公眾場合」「#輕症不去醫院」
當時台灣SARS的患者裡,有相當比例是在醫院得到的,在這樣非常時期,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一方面減少自己被傳染的風險,另一方面讓醫療能量能留給緊急狀況。(我個人這幾天上急診班的心得: 輕症還是一直來啊ORZ)
非必要請勿前往中國全區:在中國由於動物傳染的可能性仍有,除了一般防疫外,請不要接近動物屍體含生肉生蛋市場等地
(3)預防接觸:「#出入公眾場合及醫院戴口罩」
#一般民眾: #外科口罩,(不建議N95:穿戴不適容易染污, 在流感研究上N95被認為防疫效果與一般外科口罩相同(JAMA),武漢肺炎雖然不同病毒株,但病毒大小傳播方式相似), 其他種類之口罩均不背書
#合格之外科醫療口罩均有衛福部之「醫療器材許可證號」衛部(署)醫器字第__號
(圖二from衛福部)
#戴口罩的時機: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出入醫療院所, 出入通風不良的擁擠密閉空間, 本身有慢性病
#口罩的戴法:有顏色的在外面,有金屬片的在上方,口罩蓋到下巴遮住口鼻,沿著鼻型壓緊上方金屬片(圖三from衛福部)
#口罩的脫法: 從耳掛之鬆緊帶處移除,內側(白色)向外側折,丟棄後洗手
#口罩的使用時間:6~8小時
(4)破壞病毒: 多洗手沒事,沒事多洗手,不要讓未消毒的手碰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肥皂洗手: 停留大於20秒
#75%酒精乾洗手: 未有明顯髒污時
#紫外線或56度C加熱大於30分鐘
#環境消毒:漂白水1:64稀釋(美國CDC), 1:100稀釋(SARS台灣疾管署)
#洗手的方法: #內: 手心對手心 #外:手心對手背 #夾:十指交錯 #弓:一手弓起在另一手手心搓洗手指背部 #大:手心包住另一手大拇指及虎口旋轉搓洗 #立:一手立在另一手手心搓洗指尖 #腕: 清洗手腕(圖四from衛福部)
(5)結膜感染: 中國防疫專家發現,但並未證實,有可能與一般粘膜接觸相同
#一般民眾:貫徹接觸眼口鼻前洗手
#近距離接觸(患者會對小於一公尺著你的臉大咳嗽): 護目鏡
(6)量測體溫: 目前疑似沒有發燒時即有感染的可能及傳染力,
研究報告: 98%的患者體溫37.3度以上,但涉及統計學降低標準後篩檢是否仍有意義
目前疾管署仍建議將發燒標準定為 #耳溫38度
而各醫院也有可能自行拒情況調整發燒標準
#量測體溫仍是重要的防疫方法
(7)建議施打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對武漢肺炎無效, 但武漢肺炎初期與流感症狀相似, 感染流感增加就醫而接觸之風險, 也增加必須近一步評估的不便, 降低自己感染流感的機率, 就多保護自己遠離武漢肺炎一步。
—————————————————————————
我有症狀了怎麼辦? (圖五from衛福部)
🔺確定病例接觸者:居家隔離
🔺無症狀且有湖北省旅遊史:居家隔離
🔺中港澳入境且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避免外出,如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避免外出,如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中港澳入境且無症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懷疑有接觸旅遊史且兩週內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請撥打1922,根據指示戴口罩到建議醫院檢查
#咳嗽時戴口罩還要離人一公尺以上。(飛沫傳染的風險距離是一到二公尺,距離一公尺以上感染力下降)
#無以上接觸史且症狀輕微: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避免暴露風險
—————————————————————————
武漢肺炎病毒並無疫苗也無專治藥物,僅能支持性療法,正常飲食作息、營養均衡、睡眠充足……,都是增加免疫力的做法,請留心趁這個時候推銷奇怪免疫神藥、消毒神藥、仙丹靈水之類的商人,花錢事小傷身事大。
除以上的建議外,其他尚未獲得CDC建議之產品, 效果無法保證亦無法取代上述建議, 敝人無法背書。
——————————————————————————
BTW場宣:這次會寄生在我的500天的攤位,歡迎大家一併支持
FF: B14, B15
CWT: B54, B53
兩個攤位都會有乾洗手供諸位恩客使用
內容會有:角色便條紙*3,表面解剖學資料夾,
既刊三本(抓住那個醫生一跟二,平安夜)
以上預計皆少量(因為我懶得搬一堆東西)
恩客都會附贈這一次防疫衛教2.0的DM,每人一份
以上皆會在CWT/FF結束後有為期兩週的通販,通販統計完後再一次寄出,不需擔心
P.S. FB定期連載部分暫時不再有實體書計畫(因為真的懶得搬東西),之後出版形式還沒決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快值完過年大連值了哈哈哈哈哈哈哈(精!氣!神!)
請盡量少去公眾場合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alkTime:武漢肺炎_01/29更新】
【歡迎分享】
【敝粉專不為任何產品背書】
如果你是從疫區返回且出現發燒症狀:致電1922詢問下一步怎麼做
—————————————————————————
分享只要有載明出處都不需再詢問, 大圖檔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1TPP81ksZRAHEswCNe6yblwZ1R…/view…
(請載明出處、禁止修圖或牟利)
疫情隨時變化,衛教也也可能因此更改, 如有任何疑問請致電防疫專線1922
—————————————————————————
關於武漢肺炎的細況
2019-nCoV是新品種冠狀病毒,與蝙蝠的冠狀病毒SARS病毒相似
它造成的疾病稱為武漢肺炎,與SARS相比 , 目前已知(lancet):
#重症率較低: 3~4%(中國國衛院), SARS: 9.6%
#傳播力較高:傳染係數:R0:3.8, (SARS: 0.49)
#潛伏期:最長14天, 平均5-7天
#傳播途徑: 接觸, 飛沫, 動物接觸, *眼結膜(未證實傳染方式, 有可能是一般粘膜接觸),
#常見症狀: 發燒>37.3(98%), 乾咳(76%), 四肢無力(44%), 呼吸困難(55%),
#少見症狀: 痰(28%), 頭痛(8%), 咳血(5%), 腹瀉(3%)
從咳嗽到喘:平均八天
#重大相異處: 無發燒及潛伏期即可能有傳染力(暫定)
不過基於目前所知道的病例太少,目前病毒的傳播途徑、感染表現跟潛伏期都還是推估,詳細還需要更多專家釋疑。
—————————————————————————
防疫: #最大的挑戰在於無發燒及潛伏期之病人亦可能有傳染力,因此防疫務必做好做滿
(1)最重要的是「#不要隱匿旅遊接觸史」,如果真的有感染疑慮,延誤診斷並不會讓疾病消失,反而會讓自己的治療受到影響。相對的,願意提供正確詳細的旅遊接觸史的患者,都是值得鼓勵跟尊重的。
請大家多關心身邊親友是否有相關的接觸旅遊史之情形, 關心親友也是保護自己。
(2)預防接觸:「#請盡量少去公眾場合」「#輕症不去醫院」
當時台灣SARS的患者裡,有相當比例是在醫院得到的,在這樣非常時期,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一方面減少自己被傳染的風險,另一方面讓醫療能量能留給緊急狀況。(我個人這幾天上急診班的心得: 輕症還是一直來啊ORZ)
非必要請勿前往中國全區:在中國由於動物傳染的可能性仍有,除了一般防疫外,請不要接近動物屍體含生肉生蛋市場等地
(3)預防接觸:「#出入公眾場合及醫院戴口罩」
#一般民眾: #外科口罩,(不建議N95:穿戴不適容易染污, 在流感研究上N95被認為防疫效果與一般外科口罩相同(JAMA),武漢肺炎雖然不同病毒株,但病毒大小傳播方式相似), 其他種類之口罩均不背書
#合格之外科醫療口罩均有衛福部之「醫療器材許可證號」衛部(署)醫器字第__號
(圖二from衛福部)
#戴口罩的時機: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出入醫療院所, 出入通風不良的擁擠密閉空間, 本身有慢性病
#口罩的戴法:有顏色的在外面,有金屬片的在上方,口罩蓋到下巴遮住口鼻,沿著鼻型壓緊上方金屬片(圖三from衛福部)
#口罩的脫法: 從耳掛之鬆緊帶處移除,內側(白色)向外側折,丟棄後洗手
#口罩的使用時間:6~8小時
(4)破壞病毒: 多洗手沒事,沒事多洗手,不要讓未消毒的手碰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肥皂洗手: 停留大於20秒
#75%酒精乾洗手: 未有明顯髒污時
#紫外線或56度C加熱大於30分鐘
#環境消毒:漂白水1:64稀釋(美國CDC), 1:100稀釋(SARS台灣疾管署)
#洗手的方法: #內: 手心對手心 #外:手心對手背 #夾:十指交錯 #弓:一手弓起在另一手手心搓洗手指背部 #大:手心包住另一手大拇指及虎口旋轉搓洗 #立:一手立在另一手手心搓洗指尖 #腕: 清洗手腕(圖四from衛福部)
(5)結膜感染: 中國防疫專家發現,但並未證實,有可能與一般粘膜接觸相同
#一般民眾:貫徹接觸眼口鼻前洗手
#近距離接觸(患者會對小於一公尺著你的臉大咳嗽): 護目鏡
(6)量測體溫: 目前疑似沒有發燒時即有感染的可能及傳染力,
研究報告: 98%的患者體溫37.3度以上,但涉及統計學降低標準後篩檢是否仍有意義
目前疾管署仍建議將發燒標準定為 #耳溫38度
而各醫院也有可能自行拒情況調整發燒標準
#量測體溫仍是重要的防疫方法
(7)建議施打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對武漢肺炎無效, 但武漢肺炎初期與流感症狀相似, 感染流感增加就醫而接觸之風險, 也增加必須近一步評估的不便, 降低自己感染流感的機率, 就多保護自己遠離武漢肺炎一步。
—————————————————————————
我有症狀了怎麼辦? (圖五from衛福部)
🔺確定病例接觸者:居家隔離
🔺無症狀且有湖北省旅遊史:居家隔離
🔺中港澳入境且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避免外出,如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避免外出,如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中港澳入境且無症狀:外出配戴口罩,早晚量體溫
🔺懷疑有接觸旅遊史且兩週內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請撥打1922,根據指示戴口罩到建議醫院檢查
#咳嗽時戴口罩還要離人一公尺以上。(飛沫傳染的風險距離是一到二公尺,距離一公尺以上感染力下降)
#無以上接觸史且症狀輕微: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避免暴露風險
—————————————————————————
武漢肺炎病毒並無疫苗也無專治藥物,僅能支持性療法,正常飲食作息、營養均衡、睡眠充足……,都是增加免疫力的做法,請留心趁這個時候推銷奇怪免疫神藥、消毒神藥、仙丹靈水之類的商人,花錢事小傷身事大。
除以上的建議外,其他尚未獲得CDC建議之產品, 效果無法保證亦無法取代上述建議, 敝人無法背書。
——————————————————————————
請盡量少去公眾場合 在 親愛的家長您好:因北北基桃是共同生活圈,本次疫情來得又快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外出時應全程配戴口罩,除補充水分外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飲食! 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請確實做到(量體溫、戴口罩、手部消毒、禁止飲食) 孩子的書包裡請放入3個以上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