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個3歲以上未夠130cm高都可以玩🎉
係室內有冷氣係爽👍🏻哥哥覺得好好玩,好有成功感!平時成日爬來爬去,呢啲真係難唔到佢😆
每節一小時有8個小朋友,但只有2-3個教練,所以變咗係要排隊玩,每次平均一人玩10分鐘左右,其實每人只玩到兩次⋯呀媽覺得有啲唔抵了~不過哥哥玩完話好興奮好正👍🏻咁就算啦😂 (留言欄睇片)
室外仲有個歷奇樂園130cm高就可以玩第一層,150cm高可以玩第二層!呢個好刺激~哥哥話高咗要再嚟玩過架🤣
📣值得一讚!教練對小朋友有耐性,經常鼓勵佢哋,小朋友整個過程都好開心~💕
*YMCA歷奇樂園*
🅰️迷你繩網樂園活動 (*2/F 兒童歷奇樂園活動)
費用: $160/每位 (參加者身高需<130CM,年齡3歲以上及體重不多於30KG)
1小時之項目為6關繩網體驗(2樓CDL)活動包括:車軑橫行、穿越天梯、平行木、繩網攀爬、高低前行 及 飛索橫渡
🅱️迷你爬上爬落活動 (*5/F 攀石牆 及 G/F 緣繩下降設施)
費用: $160/每位 (參加者身高需<130CM,年齡3歲以上及體重不多於30KG)
1小時之項目為2項爬上爬落體驗活動包括:
攀石活動 及 緣繩下降活動
📍8月加開埸次‼️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即刻網上報名👉🏻https://bit.ly/3u2UNdM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新界會所 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New Territories Centre
————————————
快啲入群啦!更多親子好去處😆
⚡️親子放電去邊好⚡️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3614398242858/?ref=share
👨👩👧👦100個+親子好去處(不定時更新)
https://www.facebook.com/1028553953955138/posts/1436213656522497?sfns=mo
————————————
#假日好去處 #親子好去處 #親子放電去邊好 #5Y #11m #全職媽媽 #親子 #放電 #遊樂場 #YMCA #新界會所 #歷奇場 #高空歷奇場 #高空挑戰 #歷奇樂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太平山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一八...
ymca會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幾個月前我哋喺疫情底下都有show🥺 好感動
活動由YMCA顯徑會所舉辦嘅線上音樂活動~ 可以去YouTube 重溫,仲有紀念品送添!
留意番~~💁🏻♂️
🕊「翼風。飛」呈獻之 翼風在線自選台📺
翼風IN線上發佈有獎活動🎁
留意片尾問題 回答準確又有心思
我哋會喺每條短片各揀選兩位可以獲得KOLOR/ Boyz reborn / Sad Jay簽名紀念品一份👥
快啲喺YouTube各短片留言啦!
感恩「翼風。飛」活動喺疫情下順利完成,我地好榮幸較早前邀請到KOLOR、Sad Jay同Boyz Reborn 同參加本計劃嘅青年樂隊一齊intaract下,以音樂互勉!
我哋一齊嚟重溫一下KOLOR/ Boyz reborn / Sad Jay嘅訪問啦!
💡*回覆有效日期為影片發佈後兩星期*
💡*可以上方連結前往YouTube回答各短片問題*
主辦 沙田民政事務處
沙田區青年活動委員會
合辦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顯徑會所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沙田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
鳴謝 民政事務總署
#互動交流 #音樂 #青年樂隊 #專業樂隊 #本地音樂 #kolor #boyzreborn #sadjay #band #music #翼風。飛 #翼風IN #音樂力量 #逆風飛翔 #沙田
ymca會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ymca會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太平山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一八四七至一八六二年期間落成。文武廟主要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聖宮則用作供奉諸神列聖。公所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三幢建築物以兩條小巷分隔。一九零八年,政府制定《文武廟條例》,正式把文武廟交予東華醫院管理。時至今天,東華三院董事局和社會賢達每年仍會齊集廟內舉行秋祭典禮,酬拜文武二帝並同時為香港祈福。文武廟對本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反映昔日香港華人的社會組織和宗教習俗。文武廟為兩進三開間建築,正門外面有兩座花崗石鼓台,前進置有擋中。廟宇按照傳統中式建築布局設計,後進較前進高出幾級,設有供奉諸神的神龕。兩進之間的天井已為重檐歇山頂覆蓋,屋頂由天井四角的花崗石柱支撐,兩側為捲棚頂的廂房。位於文武廟左側的列聖宮原為三進兩院式建築,其後兩個天井加築鋼架屋面。公所為簡單的一進式建築,其花崗石門框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刻有公所的建築年份,甚具歷史價值。文武廟組群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
東華醫院禮堂於1872年落成,1933年重建。禮堂放置了不少東華珍貴的牌匾和對聯,其中包括光緒皇於1885年送贈東華的牌匾;還裝有創院總理的瓷相、大事碑記及有歷史價值的手工製品,如酸枝會議桌、高背椅及鏡屏。東華每年很多重要會議及大型活動,包括週年會員大會、董事局互選大會及董事局交職典禮都在禮堂舉行。東華三院文物館的佈局對稱,中間為大堂,兩側是偏廳。文物館屬傳統的樑柱建築結構,結構柱以木建造,豎立在具雕飾的花崗石柱座上。牆身以青磚築砌,磚縫非常幼細。整幢文物館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之上,前面有花崗石梯級。文物館的建築優美,糅合中西建築的精髓。
東華三院文物館原為廣華醫院大堂,廣華醫院是首間在九龍和新界區開辦的醫院,為公眾提供醫療服務。廣華醫院由東華醫院總理及九龍的華人領袖所興辦,於一九一一年落成,作為東華醫院的九龍分院。一九三一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和東華東院三間醫院合併為「東華三院」。廣華醫院在一九五八年進行全面的重建工程,只有大堂得以保存。一九七○年,東華三院為慶祝成立一百周年,將廣華醫院的大堂改建為東華三院文物館,用以展示東華三院的歷史文物和收藏珍貴文獻。一九七一年一月十五日,文物館由關祖堯爵士主持開幕典禮。文物館自一九九三年起開放給公眾參觀。文物館糅合中西方的建築特色。館內建築物正面的中式裝飾和祠堂布局,清楚展現中式建築特色。檐板上的花卉和吉祥圖案,以及外廊的樑架和駝峰,均是精緻的木刻。金字屋頂鋪有綠色琉璃瓦,目前的屋脊建於一九九一年,乃仿照一九一○年的原有屋脊重建。西方建築元素主要見於建築物的側面和背面,包括使用小圓窗和連拱頂石的弓形拱窗。大堂內通往展覽廳的四道拱門設有西式楣窗。大堂的屋頂由傳統的中式桁條和樑架結構支撐,而偏廳則採用了雙柱桁架。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又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街會所(Chinese YMCA of HK Bridges St. Centre),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昔日的總部,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現時會所服務有「必愛之家宿舍」、「必愛之家庇護工場」及以康體服務為主導的青少年服務。建築物於1981年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12月18日升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於1918年由施勳護督(Hon.Claud Severn, C.M.G.)主持啟用,成為當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亦是香港首個市民會堂及體育場館,會所內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康體設施,包括香港首個室內泳池,以及設有懸空的室內鑊形跑道。會所高六層,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1927年2月18日及19日,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曾於會所禮堂內演講,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1937年後,會所被徵用作防空救護隊半山區A段總站,以收容超過一千名難民。香港日治時期,會所被日本當局的的文教課徵用作日語及德語學校。香港重光後,會所恢復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1966年,隨著位於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九龍會所完成重建,總部遷到該處,原址仍保留作為青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