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ably.com/blog/no-we-dont-use-kubernetes
八月第一篇,就來個有趣的文章,來看看 ably 這間 SaaS 公司為什麼沒有使用 Kubernetes,不但當前沒有使用,甚至短期未來內都不會想要使用
更是直接的說如果你有興趣來加入團隊,千萬不要把將 Kubernetes 導入到團隊中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滿好的,因為是認真的去比較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團隊來說到底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
而不是所謂的人云亦云,人家要我也要,人家不要我也不要...
文章分成兩部分,前述介紹當前 Ably 的環境架構是什麼,而半部分則是很技術的去探討如果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最終權衡比較之下,會發現導入 Kubernetes 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文章開頭先簡述了一下 Kubernetes 這幾年的風潮,從最初 Google Borg 的開發開始談起,作者特別提到當初 Borg 的用法可是將一堆實體機器給搭建出一個 Private Cloud 的叢集給團隊使用,
而目前 Kubernetes 更多的用法則是搭建於 Public Cloud 上面的虛擬機器中,透過將 Kubernetes 部署到這些不同的 Cloud Provider 似乎帶來了介面統一的結果,對於 DevOps 人員來說
不同 Cloud Provider 如今看起來都是 Kubernetes 的樣貌。
Ably 目前到底怎麼部署應用程式
Ably 主要使用 AWS 作為其 Cloud Provider,並且於 EC2 機器上使用 docker/container 來部署團隊中的應用程式。
作者團隊中沒有使用任何已知的 Orchestration 服務來管理多節點上的 docker/container,取而代之的則是每個 VM 開機後則會根據 autoscaling group 的機制來判斷
每個機器應該要部署哪種 container/docker。
對於 Ably 來說,團隊中沒有任何 scheduler 相關的服務來調度各種服務,這意味每個 VM 就代表一種服務,所以將 VM 上的服務從 Core 轉換成 frontend 這種行為不會發生。
今天需要針對需求轉換服務時就以 VM 為基準來整批換掉即可。
每個節點上面都會有一個輕量的監控服務,用來確保運作的 Container 如果掛掉後可以被重啟,甚至如果當前運行的版本不符合需求時也能夠將該服務給停止。
流量方面,因為每個 Autoscaling Group 就代表一個服務,所以直接使用 NLB 與 Target Group 來將流量導入該 Autoscaling Group 即可。
至於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內部流量(譬如 k8s service 等)作者認為也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每個機器本身都會被 VPC 賦予一個 IP 地址,所以使用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從幾個層次去探討當前設計與使用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分別有 (原文很多,這邊摘要不然文章會太長)
題外話,由於 Ably 的 Infra Team 數量有限,所以要考慮 K8s 只會考慮 K8s Service,如 EKS。
1. Resource Management
Ably:
a. 根據服務的需求來決定每個服務要用到的 VM 等級
b. 不需要去煩惱如何處理將多個小服務給部署到一個適合的大 VM 中
c. 作者稱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AWS 官方強調的 Right Sizing, 譬如只能跑兩個 Thread 的服務不需要 16vCPUs, 久久寫一次硬碟的服務也不需要一個 90,000 IOPS 的 SSD
d. 選擇一個正確的元件來搭建一個符合服務的 VM 讓團隊可以控制成本同時也減少額外的管理負擔
K8s:
a. 必須要使用一個比較強大等級的 EC2 VM,畢竟上面要透過 Container 部署很多服務
b. 針對那些需要小資源的服務來說,透過這種方式能夠盡可能的榨乾機器的資源,整體效能使用率會更好
c. 但是針對資源量沒有很辦法明確定義的服務則是會盡可能地去吃掉系統上的資源,這種被稱為 nosy neighbors 的常見問題已經不是首次出現了, Cloud Provider 本身就需要針對 VM 這類型的服務去思考如何處理資源使用,而 Cloud Provider 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再處理這一塊
而所有 Kubernetes 的使用者則必須要自己去處理這些。
d. 一個可能的作法則是一個 VM 部署一個服務,不過這個做法跟團隊目前的作法已經完全一致,所以就資源管理這一塊,團隊看不到使用 Kubernetes 的優勢。
2. Autoscaling
Ably:
a. EC2 VM 本身可以藉由 Autoscaling Group 來動態調整需求
b. 有時候也是會手動的去調整 EC2 的數量,基本上手動跟自動是互相輔佐的
c. 團隊提供的是 SaaS 服務,所以其收費是針對客戶實際上用多少服務來收,如果開了過多 EC2 VM,則很多不要的花費與開銷都是團隊要自行吸收
d. 團隊需要一個盡可能有效率的方式能夠即使遇到流量暴衝時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服務的機制
K8s:
a. 可以透過不少方式來動態調整 Container 的數量,
b. 甚至可以透過 Cluster autoscaler 來針對節點進行調整,根據需求關閉節點或是產生更多節點
c. 動態關閉節點的有個問題是關閉節點時通常會選擇盡可能閒置的節點,但是閒置並不代表沒有任何服務部署再
上面,因此該節點上的 Container 都要先被轉移到其餘節點接者該目標節點才可以被正式關閉。這部分的邏輯作者認為相對複雜
d. 整體來說,k8s 有兩個動態調整的部分,動態節點與動態服務,而現有的架構只有一個動態節點。所以使用 k8s 則會讓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
3. Traffic Ingress
Ably:
a. Traffic Ingress 基本上每個 cloud provider 都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團隊只要能夠維持每個服務與背後的機器的關係圖,網路流量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需要團隊管理的。
b. 使用者會透過直接存取 NLB 或是透過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存取團隊內的服務
K8s:
a. EKS 本身可以透過 AWS VPC CNI 使得每個 Container 都獲得 VPC 內的 IP,這些 IP 都可以讓 VPC 內的其他服務直接存取
b. 透過 AWS LB Controller,這些 Container 可以跟 AWS LB 直接整合,讓封包到達 LoadBalancer 後直接轉發到對應的 Container
c. 整體架構並不會比團隊目前架構複雜
d. 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這個解決方案是完全 AWS 綁定,所以想要透過 k8s 來打造一個跨 Cloud Provider 的統一介面可能就會遇到不好轉移的問題。
4. DevOps
Ably:
a. 開發團隊可以透過簡單的設定檔案來調整部署軟體的版本,後續相關機制就會將 VM 給替換掉,然後網路流量也會自然的導向新版服務
K8s:
a. 開發團隊改使用 Kubernetes 的格式來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背後運作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都可以對開發團隊帶來一樣的效果。
上次四個分析基本上就是,使用 k8s 沒有帶來任何突破性的好處,但是 k8s 本身還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接下來作者想看看 k8s 是否能夠從其他方面帶來好處
Multi-Cloud Readiness
作者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作為開頭,「除非經過評估,否則任何團隊都應該要有一個跨 Cloud-Provider 的策略」
作者表明自己團隊的產品就是那個經過評估後斷言不需要跨 Cloud Provider 策略的團隊,同時目前沒有往這個方向去追求的打算。
同時作者也不認為 K8s 是一個能夠有效達成這個任務的工具。舉例來說,光 Storage 每家的做法都不同,而 K8s 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差異性給抽象畫,這意味者開發者終究還是要針對這些細節去處理。
Hybrid Cloud Readiness
管理混合雲(Public Cloud + Private Cloud based on Bare-Metal servers)是作者認為一個很合理使用 K8s 的理由,畢竟這種用法就跟當初 Google Borg 用法一致,是經過驗證可行的。
所以 Ably 如果有計畫要維護自己的資料中心時,底層就會考慮使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服務。畢竟這時候沒有任何 Cloud Provider 提供任何好像的功能。
不過 Ably 目前沒有任何計畫,所以這個優點也沒有辦法幫助到團隊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團隊已經大量使用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來達成 IaC,所以透過 k8s YAML 來維護各種架構不是一個必要且真的好用的方式。
Access to a large and active community
另外一個很多人鼓吹 K8S 的好處就是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社群內有各種問題分享與探討。
作者認為
a. AWS 的使用者社群數量是高於 Kubernetes
b. 很多情況下,一個迭代太快速的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對團隊有太大的幫助。
c. 很多人都使用 k8s,但是真正理解 k8s 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想要透過社群來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難,畢竟裡面的問題太雜,很多時候根本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答案。
Added Costs of Kubernetes
為了轉移到 K8s, 團隊需要一個全新的 team 來維護 k8s 叢集以及使用到的所有基本服務。舉例來說,EKS, VPN CNI, AWS LB 帶來的網路好處並不是啟動 EKS 就會有的,
還必須要安裝相關的 Controller 並且進行設定,這些都是額外的維運成本。
如果找其他的服務供應商來管理 Kubernetes,這意味公司就要花費更多的$$來處理,所以對團隊來說,金錢與工作量都會提高,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是這兩個指標的比例不同而已。
結論:
1. Ably 覺得 Kubernetes 做得很好,但是團隊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去使用它,至少目前這階段沒有看到任何實質好處
2. 仔細評估後會發現,導入 k8s 其實也會帶出不少管理上的問題,反而並沒有減輕本來的負擔
target用法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杜學長和俐媽都是Roger Federer的粉絲,
除了學習英文,
我們也會談談四大網球公開賽的消息,
這次Federer宣佈退出法網,
我們遺憾🥺但是尊重。
「退出」賽事的英文該怎麼說?
以下感謝杜學長的整理提供👍🏼👍🏼
——————————————————————-
🎾 俐媽新聞英文—網球篇:
*withdraw (v.) 撤退;退出
→ withdrawal (n.)
*seek to (ph.) 追求;力圖爭取
*operation (n.) 手術
*pull out of N. (ph.) 退出 (比賽/競選等)
*statement (n.) 聲明;敘述
*rehabilitation (n.) 復原;康復
*grand slam (n.) 大滿貫賽事 (網球)
*undergo (v.) 經歷;忍受(考驗/變化/檢修等)
*target (v.) 把…作為目標(at N)
*be thrilled to V. (ph.) 很激動/興奮去做某事
*tournament (n.) 錦標賽 (常簡寫tour)
*put up (ph.) 提供;建造
*quarterfinal (n.) 八強 (或稱半準決賽/四分之一決賽)
*reassess (v.) 再三考慮;再三評估
*curfew (n.) 宵禁
*stadium (n.) 體育場 (館)
*make N. debut (ph.) 首次亮相
*dominate (v.) 主宰;支配
*testament (n.) 確實的證明
*grueling (a.) 使人筋疲力盡的;艱辛的
*rule out (ph.) 排除;取消
*priority (n.) 優先
*singles title (n.) 單打冠軍
*Open era (n.) 公開化年代 (大寫為網壇專有名詞)
*serve (n.) 發球
*manage to V (ph.) 設法成功達成⋯
*unseeded (a.) 非種子(球員)的
*spectator (n.) 觀眾
cf. audience (n.) 聽眾(⚠️ 俐媽上課常提醒的不同「觀眾」,別搞混囉)
*session (n.) 場次
*revenue (n.) 利潤
*infrastructure (n.) 基礎設施
*turn out to be N. (ph.) 結果是…
*poignant (a.) 淒美的
*criticism (n.) 批評
*have an impact on N. (ph.) 對…造成影響/衝擊
*interest (n.) 利益;利潤
*involvement (n.) 涉及;介入;參與
*career (n.) 職業生涯
*devalue (v.) 貶低;降低…的價值
*walkover (n.) 輕易得勝
*sprain (v.) 扭傷
*adrenaline (n.) 腎上腺素
*demanding (a.) 要求高的;費力的
*inevitable (a.) 無可避免的
*exceptionally (adv.) 異常地;特殊地
*durable (a.) 持久的
*astonishingly (adv.) 令人驚訝地
*retire (v.) 退賽
*straight-sets (n.) 直落盤數
*sympathy (n.) 同情
*opponent (n.) 對手
*conserve (v.) 保存
*reassured (a.) 使放心的
*news conference (n.) 記者會
*fitness trainer (n.) 體能訓練師
*encounter (n.)(v.) 遭遇
*occasionally (adv.) 偶然地
*suggest (v.) 暗示
*on the cards (adv.) 可能
*sensible (a.) 明智的;合乎情理的
*make sense to V. (ph.) 對做某事是有道理的
*condition (n.) 條件;情況
*harbour (v.) 懷有 (心情/感覺)
🆙 harbour (v.) 為英式用法,harbor (v.) 則為美式
*agonizingly (adv.) 痛苦的;苦悶的
🆙 文中 agonisingly (adv.) 為英式用法
*convert (v.) 轉變;轉換
→ convert into N. (ph.) 轉變成…
🆙 常用於重大轉變,如信仰、意識形態、關鍵點 (俐媽上課常提點)
*sit out (ph.) 袖手旁觀 (文中衍伸為缺席的意思)
*successive (a.) 連續的;接連的
*edition (n.) 版次;集 (文中衍伸為屆次)
*semi-final (n.) 四強 (或稱準決賽/半決賽)
*appearance (n.) 出現;露面 (文中衍伸為出賽)
*stand (n.) 看臺
*eerily (adv.) 奇怪地;異常地
*restriction (n.) 限制
*farewell (n.) 告別;辭別
最後附上一篇由法網官方貼出關於Federer退賽的聲明!
—————————————————————————-
#你也是網球迷嗎
#俐媽新聞英文 #俐媽新聞英文網球篇
#台大明明助你銜接新聞英文
target用法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美國交換學生時的震撼,成為我人生後來的寶藏】
除了小時候去加州找堂姐以外,人生第一次真的完全沈浸在美國的生活裡,是大三時到西雅圖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交換一年的時候了。
高中的時候常常因為考試、檢定分數被認為是英文學霸,大學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唸書時,當時用 114 分的托福成績申請到交換,心想在美國生活、唸書應該是「一塊小蛋糕」。
真正生活起來、上課起來,的確很多面向都沒有問題。但隨著學習意識的提高,開始覺得「奇怪,他們用的英文我都聽得懂,但怎麼好像跟我會用的不太一樣!」
✔︎ 搭著 Route 41 從家裡 Northgate 到 UW,下車時總會聽到司機說 Have a good one!
✔︎ 在家裡旁邊的 Target (購物中心) 購物時,結完帳常常聽到店員說 You’re all set!
✔︎ 在 Abercrombie & Fitch 要結帳時,店員會問 Did anyone help you today? (業績制度的店常常會有這句)
✔︎ 在 Sephora 看髮膠、閒晃時,店員跟我說 Are you finding everything ok?
✔︎ 美國大學朋友聽到我可以一起去打壁球 (Squash) 時,跟我說 That’s sweet.
生性好強的我,想要跟他們講的一樣道地,便開始紀錄各種場合的慣用英文、也研究起語言學,一直到現在已經進入第 12 年頭。經歷了賓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語言習得科學、語言學的訓練,讓我能夠地毯式地「剖析」母語人士每天的英文。
如上面的例子般,「短短的」、「用法非常固定」常常出現在「生活對話」當中的用法,叫做「情境式語塊」,也是這次和 Hahow 合作的線上課「3D 英文筆記術」中 8 大公式的其中一大公式。
學了這些情境式語塊,雖然沒辦法直接增強做英文簡報的能力,但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高頻情境中」,可以用很流暢、道地的方式與他人用英文互動。
在我的線上課程「3D 英文筆記術:打造最強說寫英語資料庫」當中,我會教你如何用 8 大類型的模組化、語塊化、公式化的英語表達,理解、拆解、整理出往後你在英文口說、寫作中也可以用得出來的「英語資料庫」。
✔︎ 3D 英文筆記術課程:https://hahow.in/cr/ntealex-3dnotetaking
(加入後幫我在下面貼上購買證明後,記得內信我拿親自錄製的 3D 筆記術預習講義喔!)
target用法 在 target 中文意思是?秒懂英文「target」意思跟用法! | 全民學英文 的相關結果
1.target 靶子;目標 ... target當成名詞的時候,中文意思是指「靶子;目標」的意思,當作動詞時,意思為「把….當作目標」。 ... 例: All of the missiles ... ... <看更多>
target用法 在 target中文(繁體)翻譯:劍橋詞典 的相關結果
target noun (OBJECT SHOT AT) ... I had four shots but I didn't even hit the target. 我開了四槍,可連靶子都沒打到。 ... <看更多>
target用法 在 target (【動詞】以…為目標, 對準)意思、用法及發音 - Engoo 的相關結果
"target" 例句 ... Our company is targeting business customers. 我們公司以商業客戶為目標客群。 Companies in fourteen countries were targeted by a group of hack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