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延續前一篇文章,作者探討十五種 Kubernetes 不該使用的部署與維運模式,總共三篇,每篇五種。
Misusing Health probes
Kubernetes 內有設定三種不同的 Probe,分別是 Readiness, Liveness 以及 Startup,前兩者 Probe 比較常被提到而且會不停的執行,而 Startup 則是會被運行一次的 Probe。
作者認為所有開發者都要去研究這三種的差異並且小心使用。
文章中列舉一些常見的錯誤用法
1. 用相同的 endpoint 同時處理 liveness 以及 readiness
2. 繼續沿用過往針對 VM 所設計的 health endpoint,應該要針對容器環境重新設計
3. Health 的檢查過於複雜,導致需要花費一個不可預測的時間
..
等
Not using the Helm package manager
作者認為目前 Kubernetes 生態系中只有一個 Package Manager,也就是 Helm,就像是常見的 apt/rpm 等套件般去管理不同的應用程式。
然而 Helm 卻很容易被誤解並拿去跟其他工具比較,譬如 Kustomize, Jsonnet.. 等。
從本質上來看 Helm, Helm 本身有 Package 的管理能力,同時也透過 Template 的方式來產生適合於不同環境的 YAML 檔案。 而上述其他的比較解決方案基本上都只能完成後者,透過如 overlay (kustomize) 等不同的方式來產生不同的 YAML,但是本身卻沒有去管理這些安裝好的應用程式。
如何產生 YAML 這些是部署前的流程,而上述的那些工具對於檔案部署到 Kubernetes 後就無能為力了,譬如想要刪除任何安裝到 Kubernetes 資源的應用程式,必須要找到原始的 YAML 檔案。而 Helm 則不一樣,本身會於 Cluster 內去記錄這些這些資訊,讓你可以透過 helm 的指令去刪除這些安裝好的應用程式。
作者認為除非團隊很明確的瞭解與設計其工作流程,確保 Helm 帶來的部署與管理流程不需要,否則推薦任何團隊都可以採用 Helm,特別是之前因為 Helm2 Tiller 而厭惡的人必須要來試試看 Helm3
Not having a strategy for secrets
如同先前探討的 Configuration 不應該直接嵌入 Contaienr Image 一樣,Secret 這類型的物件也一樣,作者看到團隊常有下列錯誤
1. 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管理 Secret 物件
2. 沒有區分好運行期需要的 Secret 與建制時期需要的 Secret
3. 過於複雜的處理方式導致本地測試與開發過於困難
相反的,團隊應該要
1. 選擇一個策略
2. 所有團隊使用該策略來處理 Secret
3. 所有的 Secret 應該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
4. 這樣的機制使得 secret 的管理與追蹤更為容易
Attempting to solve all problems with Kubernetes
永遠不要認為 Kubernetes 能夠解決所有問題,團隊必須要理解到 Kubernetes 帶來的優點與缺點,團隊本身的部署與工作流程是否適合使用 Kubernetes。
也不要想說要把所有服務都搬到 Kubernetes 內,譬如 databases, caching 等,這些本來就存在的解決方案依然可以使用本來的方式繼續部署,不要一相情願地覺得這些東西放到 Kubernetes 內就一定會更好。
詳細原文可以參考下列連結。
https://medium.com/containers-101/kubernetes-deployment-antipatterns-part-3-dfbdd2fd329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曾鈺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表示嘗試,最常用的動詞是try,意思是作出努力,雖然不一定成功。常見的用法是在try後面加一個infinitive(動詞不定式),表示嘗試做某事,如: 一、We tried to solve the problem.(我們嘗試解決問題。)...
「solve用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solve用法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olve用法 在 Yu-Ming Huang Illustration 黃昱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olve用法 在 Translators Anonymou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olve用法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olve用法 在 看板MATLAB - [問題] solve的用法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solve用法 在 MATLAB solve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solve用法 在 MATLAB solve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solve用法 在 solve 和resolve 的不同"solve the... - Sharon's English Class 的評價
solve用法 在 Yu-Ming Huang Illustration 黃昱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一下Yuko Shimizu 3/1 時的分享(有點繞口)
原文大家可以自己看,看不懂可以翻譯一下,大概就是說剛開始使用數位繪圖創作的插畫師們,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會有挫折感,但其實這也發生在許多成功將自己的繪畫形式轉變成數位化的插畫師們的初期,唯一能解決的方式就是不斷實驗。數位繪畫不是讓你能夠快速繪製完一個作品的捷徑,並無法像魔術一樣變出你想要的成品!頂多是節省等顏料乾的時間和重新繪製時可以少去重新買材料的費用。
在其他方面,一樣也是需要去購買數位筆刷、繪圖板、螢幕等不便宜的數位藝術硬體軟體。
許多使用線條做創作的插畫師們,往往都會被人問到是如何讓線條變色的,我的回答跟Yuko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每個人的方式不一樣,只能自己去用腦思考實驗出自己擅用的方式!只有自己實驗出來的東西,你才能繼續延伸它的用法,做出更多不同的效果。
2014年時,我曾經在韓國插畫師Dongyun Lee 的工作室當助手,當時確實很想問他是怎麼讓線條變色的,但是我心裡卻有個心態是...如果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那我就是比他弱一節,而我不想是這樣子!所以我花了兩三個星期實驗出我自己的方法,而這兩個星期我其實遇到很多挫折,但就是不斷的在網路上看photoshop的軟體使用,熟悉功能後,再嘗試著把線做到我想要的樣子。
其實我在創作私庫教的「Photoshop插畫創作」的時候,也會遇到上課的學生問我這些問題,但是我只會教他們如何線稿製作,而線的變色還是需要靠學生自己在日後的練習中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來。
最後想說,藝術創作數位化,其實不是很多人想像的簡單,跟任何專業一樣,必須不斷地自己做嘗試與實驗!
也希望給對數位創作或是設計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們,不要以為我們藝術設計者都有魔法棒能夠隨便變出漂亮精美的圖...我們經歷了好幾個晚上不睡覺、熬過對於自身作品上美感的病態要求與精神折磨,才能將這樣的結晶呈現出來,基本上是用身體和心靈上的健康換來的。
#插畫 #分享 #經驗 #插畫師
This week in my class I teach with @marcoschinart at @svanyc @svailluscart (4th year portfolio class), we had a midterm individual review. One of the students just started coloring digitally, and was having a lot of difficulties. The best advice we could give her was that coloring digitally won't make it faster. It's just less messy (no water, no physical coloring supplies, etc). Which is true. When we, professionals, use digital medium for coloring, people assume we have these magic tricks and buttons to press. We often get questions like 'how do you change the color of the lines?' Like it's something we can answer in one short sentence. But it's not that simple.,Even just to change line color, there are many ways I do, and I pick which and how according to that specific part of the picture. And it often takes multiple trial and errors to do it right. No formula, no simple tricks. The beauty of creating artwork is that there is no one answer to a question, there are just multiple possibilities. And lots and lots of hours and patience. Every time I stumble onto a problem I can't solve with my Photoshop skill, I either ask peers, or just ask the Internet. Every time I learn something new, I get better just a bit. PS: big thank you to my coloring assistant @tatianacordobaart for working overtime last few weeks so much of the base coloring prep is done. Without you, there is no meeting of deadlines. And happy big birthday to you!) PSS: the file size is enormous during coloring process, because of the way I color. But once flattened to ship out to the client, the file size is usually ok-ish.
solve用法 在 Translators Anonymou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聊人、無聊事】
judgmental可說是我最喜歡的英文單字之一,我覺得中文沒有對應的字,英英字典的解釋是「too quick to criticize people」,意思是還沒搞清楚狀況就出口批評、容易輕易批評別人。我覺得這個字點出台灣社會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偏偏中文又沒有對應的字,實在再諷刺不過。
近來南部連日大雨,早上出門上課時卻豔陽高照,我急著出門,忘了先看雷達回波,連昨日晾起的雨衣都沒帶就出了門,快到目的地時突然一陣大雨,眼看上課時間快到,路旁沒有小七,我直衝停車場停好車再衝進大樓裡,已經全身濕透,是薄外套擠得出水的那種濕透。
上了樓我先衝到女廁使用烘手機,昨日洗衣後忘了在包包裡放新手帕,幸好總是隨身帶著一包厚的餐巾紙。先烘乾頭髮,仗著穿了小背心,連上衣都脫下來烘,非常擔心感冒,因為我現在最沒有時間處理的就是感冒。家長來了之後看到我晾在一旁的濕外套,趕快泡了一杯薑茶給我,其實我很想趕快回家洗熱水澡,不過還是打起精神上課。
今天上英文寫作,先前讀了一篇關於一個女生如何克服對跳舞的心理障礙、接受男友邀約跳舞的過程,(即將畢業並成為南一中新生)的國中生上星期寫了大綱,討論後我要他再改一次,今天要看他修改的內容。
除了時態、第三人稱單數與單複數之外,我教英文的時候從來不會說「一定要這樣寫」,我一定先解釋這個用法的來源,類似的單字與用法,有多少種表達方式,與中文表達方式有何不同。比如文中主角找了三個人詢問意見,我便與學生討論help、suggestion、advice的用法有何不同,什麼時候可以通用,什麼時候最好用哪一個,並討論字典提供的例句。今天早上學生寫了一句「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yness」,我說我知道你要講的是什麼,但這是中文直譯,而且英文有對應的用法,我還特別強調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yness 並不是完全錯,而是要視上下文及所提及的狀況,為了讓他瞭解什麼時候用solve the problem,什麼時候用overcome,我舉了最近很困擾我的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transanonymous/posts/925980414178994
這麼一說他就懂了,再參考了字典的例句,他決定在這個上下文裡應該用overcome。中午回家途中,我對於自己能用生動的例子讓學生理解很是沾沾自喜,然而我已經開始覺得頭昏腦脹,又覺得此事的笑點在於我和學生感情很好,老師很搞笑,於是便簡短了描述幾句,省下前半部的長篇大論。我覺得這篇貼文的subtext(潛在意義)很清楚:表面上在講英語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老師哀怨地利用自己怕死老鼠卻家裡出現鼠患的例子講解單字用法,卻沒有得到學生的同情云云。鑑於以往詳談英文用法時我都會另開文章完整討論,我不認為讀者會誤以為這篇的重點在於文法正確性。
結果,過沒多久就出現一個很熟悉的名字留言,很嗆的只留了一句「真不能嗎?」跟google搜尋結果,證明的確有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yness的用法,結果那搜尋結果也只有三筆,就算改變分類到「全部」也只有八筆,表示這個用法的確有,但很稀少。根本跟我告訴學生的一模一樣,只不過我洗了熱水澡吃了感冒藥想趕快睡覺而沒有寫出來而已。既然如此我也嗆了回去:討厭你這種人,自己去開粉絲頁吧。
結果此人還真的有粉絲頁,而且就在上面把我罵了一頓(時間在我的留言之後,合理懷疑罵的是我)。
老實說,如果此人留言語氣好一點,或私訊問我,其實我會解釋為何省掉上面一大段故事,而且可能還會很抱歉的補上去。(對於回私訊我是很親切的,可以請寫過私訊給我的五個人證明。)可是這種搞不清楚前因後果就急著批判的態度正好踩到我的地雷,犯了我的大忌,並印證了另一句我很喜歡的英文用法:
That fact that you are so judgmental before figuring out the whole story doesn’t really say much about me, but says a lot about you.
我知道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很清楚自己是怎麼樣的老師,頂多是寫貼文時沒交代清楚,如此而已。但還沒弄清楚真相就急著嗆人、罵人「武斷」、「見聞不廣而故作高深」(我懶得細看),反而反應出你是什麼樣的人:平常從不按讚或留言,一抓到小辮子就迫不及待地批評;只看表面、看不懂潛在意義、沒有追根究底就急於批判他人。
It doesn’t really say much about me, but says a lot about you. (這一句罵人很好用,簡潔有力,請自行代換情境與代名詞)
solve用法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表示嘗試,最常用的動詞是try,意思是作出努力,雖然不一定成功。常見的用法是在try後面加一個infinitive(動詞不定式),表示嘗試做某事,如: 一、We tried to solve the problem.(我們嘗試解決問題。)
solve用法 在 MATLAB solve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matlab solve 函数的用法. solve函数常用于求解符号函数的解析解,方程组的解等. 1.solve求解析解. syms x y q='x+y=3'; w=solve(q,'x');% 解函数q ... ... <看更多>
solve用法 在 MATLAB solve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matlab solve 函数的用法. solve函数常用于求解符号函数的解析解,方程组的解等. 1.solve求解析解. syms x y q='x+y=3'; w=solve(q,'x');% 解函数q ... ... <看更多>
solve用法 在 看板MATLAB - [問題] solve的用法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好意思 請問一下
最近剛好在用matlab解方程式
一共有五個未知數 x1 x2 x3 r1 r2
我用了一個方法是
[x1 x2 x3 r1 r2]=solve('eq1',''eq2','eq3',eq4',eq5');
eq1 eq2 eq3 eq4 eq5 就是直接把方程式打進去 沒有在外面另外宣告
跟另外一個方法
syms x1 x2 x3 r1 r2
eq1=sym('...');
eq2=sym('...');
eq3=sym('...');
eq4=sym('...');
eq5=sym('...');
sol=solve(eq1,eq2,eq3,eq4,eq5);
sx1=sol.x1;
sx2=sol.x2;
sx3=sol.x3;
sr1=sol.r1;
sr2=sol.r2;
結果兩個跑出來的答案完全不一樣= =
而且差很多
目前感覺下面的方法算出來是對的
請問一下 solve在使用的時候會不會有限制
不然好像會算出來怪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38.75
※ 編輯: cclog 來自: 140.116.138.75 (10/17 21:28)
※ 編輯: cclog 來自: 140.116.138.75 (10/17 21: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