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www.hwchiu.com/ping-implementation.html
本篇文章是難得的自產文章,該文章分享一下自己觀察不同 ping 指令與不同發行版本下的實作方式,主要探討的點是 ICMP 封包是如何產生的。
就我目前認知,目前至少有三種常見方式來設定 ping 指令讓其能夠順利收送 ICMP 封包。
常見的 TCP/UDP 應用程式實際上都是讓 Kernel 幫忙處理底層的 L3/L4 封包,使用者的應用程式則是專注於資料的交換與處理,簡單的說法就是專心處理 L7 資料。
但是 ICMP 封包不同於上述的 TCP/UDP 封包,一種方式就是透過 RAW Socket 的形式自行去拼湊組裝 ICMP 格式,自行處理一切封包的處理。
RAW Socket 本身也不允許每個使用者都能輕易開啟,必須要有相關的權限才可以執行,因此一種 PING 的實作方式就是透過 SetUID 的方式,讓所有能夠執行 ping 指令的使用者會短暫瞬間提權變成 Root 的身份
也因為是 Root 就可以順利的開啟 RAW Socket。
SetUID 強大且方便,簡簡單單就可以讓使用者瞬間變成 Root,但是也因為簡單好像就安全角度來看會覺得不太嚴謹,畢竟我想要的只是一個能夠開啟 RAW Socket 的權限,你去把整個 Root 都送給我。
因此第二種實作方式就是透過 Linux Capability 來達到更細緻化的權限控管,讓任何可以執行 ping 指令的使用者都可以短暫獲得 cap_net_raw 的權限,最終順利的開啟 RAW Socket
而第三種方式則是跳脫的權限的概念,與其透過 RAW Socket 來自行打造 ICMP 封包,不如讓 Linux Kernel 幫忙處理 ICMP 封包,ping 的程式只要跟 Kernel 要求建立一個基於 ICMP 協定的 socket 即可。
透過第三種方式最終可以達到 setuid-less 的架構,ping 的應用程式再也不需要任何的特殊權限,每個使用者都可以順利執行來收送 ICMP 封包。
文章內會針對三種方式進行實驗跟觀察,對 PING 指令有興趣別忘了參考看看
socket tcp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T 370 特價中
C/C++ Linux 專案,網路 Socket 程式設計,建立 TCP/IP 通訊協定堆疊,期末專案,使用 C 語言實現 L2 和 L3
https://softnshare.com/tcpipstack_b/
socket tcp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深入 TCP/UDP/HTTP Socket 程式設計,為初學者到專家準備的網路基礎概念課程
https://softnshare.com/network-programming-from-scratch/
socket tcp 在 TCP連線、Socket連線、Http連線的區別、三次TCP握手過程 的相關結果
套接字(socket)是通訊的基石,是支援TCP/IP協議的網路通訊的基本操作單元。它是網路通訊過程中端點的抽象表示,包含進行網路通訊必須的五種資訊:連線 ... ... <看更多>
socket tcp 在 一篇搞懂TCP、HTTP、Socket、Socket連線池 的相關結果
通過上圖,我知道IP協議對應於網路層,TCP、UDP協議對應於傳輸層,而HTTP協議對應於應用層,OSI並沒有Socket,那什麼是Socket,後面我們將結合程式碼具體 ... ... <看更多>
socket tcp 在 第八章TCP Socket 程式介面 - 翻轉工作室 的相關結果
一般在TCP/IP 環境下開發應用程式有兩個基本介面. 程式:『插座』(Sockets)和『傳輸層介面』(Transport Layer Interface, TLI)。但在Internet 網路. 上的應用程式都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