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第7次得獎,再度獲第一名肯定。感謝🙏
————————————————————————
【歐萊德再奪CSR小巨人獎 環境永續分數制霸】
www.oright.inc
2021年《天下》永續公民獎,今(30)日正式頒獎,中小企業小巨人獎項來到第七屆評選,歐萊德七次入圍就包下六次奪冠,打破小巨人組獲獎紀錄。歐萊德平均分達9.279,在「環境永續」評選項目就奪下9.58,此項也在八十五家企業拿下最高分。歐萊德雖為中小企業,但永續意識超前部署,早已是全球零碳美妝的先驅。歐萊德自2006年制定綠色永續發展目標以來,大至創立綠色工廠、串連綠色供應鏈,小至綠建築內以腳踏給水取代感應式水龍頭,全面打造綠色環境,讓員工在日常就受到綠色啟發。2010年歐萊德即啟動碳足跡盤查,2011就取得台灣第一批政府碳足跡碳中和認證,產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多次登上國際舞台拿下國內外獲獎肯定,軟硬實力兼具。
不喊口號!2020年底早已達成77個全品項、組織碳足跡認證
除了流行疫情虐襲,全球仍有不可忽視的氣候變遷議題,是現今人類面臨生存的關鍵點。Apple、Facebook等國際知名企業接續提出碳中和計畫,這是歐萊德15年前已進行的事,從碳足跡盤查、建構綠色供應鏈到完整落實減碳,2020年便在國際第三方驗證機構SGS的查證下,達成工廠、組織、以及77個全品項碳中和等里程碑,同年入圍 RE100全球十五大「綠色永續領袖獎」,也是全球率先加入RE100的中小企業,並承諾2025年達100%再生能源。環保不再是企業的絆腳石,歐萊德也在2020成為全球第一個達到零碳的美妝企業,證明企業做到「零碳」是可行的。
企業如何做到零碳? 不以出身小 首要先成為好企業
在過去MBA教導,好的企業策略人資投入是100:1,歐萊德則在永續規劃管理師人力也投入100:1 標準,雖然僅為規模300人不到的中小企業,卻擁有三位永續管理師,落實以數據管理、誠信揭露。自2013年歐萊德自願性發佈CSR、CS報告書並經第三方驗證,連續八年來,歐萊德已制定碳定價、執行TCFD、SROI、CROI、內部設立永續圈、財務增設碳存簿。歐萊德從原料取得、製造生產、運輸銷售、消費者使用,到廢棄物的生命週期,乃至企業文化、客戶服務和環境教育,每個環節堅守「綠色、永續、創新」的品牌價值,「不只對人類好,更要對環境好,對地球好。」也是歐萊德的核心信仰。
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董事長,致詞的尾聲仍始終如一堅守「做一個好企業比大企業更重要」的企業理念。十月即將登場的聯合國(COP15)全球生物多樣性,葛望平將代表亞洲中小企業的進行專題演講,隔月聯合國(COP26)全球氣候峰會歐萊德也正式成為夥伴,這場堪稱人類面臨生存危機最重要的國際會議,歐萊德葛望平將其過去15年來的經驗無私分享給全球夥伴。
----------------------------------
#歐萊德2020驗證通過全球美妝第一個零碳企業
#歐萊德亞洲唯一中小企業受邀2021聯合國COP15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專題演講
#歐萊德正式成為2021聯合國COP26全球氣候峰會夥伴
#天下企業公民獎
#CSR小巨人 #小巨人頂尖企業
#零碳 #永續 #ESG #天然 #碳中和
#ZeroCO2 #Zeroimpact
#TogetherGreener
#一起更美好
#Oright #歐萊德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gs碳足跡認證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連續第7次得獎,再度獲第一名肯定。感謝🙏
————————————————————————
【歐萊德再奪CSR小巨人獎 環境永續分數制霸】
www.oright.inc
2021年《天下》永續公民獎,今(30)日正式頒獎,中小企業小巨人獎項來到第七屆評選,歐萊德七次入圍就包下六次奪冠,打破小巨人組獲獎紀錄。歐萊德平均分達9.279,在「環境永續」評選項目就奪下9.58,此項也在八十五家企業拿下最高分。歐萊德雖為中小企業,但永續意識超前部署,早已是全球零碳美妝的先驅。歐萊德自2006年制定綠色永續發展目標以來,大至創立綠色工廠、串連綠色供應鏈,小至綠建築內以腳踏給水取代感應式水龍頭,全面打造綠色環境,讓員工在日常就受到綠色啟發。2010年歐萊德即啟動碳足跡盤查,2011就取得台灣第一批政府碳足跡碳中和認證,產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多次登上國際舞台拿下國內外獲獎肯定,軟硬實力兼具。
不喊口號!2020年底早已達成77個全品項、組織碳足跡認證
除了流行疫情虐襲,全球仍有不可忽視的氣候變遷議題,是現今人類面臨生存的關鍵點。Apple、Facebook等國際知名企業接續提出碳中和計畫,這是歐萊德15年前已進行的事,從碳足跡盤查、建構綠色供應鏈到完整落實減碳,2020年便在國際第三方驗證機構SGS的查證下,達成工廠、組織、以及77個全品項碳中和等里程碑,同年入圍 RE100全球十五大「綠色永續領袖獎」,也是全球率先加入RE100的中小企業,並承諾2025年達100%再生能源。環保不再是企業的絆腳石,歐萊德也在2020成為全球第一個達到零碳的美妝企業,證明企業做到「零碳」是可行的。
企業如何做到零碳? 不以出身小 首要先成為好企業
在過去MBA教導,好的企業策略人資投入是100:1,歐萊德則在永續規劃管理師人力也投入100:1 標準,雖然僅為規模300人不到的中小企業,卻擁有三位永續管理師,落實以數據管理、誠信揭露。自2013年歐萊德自願性發佈CSR、CS報告書並經第三方驗證,連續八年來,歐萊德已制定碳定價、執行TCFD、SROI、CROI、內部設立永續圈、財務增設碳存簿。歐萊德從原料取得、製造生產、運輸銷售、消費者使用,到廢棄物的生命週期,乃至企業文化、客戶服務和環境教育,每個環節堅守「綠色、永續、創新」的品牌價值,「不只對人類好,更要對環境好,對地球好。」也是歐萊德的核心信仰。
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董事長,致詞的尾聲仍始終如一堅守「做一個好企業比大企業更重要」的企業理念。十月即將登場的聯合國(COP15)全球生物多樣性,葛望平將代表亞洲中小企業的進行專題演講,隔月聯合國(COP26)全球氣候峰會歐萊德也正式成為夥伴,這場堪稱人類面臨生存危機最重要的國際會議,歐萊德葛望平將其過去15年來的經驗無私分享給全球夥伴。
----------------------------------
#歐萊德2020驗證通過全球美妝第一個零碳企業
#歐萊德亞洲唯一中小企業受邀2021聯合國COP15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專題演講
#歐萊德正式成為2021聯合國COP26全球氣候峰會夥伴
#天下企業公民獎
#CSR小巨人 #小巨人頂尖企業
#零碳 #永續 #ESG #天然 #碳中和
#ZeroCO2 #Zeroimpact
#TogetherGreener
#一起更美好
#Oright #歐萊德
sgs碳足跡認證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間不多,我們應該覺醒了;政府與企業更應該立即著手改變。
歐萊德早在2006年即展開綠色供應鏈計畫,進行產品與服務的綠色創新,2009是全台第一個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的企業,並陸續取得...
歐萊德 全台灣第一個碳足跡認證洗髮精
歐萊德 全世界第一個碳中和認證洗髮精
歐萊德 全台灣第一個碳權交易企業
歐萊德 全台灣第一個國際(英國)碳足跡認證
更因產品減碳成效榮獲英國環境組織頒發2018全球環保金獎。感謝環保署、SGS台灣檢驗科技、BSI英國標準協會、Carbon Trust、塑膠中心、產基會,以及為綠色永續創新而努力的歐萊德同仁與綠色供應鏈夥伴們。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我們會持續努力的💪
《文茜的世界周報》
(抗議群眾)
我們現在要死還是改變,請你們做出決定,我們已經比氣候還要更熱、更熱、更熱!
IPCC發布最新全球升溫必須控制在1.5度報告之後,歐洲大陸從巴黎開始,先後發動了六起大規模街頭示威,呼籲各國政府採取更積極措施,因應當前氣候變化。
(抗議民眾)
這攸關於現在到2030年,而非2050年,因為到了2050年,那些今天做決策的人,都已經不在了,他們不必為自己做解釋 !
(F24新聞旁白)
IPCC報告指出,依照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全球平均氣溫到2040年就會上升1.5℃
想要低於這個升溫標準,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在2020年達到峰值後急劇下降,全球經濟必須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科學家說這在理論上可達成,但是現實上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代現在就必須在政策和社會上採取極致手段,才有可能達成這個目標。
(France 24記者/ Douglas Herbert)
請大家看看這張地圖,基本上整個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要求,每個國家都必須再加把勁,灰色的區域像是美國.俄羅斯還有沙烏地阿拉伯,他們在減碳執行上極度不達標,也就是最差的等級。
但即使是在上一個等級,也就是圖表中橘色部分,像是加拿大,還有幾乎整個歐盟,基本上就是整個歐盟都是橘色。
還有中國大陸也是,雖然大陸近年來撥巨資大力整頓煤碳工廠,發展再生能源這都是事實,但還是減的不夠快所以還是橘色,橘色代表的是高度不達標,所以你可以看到地球上多數的國家,都在面對氣候變遷的努力上,交出不及格的成績單!
從2度C至1.5度C,這關鍵的0.5度C已經不只是一個數字,對人類與物種而言,幾乎等同於「生與死的差別」。
紐約時報把報告中每個細項放大示警,發現北極夏季海冰的狀態,在地球升溫1.5度C的時候,大多數的夏天仍將維持不變:但若升溫到2度C,無冰夏天的可能性就是十倍。
全球暴露於嚴重高溫下的人口數也將從14%擴大到37%。
水資源的稀缺危機會進一步擴大,且伴隨都市人口增加,全球暴露於嚴重乾旱的人數,將會從3.5億增加到4.11億人。
更可怕的是物種的滅絕,無論是昆蟲 、植物或者是脊椎動物,都可能會翻倍消失。
全球珊瑚礁的狀況更糟,僅僅0.5度C的差別,可能就將從非常頻繁地大規模死亡,走向「大多數消失」。
至於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沒的人口,在升溫0.5度後也將大幅度增加。
而全球農作物產量,特別在撒拉哈以南的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則會明顯減少。
(金融時報影片旁白)
到2050年,全球將有近100億人口,對食品的需求將比今天高出60%,然而由於氣候變化,我們將擁有更少資源來創造食物
英國金融時報在IPCC報告出爐後,也透過一份研究機構報告,對各國政府提出預警,認為因應氣候變遷,必須尋求全新的農業解決方案,包括開發更多垂直農場或是利用機器人投入農作,一味地固守過去,只會對環境釀成既深且廣的破壞。
(Louise Fresco/ Wageningen UNI執行長)
我完全相信我們能做到,但這需要政府制定政策,需要民營部門的投資,需要新一代農民,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一起應用科技,這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
台灣企業向來關注節能環保,始終走在減碳最前線的台達電,這回也是台灣唯一獲准進入IPCC會場,全程參與會議討論的代表,並在會後帶領台灣與全球同步解讀報告,然而無論是會中或出爐的結論裡,科學家們都深知就算全球即刻對我們的生活方式,進行「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我們的緩刑也不過是延長了十年而已」。
(Laurence Nayman/經濟學家)
根據當前的自由放任政策是絕對不可能在乎氣候變遷的,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將為碳排放交易系統提供資金,最終它將成為資本主義交易所,氣候不能受到市場力量的左右。
尤其當下的全球正瀰漫著國家主權主義復辟的風潮,英國金融時報專欄就直言,IPCC這份跨國界全球暖化問題的研究,對於那些想重新用「國界」,將世界分隔開來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合時宜的真相」。
全球兩大排碳國之一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就公開批評,聯合國報告高估了狀況民眾無須驚慌。
總統川普更用「背後暗藏了政治目的」,來迴避一切全球暖化,必須即刻採取措施的呼聲。
(川普/美國總統VS. Lesley Stahl/ CBS主播)
我覺得有些事情正在發生,有些東西正在改變,但它會再改變回來,我不認為這(全球暖化)是一個騙局,我認為可能存在差異,但我不知道它是否是人為,我會說這樣說,我不想白花數兆數兆美元,我不想失去數以百萬計的工作,我不想處於不利地位。
主持人:我真希望你能去格陵蘭看看這些巨大的冰山落入海中,讓海平面上升⋯⋯
川普:但你不知道發生的這一切是否和人類有關,你不知道。
主持人問:但你的科學家⋯⋯「你的」科學家,任職於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NOAA和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
川普:我們也有很多科學家不同意這個看法,你必須給我看說這話的科學家是誰,因為他們會有其政治目的。
在政治人物眼中,經濟議題的分量永遠凌駕暖化,一位替美國能源部長期追蹤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環境科學家就坦言,IPCC報告只是學界的幻想,1.5度C目標無疑是「要青蛙長出翅膀」,依據政治邏輯不可能做到。
(魯東雲教授/ IPCC韓國氣候談判代表)
要控制地球升溫在攝氏1.5度C,最重要的衝擊就是成本,要將升溫控制在1.5度C的邊際成本,是2度C的3-4倍,這意味著我們會需要更多成本,才能減少溫室氣體並達成1.5度C的目標。只是我們同時也會從1.5度C目標得到一些效益。
誰也無法預期暖化這隻脫韁野馬,還會對全球帶來多少難以預期的災害。
僅僅比前工業化時代高出攝氏一度,我們已飽嚐洪水.乾旱.森林野火及酷暑的試煉。科學家更擔心,埋在極地冰層內的病菌,一旦因快速冰融而擴散,屆時恐怕還會有大規模的傳染病席捲全球。
我們正走在通往滅絕的路上,除非世界各國政治做出重大改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WcDyC4z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