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升一暑期第3️⃣堂課,今天隆重上映👏🏼👏🏼👏🏼
主題是⋯⋯
— 校園霸凌 Bullying on Campus —
❗️ 除了cyber bullying 網路霸凌,到底霸凌有幾種?
❗️ 聽力的電影「Zootopia 動物方城市」中,🐰警官Judy Hopps怎麼被同事(colleague)霸凌?
❗️ 而詐騙男(con man)狐狸🦊Nick Wilde又有什麼不堪的過去?
❗️ 片中的掠食者、獵物、肉/草/雜食性動物、日/夜行動物的英文該怎麼說?
❗️ shed crocodile tears? 流鱷魚眼淚?到底🐊為什麼要哭哭?
❗️ have a whale of a time? 有鯨魚🐳的時光?
❗️ go ape? 林俐老師變人猿🦍?
❗️ 「對牛彈琴」不能說play the piano before the cow嗎?
❗️ 假設語氣的三字真訣是什麼🙈🙈?
說到電影「動物方城市 Zootopia」,它是由zoo 「動物園」和Utopia 「烏托邦」兩字結合而成,表示在動物的理想國度中,彼此不相殘。市長是獅子🦁️,副市長(vice mayor)是羊咩咩🐑,草食、肉食、雜食性動物都和平相處,以禮相待。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 俐媽英文電影—動物方城市篇:
🦥 predator (n.) 掠食者
🦥 prey (n.) 獵物
🦥 stereotype (n.) 刻版印象
🦥 bias (n.) 偏見
🦥 discrimination (n.) 歧視
🦥 carnivorous (a.) 肉食性的
🦥 herbivorous (a.) 草食性的
🦥 omnivorous (a.) 雜食性的
🦥 primate (n.) 靈長類動物
🦥 mammal (n.) 哺乳類動物
🦥 reptile (n.) 爬蟲類動物
🦥 amphibian (n.) 兩棲類動物
🦥 meek (a.) 溫順的
🦥 sly = cunning (a.) 狡猾的
🦥 fierce (a.) 兇猛的
🦥 diurnal (a.) 日行性的
🦥 nocturnal (a.) 夜行性的
🦥 arctic (a.) 北極的
🦥 burrow (n.) (兔、鼠等)地洞
🦥 con artist (n.) 詐騙者
🦥 otter (n.) 水獺
🦥 chauffeur (n.) 禮車司機
🦥 surveillance camera (n.) 監視錄影器
🦥 footage (n.) 錄影影片
🦥 tax evasion (n.) 逃漏稅
🦥 mayor (n.) 市長
🦥 deputy (n.) 代理人
🦥 press/media conference (n.) 記者招待會
🦥 howl (v.) 動物嚎叫
🦥 mastermind (n.) 主謀
🦥 accomplice (n.) 共犯
🦥 scapegoat (n.) 待罪羔羊
🦥 animation (n.) 動畫
🦥 anthropomorphic (a.) 擬人化的
🦥 box office (n.) 票房
🦥 sloth (n.) 樹懶(❤️ 它實在太搶戲啦~🤣)
———————————————————————-
㊙️ 同場加映:
你會領到第一刊(issue)新聞英文👍🏼
威俐英文自豪的News English是四面彩色印刷,
除了有插圖(illustration)、還有幽默笑話(joke)、名言錦句(dictum/maxim)更不可少,
兩篇時事(current event)英文符合新課綱的素養發展,
QR code掃瞄讓你開拓眼界(broaden one’s horizons),
文章切合108課綱頒佈之19大必考主要議題,
更棒的是,
閱讀測驗題目符合111學測卷卡合一混合題的考試方式!
俐媽沒有錄這堂課,
洪威、黃威老師會教大家如何使用教材,
也會帶給你一場難忘的霸凌之旅喔😆😆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動物篇
#俐媽電影英文
#俐媽電影英文zootopia
#俐媽電影英文動物方城市篇
#認真跟好暑期班步調
#開學後我們用亮眼成績霸凌同學💯👊🏼
#EEC八月全面開課
#台大明明提早佈局
scapegoat電影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教育時評] 對亞裔的歧視
對亞裔的歧視愈來愈令人擔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深受歧視。並非所有的華裔都像媒體報導的那樣,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
三十多年前,我家在美國是低收入戶,位於一個幾乎沒有亞洲人的小鎮。在我還是小學生的年代,我的學校只有兩個亞洲人,而我就是其中一個。小的時候我過得很辛苦,無論我多麼努力融入環境,仍舊受到種族歧視的傷害。美國同學曾辱罵我吃狗肉、是中國狗,並把口水吐在我的臉上。我也常因種族歧視而與同學打架,但很不幸我不是葉問,通常會被打得鼻青臉腫。這聽起來很像是電影裡的情節,但這確實是我個人的經歷。
我總告訴罵我的人,我來自臺灣,但事實上那些習於歧視其它種族的人一點都不在乎。三十多年前,大多數的美國人根本不知道臺灣在哪,他們也時常把亞洲人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群體。
這種尖銳的歧視,大約在升上高中後就很少碰到了。畢竟,大家的心智已較成熟,也較能管理自己的情緒。但有時仍會感到格格不入,可能是小時候不快的經驗留在心理所致。
大學後,我只遇到一次明顯的歧視。某天剛跟同學打完籃球,返家途中有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孩騎著腳踏車問我,是不是來自中國?我跟他說不是,我家就住在後面的那條街上。孰料,他用手拉扯自己的眼皮假扮著鳳眼,並說道:「ching chong ching chong,go back to China」當時,我並沒有生氣,畢竟他年紀那麼小,只是忍不住心想:到底是誰教他種族歧視的?
即便已經過了二十幾年,我仍記憶猶新。說真的,我在美國住了二十年,日常生活中百分之99.99的情況都不會碰到歧視,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也是非常善良的。但偏偏那百分之0.01的人,會讓你永生難忘。因為那是你無法抹去的傷痛。我們本就不該歧視任何人,但為什麼就連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唸一樣的書,甚至唱一樣的國歌(以前還有效忠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還是會歧視你的長相和種族呢?我相信,這是許多亞裔小孩在美國的成長過程中,反覆問自己的問題。
然而,很多在美國生活的亞洲人都沒有被歧視的經驗,所以就覺得歧視並不存在,也很討厭討論此一問題。因為將自己從美國人中區分出來,是大家想要避免的敏感議題(If we don’t talk about it, it will go away)。 但以這幾個月來的情勢而言,此一想法似乎被徹底否定了。
兩三年前,我回美國唸書與教書時,並未遇到歧視的情況(我的住所鄰近洛杉磯,亞裔的數量約佔十趴多一點)。與此同時,我又看到華裔候選人Andrew Yang那麼受歡迎,讓我覺得美國總算接受亞裔了!我看到各個種族融洽的相處與合作,在加州的藍天與陽光下,心情更加舒暢。身為一位老師,看到來自各地的大家可以和樂融融地齊聚一堂,協力完成夢想,著實令我感動非常和愉快。
由於從小的成長經歷,我個人並沒有特別偏愛哪一種族或族群,但卻很喜歡在族群融洽的環境裡生活。對我而言,大家雖有不同的想法,但這種求同存異、自由開放的多元環境與胸襟,是我們得以和平共處的重要精神!
雖然族群之間仍偶有摩擦,但大眾都會制止與譴責製造事端的人,甚至在法律上給予適當的懲罰。在國外,房租貴的要命,根本沒有健保,還時常塞車,有些環境也不甚安全,但大家仍可自由自在的生活,於國際上發光發熱、追求夢想。我相信,這也是那麼多同學仍留在海外打拼的原因。
惟近月的情勢,又破壞了得來不易的和諧社會。在媒體上,我們不斷看到陰謀論、敵視與醜化其他族群所造成的對立。沒想到,我又回到三十年前那個亞洲人會被公開欺負的日子,不禁感慨萬分。
種族歧視其實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一直盤旋在美國大地。近年來由於各國政治人物的言論與行為,導致情況持續惡化。我想,各國的對立以及民粹的崛起,同樣也加速了情況的惡化。
其實去年,時為美國總統候選人的Andrew Yang,就曾對種族歧視此一議題發表過評論:
And so if you look at what’s happening right now in this country, you can see an increasingly insecure white majorit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ostile, truly. And who is going to be the boogeyman of the next 10 to 20 years? Who’s going to be the great rival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yes of American in society? China, that’s right.
And so what do you think the attitude is going to be over time for the shrinking insecure white majority that’s losing their jobs for let’s say Chinese Americans or Asian Americans?” Yang added. “I think we’re one generation away from falling into the same camps as the Jews who were attacked in the synagogue in Pittsburgh like just a couple months ago. Like we’re probably one generation away from Americans shooting up a bunch of Asians saying like, you know, ’damn the Chinese because there’s a giant cold war even more with China.
Source: https://bit.ly/33MFQ2S
他觀察到,近年來白人數量持續萎縮,其失業率的攀升,導致白人對亞裔族群——尤其是華裔——的不滿與敵視也日益升高。加之,自美中貿易戰以來,美中新冷戰態勢的形成,中國已然成為美國最大的威脅與敵人。個人認為在此一情況下,各個族群對亞裔的歧視與仇視無疑是趨於激化。
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每當國家陷入危機,移民與少數民族(immigrants and minorities)永遠是社會問題的代罪羔羊(scapegoat)。少數族群之所以成為怪罪的對象,是因為他們本就相對弱勢,而加害者更不必擔心會遭到報復。少數群體的孤立感,使得某些人被迫回到他們認為不會排擠自己的國家。在那裡,他們於美國遭受的不公不義所產生的恐懼與憤怒,將利於政治操作者穩固自己的地位。最後,將只有無辜的人民遭受苦難,而那些權力的尋租者將從中獲利。
身為個體,面對如此易受操弄的本能與恐懼,我們該如何是好?我相信,有關如何消除歧視一事,不會有令所有人都滿意的完美答案。其中涉及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人口族群的變化(changing demographics and social structure)以及意識形態的衝突(clash of ideologies)等。其實我自己也沒有答案。
身為老師,我只能告訴學生:尊重彼此、釐清真相、為自己的自由與權利發聲,努力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促進彼此的合作,最終取得耀眼的成績!若我們都能從自身做起,那麼我們周圍的人,乃至整個社會與政府,或能共同創建理想的和諧社會。但要是我們毫不關心社會議題,不去改變不公平的制度,不去化解仇恨,那麼下一位受害者就很可能是我們自己。
圖片來源:小時候的我
在美國是否會被歧視?Racism against Asians?
https://youtu.be/9mYAhQkcbJw (全英版)
★★★★★★★★★★★★
延伸閱讀: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speaking-of-science/wp/2017/08/14/why-are-people-still-racist-what-science-says-about-americas-race-problem/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220/coronavirus-american-mood/zh-hant/dual/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324/coronavirus-asian-americans-attacks/zh-hant/dual/
★★★★★★★★★★★★
菜鳥新移民:https://bit.ly/3dwJ92Q
亞裔美國人如何看待歧視:https://youtu.be/hPioJP39dW4
教育時評: http://bit.ly/39ABON9
scapegoat電影 在 奇諺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從電影《艋舺》熱映以來,年輕人之間就開始流傳經典台詞:「意義是三小,我只知道義氣。」這當中道盡了朋友間兩肋插刀的情誼。不過如果為了義氣而幫別人背黑鍋,尤其是在工作上為不肖的老闆或主管背黑鍋,成為代罪羔羊,那就得不償失了。「我背黑鍋」的英文千萬不要說成I carry the black wok. 喔!其實「背黑鍋」就是「把責任歸咎於自己」,因此英文是take the blame。此外也可用take the rap或名詞scapegoat來形容這種身不由己的倒楣情況,例如I took the rap for him.(我為他背黑鍋了)、They made me the scapegoat.(我被他們當成代罪羔羊)。
例句:
A:Sorry for letting you take the blame on this! I'll make it up to you.
B:Tell me about it! You took the money and I have to go to jail for you!
A:對不起,這次的事讓你背黑鍋了!我會好好補償你。
B:是喔!錢明明是被你污走的,坐牢的人卻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