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被冷落的孩子
最後父母還是同意讓哥哥結婚了,條件是必須將剩下不到一半的學期讀完,領到畢業證書後,才可以讓他們小倆口辦婚禮。最初哥哥不願答應,得知自己即將當爸爸的他,迫切地想要休學立刻開始工作賺錢養家,渴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而這樣的衝動,最後還是被現實的問題給壓下了。娶老婆的聘金、聘禮;拍攝婚紗照的費用、宴客的費用,這些若沒有父母的幫忙,他是沒有能力拿得出來的。父母親為了即將面臨的龐大開銷,每天忙到焦頭爛額;而說好養我一輩子的哥哥,也沈浸在即將結婚的喜悅中,平時甚至連分一句話給我的時間都沒有。
為了引起母親的關注,我開始會拿美工刀自殘,並且刻意讓她看見。母親擔憂的神情與細心幫我上藥的溫柔、傷口帶來的微微刺痛感,這些感受就像毒品一樣,會帶給我短暫的滿足;讓我感覺自己並沒有被忘記,也讓我不斷重複這樣的行為,深陷當中無法自拔。
只要我一感覺到寂寞,就會用美工刀在我的手臂上,再次刻下新的傷痕。我以為這樣的關注是可以永遠持續下去的,但母親看著我手臂上那一道又一道的血痕時,態度卻一次比一次更加地冷淡。最後對於我手臂上又增加的傷口與未乾的血跡,她直接選擇視而不見,甚至連句「自己去擦藥」也不再給我。
這讓我感到不知所措,在這個家中越來越沒有我生存的空間了。大家的重心全都放在即將結婚的哥哥身上,似乎忘記了我也是家中的一份子。隨著哥哥的婚期越來越接近,我的情緒也越來越不穩定,經常哭著求哥哥不要結婚;如果他結婚了,那我該怎麼辦?
「你不是說會養我一輩子嗎?」
我哭著問哥哥,希望他能夠想起曾經對我說過的承諾。但哥哥只是莞爾一笑地表示,他當時跟爸爸在賭氣,生氣的時候什麼話都說得出來;何況爸爸媽媽也沒有拋棄我啊,我不是還住在這個家裡面、吃著母親煮的飯菜、看著父親買的電視機,享受著父母提供給我的資源嗎?
躲回了我自己的房間,從枕頭下拿出了自己縫的布娃娃,模仿著恐怖漫畫裡的情節,不斷地拿針戳它。
「陳XX,妳快點去死吧,妳死了就不會有人搶走哥哥了…」
那些怪力亂神的詛咒,終究只是給沒有能力解決問題的我,一個抒發或逃避的管道。大嫂與她腹中的胎兒;黃氏的準金孫,在哥哥結婚之後全都來到我熟悉的家中了。年僅十八歲的大嫂,婚後因為臨盆在即,因此家人也不會要求她幫忙家事,可以說是相當呵護。
哥哥結婚後父親幾乎就不再酗酒了,似乎是意識到自己要當祖父了,讓孫子或孫女看見自己的失態不好。父親平時下班的消遣,變成了玩電腦裡的接龍遊戲,而且嚴重沈迷;每天至少都要讓他玩上個半小時,否則他會一直坐立難安。
「你爸真的很煩,每次我在玩RO,他就一直在那邊有意無意的走來走去。」
「誰不知道他是希望我起來好讓他玩新接龍。」
「問他是不是要玩電腦,還在那邊說沒有沒有,有夠假仙。」
「還有你媽啊,每次我只要玩個電腦,就一直在那邊囉哩叭唆。」
「XX啊、媽媽只是說一下啦;妳快生了要多起來走一走,不要一直打電動啦。」
大嫂時不時跟哥哥抱怨父母親,還刻意模仿母親的動作以及那不標準的台式華語。我在聽見這些話時的感受是非常複雜的,大嫂對我很好,可能是因為在這個家中,我是唯一一個跟她年紀較為接近的成員。但我始終沒辦法跟她太過親密,也許是因為,我仍然還是把她當成搶走哥哥的罪人。
“爸媽寧可對一個外人說話,也不理自己養了十多年的女兒。”
“人家肚子裡可是有寶寶的,寶寶那麼可愛當然沒人會理妳啊!”
========
👇🏻完整著作內容請加入社團觀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