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健康體位-別陷入微糖迷思,從減少含糖飲料做起】台灣人真的很愛喝手搖飲,為了健康、怕胖,許多人會選擇半糖、少糖或微糖來減低熱量攝取。「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選擇較少糖的飲料,的確能夠降低熱量的攝取;不過別忘了,所謂的全糖、少糖、半糖及微糖,是指額外加到手搖杯的含糖料,可不包含液體本身及配料的熱量。
■喝半糖、微糖飲料,糖量照樣暴表
假使你因為怕胖,點了「半糖」的大杯珍奶,換算下來,你大概吃進了30克的糖,以及4茶匙的沙拉油(因為奶茶含有奶精,屬於油脂類),再加上黑糖珍珠,可能吃進將近500大卡,直逼一個便當的卡路里。
也就是說,若你今天吃了一個便當,又搭配一杯半糖珍奶,熱量會直接突破1000大卡,肥胖與贅肉就是這樣來的。更令人擔心的是,許多人因為選了減糖飲料,以為可以多喝幾杯,忽略飲料及配料的原有的熱量,反而適得其反【註1】。
■糖對身體的6大危害
糖攝取過多,除了容易蛀牙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並被懷疑可能也會增加癌症風險【註2】。
眾多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糖會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蛀牙、心血管疾病等危害;近來研究更指出,特別是經常使用在手搖飲的高果糖糖漿,攝取過量的危害比一般精緻糖更劇烈,糖對身體的6大危害:
❶ 提高三酸甘油酯
陳詩婷營養師解釋,果糖的代謝路徑不同於葡萄糖,很容易會直接經由肝臟儲存為脂肪,快速引發一連串的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阻抗等反應;一項研究顯示,每天攝取大於50公克的果糖分子,餐後的三酸甘油酯濃度會明顯上升。
❷ 肥胖及脂肪肝
我們幾乎可以這樣思考,攝取果糖對肝臟的危害,跟肝臟處理酒精的程序一樣,會提高脂肪肝發生的機率。這是因為果糖在消化過程中不受到能量的調控,很容易被身體轉化為脂肪儲存,尤其是內臟脂肪,跟果糖及醣類攝取過量有很明顯的正相關。
❸ 代謝症候群
一項研究測試,人體在喝下純果糖與純葡萄糖之後,身體的生化反應會有什麼不同?結果發現,喝下葡萄糖的受試者,飽足感會上升,而喝下純果糖的人,則沒有明顯的飽足感;換言之,經常攝取果糖的人,因為身體缺乏飽足指令,容易攝取過量的果糖,而大量的脂肪在肝臟被代謝,可能造成代謝的紊亂,容易引起一連串的血壓飆升、血脂上升等代謝症候群。
❹ 尿酸飆升,引起痛風
果糖在代謝過程中,會快速消耗身體的ATP(身體的能量形式),因而造成細胞的尿酸濃度上升,造成高尿酸、痛風的問題。
❺ 心血管疾病
血液和組織的糖太多,很容易與體內的蛋白質、脂質等物質生成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縮寫為AGEs),破壞血管的內皮細胞,加重血管壁的氧化壓力,讓血液中的膽固醇容易被氧化,造成身體大範圍的血管發炎及傷害,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❻ 愛吃糖,提早失智
流行病學發現,糖尿病患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平常人高,這是因為葡萄糖及其代謝產物會黏在人體的蛋白質上,破壞我們的腦細胞(如同上述所說的糖化作用),使蛋白質變得異常,無法執行正常的生化反應;若大腦β-類澱粉蛋白質堆積在神經細胞週圍,除了使細胞逐漸死亡,也會破壞神經間的連結,人的記憶、認知能力會漸漸垮掉,而走入失智【註1】。
■戒糖對身體的好處!
近幾年,科學家開始注意到精製糖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從心臟、代謝到皮膚老化,精製糖的危害無所不在,偏偏很多人抗拒不了甜蜜的誘惑。營養學者艾波特(Brooke Alpert)說道:「糖讓你肥、讓你醜、讓你老。」
「糖」對身體而言,並非必需品,甚至是一種「有害物」,它會帶給你的負面影響包括:增加體脂肪,並罹患代謝症候群、使頭腦的運作鈍化,妨礙工作或生活、引發焦慮,招致不安定的精神狀態、誘發各式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過敏、增加罹癌機率、加速身體老化、更容易罹患失智症等。所以戒糖能夠幫助你遠離疾病,讓身體更健康有活力。
❶ 減少痘痘、皺紋,讓皮膚變得更好
美國營養飲食協會期刊的報告指出,高糖糖份飲食與長痘痘有密切的關係。
❷ 減少罹患癌症的風險
科學研究發現,血液中有57%的糖分都被癌細胞消耗,而流經腫瘤血液中的葡萄糖大約有80%被癌細胞吸收,若比較同樣重量的癌細胞和大腦,癌細胞所消耗糖的量為大腦的2倍。而且癌細胞增殖和分化的方法特殊,隨著擴散的範圍越大,所需求的養分也就越多,並且容易轉移擴散到富含血流和營養的器官。
❸ 減輕體重,減少體脂
糖會讓你想吃更多糖。大部份的糖都伴隨高脂肪或高碳,至少會含有很多不需要的物質。戒糖後,你的身體就不需要處理額外的熱量,不會覺得餓,然後就能減重 ,或至少維持穩定體重。
❹ 減少腸胃不適、頭痛等症狀
甜食,會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所以戒糖後,就能多少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狀況,把糖戒掉,讓腸胃能重整消化食物的能力。
❺ 減少憂鬱、焦慮,心情變得比較好
研究顯示,攝取過多糖分不會讓人快樂,反而容易罹患憂鬱症,甚至可能影響腦部對於壓力的應對,加重憂鬱和焦慮情況。
❻ 減少疲憊感,讓你更有精神
覺得疲倦時,很多人都喜歡加糖的食物,包括所謂的能量飲料和含咖啡因飲料, 但把糖去掉之後,我們更能自然擁有較多活力 【註3】。
如果認真看食物成分你會發現一罐330cc的可樂,總糖份就是35克。一天喝一瓶就接近添加糖超標了。而許多人認為很健康的乳酸菌飲料,糖份比例也極高,每100毫升常含有15克左右的糖,千萬不要以為上面寫著零脂肪或幫助消化就是健康飲品。想要健康飲食,就要注意自己每次做出的選擇,不要養成喜歡重口味的壞習慣,才能常保健康【註4】。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udn.com 聯合新聞網)【別陷入微糖迷思】:http://bit.ly/2MC3efs
∎註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糖的危害」:https://bit.ly/3e05l8g
∎註3
(Heho健康)擺脫甜蜜陷阱,戒糖對身體的好處!:http://bit.ly/3r9wQQv
∎註4
(元氣網)「不吃糖就憂鬱?不止體重變輕,戒糖後身體6變化」:http://bit.ly/3uNMWSa
➤➤照片
∎註3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迷思大解惑,遠離含糖飲料陷阱」:https://bit.ly/3kzPgr7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手搖飲 #手搖杯 #糖危害 #全糖 #少糖 #半糖 #微糖 #戒糖
康寧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Baby Vlog寶寶日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Filming location (拍攝地點):Taiwan Chiayi台灣嘉義 ► Filming Date (拍攝時間):June 14, 2018 ► Photographer (拍攝人員):Cadyluck 凱廸拉客 ► Video equipment (錄影器材):ASUS Zenf...
reference縮寫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錯失恐懼症】目前還不是精神疾病的一種,但是對於年輕人卻有很大的影響 !! 2020年已經結束,你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
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註1】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FoMO 也被翻譯為「錯失焦慮症」、「資訊遺漏恐懼感」、「恐懼錯過」、「害怕錯過」或「擔心錯過」【註2】。雖然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這個縮寫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其背後的成因卻已存在許久。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天生就有可能得到FoMO。早從巧人和直立人的時代【註3】,這些靠獵捕和採集為生的部落居民就很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東西,或者沒有擁有、但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安然度過每一天。
在那個時代,恐懼焦慮是有好處的。如果跟同伴一起遊蕩時,錯失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水源或安全的藏匿處,所有人的性命都會陷入危險。
此外,這些早期的人類知道生存還有另一項關鍵,那就是他們必須一直待在幫助他們行走在當時那種惡劣環境的群體之中。
若遭群體拋棄,或者沒有得到重要資訊,你就有危險了。你知道,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你必須跟著群體一起行動。你必須有所歸屬。沒有FoMo,人類這個物種可能早就消失了!【註4】
■美國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曾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
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註1】
■錯失恐懼症(FoMO)現象及衍生問題
目前錯失恐懼症(FoMO)相關學術研究可追溯自 Przybylski 等人(2013)以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觀點來探討錯失恐懼症的行為及相關因素,包括:自主性(autonomy)、效能感(competence)及歸屬感(relatedness),並發現高度 FoMO 傾向者,由於缺少能力(效能)、自主性(有意義的選擇)及歸屬感(與他人的聯繫)的基本心理需求,會經常感到焦慮、自尊心低落以及自覺不夠好,對於社交關係也比一般人敏感,因而出現高度的社交媒體參與行為,期望藉以減少害怕失去無所不在聯繫的心理焦慮。
FoMO對於生活的各個層面皆會帶來相當程度的不利影響,尤在生理功能及心理狀態上最為研究所重視,初步彙整過去發現分述如下:
(一) 易使生活失序:
■睡眠及飲食作息異常、學習及工作表現不佳
越是頻繁、持續性關注網路社群,且密集地刷新動態(如:為了確保自己參與到朋友或同儕的各項活動及聚會),是 FoMO普遍出現的行為。
嚴重者不僅會間接出現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及手機成癮症,亦因耗費大量時間在社群媒體,導致睡眠時間大幅降低,睡眠品質隨之減損,因而產生失眠、睡眠不足等症狀,且飲食方面也會同步出現障礙、失調等現象,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或工作效率。
(二) 形成負向自我概念:
■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及行為兩極化
FoMO易使人產生沮喪、焦慮、不安等負向情感,且具有強烈的比較心態,在一次次的比較當中,常常衍生出自尊心不足與自卑感。
由於深怕自己不被他人所需要,使其注意力大多放在自己是否與他人保持聯絡及緊密關係,情緒亦受到社群軟體的動態所牽引,因此 FoMO者常會情緒化、神經質、過度敏感,致使行為也出現偏差(如:酗酒、嘗試許多高危險性行為),進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綜言之,過去研究一致指出,FoMO 對個人的情緒及生活滿意都帶來負面效應。值得一提是,FoMO 對各年齡層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皆不同,其中以對年輕世代的青少年影響最為顯著,亟須嚴加正視。【註2】
■三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FoMO)
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
▸第一步「辨識警訊」
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自我增強」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註5】
FoMO 並非一種新的現象,而是現今社會比以往擁有更多媒介,進而助長了此種擔憂。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率提升與進步,以及青少年對於社群媒體的高度依賴下,FoMO 已然是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FoMO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以如何有效協助及介入,乃是未來教育相關工作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避免 FoMO 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可能危機與日俱增。【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註1:
(元氣網)「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https://bit.ly/2KOhD7B
∎註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5),頁 68-71
淺談青少年的錯失恐懼症及改善策略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9-5/free/01.pdf
∎註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智人」:人屬(Homo)的物種,包括巧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匠人(Homo ergaster)、人屬魯道夫種(Homo rudolfensis)以及智人(Homo sapiens)。這些人種或已滅絕,或彼此間有親緣關係。其中,智人是人屬中唯一現存的物種。而巧人則是人屬中的第一個物種,出現在距今250萬到200萬年前的東非與非洲南部,可能自南方猿人(Austropithecine)演化而來。
https://bit.ly/38WKqyz
∎註4:
獨立評論在天下 - 「FOMO錯失恐懼症:為什麼我們會一窩蜂跌進焦慮陷阱?」:https://bit.ly/38SjfVK
∎註5:
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董氏快訊】2020/12/29
使用社群媒體莫名感到焦慮?不妨改變網路使用習慣吧!
http://www.etmh.org/News/NewsDetails.aspx?type=1&NewId=2679
➤➤照片
∎社交網絡帶來的恐慌—「錯失恐懼症」,緩解惶恐焦慮,你需要知道!:http://bit.ly/2Lmcbsb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錯失恐懼症 #FoMO #資訊遺漏恐懼感 #恐懼錯過 #害怕錯過 #擔心錯過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reference縮寫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專欄新文章] [ZKP 讀書會] MACI
✍️ Kimi Wu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Photo by Jesus Kiteque on Unsplash
預計這將是一系列介紹ZKP應用的文章,認識目前ZKP的應用,包含L1, L2和其他比較難分類的應用,當中也穿插著常用的ZKP演算法。而目前的規劃的主題有
MACI
ZKopuru
ZKSync
Trust Token
ZCash
Groth16
PLONK
ZKZK Rollup
…
首次的讀書會介紹了
MACI by Chih-Cheng Liang
ZKopru by NIC Lin
本篇文章先介紹MACI,ZKopru會由 NIC Lin在撰文介紹。
MACI
MACI 是 Minimal Anti-Collusion Infrastructure的縮寫, Vitalik 在2019年5月於ethreaser.ch所提出,為了讓用應用程式在區塊鏈上可以有抵抗共謀的一個機制(主要是想達到正確地執行你的想法跟抗審查(censorship resistance))。而最實際的應用就是投票,若在區塊鏈上投票能做到他人無法查驗你的票,這樣行賄者就無法知道你是否有乖乖投票,如此一來就能減低行賄的誘因。
(關於共謀的概念可以參考 Williams Lai 翻譯 Vitalik的論共謀)
基本流程大致為
欲投票者需要註冊期間內,以公鑰(EdDSA)向合約注冊身份
註冊期結束
投票開始,投票者將自己的票加密送到合約
投票結束,協調者(coordinator)從合約上抓下所有的票, 計算結果,並產生zk證明到合約,更新票數(注1)
MACI中最關鍵的機制在於,投票結束前,投票者都可以向合約發出更換公鑰的指令,然後再使用新的公私鑰去投票。當協調者計票時,會去合約上找註冊者的公鑰,若發現此身份有更換過公鑰,則舊公鑰所投的票就會被認定為無效票。程序大約為
Alice 註冊身份為 公鑰A
行賄者利誘或威脅 Alice 投贊成票,而 Alice 也照行賄者的意思投給了贊成票
在投票結束前,Alice 隨時可以向合約更改身份為公鑰B
更改完公鑰後,Alice 可再用私鑰B簽章投反對票
當協調者計票時,會發現用公鑰A已經被改為公鑰B,所以私鑰A所簽的贊成票,將記為無效票
再深入一點細節 . . .
使用者註冊先產生一組EdDSA的私鑰對(注2),再是透過合約的 signUp() 註冊公鑰,而合約中有一 merkle tree 記載著帳號相關的資訊
接著使用者產生一組臨時的 (ECDSA)私鑰對 prvE/pubE(每次投票就產生一組)
利用這組臨時的私鑰 prvE 跟協調者的公鑰 pubC 產生加密的鑰匙 EncKey,使用密鑰 EncKey 加密投票指令(command)(注3)
再將臨時的公鑰 pubE 與加密過的指令,透過合約的 publishMessage()上鏈
協調者透過 ECDH 交換秘密的方式可以得到 EncKey,當投票結束時協調者再使用這把密鑰把訊息(注3)解密,接著更新票數。
而更換公鑰的指令也是透過 publishMessage()上鏈,因為上鏈的指令都是加密過的,也只有協調者能解密,因此行賄者無法得知受賄者是否有更換過身份。
在MACI中,所有訊息都是上鏈的,因此不怕協調者不打包特定資料。不過所有資料協調者都可以解密,行賄者可以直接與協調者串通,去得知受賄者們是否有乖乖投票,如何防範不在 MACI 原本的提案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 MACI Github 上了解實作細節。
注1:對!MACI系統中協調者必須是誠實的
注2:在 snarks 的應用中通常使用EdDSA做簽章,而非以太的ECDSA,因為EdDSA在 zk circuit 的實作上複雜度比較低。
注3:在 MACI 中投票, 更換公鑰等動作都稱作指令(command),而加密後的指令稱作訊息(message)
Reference:
ethresear.ch post by Vitalik
MACI spec
[ZKP 讀書會] MACI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
reference縮寫 在 Baby Vlog寶寶日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Filming location (拍攝地點):Taiwan Chiayi台灣嘉義
► Filming Date (拍攝時間):June 14, 2018
► Photographer (拍攝人員):Cadyluck 凱廸拉客
► Video equipment (錄影器材):ASUS Zenfone3 Deluxe
影片是預鑄水溝以及陰井的安裝過程影片,主要目的是供產業先進參考。The video is the installation of pre-cast ditch and catch basin. The main purpose is for the people who is in the relevant industry as a reference.
預鑄水溝可以大幅減少現場施作的時間,一般而言,如果場地位置單純,一天完成上百米長的水溝都很輕鬆。並且最大程度的減少水溝施作過程對交通的影響。且就算稍微有點毛毛雨都能施作,這是傳統場鑄所無法達到的。
台灣地區預鑄水溝廠商推薦:利興水泥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專精於預鑄水泥製品的開發及製作,歡迎各公司來電洽詢合作。
聯絡人:黃凱迪 副總 0911682323
電話:05-5260929
傳真:05-5260936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公司網站:http://www.055260929.com.tw
公司地址:雲林縣古坑鄉東和村文化路2-5號
土木工程術語及營造工程術語(中英及縮寫對照)
http://cadyluck.pixnet.net/blog/post/222488850-%E5%9C%9F%E6%9C%A8%E5%B7%A5%E7%A8%8B%E8%A1%93%E8%AA%9E%E5%8F%8A%E7%87%9F%E9%80%A0%E5%B7%A5%E7%A8%8B%E8%A1%93%E8%AA%9E(%E4%B8%AD%E8%8B%B1%E5%8F%8A%E7%B8%AE%E5%AF%AB%E5%B0%8D
完整收錄之營建工程英文
http://cadyluck.pixnet.net/blog/post/222496203-%E7%87%9F%E5%BB%BA%E5%B7%A5%E7%A8%8B%E5%B8%B8%E6%9C%89%E5%B0%88%E6%9C%89%E5%90%8D%E8%A9%9E%E4%B8%AD%E8%8B%B1%E5%B0%8D%E7%85%A7
#預鑄水溝#預鑄陰井
reference縮寫 在 每天輕鬆學英文- 常見的英文縮寫( short form ) (4) pax = person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常見的英文縮寫( short form ) (4) pax = persons ( 位,常用於餐廳) ref. = reference ( 參考) rep. = representative ( 代表) RSVP = Répondez,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