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B博:
全新一代M3/M4正式發表將會搭載3.0升六缸雙渦輪動力並且提供480匹最大馬力,Competition則為510匹動力,並且毫無懸念的換上“雙肺形水箱罩”外觀造型。
Okay, let’s move on.
事實上我對今天的另外一個重頭戲更有興趣,那就是BMW終於發表了旗下首輛“M-Power”的二輪車款-「BMW M1000RR」,我相信有非常多的二輪車迷早已等待這一刻非常久了,其實早在S1000RR改款之後就不斷有傳聞BMW將會推出更高性能的M-Power版本,甚至前陣子更傳出了BMW申請了電動增壓系統的專利,雖然在今日的發表會後確認還是與一般型號的S1000RR使用相同的引擎規格,但在工程師細心的調校之下,馬力不只比S1000RR多了5.4ps,中低轉的扭力也藉此得以提升,最大馬力來到了212ps/14500rpm、扭力113Nm/11000rpm,搭配上濕重192KG的重量,這樣子的馬力重量比相當驚人啊!
當然不只是動力有所增長,相信有在看Moto GP的朋友一定對這幾年開始大量採用“小翅膀”的空力套件並不陌生,為的就是能在高速時讓前軸產生更多的下壓力藉此獲得更多的循跡性,而近年來也開始有市售版的車型相繼採用這樣的科技配備,像是Ducati的Panigale V4S與Honda的CBR1000RR-R,而這回BMW也導入了碳纖維定風翼的設計,能夠在高速時產生最大16.3KG的下壓力,至於電控方面就不需多提了,BMW在二輪電控方面一直以來可以說是走在最前端呢。
當然,身為一台M-Power除了與S1000RR一樣擁有Competition套件選配之外,更重要的是特殊身份的細節,舉凡M卡鉗、M碳纖維輪框,6.5吋TFT儀表開機時也多了M Logo,全車更以M系列深藍、淺藍、紅、白四色點綴,處處的M字樣就是要時時刻刻提醒正在享受貼地飛行的你:Hey, it’s a “M Bike”!!
BMW M1000RR目前在台灣也開出預接單價格199萬,預計2021年正式引進,假如你一直想要擁有一輛高性能M-Power,卻不想花費三、四百萬高昂的價格,何不看看這輛能在3.1秒破百的速度機器呢。
#雖然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之前不對稱大燈設計的獨特感
#但這外觀帥氣程度依舊破表
#bmw #m1000rr #s1000rr #hp4
power gp價格 在 重機車友輪胎使用心得分享團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好奇無視價格的話,馬牌道攻3有比運攻4多什麼優勢呢? 里程或雨天抓地力? ... 各位大佬,請問有人使用過power GP , Rosso Corsa 2,這兩種輪胎嗎,各方面優缺點如何. ... <看更多>
power gp價格 在 MICHELIN Power 系列新胎發表及試駕賽道胎直接下放公路更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過大家最好奇的就是輪胎安裝價格,除了剛剛提到的Power Slick 2、Power Cup 2、Power GP 以及Power 5 建議售價以及規格都非常完整之外,針對輕檔車 ... ... <看更多>
power gp價格 在 Re: [心得] 75000實跑公升街車用胎心得- 看板SuperBik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騎乘經驗:3年
車種:CBR600RR
目前里程將近4萬,剛好也有紀錄每條胎的使用里程
由於是我第一部重車,前期幾條胎我感覺不太有差異
●隨車配胎-登陸普D214,使用里程 4500km,胎壓大致上都是前36後38
隨車配胎我觀察下來壽命都很短,可能是輪胎配方的問題?
●第一次換胎-普利司通s21,使用里程 5500km,胎壓前36後38
當時剛購入還在熟悉車子,就選了許多人推薦的s21,不過我用起來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
覺得和原廠的D214差沒很多
●第二次換胎仍然是普利司通的s21,使用里程 6000km,胎壓前36後38
這兩次更換的s21我自己沒有甚麼特別的感受,熟悉車就騎了15000km才能在
路上稍微隨心所欲,前面這三組胎我認為沒有參考的價值
●Pirelli rosso corsa II,使用里程 8000km,胎壓山路前35後33、郊區前36後35
第一次換上就直接去跑自己不熟的大埔路段,當我壓下第一個彎時我瞬間笑出來
怎麼有輪胎可以讓我信心大增!!和s21非常不一樣的是胎肩的支撐性,他是非常有韌性
但支撐性又非常棒,牢牢地抓住你的車子,跑到大埔的休息點後我回頭立刻加碼跑了175
這條胎真的讓我愛上Pirelli,當下有點累還是忍不住又多跑了一大段
里程也讓人非常滿意,壽命到後期時還有拿去跑第一次的大鵬灣,不過單圈超級慢
也因為是第一次跑大賽道,所以沒有特別的感受,缺點大概就是其他牌子貴了一些
●普利司通 S22 使用里程 8306km ,胎壓前36後42
爽了一回Pirelli,看到普利司通推了新胎,有點興趣就換了S22,S22我認為比S21進化
蠻多的,騎乘過程中能感覺到後輪非常的有彈性有點像是彈跳床那樣,會稍微往下陷
輪胎變形之後把你頂出去,油門給越多他就頂你越快,和Pirelli的個性非常不同
Pirelli的胎像是輪胎稍稍微變形後,輪胎就咬著柏油讓你出灣,普利司通會感覺到
變形量蠻多的,中間也跑了一次大鵬灣,單圈還是一樣雷不過騎乘感是很棒的!!
●米其林 power rs 後輪180/60 使用里程6140km 胎壓前36後42
S22見底後看見米寶在特價,180/55和180/60的價格是一樣的,就手賤的換了一組來玩
這組胎和大多數人感想差不多,胎壁的支撐性是前面兩條胎裡最強的,出灣後輪好像根本
就不會變形,直接把車子頂出去,熱胎速度稍微遜色前面二條胎,另外使用里程真的是讓
我有些意外,後輪居然6000出頭就下課了,之後猜測可能是胎高增高的原因,造成中間
接地面降低,後輪下課時前輪居然還有7~8成肉,沒熱胎時前輪抓地力不太好,我第一次遇
到稍微重煞車abs會一直作動的胎,米寶特價一次要叫一組根本就用不完XD,所以我又換
回s22了。
結論:
我個人騎乘習慣是,入彎時煞車確定路況後傾倒,出灣再緩緩加油,傾角都吃很少
加上又住南部,每次換胎都是中間平的旁邊剩7成以上QQ
抓地力:rosso corsa ii ≧ s22 = power rs
磨耗:rosso corsa ii = s22 =? power rs (power rs後輪條件不同所以不準)
熱胎速度:s22 ≧rosso corsa ii > power rs
胎壁支撐性:power rs > rosso corsa ii > s22
價格:s22 > power rs > rosso corsa i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71.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perBike/M.1581095568.A.FD9.html
,有車友胎的壽命只有我的一半,希望可以讓你做個參考
※ 編輯: labe32525 (42.77.9.119 臺灣), 02/08/2020 01:55:16
※ 編輯: labe32525 (42.77.9.119 臺灣), 02/08/2020 02:05:59
※ 編輯: labe32525 (42.75.62.87 臺灣), 02/08/2020 03:28:33
會耶XD,加速時後輪還比較扎實
※ 編輯: labe32525 (42.75.62.87 臺灣), 02/08/2020 17:06:48
※ 編輯: labe32525 (42.75.62.87 臺灣), 02/08/2020 17:08:01
※ 編輯: labe32525 (42.75.62.87 臺灣), 02/08/2020 18:35:46
隊選擇了硬胎比賽,卻遇到了磨耗異常的情況,這時反而是用上了軟胎磨耗就正常了,太多
因素會影響磨耗了,在一般道路上我想胎壓不要低的過分理應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 編輯: labe32525 (114.40.39.96 臺灣), 02/08/2020 22:12: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