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台灣SARS經驗關注COVID-19相關的心理健康議題】 :國防醫學院研究團隊以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染SARS後對日後心理健康的影響。
研究納入在2003年的285位SARS患者及2850位未染疫的對照者,病例組與對照組以性別、年齡、健保繳費、共病、居住地、醫療院所等級及日期進行1:10配對。
經過12年的追蹤,分別有79位SARS患者及340位對照者出現精神疾病或自殺(每10萬人年分別出現4047.41及1535.32人),而精神疾病包含不安、憂鬱、睡眠障礙、急性壓力症及創傷後壓力症等。
和對照組相比,SARS患者出現精神疾病或自殺的風險比為2.805 (95% CI: 2.182–3.605,p < 0.001)。在COVID-19流行期的此時,此觀察提醒我們也需多加關注COVID-19重病患者日後的...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488/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 (NCBI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 2020-10-06
What could we learn from SARS when facing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VID-19 outbreak?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Taiwan
■ Author:Nian-Sheng Tzeng, Chi-Hsiang Chung, Chuan-Chia Chang, et al.
■ Link: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38046/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1/19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壯陽的歷史長達上千年,古代中西方的人們 為了in起來,到底做過哪些啼笑皆非的蠢事呢? 參考資料: 暗黑醫療史 出版社:方寸文創 蘇上豪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75239/ https://tinyurl.com/ya5vek...
pmc福利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在美國,有20%的兒虐及忽視是由教育者通報。儘管目前的證據顯示,兒虐及忽視在COVID-19流行期間有增加趨勢,但在封城初期,康乃狄克州、加州、密西根州等州的通報數都出現百分比兩位數的下降。
學校應針對COVID-19流行的情況調整現行的兒童福利措施,並對教師進行再培訓,以確保他們具備以下能力:
(1)特別針對遠距教學模式,辨識兒虐及忽視的高風險兒童。
(2)使用特定語言及措施詢問兒童家中是否安全。
(3)向適當的學校人員(例如校長或顧問)報告可疑的虐待和忽視行為,以便將受虐和被忽視的兒童安置於地區資源。
長遠來看,我們的系統必須重新設計,訓練及支持教師,能在遠距的環境中,辨認並為受虐及被忽視的兒童提供協助。(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莊淑鈞博士摘要整理,完整文章,詳: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1449/)
📋 The Lancet - 2020-06-30
Spotlight 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response in the time of COVID-19
■ Author:Thomas EY, Anurudran A, Robb K, et al.
■ Link: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326432/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0/08/12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pmc福利 在 貓行為獸醫師林子軒醫師與貓男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行為科學的態度就是要不斷更新,知錯能改,所以我來認錯了。
重談‘’貓咪適不適合配戴鈴鐺項圈?‘’,讓我們一起重新了解這個問題!
贖罪文-重談”貓咪適合配戴鈴鐺項圈嗎?”
幾年前我寫了篇‘’貓咪是否適合配戴鈴鐺項圈‘’的文章(https://goo.gl/uhhTkc),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就是沒有善盡資訊查證的責任,僅把當時的主流觀點匯集起來。
這幾天有網友在PTT討論那篇文章,剛好讓我趁著這個機會把自己犯的錯誤彌補回來,以下是我對於該議題認真查詢後的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究竟,貓咪適不適合戴鈴鐺項圈,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1.鈴鐺究竟能不能幫助野生動物逃離貓的魔爪?
先說結論,鈴鐺有效,但有其他更安全更有效的產品(如THE CATBIB),然後家貓不要放養,乖乖待在家裡就好不要放出去亂。
相關的研究:
“Equipping cats with bells seems to reduce their predation on wild birds and mammals…this practice can be recommended to owners seeking to reduce such predation.” (Ruxton, G. 2002)
來源:https://www.cambridge.org/…/309A628A702A4F098FD7A2FDB284C3DC
還有一些類似的研究:
“Cats equipped with a bell returned 34% fewer mammals, and 41% fewer birds than those with a plain collar” (Nelson, S. 2005)
來源:https://www.appliedanimalbehaviour.com/…/S0168-159…/abstract
2.鈴鐺會造成貓咪聽覺受損或焦慮嗎?
聽覺受損的部分這點有研究,因為噪音導致聽覺功能受損的機制,這方面貓跟人很像,所以有人以貓作為實驗動物做了相關實驗,可參考<
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79834/…
如果你懶得看,我直接說結論,答案是”不會”。
由於該研究用的是專門的聲音控制裝置,並沒有使用到鈴鐺,所以這鈴聲是我自己拿分貝計去測的,其平均音量大約是80分貝左右。這個音量要讓聽覺受損的難度,大概就像你在地上撿了一顆石頭想要丟中天上的飛機一樣,有那個可能,但微乎其微。
至於會不會讓長期繫上鈴鐺的貓咪焦慮?
關於這點沒有相關研究,僅知道貓的聽覺頻率比人更廣,音量也是人聽到的四倍(大家有空可以去科教館玩,那邊有一頂貓頭盔可以模擬貓咪聽到的音量,基本上,貓就是可以聽到超細微的聲音)。所以關於這一點,目前無法證實是否有影響,如果有,會有多大的影響?
我是認為,以人的角度能替貓設想到這件事,就是代表你重視動物福利,如果連你都不喜歡那樣的東西長期配戴在自己身上,那幹嘛還給貓戴?
倒是近期有篇比較好玩的研究,主要是在講有一些特定的聲音會引起老年貓的癲癇,可參考:
Levetiracetam in the management of feline audiogenic reflex seizure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open-label study.(Lowrie M, et al. J Feline Med Surg. 2017.)
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m/pubmed/26690830/
結論:
雖然鈴鐺沒有這麼萬惡深淵,但以風險考量下,即使是安全項圈也還是有不安全的時候,加上我實在想不到有什麼情況是非得讓貓配戴鈴鐺不可的理由。很多環境上的問題都是我們身為飼主可以努力改善的,所以我認為是不需要沒事找事做,你當你在改車啊?
Photo from: www.pinterest.com
pmc福利 在 cheap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壯陽的歷史長達上千年,古代中西方的人們
為了in起來,到底做過哪些啼笑皆非的蠢事呢?
參考資料:
暗黑醫療史 出版社:方寸文創 蘇上豪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75239/
https://tinyurl.com/ya5vekmz
https://www.goethe.de/ins/cn/cn/kul/mag/20719554.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rge_Voronoff
Cheap貼圖上架啦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author/1784332
成為VIP訂閱戶 每月台幣30元起 享有不同的專屬粉絲福利
https://tinyurl.com/y2b43ap2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
https://discord.gg/ymNuMVg
cheap遊戲副頻道:
https://tinyurl.com/y3hfw7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