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美國導演喬伊.舒馬克(Joel Schumacher)辭世,享壽80歲。他早期曾執導《粗野少年族 The Lost Boys》(1987)、《別闖陰陽界 Flatliners》(1990)、《城市英雄 Falling Down》(1993)等傑作。
.
然而,自稱是蝙蝠俠迷的他,在九〇年代接手拍攝《蝙蝠俠3 Batman Forever》(1995)和《蝙蝠俠4:急凍人 Batman & Robin》(1997)後,卻從此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尤其後者的傳奇性失敗使之淪為好萊塢笑柄。舒馬克不僅以過於戲謔的手法改寫了該系列的風格,更硬是在劇中加入違和的同志趣味,遭到評論界與粉絲的譏笑。
.
集結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等眾家明星出演的《蝙蝠俠4:急凍人》所遭逢的巨大失敗,也使得漫改電影在好萊塢一時乏人問津。
.
即便後續曾以《絕命鈴聲 Phone Booth》(2002)和《鍥而不捨 Veronica Guerin》(2003)、《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2004)等作試圖力挽狂瀾。喬伊.舒馬克仍難逃「為蝙蝠俠按上乳頭的導演」之名,慘遭曾參與過演出的影星與粉絲長年吐槽。他甚至為此在2017年公開向粉絲致歉,表明自己願意承擔一切責難。
.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蝙蝠俠4:急凍人》逐漸被視為邪典電影(Cult film),贏得小眾影迷追捧。而該作的失敗就現在眼光看來或許也並非完全是壞事,畢竟沒有它的終結,或許就沒有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重啟三部曲。
.
漫威宇宙的旗手凱文.費吉(Kevin Feige)便曾說道:「《蝙蝠俠4:急凍人》可能是影史上最重要的漫畫改編電影。因為它實在拍得太糟糕了,反而激發了漫改電影製作的新思維。」
.
不過以該片的失敗來定義喬伊.舒馬克的職業生涯確實不公允,其融合吸血鬼與YA元素的《粗野少年族》的原創性對後世電影影響深遠,該片近期也有重啟計畫。而他的《城市英雄》和《八釐米 8MM》(1999)當時也分別入選坎城與柏林影展的主競賽單元,都是可觀之作。可惜現在沒太大興趣談他在《蝙蝠俠4:急凍人》之外所拍攝的作品。
.
喬伊.舒馬克晚期曾執導《紙牌屋 House of Cards》(2013-2018)部分集數。不過基本上他的導演生涯在《非法入侵 Trespass》(2011)的失敗之後便幾乎宣告完結。
.
2020年6月22日,喬伊.舒馬克因癌症病逝紐約。
.
.
(圖為《蝙蝠俠4:急凍人》工作者,圖右為喬伊.舒馬克,圖左為唯一聲稱不後悔演出該片的阿諾.史瓦辛格。)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hone booth電影 在 尼克。泰國。流浪看 Nick. Thai. L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泰國電影 | 鱷口逃生】 The Pool นรก 6 เมตร
這部超!好!看!
坊間對於《The Pool นรก 6 เมตร (鱷口逃生)》的評價似乎呈兩極,討厭的說很爛完全不合理,喜歡的則喜歡得要死。你的香水,我的毒藥,電影從來都是這樣,更何況這是一齣cult片?
.
一男一女,一條鱷魚,一個游泳池,能演出啥來?
《鱷》片整齣戲基本上只有游泳池一個場景,藝高人膽大得讓我想起多年前只以電話亭作場景的《Phone Booth (來電險事)》,同樣是劇力萬鈞,《鱷》片是那種從開場到結尾都讓你邊看邊踢腳腳的超緊張電影...
.
至於劣評,無非是說劇情不合理的。
《鱷》片起承轉合,劇情推進雖然是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人生,不就是由無數的巧合組成嗎?
.
唯一敗筆,尼克當然不會說是特技效果差,太像真的話不夠cult味說~
《The Pool นรก 6 เมตร》中文片名《鱷口逃生》,荷里活B級片味道非常重,完全埋沒了電影的可觀性... 其實大可以效法一系列我偶像 Quentin Tarantino (昆頓塔倫天奴) 相關電影:《索女。喪屍。機關槍》,《玩命。飛車。殺人狂》等... 改成《型男。巨鱷。游泳池》呀~
.
.
.
老實說 尼克。泰國。流浪看 就是這個概念的... (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尼克唉豬展開激情對話 👉 IG@ binthai.nick
#泰國電影 #ThePool #นรก6เมตร #鱷口逃生
#尼克泰國流浪看 #binthainick
(Photo Cr: นรก 6 เมตร)
phone booth電影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訊)B級片大師賴瑞.柯漢(Larry Cohen)辭世,享壽77歲。他在70年代、80年代編導過多部經典B級恐怖片或科幻片,包括《Black Caesar》(1973)、《Hell Up in Harlem》(1973)《It's Alive》(1974)、《God Told Me To》(1976)、《Q來了》(Q: The Winged Serpent ,1982)等作。
.
上述作品如《Q來了》,描述一隻生活在紐約曼哈頓的食人翼龍的故事,由於有過發行,可能是台灣觀眾比較熟悉的作品。柯漢特別擅於以獵奇故事包裝自己有意探索的深刻議題,無論是種族問題抑或資本主義亂象,好比他的代表作《The Stuff》(1985),講述一群礦工偶然發現一個美味的不明物體,於是把它包裝上市,並引發熱銷,卻沒人想到這個東西竟有著侵蝕人體大腦的恐怖副作用。
.
賴瑞.柯漢在90年代開始改以專職編劇為本業,後期編劇代表作包括《絕命鈴聲》(Phone Booth ,2002)和《玩命手機》(Cellular ,2004)。後者之後被香港導演陳木勝改編成《保持通話》(2008)。
.
柯漢曾說道:「許多A級電影早已被遺忘,他們無趣、緩慢且乏善可陳。B級電影則快速、刺激且富有能量。(Many of the A-movies are long forgotten. They're boring, slow, and tedious. The B-movies are fast-moving, exciting, and energetic.)」
.
.
(圖為賴瑞.柯漢。)
#許願2020金馬奇幻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