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住院、返家、住機構該怎麼選?
家人突如其來發生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如何照顧,最近有很多新朋友詢問,這邊提供幾點建議給大家參考!
🔑住院
剛發病的時候一開始都會接受住院治療,穩定好生理狀況就開始復健治療,一般復健病房28天就必須面臨轉院的情況,選PAC可能有機會住比較久,至於PAC好還是傳統復健病房好呢?
住院的優點不外乎就是有醫療團隊可以監測生理狀況(心跳血壓管路等),到復健治療室也較方便。但老實說回到病房後,病房內實在不是一個適合訓練的環境,尤其是手,加上家屬照顧舟車勞頓,基本上還是建議盡快將家中環境準備好迎接家人回家
🔑返家照顧
返家其實才是進步的開始,中風復健為的就是要恢復生活的能力,比起住在病房,回到家中會有更多練習的機會,蠻建議申請長照服務的居家復能,由治療師教導在家中恢復生活自理的訓練,搭配醫院復健門診,慢慢訓練恢復日常的生活
🔑機構
如果家中環境實在不適合患者時,照顧機構確實是選項之一,不過老實說目前照顧品質真的很不一定,建議一定要親自參觀,了解機構內照顧比、一天時程安排、環境衛生、逃生措施後再挑選,比較能選到讓人安心居住的機構。
以上其實沒有最好的選項,只能根據每個人的家中環境、經濟狀況、受傷程度、家人照顧人力的安排,選擇最適合的照顧方案,有任何問題或是心得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
更多資訊請參考:
https://relive.tw/stroke-clinic-hospitalized/
「pac轉院」的推薦目錄:
- 關於pac轉院 在 吱吱復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ac轉院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ac轉院 在 吱吱復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ac轉院 在 [問題] 住院復健的轉院PCR費用- 看板Doctor-Inf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pac轉院 在 #問住復健病房轉院可以轉回原醫院嗎 - 醫事人員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pac轉院 在 林靜儀醫師溫柔堅定新中二- 所謂「每28天就轉一家醫院 ... 的評價
- 關於pac轉院 在 免轉院直接住滿三個月「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如何幫你... 的評價
- 關於pac轉院 在 桃園復健病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pac轉院 在 桃園復健病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pac轉院 在 我中風了(第60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pac轉院 在 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介紹 腦中風篇 - YouTube 的評價
pac轉院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47╱編輯推薦
天地無窮大,登高看三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醫學與登山•寫給現在與下一個世代的登山者
||網路時代~野外救援四面向 ||
筆者在中學時就對登山探險產生興趣,也曾經和家人一起爬過皇帝殿、七星山和觀音山硬漢嶺等步道,在那個懵懂的時代,有聽過山名,知道登山口在哪兒的也就這幾條路線。考上大學之後,幾乎是在新生訓練一眼看到登山社攤位就入社,此生和山結下不解的緣份……
登山風格在轉變
網際網路尚未普及之前,登山知識是封閉的。登山記錄、等高線地圖都很不容易取得;好像想學習武藝必須加入武林幫派一樣,想爬山,加入登山社團幾乎是唯一的方式。
彼時的登山社團,對於社員的教育傳承和活動的管理大多有相當嚴謹的制度。以台大登山社為例,入社之後有初級、中級山嚮導訓練、雪訓、初級、中級岩訓等多種課程。嚮導員需要考試,領隊由現任領隊選舉產生。設有山難防治小組,審查隊伍行程及隊員資格。登山的初始一定是團隊活動,除了合格的領隊嚮導,隊伍的成員也都要做任務編組,大廚負責擬菜單、採購和野外烹飪,裝備官負責擬定、借用檢查團體裝備及最後的清潔歸還,醫官當然是要負責準備藥物與醫材,並且在山上執行各種內外科醫療狀況的處理。因為唸醫學系,約大三或大四起,除非有學長同隊,我一定是責無旁貸的醫官;等到變成高齡學長,也就名正言順地當起了各種訓練課程的登山醫學課程講師。
許多人都以為具有醫師身分的山友應該就會熟悉登山醫學,其實不然。筆者就有很多朋友同時身為專業醫師與登山高手,但他們不見得喜歡在登山活動中扮演醫師角色(更不要提非醫療背景的登山者了)。文化背景和制度潛移默化地型塑了那個時代登山者的風格,就像筆者,其實是因為長期擔任隊醫和為《台灣山岳》雜誌寫稿的驅力,而一直在這條路上。
把鏡頭拉回現在,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許多老字號的登山團體還在,但是教育和管理的功能已經弱化,變成以社交聯誼為主,成員也高齡化;更多年輕的登山者,他們不屬於任何登山社團。因為資訊取得容易,很多人以獨登、網路自組隊或參加商業登山團的方式爬山。這種迥異於過去的潮流中如何型塑一個健全的登山者(第146期的主題),是登山界領導人必須面對的難題。
野外救援活動的限制
現代醫學的進展速度比起網路世界不遑多讓,醫學知識也因為網路的普及而無遠弗屆。即使99%的進步都是在醫院中才能執行的醫療項目,屬於國民基本識能的基本救命術(BLS)也有了重大的進展:藉由CPR程序的簡化,以及體外自動去顫器(AED)的普及,已經有許多由非醫療專業人員進行急救成功的案例。然而在登山醫學這塊孤立的領域,外部資源進入的困難仍然嚴重限制人們在野地中執行救援。
我們以高山活動中,假設有一隊員發生嚴重頭痛、意識變化及走不動(疑似高海拔腦水腫HACE)為例,分別從知識、技能、設備、法規等四個面向來說明野外救援活動的限制,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1.知識:知識藉由網路容易取得,但取得並不等於理解與運用。如果曾經上過實體課程而有若干程度的了解,只是不記得細節(非醫療背景的人很難記住如診斷標準,醫學名詞的定義,預防和治療藥物的劑量和給法等),那麼谷歌大神、預存在手機的電子書、或是筆者正好在線上,都可以提供立即的參照。但是完全不曾學習(或是學到錯誤的知識)的人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腦水腫的早期症狀,也不知道它的嚴重性,即使下載了資料,也來不及理解及運用(也沒有設備)。
網路的知識缺乏審查機制,很難確保正確性或者是最新的知識,筆者曾經有多年前的關於傷口處置的舊作(內容已必須更新)被轉貼到其他網頁,直到有其他醫師指正才發現。尤有甚者,很多農場文或新聞媒體的報導,作者是靠點閱率來賺錢的。嚴謹正確的衛教文章很難吸引人,所以幾乎都是用誇大或甚至悖離事實的內容來搏取視線。比如說我們常看到高海拔不適用威而鋼(sildenafil)來救命的報導,事實上威而鋼只有對高海拔肺水腫HAPE的預防有用(而且有別的較便宜用藥如Nifedipine),本例的海拔腦水腫HACE不管是預防或治療,威而鋼都沒有效。可能是新聞記者只聽過威而鋼,或是認為這個藥名可以吸引讀者。反而是正確、有效又便宜的丹木斯(acetazolamide),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才有比較多的山友知道,但是知名度仍遠不及前者。
2.技術:知識除非化為行動,否則沒有任何用處。CPR的壓胸、AED使用、止血包紮、頸椎固定,本高海拔腦水腫可能會用到加壓袋如PAC,用面罩給氧等;YouTube上也可以找到教學片。但是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不只無法正確執行,可能大多數是呆若木雞或不知所措。要求獨登者或自組隊成員參加實做訓練課程是緣木求魚。目前只有登山團體的嚮導依法規規定需急救員資格,其他如PAC和氧氣使用等並未要求。雖然定期複訓是維持記憶與更新知識所必要,但是昂貴的訓練費用與時間消耗也對嚮導們造成莫大負擔。
3.設備:急救時所需要的一切,小到內外用藥物、包紮用的紗布、繃帶、透氣膠;大到頸圈、副木、擔架、氧氣和加壓袋等,除現在某些山屋有PAC,另排雲山莊醫療站有備AED和氧氣製造機等;如果你沒有帶上山,那知識和技術都變成紙上談兵,只能等山下的救援上來(除了直升機都要很久,我們的腦水腫患者可能等不到24小時就會死亡)。藥物和設備其實是登山醫學的最大罩門。在醫療院所的醫師只要有知識和技術就好了,設備醫院都有,即便有欠缺,轉院也是輕而易舉。把藥物設備帶上山要考量的除了重量、體積,還有藥物的效期及保存、購置的費用,持有及使用的適法性等一大堆問題。能發揮功能的醫藥箱,一言以蔽之就是又重又貴,很難保養,但是用到的可能性極低。筆者在台大山社時曾在社團建立一個公藥庫,出隊時領隊或醫官依活動型態及人數領用藥物醫材,如有使用就加以記錄,在歸還時繳費購買補回,保管人則定期檢視,替換過期或損壞的藥物醫材;在講究輕量化、個人化登山的時代,我想醫藥箱應該是優先被斷捨離的包袱。因為身負急救員重任,專業嚮導們會帶簡易的醫藥包上山。但應該怎麼帶能夠最輕、最便宜且發揮相對最大的效用,會因為活動型態和隊伍大小而有差別,必須個別化設計。因應「偶爾爬山」族群的需求,近年也出現不少登山露營裝備出租公司,帳篷、睡袋、睡墊等許多登山裝備都可以租賃的方式取得,那麼可否也可以相同的方式為之,由裝備出租公司來擔任公藥庫管理者的角色呢?筆者認為以目前的法規,只有傷口處理、包紮等外用醫材等,大致上是沒有問題的,其他所有的口服藥和注射藥(腦水腫的病人,可能要注射或口服高劑量類固醇)在目前非醫療專業人員或機構依法都不能購置及持有。希望這樣的情形將來有改善的一天。
4.法規:醫事及藥事法規就如同其他法規一樣,目的在阻卻相關的不法行為;但是僵化的規定及一些負面的判例,也常常使人們對在野外救護的助人善行遲疑。這個現象由於緊急醫療救護法的立法和歷次修定,把「野外地區傷病之現場緊急救護及醫療處理」納入而獲得部分解決。第14-2條規定「救護人員以外之人,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準此,我們的個案疑似罹患高海拔腦水腫,是符合「生命之急迫危險」,可能在短期間內死亡的急症。使用加壓袋、氧氣或甚至藥物施予急救,應該任何人都可以執行。但是預防性投藥(如口服丹木斯預防急性高山症AMS)就不屬於急救措施,非醫療人員必須要在山下先請醫師個人處方,再帶去山上使用。而攜帶型加壓袋PAC目前被衛福部歸類為醫療器材,台灣現有的PAC都是相關單位專案引進的。非救護人員可以使用(在上述的急救行為)卻不能購置。諸此種種問題,期待將來能逐步改善。
紙短情長,為《台灣山岳》雜誌寫了十七年多的登山醫學專欄,也算對厚愛我一生的美麗山林小小的回報。在此和關注這個專欄的山友道別,不管是在山徑上或是在之後網頁形式的山岳雜誌上,我們後會有期。
文、圖/賴育民
#十七年
#台灣山岳26年
pac轉院 在 吱吱復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AC計畫就像是短期的衝刺班
如果在剛中風的30天內.,醫師評估後是有潛能,患者本身的體能與動機是許可的,是可以考慮參加的,跟年齡沒有直接相關。
雖然說有限制不能在入住住院病房,但是是可以在短期內接受密集的復健,也省去轉院的麻煩
--------------------------------------------
沒有參加的也千萬別氣餒阿!
首先你入住的醫院,是要有符合資格的上游才能參加的(廢話)
再來其實只要每天接受持續接受復健訓練,請教治療師在病房、在家中可以做什麼自我訓練,復健強度絕對不會低於PAC的!
當然PAC回到病房也是要自我訓練,復健絕對不是只有在治療室,更要融入生活,才會盡早恢復生活!
詳細情點:http://relive.tw/stroke-pac-plan/
pac轉院 在 #問住復健病房轉院可以轉回原醫院嗎 - 醫事人員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阿嬤現在83歲中風一個月,家人是想讓她積極復健,在第一間醫院遇到好的看護積極幫她復健,平常都會帶她走路動一動,因為不符合PAC 所以想復健就要一直 ... ... <看更多>
pac轉院 在 林靜儀醫師溫柔堅定新中二- 所謂「每28天就轉一家醫院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幾乎每個醫學中心都要面對「病人住院超過一個月」這個問題,中風、多重創傷術後,這種需要長期復健的病人,家屬會面對醫院說「不能住超過28天」,只好拼命想辦法轉院請 ... ... <看更多>
pac轉院 在 [問題] 住院復健的轉院PCR費用- 看板Doctor-Inf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舍弟39歲,
獨居失聯三天,
被發現腦出血倒地後送醫急救。
在南部地區醫院開刀,
目前已出加護病房、至普通病房觀察中。
人意識清楚、左側肢體無知覺,
家人正在考慮是否參加PAC或轉院至北部教學醫院住院復健。
已經申請病摘到目標醫院復健科排床,
想請教版上朋友:
1.目前疫情期間,
轉院住院者及陪病者是否可以在原住院醫院做公費PCR?
還是要自費做PCR?
2.PAC只能做六週嗎?
PAC後若仍無法返家,
黃金復健六個月中還有什麼更好的復健方案呢?
家中有人病倒,
有點心慌,
希望能得到一些資訊,
梳理出頭緒來。
感謝回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10.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ctor-Info/M.1629525565.A.64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