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清楚「基礎證照」「技術證照」「特殊研習」與「國際研討會」的差異
「基礎證照」是入行必須要有的證照
主要在教導你基礎人體科學與概念
讓教練有良好的基礎,無論是基礎科學或是基本技術
作為未來接觸新技術的根基
內容不會針對太多的新穎科學進行深入說明
反倒會是介紹或是當作基礎知識的延伸推薦
好的基礎證照有辦法讓你將這些技術
應用在往後不同的技術、理論與器材當中
是成為教練必須要有的內功
養成的天數會最長、最久,考試最硬、最深
因為這是成為一個教練最該有的根
如FISAF, NASM, NSCA, AFAA, ACE....
「技術證照」多半搭配器材或設備
主要在讓你了解該器材或設備如何應用
器材研發的背後理論以及各種變化
目的在增加你教練能力的各種武器
如TRX, ViPR, 飛輪, 滾筒, 壺鈴, 沙鈴, 拳擊, 肌貼....
「特殊研習」通常會有特定主題也會與跨領域合作
很多時候會是基礎證照的持續教育學門
或是其他相似組織的教育課程
多半由單一組織所舉辦
針對不同的主題,提供你新的理論與想法
不會有太多器材與設備,但會有許多新數據、新策略
會是基礎科學的延伸與應用
也會深入某些主題更深入的討論與溝通
重點在單一主題的深入而非廣度
如, NSPA, 功能訓練研習, 週期計劃, 復健教練, Pilates.....
「國際研討會」多會每年固定舉辦
主辦單位會將業界最新的課程、器材與講師集結一堂
同時段內會有許多許多的課程可以選擇
會場也會有不同廠商來擺攤
這樣的活動多半是去看趨勢、去聽新知
也能透過國際研討會,認識各國專家、各地教練
更增進自己的眼界與國際觀
如:IDEA, FILEX, Perform Better, FIBO......
身為一位體適能教練或訓練師
你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
辨識自己體內裡知識累積的順序
因為「基礎證照」要花費的金錢與時間最大
很多教練會從技術或特殊研習參加起
畢竟技術證照只需一兩天,費用就算高也會搭器材
很多時候又不用考試
後者是深入某一主題,前者是從根基扎起
如果把順序搞混了
教練就會發現自己對某些主題很有興趣、很厲害
卻總一知半解的不知道為何課程中會這樣說明
當會員問起時更無法清楚解釋
有了器材與特殊研習的證書,聽起來就是有證照
(反正會員也不懂這些證照代表什麼)
在技術證照與特殊研習中教的動作很多、知識教的很深
賣弄起來很過癮、很像自己懂很多
實際上,教練自己很清楚「自己懂多少」
教久了很容易會「虛」會「空」
遇到教學瓶頸也不知道如何突破,就會開始更追求「花招」
更開始搜尋變化,反倒越理越亂,不知如何是好
因此建議教練有了基礎證照後
再接觸技術證照與特殊研習會比較好
如果是被技術證照誘發,興起投入體適能產業者
也要儘快補足自己的基礎科學
而且每兩至三年至少要出國上一次國際研討會
讓自己開闊眼界,了解新知
身為體適能與訓練專家,不能讓自己怠惰
不能讓會員與業績填滿自己所有的時間
會員要帶、業績要扛,教練的自我成長與生涯規劃
更不能遺忘、不能捨棄
教練要有專業,也要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質
更需要隨時找方法讓自己維持對這產業的熱忱與動力
有好的心智與態度,才能讓你有能量面對會員與工作壓力
提供各位教練參考
也讓會員了解,你的教練所擁有的
是技術性證照?還是基礎性證照!
是一個只會單一技術?
還是能從根基為你分析狀況、為你解決問題的好教練?
Search
nspa考試 在 台灣cissp-資安同好社- Post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即日起,報名我司3C課程(CISSP/CISA/CISM) 都須經過面談,確認真有決心考試才能報名繳費噢! 什麼?這麼機車? 我們也是為大家好,避免你的錢丟水裡,上課的人都必須是想努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