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食物攝影嗎? 有人文深度和生活質感的那種?
來自台灣的美國食物造型兼攝影師沈倩如,作品不只造型意境皆美,故事性強;她的文字安靜簡約,沈穩淡定, 讓人讀來有股安定的力量,卻和影像作品一樣,在筆觸(線條)牽引 、情境(光線)流轉間,情感汩汨流動,不吵雜蹦跳,更像有人在你耳邊幽幽呢喃,娓娓道來, 卻又恰如其份地引爆你的情緒點,即便是平凡,也引人深思。連談攝影技巧都是,你以為讀得正舒服,卻不得不動起腦筋用力想了起來。
兩年半前我出版{原味食悟}時,還不認識倩如。同時間她和南台灣的表妹楊蕙瑜合著了飲食電影文學書 {戀食人生},和早些年出版的劉怡伶的{嚐書} 體裁近似,但{戀食}更勝一籌,一因我更喜歡倩如的文筆,一因書裡有不少她的美麗食攝作品,當然也少不了食譜!
我很榮幸在{原味食悟2} 裡用了一張她的大方贈圖。至今還在做著將來可不可能和她合作著書,她掌鏡,我拿鍋鏟的夢!
【食物攝影- 俯視的餐桌時刻】下篇
清晰主體
拍食物一定要知道主角在哪,然後運用光圈、布光(參考上篇圖解)、道具、角度使主角突出,配角不搶眼。單眼拍時,用全手動模式(M),自己決定光圈和快門速度。近拍以料理為主角,遠拍創作氛圍。
如果拍的是進食中的餐桌,有人,有料理,便得同時慎選角度和景深,免得人物過於顯眼。以食物為主角的相片,只要有人出現,或是餐桌上瓶瓶罐罐的品牌名現身,便易搶視線。以醬料為例,除非是商業廣告,不然都是另用容器裝。
另外,在電腦看圖總覺得與食譜書相差甚遠,最明顯的因素是影像大小。任何影像一旦放大,氣勢便增強, 而細節裡的質感亦能展現出來。若怎麼拍都不盡理想,就走近拍,只要食物本身夠誘人,便讓它佔據大部份畫面,再佐以簡單的必要餐具即可。
構圖線條
類似高空俯瞰地面,或看房子的平面圖,俯拍突顯餐盤道具(例- 圓、方、橢圓)和食物(例- 全形或切塊的披薩)的幾何形狀。用交錯的對角線來放餐盤道具,可營造畫面的動態感。簡單說,即透過線條引導視覺。如此構圖,讓桌上的餐盤看來像是從畫面的某一端或點往另一個方向延展開來,而影像不論橫看或直看均能有流暢的美感。(圖一和圖二)
刀叉匙筷、長形烤盤、餐巾、桌緣、椅子等等不僅是最能輔助對角線的器具,也是打破餐盤和料理形體重覆的要素。俯拍也挑戰形體的精確度,須注意相機拍攝主體時,能否精準地與背景平行。(圖三:杯盤的圓體相對於蛋糕匙、餐巾和桌椅的直線條)
立體餐盤
俯拍時,餐桌上有不同大小和形體的餐盤最是好辦。若差別些微,就在想強調的焦點料理餐盤下方墊個東西,將高度稍提高,之後把旁邊盤子的一小部份移入主盤下方或緊鄰主盤(圖四);又或是將盤子交叉疊起(圖三),兩個大小不同盤子疊放(圖一、圖四)。藉由這些方法,即能顯現更多的高低、大小、層次差異。
層次細節
細節宛如裝飾,惟務求自然、簡單、真實。舉例而言,麻婆豆腐有賴紅辣椒和(新鮮)蔥末提色;炒菠菜則挑出幾片大蒜放菜上;高麗菜卷切一卷顯切面;芝麻麵在拍之前撒些新鮮蔥花和芝麻。蔥、薑、蒜、辣椒讓食物美味加分,也能在視覺上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圖二的大蒜、麵包屑、匙上的醬汁、起司)
至於沙拉醬,若是簡單的油醋汁,通常是不用倒入沙拉,放在一旁意示就好。但若醬汁之重要性與沙拉本身不相上下,又或也是你想強調的,則只要在沙拉上面放幾匙(匙上留些許醬汁點綴),或輔以手倒汁入碗盤的動作,無須大量攪拌。(有關手動作的食物攝影,下......篇再聊。)
盡量克制拿書或雜誌入鏡的念頭,除非你有意談該讀物或在社群網站標籤。總之,在用任何裝飾前,先問自己,它與料理的關係何在?William Strunk Jr. 所著《風格的要素)》寫到:「一個句子不該有贅字,一個段落不該有贅句,就跟一幅畫不該有不必要的線條,一台機器不該有沒用的零件的道理是一樣的。 」攝影亦同。
留白畫面
總有人說要過減法的生活,攝影也是。看畫面時,想想有哪個東西可拿掉,又或怎麼取角度,不讓所有東西100%入鏡。留個角落空著,一來簡潔,二來觀者想像力增加,三來影像切割和編輯有彈性(例- 將直或橫拍影像裁剪為方形;空白處寫字;影像跨頁排放)。畫面豐富不意謂「滿」,它能由色彩、形體、線條等條件來決定。下次拍照時,不妨試著在一個角落放食物,剩餘的空間以背景(桌面、桌布、地板、餐盤)紋路來滿足;或是,將餐桌上的料理拿掉一盤,把空白納入。(圖一、二、三.、四)
個人風格和品味由自身經驗與視野漸進形成,每個人拍攝時的主客觀環境均有異,喜好和選擇亦不同。因此,攝影文很難寫得周詳,變數實在太多。我認為,沒人可以寫一本書或文章教你拍出好影像,頂多只能當個引導人,跟你聊經驗,告訴你他們怎麼拍。就像此文提到對角線構圖,或許以後你欣賞他圖時,會想到這點,繼而透過練習,尋得自己的聲音。不管多忙,時間一定有的,只要有心,加些堅持,就會有收獲。每天拍一點,即使光不怎麼樣的時候,還可練構圖。
常見網路雜誌以Instagram紅人作品教你怎麼拍,那多是事後拿別人的影像來歸納。舉個例子,曾有篇文章教讀者學用花來點綴畫面,但卻沒解釋,為什麼拍攝者要用花?花在相片所代表的意義?這樣的學僅是表面的模仿。
我建議上專業攝影人的網站和作品多元的Pinterest;多讀書和看各類型雜誌;逛美術館、博物館、藝廊,欣賞不同的美學 ─ Giorgio Morandi的構圖、Emmet Gowin的情緒、Irving Penn的簡約、Sally Mann的抑鬱,Caravaggio和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光影和顏色,都能讓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且是很好的生活體驗。
【俯視的餐桌時刻】上下兩篇完整圖文:http://goo.gl/HnvlIs
當初在FLiPER撰文時盡量簡化,可能略過了些細節,沒看過舊文者似乎較難進入狀況。臉書這篇在文字上多加些說明。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