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Google、亞馬遜不再閉門自造IoT!通用標準「Matter」跨品牌應用將上路
2021.08.16
Dylan Yeh
「連接標準聯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 CSA)在2019年底與蘋果、Google、亞馬遜在內業者共同制定物聯網連接標準「Project CHIP」,並於2020年底提出首波技術草案後,今年5月正式更名為「Matter」後,日前也宣布首波應用物聯網產品將會在今年底陸續推出。
前身稱為Zigbee聯盟的連接標準聯盟表示,受到聯盟合作業者彼此更新進度影響,首波支援「Matter」連接規範的物聯網裝置,將要等到2022年才會進入市場。
目前加入「Matter」連接規範的業者,除了蘋果、Google、亞馬遜等知名的物聯網廠商之外,其他還包含IKEA、Legrand、恩智浦、Resideo、三星旗下SmartThings、施耐德電機、昕諾飛、Silicon Labs、Somfy,中國南京物聯、瑞典電子鎖業者ASSA ABLOY、德州中央空調控制器供應商Resideo、意法半導體與物聯網控制App廠商塗鴉智能等業者均以加入此項連接規範。
Google、亞馬遜均以其數位助理服務串接大量物聯網裝置,蘋果也透過其HomeKit規範連接許多物聯網裝置,同時三星也有旗下提出物聯網連接規範SmartThings,而小米提出的米家連接規範也吸引眾多業者加入支持,使得市場形成不少物聯網裝置使用生態。
但雖然許多物聯網裝置同時支援Google、Alexa或蘋果提出連接規範,使用者依然面臨不同連接規範裝置無法互通使用的限制,僅能透過軟體方式進行橋接,例如讓使用者在Google Home App可以設定與米家App連動,藉此實現透過Google Assistant呼叫使用米家物聯網裝置。
不過,跨廠商串連裝置的方式目前仍有不少限制,而且也並非支援所有聯網裝置。因此,「Matter」連接規範便是因應這樣的需求提出,讓使用者不需要考慮使用裝置、平台是否相容,即可直接透過網路與物聯網裝置建立連接,使用特定或完整功能,藉此實現物聯網原本預期使用模式。
除了Google日前確認Android及NEST裝置都會加入「Matter」連接標準,蘋果更在今年WWDC 2021期間宣布所有HomeKit裝置都會加入相容「Matter」連接標準,甚至更計畫向第三方業者提供使用Siri數位助理服務,凸顯業者雖然仍維持各自推動旗下特有的物聯網連接設計,但也開始藉由統一連接標準串接更多物聯網裝置,並且透過實現萬物互連的目的,讓自身物聯網裝置能切入更多使用需求。
附圖:
蘋果、Google等業者支持通用物聯網連接規範「Matter」,待2022年才有實際應用產品問世。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4509/matter-smart-home-standard-delayed?fbclid=IwAR3rKKj9FtVEz2yHM88LCvwCfVZAyQyovsc8mLVaJKVxKx9EzdLEUQ9cx0s
matter控制器 在 PC3 Magazi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多朋友知道小編有幸可以優先試玩PS5並做評測,都紛紛問我究竟值不值得買。我可以大膽地跟大家說,PS5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新一代遊戲機!
http://pc3mag.com/ps5-must-buy-no-matter-what/
#PS5 #出色 #功能 #受歡迎 #性能 #控制器 #新一代 #熱量和噪音 #熱量 #噪音 #索尼 #設計 #遊戲機
————————————————————
👇記得 Follow 埋我哋 PC3 嘅帳號哦❤️
MeWe : https://bit.ly/3mvanuO
Facebook : https://bit.ly/39zmTG8
Instgram : https://bit.ly/3gZz7b2
Youtube : https://bit.ly/37mdG10
————————————————————
設定我哋 PC3 專頁「搶先看」❗優先取得科技生活著數玩樂情報
設定教學:https://bit.ly/335Fwwp
matter控制器 在 科技產業資訊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唐買下Panasonic旗下PSS半導體事業
由於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PSS)連年虧損,因此決定將子公司,連帶包含PSS和以色列晶圓代工廠 高塔半導體(TowerJazz)合資公司「Panasonic TowerJazz Semiconductor」(PTS),連帶包含PTS的三座晶圓代工廠,賣給微控制器(MCU)廠新唐。
新唐目前已經擁有一座六吋晶圓代工廠,專攻0.35um以上BCD製程,生產晶片包含包括一般邏輯、混合信號、高壓、超高壓、電源管理及客製化製程等領域,月產能為45,000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