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技巧] 用對的語言,說給對的人聽:看蕭美琴的 ALEC 演講
Presentality再次幫同學分享政治人物演講技巧。這次Andrew Yang 分析的對象是現任駐美代表蕭美琴 (Ambassador Bi-khim Hsiao)!
★★★★★★★★★★★★
這幾天看到網路上很多人稱讚蕭美琴在美國給的一場演講,是在 American Legislative Exchange Council 大會給的。Youtube 上還有完整的影片。
我就想要從一個英文撰稿人跟演講教練的角度,看一下她到底是哪裡講的好?
Ok, let’s go. First, the speech video itself: https://youtu.be/5ozMcauCjbs
★★★★★★★★★★★★
📌 連開頭都跟傳統台灣官員不一樣
她一開頭,就用一種很 personal 的方式回應主辦單位的介紹:
Thank you Karen for that kind introduction…
畢竟用人家的 first name,就感覺比較親切對不對?通常外交場合,都是用 last name 的。
★★★★★★★★★★★★
📌 而且她跟台灣大部分官員用英文演講的時候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
她講話的時候,是看著聽眾的 lol。
你可能會覺得搞啥啊,講話不是就要看著對方嗎?但其實很多台灣官員可能是語文能力關係,或是沒時間把稿子弄熟,演講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是盯著稿子的,所以跟聽眾的 connection 真的就會打折扣。
★★★★★★★★★★★★
📌 另外一個小細節,就是她的節奏。
台灣很多官員不只是唸稿,還唸的斷斷續續,不停的卡住,蕭美琴就不一樣,講的算是非常流暢,尤其到後半段整個進入一個很好的 flow。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只是英文好,但其實不完全是。我們也看過很多英文比蕭大使還要好的人,演講超級卡。
★★★★★★★★★★★★
📌 講「對的字」,給對的聽眾
第二個細節,就是她的用字遣詞。
我們注意這裡:
I’m so honored to be able to be here in person, to use this occasion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 so many outstanding freedom-loving legislators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還有這裡,講到主辦單位 ALEC 頒獎給蔡總統,她說:
It is also recognition for the freedom-loving people of Taiwan, and our determination to keep Taiwan free.
我們要指出的共通點在哪裡?
對,就是 “Freedom-loving”。
我在美國住十幾年,從大學到研究所到華府工作,周圍的朋友大多都是左派的,我不記得他們之中有任何人,任何一次,說過 “freedom-loving” 或甚至強調 freedom。這代表蕭大使真的很會對「對的人」說「對的話」。
她知道這群聽眾是美國保守派的,「自由」對他們來說是絕對的價值跟原則。所以一說完這段,就迎來熱烈的掌聲。
我猜今天如果蕭大使對的是左派的聽眾,她肯定不會一直提到這些字眼。
她也不忘用 “side-by-side” 的語法,來強調台灣跟美國的價值。很多台灣官員都只會制式的重複:We share with you the values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blah blah blah…
但蕭大使就做一點變化:
I often say that you are living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We are living on the island of the free.
Good line,又迎來一些掌聲。
*Btw, 為什麼是 “land of the free” 而不是 land of free 或是 free land?因為自由的不是土地,而是「人」,所以美國人才會說 “we are a free people”。所以 “the free” 代表的其實是「自由的人」。
★★★★★★★★★★★★
📌 掌控敘事 (Narrative)
我們再來看一段非常不錯的:
We also believe that it is only in societies that respect the freedom of speech, where true innovation can propel technology that advances human progress, instead of technology that is abused and used for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ling their people.
美國時常有很多的辯論:我們應該要把什麼項目放在第一?科技進步?經濟成長?還是民主價值?
我在美國唸外交時,幫我們上課的前官員也會說:「我們先不要硬推民主,而是先幫助這些國家經濟成長,之後他們自然就會變成民主國家。」
蕭美琴的這段,就是一個反向的論述:如果沒有言論自由,就不會有真正的創新,因為科技會被用來控制人民,而不是真的改善大家的生活。
這就是敘事 (narrative) 的重點:不是只是提供一大堆 information 給大家 (this is what most people do),而是告訴大家要怎麼去「詮釋」這些資訊 (跟我們時常在說的 “framing” 有關)。
絕大部分台灣官員出去演講的時候,是完全沒有核心論述的,就只有提供一堆人家沒興趣也永遠不會記得的 information。
Can you spell B-O-R-I-N-G?
引用對方可以體會的經歷
講完一些硬一點的議題之後,她把話題帶到比較個人的層面:
I’m an ambassador now, I work in Washington, DC, but I used to be like you, I came from a legislature in Taiwan, I understand that all politics are local. And when we go back to our constituents, we wanna deliver on economic progress, we wanna deliver on the common values that we share.
說到個人經歷,突然感覺比較輕鬆,溫和對不對?這是一種非常好跟聽眾建立連結的方式,畢竟不是每一位外交官,都有跟聽眾同樣的經歷,所以她很會利用自己的強項。
但她這麼說,可是有目的:把聽眾的注意力帶到 “economic progress for constituents” 之後,她馬上用大家可以理解的數字,提醒聽眾台灣對美國「地方經濟」的重要性:
We’re in the State of Utah now, [Taiwan’s] size is only 15% the size of Utah, but we are the 8th largest consumer of 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world.
然後還不忘轉換成人均的數字!
Which means, per capita wise, each Taiwanese citizen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sumer — per capita wise — the second largest consumer of Americ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蠻厲害的對不對?但這樣還沒有結束喔!
★★★★★★★★★★★★
📌 需要完整分析的同學請留言「用對的語言,說給對的人聽!」。
還有, 快快訂閱Presentality,即時收到這些精闢分析!!!
圖片出處: https://bit.ly/3u6mHpL
同時也有20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8的網紅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初期,新加坡採取了積極的 「清零」 策略,但在 6 月,意識到 COVID 有可能永遠不會消失,政府宣佈將轉向與病毒共存,用疫苗控制疫情爆發。隨著限制放寬,每日本土病例激增突破一千大關,新加坡能否找到與病毒共存的方式? 📝 講義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
「living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時事英文 English News 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李錫錕 POW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蔡英文Tsai Ing-wen - Liv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living英文 在 LIVE - 蔡英文凱道晚會 的評價
living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近期學西班牙文的心得 ]
上個禮拜搬家,在房間一隅整理出工作閱讀的區域,陽光充足,兩株寶貝植物長得很好,每天早上起床看到都很開心。
現在早上固定自學十五分鐘到半小時的西班牙文,一直都很想學這個語言,因為對西班牙的藝術與文化很感興趣,也一直對旅行中南美洲有所憧憬。前幾天和作家蔣亞妮錄 Podcast,她問我不能出國的這一兩年都在幹嘛,我說除了照常工作外,就是學語言了,當作為下一場旅行做充足的準備吧,這樣想,感覺就好了一點。
跟大家分享我學西班牙文的一些好用工具:
1/ 首先是 Duolingo,這個 App 設計得非常好,像遊戲,有獎勵和進度,還可以和朋友連線,循環重複內容的教法也非常棒(但也有朋友覺得沒完沒了很煩),不過照我以前學外語的經驗,如果身邊沒有語言環境,的確就是要靠不斷重複同批字句才能產生印象。 Duolingo 的教法很重實用和口語,短時間內就可以學會很基本的日常會話,讓人對學語言產生習慣和自信。
2/ Duolingo 是很好的入門和日常練習,但是我覺得要加快進步的速度,不能只依靠它。我另外還會使用 SpanishDict 這個 App,它是一種基於字典的自學程式,每一個字詞都有真人發音,也有很多例句可以學習,動詞的話也有完整的動詞變化表可以對照。每一天,它都會給你一個 word of the day,一天學一個新單字,同時閱讀該單字的相關例句,延伸對其他字詞造句的印象,久而久之累積起來的成果,十分可觀。
3/ Tandem 是一個語言交換的 App,上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想要學習各式各樣的語言。我發現很多西班牙母語者都想學英文,也有想學中文的,遇過幾個語伴都還滿友善的,沒有什麼奇怪的事情發生。但是,我覺得 Tandem 麻煩的就是不能直接馬上學語言,畢竟大家都不是專業老師出身,還是要像一般陌生人剛認識那樣,寒暄問候、客套聊天,我覺得其實還滿浪費時間的,所以沒有用多久就放棄了。
4/ Living Language Spanish:Living Language 是一個語言學習系列書,除了西班牙語外,也有教義大利語或俄語等等。這套書在誠品書店就有賣,一套書分為基礎、中級、進階三冊,循序漸進,另外有 CD 也可以下載,對照書裡的不同部分聆聽練習,內容非常紮實。我覺得 Living Language 是我用過最好的語言學習書,我兩年前靠它從零自學,最後在義大利考過義大利語 B1 檢定(不過當然除了讀書外,也有很多日常中的練習幫助)
5/ Podcast、影集......:學新的語言時,我盡量讓自己沈浸在那個語言之中,例如學英文的時候,就交了很多外國朋友,每個禮拜和他們出去玩,久而久之英文就練起來了。現在學西語,我會去聽 Duolingo 在 Spotify 上面的西語 Podcast 節目,也是做得非常紮實,內容豐富,也很照顧到學生的需求;除此之外,我也會上 Netflix 看西語的影集或節目,最近在看一個類似西班牙文版的 Too Hot to Handle,內容很無腦,剛好可以專注在語言學習上。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spanish #duolingo #language #learning #西班牙文 #語言學習 #livinglanguage #apartamento #plants
living英文 在 時事英文 English News 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下的生活已超過一年半了~
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呢?
去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
Singapore (新加坡) 採取了積極的 “Covid zero” (清零) 策略,
但今年 6 月,新加坡官員說:
👎 Bad news 壞消息是...
Covid 有可能永遠不會消失
👍 Good news 好消息是…
即使病毒生活在我們當中還是可以正常生活
剛剛過去的週末 (台灣放中秋連假的時候),
新加坡每日新增病例突破了一千大關~
許多目光集中在 Singapore,
關注他們的 “Living with Covid” 策略會如何進展。
快去收聽 #時事英文ep55
🇸🇬 Can we live with COVID? 新加坡嘗試開闢一條新路
🔗 收聽連結:https://ssyingwen.com/ssep55
👉 Covid Zero vs. 與病毒共存
👉 新加坡疫情現況
👉 新加坡開始施打第三劑
👉 Déjà vu 用法
#時事英文 #時事英文podcast #英文筆記 #英文單字 #學英文 #英文學習
living英文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疫情初期,新加坡採取了積極的 「清零」 策略,但在 6 月,意識到 COVID 有可能永遠不會消失,政府宣佈將轉向與病毒共存,用疫苗控制疫情爆發。隨著限制放寬,每日本土病例激增突破一千大關,新加坡能否找到與病毒共存的方式?
📝 講義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en_notes
👉 網站 (相關文章 / 影片):https://ssyingwen.com/ssep55
🖼️ IG 單字卡: https://bit.ly/ssyingwenIG
———
本集 timestamps
0:00 Intro
0:56 第一遍英文朗讀
3:24 新聞 & 相關單字解說
15:36 額外單字片語
22:20 第二遍英文朗讀
———
臉書社團 (朗讀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syingwen/posts/307655551120691/
朗讀內容參考了
Al Jazeera: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1/9/20/can-we-live-with-covid-19-singapore-tries-to-show-how
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1/09/07/asia/singapore-covid-19-restrictions-intl-hnk/index.html
CNBC: https://www.cnbc.com/2021/09/20/singapores-daily-covid-cases-breach-1000-levels-over-the-weekend.html
———
本集提到的單字片語:
Singapore 新加坡
Aggressive 積極手段的
Social distancing 社交距離
Eradicate 根除
Strategy 策略
Policy 政策
Covid zero
Living with Covid
Restrict 限制
Vaccines 疫苗
Outbreaks 疫情爆發
Monitoring 監測
Hospitalizations 住院 (狀況、人數)
Denmark 丹麥
South Africa 南非
Chile 智利
Thailand 泰國
Pandemic 全球大流行病
Epidemic 疫情、流行病
Endemic 地方性流行病
Ease off 放鬆
Impose 推行、 施加
Re-impose 重新推行
Lockdown-weary 厭倦了封鎖的
Virtual 虛擬的、線上的
A rite of passage
Asymptomatic 無症狀的
Mild symptoms 症狀輕微
Free up 釋放空間
General practitioner (GP)
Vaccine passport 疫苗護照
Skeptics / sceptics 持懷疑態度的人
Booster jabs
Deja vu 似曾相識
Handout 講義
Flyer 傳單
Catalog
Brochure / pamphlet
Autumn / fall equinox 秋分
♥️ 喜歡時事英文 podcast 嗎?♥️
你可以支持我繼續錄製 podcast 👉 https://bit.ly/zeczec_ssyingwen
————
#podcast #國際新聞 #英文聽力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英文新聞 #taiwanpodcast

living英文 在 李錫錕 POW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POWER錕狂語錄》為愛而活還是為活而愛?
人是為愛而活 To love by living
還是為活而愛 To live by loving
文藝復興最大的貢獻是對愛的觀念的改變
以前因為宗教的力量 就是為神的愛而活
但現在不同了 我們能夠選擇
所以你是為愛而活?還是為活而愛?
#李錫錕 #錕P #POWER錕

living英文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國外吃到飽跟台灣的吃到飽差很多!通常在台灣可以吃更多,而且更便宜。比如說台灣的烤肉餐廳選擇太豐富了。我跟老婆前陣子一起去台中玩,就從早上到晚上拍很多超好吃的美食😋
我們的第一站是590 吃到飽!很多很多的肉都覺得好美味,而且還有海鮮、雞肉等等。老婆光看就吃飽了,絕對推薦給你們❤️
第二站是健康料理餐廳。這家很有名,生意很好。美食又好吃又健康。如果想要的話,餐廳裡面還可以泡腳😄 是不是夠爽?
第三站是運動風格的餐廳⚽️老闆是足球迷,餐廳都是足球氣息。飲料有跟小農合作的新鮮冰沙,重點有10幾種口味的雞排,包含黑糖珍珠奶茶雞排!裡面的裝潢很獨特,邊吃邊融入足球的世界超級cool 👍🏻
最後一站是火鍋料理❤️這裡的美食讓人很享受,而且連牆壁上的詩都很有創意。這裡的醬也是很有特色👍🏻一定要品嘗。然後龍蝦也很經典!
我是吃遍台灣各個地方的美食,很榮幸推薦給大家我的口袋名單。另外GOMAJI的優惠跟很多活動也值得參考。看完影片請幫我分享,有英文字幕,外國朋友也可以看得懂。一起好好介紹台灣料理給大家❤️
#GOMAJI懂吃懂玩很可以 #台灣美食 #吳鳳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living英文 在 蔡英文Tsai Ing-wen - Liv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蔡英文Tsai Ing-wen. 2974526 likes · 276029 talking about this. 「台灣的好,不應該輕易被擊倒。當新時代已經敲門,我們必須把門打開,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