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大數據系列]越嚟越少人重考,但勝算反而係大咗
話時話,呢排記得keep 住like and share,主動入嚟睇,同埋設定做see first.真係搵食艱難。但感激大家,Keep住做,呢排啲Reach係好返好多的,但唔好鬆懈。一個都不能少呀
TL:DR – 市場好有效率,即使計及總考生人數跌,重考人數目都係跌得好快。可能係知道搵笨實,或者早早過外國。亦可能啲自知唔多掂嘅,睇完數字都知機會不大,早早放棄,剩低啲真係有能力嘅。又,其實元祖文用2017,咁啱嗰年就係升呢率近年新低。而家好啲的。
1. 工作有點忙,繼續出呢啲DSE大數據呃下收視。其實OK,夠入屋。懶係好似有啲科學分析咁(其實唔係),好過潮文吹水。但又唔好學究到玩咩Statistical Test (埃汾讀精算添喎,雖則讀得屎,但都畢業丫)。玩到嗰啲變咗就小眾玩意,咁我又唔係出論文交功課,把托咩。
2. 即係恕我仙力地講句,喂,本城(其實全世界都係)啲讀者水平,算吧啦。林超英用log scale都一大班人話佢做乜改刻度唔科學。狀元講句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居然唔少人話好深,仲話要Google點計。呀大佬,我年代真係小學都識,睇成語動畫廊 熊貓博士同YY嘛。而家聽講上網啲人乜都識。哦。
3. 同樣地,所以我見有啲人,在咩明報信報經濟(我係睇呢幾份),寫文,出埋啲咩Durbin–Watson statistic。我心諗,get a life啦。讀者唔係睇呢啲。當然啲學者鍾意將啲Paper一拆幾整個友善版就另一玩法,即係當年《黑太陽731》都出二級版,八掛雜誌話不如整個兒童版,《小太陽731》
4. 話說回頭,有唔少人真係就咁將呢啲表拆做好多份Paper出,唔知而家仲有冇呢類問題。
5. 好,廢話講完,我嘅literature review (又一浪費生命嘅東西)亦不過係self-reference.第一篇(https://fbook.cc/3Cqq)以2017 DSE重考英文為例,見到八成人冇升呢(七成不變一成跌)(Li, 23rd July 2020)。第二篇(https://fbook.cc/3Cqr),同一年同一科data,但分開日校同全體比,見到日校重考生,升呢機會係高啲嘅。但當然可能根本兩班人就唔同質地,有唔少人係想搵日校都搵唔到人收(Li, 24th July 2020)。
6. 好啦,今次做時間研究。都係用返英文科,但唔用2017。因為想拉遠啲。最新係去到2019。最舊呢?DSE好似2012已有,2013有人重考。但因為我懷疑第一年啲數據冇咁靚,所以我用2014年
7. 以下係結論
8. 首先,右邊,粗體黑字。2014年,有13000人重考(計晒日校同自修),但去到2019年,得6000人。固然,總考生都係少咗(人口結構,仲有可能多去咗外國/考IB),2014年近8萬,2019年萬6。但重考生收縮嘅幅度都係高過總考生好多,2014年每6個考生有一個係重考,2019年10個先有一個
9. 原因?可能係大家已經睇到重考實在冇乜勝算,不如算數。亦可能富貴咗,或者政治原因,香咗咪去外國。
10. 好,睇返個顏色表,英文科。中間個表,紅色框線。有趣咯。2019年,其實超過三成考生,都係重考有升呢!六成二就冇變。一個包裝係「七成都冇升呢」,但另一個講法就係「三成有得升」,「跌呢嘅機會得7%」。真係半杯水。
11. 你會話語言偽術,其實都係。但有樣嘢真係見到:記唔記得元祖篇文,講2017年,係八成人都冇升呢?即係兩成升。但去到2019年呢,係三成有得升。其實都多咗好多。呢個就唔係語言偽術了
12. 原因係乜?可能亦係越嚟越多數據出咗(其實呢堆嘢幾年前已有人寫),發現重考勝算不大,就嚇走咗啲諗多兩諗都知自己真係唔掂嘅人,可能剩返嘅都真係失準,或者有信心進步嘅人。事後係咁解
13. (Turn out 2017 年原來幾極端。2017年嘅 升/不變/跌 係 19/70/11,2014年係28/66/6,2019就31/62/7。你見2017係最少人升呢,最多人跌呢嘅。咁啱我地第一篇文就係用2017,唔知好彩定唔好彩)
14. 講埋啲細節。都講過,重考嘅人,以1-4級佔絶大多數,佔咗96%嘅重考生(顏色表同魚缸溫度計中間),兩年都係。你會話廢話,根本就係大多數人,重考or not,都係呢四級。啱一半。留意在所有考生中(最左邊嘅表,留意係2013 2018),1-4級嘅學生,當然都係絶大多數,但只係八成左右,冇96%
15. 好啦,去返右邊嘅紅色字。1-4級嘅,你見重考降級率真係不太高,1-3都低過10%,4級就去到12%左右。留意去到5級就勁降,證明嗰啲友係不自量力的,5分仲要搏上去,好多考多年就跌,證明原本5級係好彩
16. 最後,睇下魚缸溫度計左邊。粗體黑字,重考嘅人之中,1-4級。固然兩年加埋都係96%,但入面的組成唔多同。2019年嘅,3級嘅一成人,2014年有三成。同樣地,2019年1級嘅兩成人,2014年得14%。幾明顯2019啲重考生,級數係低啲嘅
17. 但係咪2018(留意係早一年)份卷特別深過2014?又好似唔係。睇返最左邊,2018 3或4級嘅人,其實多過2014。
18. 結論?其實冇乜新意。但元祖篇文用2017,講重考成功機會好低,其實有點偏頗。而今次篇文見到嘅,即使計及總考生少咗,重考嘅人都係跌得好快。可能真係搵笨實,或者人人去外國吧。睇下幾時呢個機制都摺埋(但應該好難,有幾百人你都要玩,但可能得返某啲科。況且,又唔使咩特別安排)
19. 係冇乜新意,但放心,”仲有兩篇起碼”。可能講下其他科。
-------------------------------------------------------------------------
香港聯匯何去何從?新收費片已出,講足一個鐘,單次買200
想睇簡介嘅,呢度。亦有埋以前嘅片,有興趣可訂:https://bit.ly/3iYMD0F
報名嘅,呢度。今次課程編號填 CC005。唔想填信用卡亦可以FPS: https://bit.ly/3j0r9QZ
Log in 呢度:https://bit.ly/3gYXu9e
已付費嘅,log in後按最頂「按此觀看」就得。再唔係返呢度睇:https://bit.ly/3fyKbw0
仲搞唔掂嘅,睇埋下面,或者搵客服,或者PM我。
-------------------------------------------------------------------------------
【最新李聲揚收費影片】題目:「聯繫匯率會否脫勾?散戶應如何應對?」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播放平台:https://homebloggerhk.com/web-class-player/
付款及收看步驟:
1/點擊報名收看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2/利用信用卡網上付款
3/及後有登入資料可以立即收看
查詢:whatsapp 63832145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terature review題目」的推薦目錄:
- 關於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效練習】在世界最難的邏輯/英文考試 GRE中屢次拿到寫作PR98,我是這樣練習的: 談 “rewrite” 和 “reflect on feedback”的重要性
在我仍在哥大唸書時,有一次在指導教授的辦公室的經驗仍然歷歷在目。一位中國籍女教授,以極快的速度以「用實證科學研究第二語言習得」為專業爬到的Ivy League的 Full Professor 等級,如此的背景,讓我特別好奇她對向「新X方」般的補教機構是如何的看法。
她給我了一個我忘記不了的表情,很專業地沒做出批評,但那表情的意思就是「那種就別談了吧!」
可惜台灣的補教和學生對於留學考試如 TOEFL, IELTS, GRE,受到了對岸的影響不小,追求短、淺、速成 ,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學習」和真正的英文。導致在研究所寫 literature review、research papers 時大大受挫。
但,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分數和實力兼具呢?
就以準備「托福寫作」或「GRE 寫作」來看,現在坊間普遍「流行」以下面幾種方式準備。
[1] 用中文「思考」寫什麼論點(以離散的 mindmap 輔助)
[2] 用中文「思考」如何不離題
[3] 用中文「思考」如何給例子
[4]「欣賞」高分範文
[5] (認真的學生) 練習寫不同題目的 essay,有時間就練一 篇新的,盡量多練新題
但有一點學習經驗的人,可能對以下在檢討寫作的狀況都不會感到陌生。
老師: 你這邊想表達什麼呢?
學生 : Oh…因為題目問...所以我想說就同意...然後給了~的
例子...(結巴講了30秒)
老師: 誒,那你怎麼什麼都沒有寫下來?你講了一堆怎麼這邊兩句話勒?而且這兩句話的連貫性在那呢?
這樣的現象,特別常發生在只使用樓上 1, 2, 3, 4 學習方式學習的學生。1-4的學習模式,也許可以幫我們走半哩路。這樣的學習方式,可能會幫「英文底子本身就不錯」的同學托福寫作拿個24分、GRE 寫作拿個 3.5 分、IELTS 拿個 6-6.5 分,但通常就這樣了(那我們可以推出底子沒有特別好,對英文寫作又疏於練習的考生的分數了)。
實際「操作」像是寫作、口說這樣的 productive skills (產出技能) 時 ,發生「自已以為自己有做到,但是實際沒有做到的狀況」是再自然不過的。如同我們不會假設我們看了戴資穎寫的「羽球操作手冊」後,認真想了手冊裡所分享的 insights,羽球就會大幅進步般。因此,只靠1-4是絕對不夠的。
所以這時,很認真的學生,可能會想組備考團,開始盡量寫不同的題目 (第五個準備方式)。但這時一定要記得「rewrite」仔細檢討 feedback 比寫很多新的題目重要這個概念。因為太重要,我要再說兩次。
「rewrite」和仔細檢討 feedback 比寫很多新的題目重要
「rewrite」和仔細檢討 feedback 比寫很多新的題目重要
知名作家John Irving 曾經說過
“I have confidence in my stamina to go over something again and again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Rewriting is what I do best as a writer. I spend more time revising a novel or screenplay than I take to write the first draft.”
說到底,ETS 現在出新題頻率高的狀況 (TOEFL in this case),我們要的不是賭「碰到一樣的題目」,我們要的應該ETS不管出什麼變化,因為我們有了實實在在的「寫作能力」而什麼題目都能應付。
如果不依從寫完的第一個 draft 所得到的 feedback,仔細思考、再寫出一個 draft,「第一次做的努力,效能就會大打折扣」。我再說2次:
「第一次做的努力,效能就會大打折扣」
「第一次做的努力,效能就會大打折扣」
我們應該是要在寫作的過程,過程慢慢體會 60分的文章變 75分再變成 90分的文章的「過程」。做「有質量、刻意的練習」,才是寫作真正進步的不二法則。
但會有點辛苦喔。但,成功本身就是在克服辛苦的過程在迷人,不是嗎?
literature review題目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效練習】在世界最難的邏輯/英文考試 GRE中屢次拿到寫作PR98,我是這樣練習的: 談 “rewrite” 和 “reflect on feedback”的重要性
在我仍在哥大唸書時,有一次在指導教授的辦公室的經驗仍然歷歷在目。一位中國籍女教授,以極快的速度以「用實證科學研究第二語言習得」為專業爬到的Ivy League的 Full Professor 等級,如此的背景,讓我特別好奇她對向「新X方」般的補教機構是如何的看法。
她給我了一個我忘記不了的表情,很專業地沒做出批評,但那表情的意思就是「那種就別談了吧!」
可惜台灣的補教和學生對於留學考試如 TOEFL, IELTS, GRE,受到了對岸的影響不小,追求短、淺、速成 ,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學習」和真正的英文。導致在研究所寫 literature review、research papers 時大大受挫。
但,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分數和實力兼具呢?
就以準備「托福寫作」或「GRE 寫作」來看,現在坊間普遍「流行」以下面幾種方式準備。
[1] 用中文「思考」寫什麼論點(以離散的 mindmap 輔助)
[2] 用中文「思考」如何不離題
[3] 用中文「思考」如何給例子
[4]「欣賞」高分範文
[5] (認真的學生) 練習寫不同題目的 essay,有時間就練一 篇新的,盡量多練新題
但有一點學習經驗的人,可能對以下在檢討寫作的狀況都不會感到陌生。
老師: 你這邊想表達什麼呢?
學生 : Oh…因為題目問...所以我想說就同意...然後給了~的
例子...(結巴講了30秒)
老師: 誒,那你怎麼什麼都沒有寫下來?你講了一堆怎麼這邊兩句話勒?而且這兩句話的連貫性在那呢?
這樣的現象,特別常發生在只使用樓上 1, 2, 3, 4 學習方式學習的學生。1-4的學習模式,也許可以幫我們走半哩路。這樣的學習方式,可能會幫「英文底子本身就不錯」的同學托福寫作拿個24分、GRE 寫作拿個 3.5 分、IELTS 拿個 6-6.5 分,但通常就這樣了(那我們可以推出底子沒有特別好,對英文寫作又疏於練習的考生的分數了)。
實際「操作」像是寫作、口說這樣的 productive skills (產出技能) 時 ,發生「自已以為自己有做到,但是實際沒有做到的狀況」是再自然不過的。如同我們不會假設我們看了戴資穎寫的「羽球操作手冊」後,認真想了手冊裡所分享的 insights,羽球就會大幅進步般。因此,只靠1-4是絕對不夠的。
所以這時,很認真的學生,可能會想組備考團,開始盡量寫不同的題目 (第五個準備方式)。但這時一定要記得「rewrite」仔細檢討 feedback 比寫很多新的題目重要這個概念。因為太重要,我要再說兩次。
「rewrite」和仔細檢討 feedback 比寫很多新的題目重要
「rewrite」和仔細檢討 feedback 比寫很多新的題目重要
知名作家John Irving 曾經說過
“I have confidence in my stamina to go over something again and again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Rewriting is what I do best as a writer. I spend more time revising a novel or screenplay than I take to write the first draft.”
說到底,ETS 現在出新題頻率高的狀況 (TOEFL in this case),我們要的不是賭「碰到一樣的題目」,我們要的應該ETS不管出什麼變化,因為我們有了實實在在的「寫作能力」而什麼題目都能應付。
如果不依從寫完的第一個 draft 所得到的 feedback,仔細思考、再寫出一個 draft,「第一次做的努力,效能就會大打折扣」。我再說2次:
「第一次做的努力,效能就會大打折扣」
「第一次做的努力,效能就會大打折扣」
我們應該是要在寫作的過程,過程慢慢體會 60分的文章變 75分再變成 90分的文章的「過程」。做「有質量、刻意的練習」,才是寫作真正進步的不二法則。
但會有點辛苦喔。但,成功本身就是在克服辛苦的過程在迷人,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