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喜同事陳偉信榮升博士,除了推介這篇文章,這幅古地圖也大有名堂,來自1942年美國人繪製的「二戰勝利後新秩序地圖」。這幅地圖中,有四大軍事強國:美、英、蘇、「南美合眾國」,其他都是非軍事區,包括佔有印度支那的「中華合眾國」,至於德意日三大戰敗國則被隔離處理......
▶️ 博爾頓的核彈:特朗普的中國情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t5UBeFh_8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Postwar #US #China #EU #Disinformation #Capitalism #PeacefulTransition #LiberalWorldOrder]
受《信報》邀請,寫二戰終戰75年及戰後體制的分析,以及對今後國際關係的啟示,也算是為今日的 #EuropeDay 留一些印記,煩請指正。
圖︰Maurice Gomberg Post-War New World Map
當然,如果想聽聲同更多的分析,可以到The Glocal Fortune Insight的Podcast︰
https://prime.fortuneinsight.com/web/posts/483625…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三大因素異變 戰後體系瀕崩塌 @EJ Global Plus (9 May 2020)
雖說2020年僅過了不足一半,但相信不少港人均希望這一年沒有開始,畢竟自去年12月起,國際社會飽受新冠肺炎打擊,百業蕭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社交距離」政策有所改變。從國際關係研究而言,前法國駐敍利亞大使Michel Duclos、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分別撰文,指新冠肺炎將會改變舊日的世界體系──儘管有另一些學者如Joseph Nye認為,國際關係的基本地緣政治因素依舊,疫症也沒有改變國家地貌及基本地理因素,自然沒有改變地緣政治的基本盤。
周五為二戰歐戰結束75年,這四分三世紀有不少事件衝擊戰後重建的系統──例如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九十年代的巴爾幹半島戰爭及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代的民主回潮及金融海嘯,但廣義而言國際社會對「自由世界體系」仍有一定信心,相信這些衝擊可透過體制內自我修繕機制處理。但筆者認為,這次可能真的回不去了。
2018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s)發表了有關戰後體系(Post-War Order)的研究報告,定義戰後體系包括以下特質:自由化的貿易體系帶來長達70年的經濟發展、全球民主政體的增長及普世價值出現、以外交手段及國際平台解決國與國的糾紛並建立共同安全體系。然而,這3個構成「自由世界體系」的元素,背後卻由3大政治信念所推動:多元政體(Polyarchy)、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及和平演變(Peaceful Transition),而這3個信念卻因資訊科技的革新、經濟生產「安全化」及威權政體進化,早已變得脆弱。新冠肺炎的出現,不過是將問題以疫症的方式呈現,成為自由世界體系失效的明證。
自由世界體系的基礎,源於國際社會對民主體制的追求,以及對普世價值的堅持。因此,即使世界如何改變,自由主義仍是國際社會共識,民主體制仍是國家體制最大公約數。然而,這套民主體制並非一人一票票值均等,而是精英與民眾間的政治默契。政治學者Robert Dahl提出,現代民主體制其實並非「多數人統治」,而是「多重」的「少數人統治」:不同界別及利益的民眾將權力賦予可代表他們界別及利益的少數精英,而精英與精英之間會透過協商、共識、競爭等政治行為,回應自身界別及利益的民眾,同時吸納其他界別及利益的民眾支持,從而獲得政治權力管治國家。
真假資訊湧現 破壞社會互信
在這種多元政體下,精英與民眾之間建立一定程度互信,精英透過資訊及權力「壟斷」保證了政體的穩定,從而保障民眾政治及經濟生活;民眾透過公開與有競爭的政治參與、保障他們政治選擇及經濟自由,也賦權政治精英管理及分配社會資源。然而,資訊科技革新,除了降低民眾獲得資訊的成本,更大幅降低資訊生產的成本。資訊的成本結構有所改變,正面來看是令精英難以壟斷資訊,進一步迫使他們對民眾開誠布公,加強民眾的參與及監察,對民主體制而言本是好事。但資訊生產的成本大幅下降,市場上真假「資訊」充斥,反而令判別資訊真偽及價值的成本大增,不利社會之間互信。
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歐盟早前發表有關錯誤資訊的研究就直接指出,在社交媒體有大量不當甚至虛假資訊散播,直接影響民眾判斷疫情的嚴重性,更指有部分假資訊是故意發布,希望影響民眾對政府政策的支持,從而打擊政府民望。當精英與民眾出現不能逆轉的信任鴻溝,再加上社交媒體背後演算化資料管理,「多元政體」的基礎──精英與民眾之間政治默契自會變得脆弱,「自由世界體系」也就崩裂一角。
「自由世界體系」的另一元素,在於全球化與市場經濟,成為決定經濟生活及經濟合作第一原則。因此,國際合作以推動自由貿易為主,西方社會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下投資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國,享受「全球分工」及「跨國產業鏈」的經濟紅利,而發展中國家成為西方國家的製造工廠,同時因着西方的投資獲得新技術及資金發展自身產業及經濟。這種支持資本主義、提倡互惠互利的南北合作學說,一直主導着過去30年經濟發展。
意識形態埋堆 板塊化成趨勢
然而,「全球分工」及「跨國產業鏈」的背後,較少人注意的是一旦產業鏈因天災及人為斷裂,對本國經濟生產甚至國家安全造成打擊──而這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對歐美社會的一大啟示。由於過去30年「全球分工」,令歐美國家將不少生產醫療物資的工廠轉移到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因此當原材料因為需求水漲船高、生產工場遠在外地、物流鏈因為全球封關大受影響,先進的歐美國家竟出現醫療物資短缺情況。這正警告了歐美國家領袖,「全球分工」及「跨國產業鏈」所帶來的國家安全危機。
除了將口罩、保護衣、呼吸機等醫療物資成為國家戰略物資外,跨國產業鏈布置及產能管理今後也會成為「國家安全」一部分。當以前單純的商業決定,今後多了一重「國家安全」思考,原來的「全球一體化」將會更為「區域化」及「板塊化」:意識形態相近的國家會自組一個板塊及區域經濟整合,確保產業鏈穩定的同時可保障國家安全。
事實上,日本及印度提倡的「印太自由走廊」本有這樣的雛形,而今後只會有更多結合政治、安全、經濟的區域整合出現,原來的「自由世界體系」也就出現根本變化。
但為何「區域化」及「板塊化」會成為自由世界體系的終局,箇中原因是西方社會了解到,冷戰結束背後「和平演變」理論已成過去,單以經濟合作以達到社會及政治改革、將威權國家拉向自由世界的外交政策,變得不合時宜。不少威權國家透過自由世界體系累積政治及經濟紅利,反過來有能力影響西方社會,年前提到的「銳實力」就是這種思考方向的有力觀察。與此同時,西方社會內部對自由世界體系的不信任,也令西方外交層面無力維持舊日那個理想國,反而要更用心處理國內矛盾,以免走向下一波「威權回潮」。
結果,全面的「全球化」被視為不再帶來經濟紅利,反而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及安全危機。當建立戰後體系的西方社會,不再相信自身建立的制度,「自由世界體系」的崩塌只是時間問題。世局丕變,本是服務於「自由世界體系」的香港,面對「自由世界體系」的崩潰,是心存僥幸希望這次也可逢凶化吉,還是勵求變革以圖浴火重生,繫於一念。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beralworldorder 在 Anne Applebaum on the future of the liberal world ord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Anne Applebaum on the future of the liberal world order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a liberal world order ? And how will the war in Ukrain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