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櫃子考了英文、日文的領隊及導遊考試,很幸運的都錄取了,在一邊看著的兒子覺得媽媽怎麼考什麼都會過,感覺很簡單。
但是說實在,櫃子在年輕的時候是花了很多時間精神在語言學習上的,那時五專畢業要插班大學,五年級的時間都是在K書中心包月的(咦K書中心是什麼大家知道嗎?) 。
語言這種東西就是很奇妙,沒有用了會生疏,用了語感又慢慢的回來了!這好像騎腳踏車一樣,會了就是會了~
我跟兒子說,千萬不要以為很多事都是隨便做一做就會有成果,因為他還來不及參與媽媽的青春時代,不知道櫃子當初是常常準備插大考試準備到廢寢忘食的~~ 有時晚上躺在床上,想到什麼不是很確定的,就起來查字典或是記下筆記,隔天問老師問同學的。
也就是那個時候,櫃子累積了一定的外語基礎~~ 每天多唸一點點,365天下來就有37倍的進步,這是一種人生成長必要的時間精神投資,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默默耕耘,有一天就會發光發熱!!
有朋友說,他英文不好,不敢去旅行,其實這跟英文不好也沒有太直接的關係,走出去了,世界就在你腳下!
如果真的擔心語文問題,坐下來開始學習就對了啊,因為語言跟數學不一樣,數學是真的不會就是不會….語言,只要學了,只要練習了就會的!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很棒,想跟大家分享。這也就是1.01的365次方的概念。
節錄如下: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
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反之,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這證明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1%的改善並不特別值得注意 - 但其意義卻可能大得多,尤其長遠來看。隨著時間過去,微小改善所能造成的變化非常驚人。
我們往往期待進步是線性的,至少希望它快一點發生,但事實上,我們努力的結果經常姍姍來遲。這些努力並沒有白費,只是被儲存起來了。直到許久之後,先前付出努力的價值,才會顯現出來。
專家指出,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
也就是金髮女孩原則,是指最高程度的動力出現在難度恰到好處的挑戰時。在心理學研究中,這被稱為「葉杜二氏法則」:動機的強度會在無聊與焦慮中間達到最高點。
根據金髮女孩原則,當執行的任務恰好位在當下能力的邊緣,人便會感受到最高程度的動力。不要太難,也不要太簡單,恰到好處就對了。
要有剛好足夠的成就保持動力,也有剛好足夠的錯誤繼續努力。一旦建立習慣,重要的是持續產生微小的進步。這些小進步與新的挑戰可以讓你保持投入,若恰好擊中「金髮女孩區」,就能進入「心流狀態」。
科學家試圖量化這樣的感覺。他們發現,要達到心流狀態,執行的任務必須超出你目前的能力約莫4%。
精通=習慣+刻意練習
習慣為精通創造基礎。
想要從「A」到「A+」,某些技巧確實需要自動化。籃球選手必須可以不經思考地運球,才能繼續往下去試著精通以非慣用手上籃;外科醫師必須重複下刀無數次,直到可以閉著眼睛切第一刀,才能專注應付手術期間發生的幾百種變數。
原文出自以下連結: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fbclid=IwAR1hYyseG-vjOTFIJxuoCnwj5tgm5XNTAkRtoTxwvnz3brnscw6U_FcG7l4&id=5095535&utm_campaign=fb_cw-social-daily&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b_cw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