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時代,很多以前的「必需品」都變得不切實際,經典例子是手錶。電話在手,又何須多戴一隻手錶看時間?
但正如吃飯不只為醫肚,戴錶也不再是為了知道現在是幾時幾分。
勞力士話齋,一隻手錶的意義不在於 tell time,而是 tell history。
戴在手上的,對有些人來說,是一個故事。
當然,很多人買錶都沒有故事,純為保值或炫耀,道理就好似唔係個個拖手仔都代表係真愛一樣。一個達叔咁款嘅肥佬拖住 Chi Ling 咁樣嘅姐姐,就是典型一個為炫耀一個為「保值」的例子。當中的所謂「故事」,就只有「各取所需」四個大字。
黐線,故乜 Q 嘢事?大把成功人士都係八舊水買隻膠錶。
係,Lloyd Blankfein 都係戴 Swatch 而已,但是否他做什麼都是對的呢?一個穿著萬幾蚊西裝但戴住幾百蚊膠錶嘅人,其實係另類嘅譁眾取寵。
像 Josh Kushner 就不同了,求求其其已經靚靚仔仔,係一個 disruptive 嘅 VC 而不是守舊的 banker,佢戴到 Swatch 嘅玩味。
吓?Swatch 都咁講究?唔通有人可以影衰 Swatch?
從前有隻狗叫做陸百狗,很喜歡宣傳自己戴膠錶,以為這樣就是貼地這樣就是親民這樣就是實事求是。但當全世界都知道你是一個面皮薄小器自大凡事斤斤計較的獨裁者,又怎會因為你戴 Swatch 而對你另眼相看?要影衰 Swatch 好難,但他做到了。
然後,講到錶,又點可以唔提 PP?
識啲唔識啲嗰啲最鍾意講嘅一句就係,識買一定買 PP 啦。Hello,請問,什麼叫做「識買」?有錢咪識買囉。冇錯,PP 的確係奢侈品中嘅皇者;如果 Hermes 嘅 Birkin 難買,PP 嘅 Nautilus 難買程度就係 Birkin 嘅十倍。產量少,品質要求嚴格,而且有苛刻的教條:如果 PP 真是賞賜一隻 Nautilus 或 Aquanaut 給你而你斗膽轉售出去的話,PP 會立刻將你 blacklist,你以後想買都難。
聽完都想笑,有錢嘅又點會轉售,轉售嘅即係冇錢啦;所謂規矩,咪又係狗眼看人低。
所以話,由八舊水一隻 Swatch,到八十萬一隻 Patek,都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
有故事的身外物,才是千金難求。
有個朋友託人找一隻已經停產的 Explorer,死都不要新的,只要當年那隻款,三六九的數字特別細。為什麼?「以前舊老細戴呢隻錶,佢教我做人要留條底線畀自己。前年佢過身,我做人冇晒方向。記得佢戴呢隻錶,搵到佢,我搵番自己。」
有個朋友問我,Marcus,你買 IWC 有冇折?咁多錶,點解要買 IWC?「當年公司送咗隻錶畀我,就係 IWC,嗰年好幾個重要同事都有隻。有一年自己唔爭氣,週轉不靈,賣咗隻錶。一直好後悔,到而家搵得番錢,好想買番隻 IWC。」這位朋友口中的「公司」就是蘋果,唔係美國嗰間,係將軍澳嗰間。唔怪得之,肥佬手上嗰隻軍綠色手錶,咁似 IWC。
有個朋友買咗隻 Panerai 送畀老婆,係結婚週年禮物,但老婆極度不滿。點戴呀?咁大隻。有心買都買隻女裝錶啦,肯定係買完畀自己戴啦。朋友一臉委屈,細細聲話:「你知我唔識呢啲嘢,但隻錶真係買畀你㗎。」你唔係話畀我聽呢隻錶襯我啩?「我覺得個型號幾有意思啫。」老婆看看型號,是 PAM...... 1314。自此,無論上班套裝還是出街牛仔褲,那隻 Panerai 都形影不離。
無端端寫咁多錶,因為我最近收到一隻錶,是當年我送給她的禮物。
「送出去嘅嘢,我唔會收番。」
「隻錶太重,戴住好辛苦。」
錶再重,也重不過一個故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