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去買來看了!
聽完從0到1作者演講的心得(或摘要)。
【選擇市場,攸關重大】
現在大部分非常成功的企業,例如Google或是Apple等,他們都在創業初期選擇相當少人做的市場。因為市場對新創企業的成長發展而言很重要。這賦予新創企業成長的潛能,讓新創業者不需在紅海中滿是競爭者的市場裡廝殺,僅需要專注的在既有鎖定的市場之中發展,持續探尋使用者的需求,找出最大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方法,自然而然的就能替新創企業帶來不斷成長的動能。
他舉到一個例子,像是「開餐廳」。餐廳到處都是,如果今天一位新創業者想開餐廳,例如開在台北街頭,業者肯定得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此時如果要生存,創業者就得去想辦法做出差異或區隔。像是把餐點或服務做到非常細分、細膩,讓自己的餐廳與其他的競爭有不同之處。可是這麼做又會帶出市場規模受限的問題,因為市場區隔過細後,能夠服務的對象相對就變小,商業規模的發展就無法有效開展下去。
【成功的商業模式無法被輕易複製】
好比像是做科學實驗一樣,我們可以反覆一直做實驗,直到做出各種不同結果,用來驗證比較實驗過程中的差異,進而找出可以調整的變數等。但商業模式不是。商業模式難以像是做科學實驗般的被反複驗證。一如我們現在要去複製出另外一個Google所做的搜尋引擎、Apple做的各種產品或是微軟擅長的作業系統等,從現在來看都不可能再複製出這些公司。
成功難以被複製,因為創業家選擇的市場(或商業模式)很重要。他再次舉到一個例子,像是Apple當初因為PC發展到了瓶頸,迫不得於1983年請Steve Jobs離開執行長位置之後,再重新聘請回當初那位在百事可樂擅長商品行銷的執行長。但問題並不會因為Steve走了就消失。事實證明,那位新回鍋執行長無法拯救已經岌岌可危的Apple。直到1996年,Apple重新請回Steve Jobs,接下來陸續推出iPod、iPhone、iPad等,徹底將Apple逆轉救回。直到他最近觀察從2011年Steve Jobs離開之後,現在的Apple又重回商品再包裝狀況,似乎沒有往少數獨佔市場發展。
【要懂得為自己做出適當的選擇】
曾有人跟他說念史丹佛大學很好,他聽了,也進去讀。有人跟他說念裡面的法學院很好,他也跟著照做,甚至後來進了一所在紐約相當知名的事務所。但他總是會想,這樣選擇是對的嗎?難道不應該質疑這一切嗎?聽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適當嗎?他滿是問題,直到他發現當人們都活在同樣的框架下,進而被限制住,造成在同一個市場裡的高密度重複競爭,導致無法凸顯出一個人的競爭力,此時,要談什麼創新根本是天方夜譚。因為環境限制的關係,生活的圈子太過安逸,他活在看不到盲點的世界裡,以為在那個世界裡就是全部,進而失去創新的能量與想法。
他再次舉到同樣的例子。當大家都覺得開餐廳很好,每個人都有類似想法時,因此一堆人跑去開餐廳。此時,可能少部分的人可以從開餐廳中獲利,但就長遠來看,那些已經獲利的餐廳還是得面對後進入競爭者威脅,要維持競爭優勢在那種市場之中並不容易。市場競爭門檻不高,導致大家在同一個市場裡互相消耗,無法區隔出彼此的優勢在哪。
話鋒一轉,他提到哈佛學生的例子,很多商業或管理的學生還沒畢業(Catch the last wave)就開始想著要去哪些事務所工作,一股腦想到某些熱門產業去工作,例如1989年,很多哈佛畢業生想進入Michael Milken公司工作,可能很多人順利的進入理想公司獲得想要的工作,但後來該爆發垃圾債券風波,引起不少問題,公司也造受重創。而這些曾經被人捧為天之驕子的人又怎麼了?他們無法面對市場劇烈變化,因為喪失競爭優勢,沒有危機意識,被周圍的安逸思維保護的太好,導致市場變化時,無法順應情勢做出改變。選擇,很重要。
一大票人一窩蜂去做的事情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他特別提到,當我們把「獨佔」與「競爭」放在一起,再佐以實際例子去比較,會發現一些非直覺性的Insight。從上述舉的例子,可以看得到,市場之於競爭的關係,特別是創業家選擇進入的市場,一定要看清楚自己是不是做著一窩蜂人在做的事情。再者,創業家於該市場之中,是否具有獨佔契機,至少不要讓自己在一開始創業就得面對與應付大量的競爭者,是一件攸關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不要人云亦云,挑戰現有思維】
最近當紅的幾個關鍵字,像是Educational software、Enterprise software、Cloud computing、Big Data等,到處都有人在提,特別是創業圈很喜歡跟風,看到有什麼題材現在很多人關注,一堆人想都沒有想就往裡面鑽。他開玩笑說,如果有個商業模式是把這些字串連起來的話,他絕對不會投資。理由很簡單,因為企業創新的能量不是來自於這些既有的科技或是服務。這些關鍵字只是實現商業模式的一種工具或是方法,但不是一個決定事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他特別強調,現在很多人會輕易用現有分類來定義許多已經成功的企業,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因為現在有不少成功的企業難以定義在某些類別裡,好比Google過去難以被定義,而現在卻被人定義在廣告媒體業之中,要是某些企業已經被定義的話,就很容易會成為他們其中的一份子,接著就得在這群人裡面競爭,失去新創企業的獨特性。他說:「不要成為他們其中的一份子,而是成為其中的一種。」請用描述的方式去形容你在做的事情,避免用那些很潮的文字或是既定標籤來說明,那會限制住新創企業的發展格局。
所有的趨勢都被評價過高,越是趨勢潮流的就會被過度評價。(All Trends are overrated. The more trendy it is the more overrated it is.)
他鼓勵人們要挑戰現有思維。像是他,看到各種商業模式,總會站在反對側的角度去挑戰,試圖找出這商業模式的缺陷或是問題。因為全新的商業模式,可能就在逆向的挑戰思維之中被找到。這就回到競爭的本質上,人們害怕競爭,不喜歡面對舒適圈之外的事物,反而盲點很多看不到真相,導致商業模式的評估太過樂觀,無法真正面對問題,令企業發展緩慢甚至失敗。
【不是只投資科技領域,而是看商業模式】
很多人認為他只投資科技業,他說或許從結果看起來像是樣沒錯,但從一開始Paypal的成立到現在,其實他真正關注的還是商業模式本質。例如交易這件事情,早期在美國並不容易,詳細的就不多說,但只是過程中藉由科技的手段解決人們的需求,而這市場在當初卻沒有人注意到,甚至沒人想做。換個例子來講,最近在全球很熱門的Uber也是一樣,選擇一個相當少數人做的市場,他的競爭不是那些既有的競爭對手,而是商業模式的本質。有人以為他們是科技業,但他們或許根本就是傳統的運輸業。
例如Facebook好了,在2012年掛牌上市之後,很多投資人都在問Facebook的營收來源應該只有廣告,除了廣告之外好像想不到這間公司還有什麼價值。但如果深入去看Facebook這家公司,他們好像是靠廣告營收沒錯,可是實際上,公司內部卻有很多產品研發小組,進行各種不同的專案研發。這些產品有些已經被應用在Facebook上,有些則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成熟。這跟Apple或Google的發展很相似,他們都花費非常多的心思在產品發展之中,維持公司創新與競爭的能力,讓公司的商業模式可以變得更穩定紮實。(我個人補充,事實上他說的沒錯,在FB出來之前,根本沒人想到廣告可以這樣做。)
「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小樂:我的生存之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問題] ios15.1 重要位置已經無法看歷程了嗎- ios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iPhone 請益《重要位置》 - Apple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問題] ios15.1 重要位置已經無法看歷程了嗎- 看板iOS 的評價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問題] ios15.1 重要位置已經無法看歷程了嗎- iOS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iOS15動手玩/ 推薦「專注」模式把煩人通知交給系統時間留給 ... 的評價
- 關於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問題] ios15.1 重要位置已經無法看歷程了嗎| PTT iOS (iPhone 的評價
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iPhone 請益《重要位置》 - Apple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想請問各位蘋果使用者們,在更新到ios15後要怎麼像之前一樣能進去看細項,自從更新到15後都沒辦法點進去看每筆的紀錄,路徑:定位服務-系統 ... ... <看更多>
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摘要 : 1. 打開iPhone 的「設定」選單,點選「隱私權」選項。 2. 點選「定位服務」選項。 3. 進入定位服務頁面後,下拉選單找到「系統服務」。 4. 接著點 ... ... <看更多>
iphone重要位置摘要怎麼看 在 [問題] ios15.1 重要位置已經無法看歷程了嗎- ios | PTT數位生活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天發現隱私權內的定位服務裡面的重要位置只能看到前一天的記錄,摘要的記錄也只顯示筆數無法點進去看了,更新到ios15後就這樣了嗎----- Sent from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