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印(英語:imprinting),又稱印記、印跡、印隨或印痕。在行為生物學中指的是一種不可逆的學習模式:通常在一段比較短的,由基因決定的時期里(敏感時期),環境的刺激會被長久地植入個體的行為中,後來看來就好像先天習得的一樣。本能理論認為,銘印是通過學習,而掌握了鑰匙刺激而形成的現象。
-Wikipedia
Photo by @tsai.shifan
#chingyihuangjewelry #abundancerin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mprinting基因 在 黃鐙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在拍大愛的戲~
很多公益團體邀約都無法出席
真的不好意思
這次因為@小胖威利 邀請義賣
才知道這基因異常的罕病~
***什麼是小胖威利症 以下轉載至小胖威力官網
https://pwsa.eoffering.org.tw/contents/text?id=16
1887年,英國籍醫師Langdon Down首次描述一位青少年女性合併有智能遲緩、身材矮小、性腺機能不足及肥胖,並且將這些症狀歸因於肥胖(polysarcia)所導致。1956年,三位瑞士籍醫師Prader、Willi和Labhart提出一系列有相同症狀的研究報告,並在1981年時發現病因為第十五號染色體長臂的15q11-q13發生基因片段缺失。
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 (Prader-Willi Syndrome, PWS,俗稱小胖威利症),為第十五號染色體缺陷所導致先天、終身性的遺傳性罕見疾病,發生率約1/15000~1/20000不等,與地區、種族、男女無關。依缺陷機轉可分為四種類型:
1.約70%的患者是因來自於父親的第十五號染色體具有小片段缺失(Micro-deletion)。
2.約25%的患者其第十五對染色體皆來自於母親 (單親源二倍體; Uniparental Disomy, UPD)。
3.約5%的患者是因來自父親的第十五號染色體上的基因銘記作用控制中心(Imprinting Center, IC) 發生突變。
4.其餘1%的患者是染色體轉位或異常所致。
有時為方便稱呼,上述第一類的簡稱為缺失型,第二、三類稱非缺失型,第四類稱轉位型。
常見的徵狀
* 普遍輕度到中度的智能障礙,並伴隨情緒與學習障礙
* 皮膚因色素較少而顯得白皙
* 性腺發育不良:性線發育不良(男性多隱睪、女性多無穩定月經)、第二性徵不明顯
* 過度進食、無法控制食慾、強烈的覓食行為
* 固著特質
* 構音異常
* 特殊外觀:前額窄、長型頭、杏仁眼、小嘴、上唇薄、嘴角下垂
* 新生兒及嬰兒期肌肉張力低下(出生時軟趴趴、不會哭)
* 嬰兒期餵食困難、生長緩慢、體重增加不易
* 於一週歲後至六歲間,進食能力漸正常,對食物的興趣亦逐漸提高,體重快速增加
#管理員
imprinting基因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from Minlin Kao: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 George Orwell , 1984.
史諾登 (Edward Joseph Snowden),美國中情局前雇員、同時也是國安局技術承包員,日前踢爆美國當局正在進行全面監控、侵犯人民隱私與基本自由、龐大的「稜鏡計劃」(PRISM),因而展開尋求他國政治庇護、全球大逃亡的旅程。
本週 4日,法國《世界報》(Le Monde)亦使用「老大哥」字眼,揭露法國政府—隸屬於國防部(Ministère de la Défense)的外部安全總局(DGSE,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extérieure)早已進行多年的祕密監控活動。DGSE 運用超級計算機,攔截、紀錄所有發送至法國境內或海外的電磁訊號「內容」(地點、日期、通訊期間、訊息量等),還包括了此些情資訊息的「載具」。事實上,法國境內的電腦、電話以致所有的通訊設備,都處於常態而全面性、甚至非法的地下監控之中。
美國小說《一九八四》裡描述的極權主義、威權主義高壓統治的世界,透過社會控制與種種制約的手段:監控、跟蹤、威脅利誘、箝制思想、控制言論、洗腦教育、語言使用、歷史篡改等,利用人性的弱點、薄弱的心理與意志,製造利害衝突、不惜犧牲生命,讓人們相互背叛、告密、誣陷,遂行「殖民」與「統治」的真實目的。
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識?
真實發生在台灣本土的二二八、美麗島、白色恐怖,諸多事件至今仍真相未明,轉型不正義、威權遺毒尚未徹底清除。若將小說《一九八四》視為一種原型(prototype),在21世紀勵行「民主制度」、以民主以自由以人權立國的幾個泱泱大國當中,我們再度看見政府與統治者以「國家安全」為名義,不斷更新手段技術與形態,創造許多更新更多元、更精緻化的「一九八四」的變異(variation)、變態(mutation),生生不息的後裔子孫們(offspring)。
透過教育與大眾傳媒的雙重管道,透過不易覺察、四處橫行的偽善、政治正確與假道學(不論大是大非先講求要有「禮貌」、抗議要說英文較為國際化不刺耳),進行更精準的社會控制。
那些不假思索的「意識形態」與「雙重思想」(double think),有如基因烙印(Genomic imprinting)一般,深深鑲嵌於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肌膚骨骼血肉之軀;有如與生俱來地,存在於我們的大腦與神經元、流於我們原初的血液之中。
是的,不要懷疑。「無論統治者、黨或老大哥做了什麼,都將會被視為『絕對正確』」;即使其說法、行為相互矛盾,亦然。」人們幾乎從不懷疑,因為那些懷疑者,乃是思想不潔者,他們早已被謀殺、被群眾公審的亂石打死。
老大哥無所不在。
人們的覺察能力與自主意識有待全面覺醒,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與反抗的能量與行動,必須更為快速地累積與捲動。如果不,赫緒黎(Aldous Leonard Huxley)筆下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與我們今日苟延殘喘、猥瑣匿居的這個社會世界,相距日益不遠。
imprinting基因 在 媽媽對孩子的無盡影響:基因銘印(gene imprinting) 的相關結果
2021年5月7日 — 上述受精卵在不改變基因序列的條件下左右子代的性狀表現,稱為基因銘印(gene imprinting)。其原理是DNA 經甲基團修飾,對胚胎發育過程的基因表現 ... ... <看更多>
imprinting基因 在 Genomic imprinting - simple - 痞客邦 的相關結果
造成基因體印記的分子機制就是甲基化作用,生物體會特定的對其父系或母系染色體上的胞嘧啶核苷酸進行甲基化印記(imprinting),而甲基化的印記結果造成 ... ... <看更多>
imprinting基因 在 基因組銘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基因 銘印(英語:Genomic imprinting)又譯遺傳印記或遺傳銘印(genetic imprinting)是一種遺傳學現象,指只有來自特定親代的基因得以表達,而不遵從孟德爾定律依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