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分享心理系教授的近期研究💪🏻
心理系真的充滿各種好玩的東西 大家可以填看看
有個有趣的小研究,想要邀請大家參加。這個研究想要探討臉部特徵和個人特質之間的關聯性,需要你據實填寫問卷以及上傳一張清楚的照片。相關的資料,都不會外露,若有發表的需要,也都會用去連結的方式來處理。
為了感謝大家的參與,玩美移動股份有限公司準備了50元的超商禮券,會用線上的方式提供,不過僅限台灣使用。
請提供正面大頭照乙張:整張臉需要佔據照片整體的70%~80% ,可提供身分證照。眼睛需正視鏡頭,自然表情不露齒微笑。頭髮不能遮蓋到眼睛,並清楚呈現臉型輪廓。
*檔案大小限制為10MB
請先準備好照片,然後填寫表單,因為涉及照片檔案的上傳,表單會需要登入您的google account。以上
點這裡去填寫問券:https://bit.ly/fjuface
「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張賢Johnn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張安樂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docs] 分享基於Google Script的檔案上傳系統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教學google表單上傳檔案 - 3C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google表單無法上傳檔案已遭伺服器拒絕的原因和症狀,DCARD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Google表單上傳檔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上傳國家/地區或語言摘要以將目錄在地化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google表單發生錯誤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google表單發生錯誤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google表單發生錯誤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IPHONE相機的照片,無法上傳GOOGLE雲端硬碟? - Mobile01 的評價
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張安樂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課程通知1》
課程名稱: 電腦基礎與網路行銷運用課程
課程目的:
一、新媒體時代,手機無法代替一切,唯有專精搭配電腦
線上作業才能使自己想要傳遞的訊息做準確以及大量
的傳遞。
二、參加本課程免費但是不能遲到早退。
三、本課程將會讓你快速完成-如何迅速擴大你的菁英團隊
、如何快速運用網路營利◦
四、本課程特邀聘-兩岸知名網路行銷實務老師與大家互動
實地操作。
「課程內容」:
一、Youtube 頻道基本運作 :
課程時間:60分鐘(包含實作課程與考試)
如何上傳影片、管理影片、下載影片、影片連結、影
片基本曝光、影片圖元概念、解析度概念、為螢幕說明。
二、個人FB運作:
課程時間:60分鐘 (包含實作課程與考試)
一個良好FB帳號的完整性建立、PO文注意事項、FB
下載影片與上傳、如何增加有效好友、如何運用有效FB好
友作個人公關、如何在個人FB做基本行銷。
三、Word 檔案基本文書運用:
課程時間:120分鐘 (包含實作課程與考試)
Word 檔案文字大小與顏色包含字體、文字取代、段落相關教學、圖片插入編排、各項表格製作、圖案圖形製作、各項公函與表單包含手冊製作、檔案輸出格式。
四、電腦路徑與資料夾基礎概念:
課程時間:60分鐘 (包含實作課程與考試)
C槽與D槽解說運用、資料夾建立與檔案歸檔方式、檔
案存取與尋找、壓縮檔運用、各種檔案名稱與相素大小說明、桌面捷徑。
五、Google 雲端與 E-mail 運用:
課程時間:60分鐘 (包含實作課程與考試)
1.雲端運用:開起雲端空間、購買雲端空間、共用雲端、
私人雲端、分享雲端等、包含資料歸檔◦
2.E-mail運用: E-mail重要性運用與法律效用、基本收發
信件、信件主旨與信件發送單位、信件資料夾件檔與歸
檔、通信錄管理、收件正本與副包含密件發送邏輯、信
件往返禮儀相關。
六、上述第一次綜合測驗包含建立學習line群組養成慣性
超做一個月後做總結線上考試公佈合格者名單◦
---------------------------------------------
《參加人資格》:
一、具備一分鐘能打10個中文以上能力者。
二、必須自備筆記型電腦,電腦必須灌製如又軟體Office
系統、CS6、威力導演等軟體+拍照性能不錯的手
機。
三、對黨的理念相同的同志及家人和朋友,歡迎踴躍報
名!
---------------------------------------------
報名截止日期: 2020年1月30日
---------------------------------------------
《上課日期》2020年2月1日(星期六)
上課時間:09:00~18:00 另外額外諮詢時間可到23:00
上課地點: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150號9樓
請於回覆時打上「+1」以利人數之統計。謝謝!
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一年半以來,身邊越來越多朋友談及數位轉型,甚至開了相關課程,分享企業關於數位轉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今年就讀博士班,目標第一篇投稿SSCI論文,恰巧也是從去年就開始準備的數位轉型,針對此事,分享一些實務與理論心得,拋磚引玉,簡單探討數位轉型。
【數位化不等於數位轉型】
談數位轉型之前,幾個觀念要先建立起來,比方說:
1. 運用數位類型的工具,改變原本工作的模式或方法,這是「數位化」,並非數位轉型。
2. 傳統電視台,引入數位設備,將原本的類比檔案轉成數位檔案,這是數位化,不能稱作數位轉型。
3. 原本沒有公司網站、粉絲專頁,然後建了個官網、開個粉絲專頁,這同樣不能稱作數位轉型。
4. 把原本紙上媒體的文字內容,轉移到網站上去,或是刊載於數位媒體上,這同樣是數位化。
5. 工廠將設備連接到網路,並且上傳設備執行時的數據資料到雲端進行分析、監控,這樣的行為是數位化。
因此,準確來說,先認識清楚數位化與數位轉型之間的差異,命題明確了,後面要探討的內容,才得以有意義的繼續。
【數位轉型到底是什麼?】
讀博士論文時,探討數位轉型的內涵與方法,用中文的語意似乎比較難理解,可是改用英文的說法反倒容易了解,透過英文的詞彙來看,看得會更容易一些。
・Digitalize(數位化)
・Digital Transformation(數位轉型/變形)
望文生義,從英文字面上的意義,不難看出數位化,比較像是一個事件、一個作為、一個應用,可是數位轉型採用了變形、變化,帶有進行式的意義,兩者相較起來,後者偏向連續、長期且進行是個進程,常會搭配英文的Processing一起用。因此,用非常簡化的說法,數位轉型是一連串持續發生的作為,基於原生數位土壤(Digital Foundation),衍生的各種對策、方案、辦法。
【什麼不是數位轉型?】
這問題看起來沒什麼,但卻很容易跟許多管理學、經營學、商業策略的各種名詞混在一起,因此整理了一下哈佛個案、SSCI論文之中,提到的幾個別踩的誤區,以免錯解了數位轉型,導致探討數位轉型時,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組織變革 ≠ 數位轉型
・企業再造 ≠ 數位轉型
・數位行銷 ≠ 數位轉型
・社群經營 ≠ 數位轉型
・商業發展 ≠ 數位轉型
・財務管理 ≠ 數位轉型
還有很多的詞彙,不完全能與數位轉型連結在一起。主要的原因是這些詞彙可以存在於數位轉型之中的其一項目,可不代表單一項目能代表數位轉型,這在定義上需要弄清楚一些,不然談到數位轉型,肯定會混亂、混淆,甚至被大量資訊給掩沒,導致數位轉型沒能做,可卻做了一些傳統管理、組織改造的事情,影響原先數位轉型所需要做的重點項目。
【數位轉型對企業來說,該怎麼做?】
因為實在不想長篇大論,就藉由別人舉的鮮明例子來說明,可能會比較容易判斷差別。
・你會懷疑Google這樣的公司,不是一間數位原生企業嗎?
・你會懷疑Sales Force這樣的公司,需要數位轉型嗎?
有趣的問題又來了,下面的問題,引出更有趣的思考。
・你心中的Tesla,是數位轉型的典範嗎?
・你認識的Amazon,他們需要做數位轉型嗎?
但,問題產生的對比與落差,或許會令不少人看出距離。
・你理解的IBM,是否需要做到數位轉型?
・曾經稱霸一方的NOKIA,需要數位轉型嗎?
・Yahoo在你心中,是否需要數位轉型?
・華盛頓郵報在數位轉型上,是否成功?
諸如此類的問題,或引用都想辦法在論述上,找個明確的施力點來分析、解釋,試圖讓更多人理解數位轉型這一詞,到底應該怎麼去實際應用。畢竟,探討數位轉型的範疇太大,尤其近幾年在全世界吹起一陣數位轉型風的論文浪潮,好多人在討論,也衍生出各派不同的說法、觀點。
【思維與作為的徹底數位轉變,才是數位轉型】
以媒體業為例,最常看到被拿出來探討的例子:
「現在的KOL,一個人所能帶來的影響力,已遠遠大於傳統經營思維的媒體,而這些媒體面臨到的問題不只是閱覽量降低,而是一個人的時代,已經能衝擊整個媒體,甚至擊垮媒體。」
數位化是數位轉型過程中,必經之路,也是不可欠缺的一環,可回到剛剛的例子,媒體在這些KOL崛起的年代,尤其排行前百、前千的人,都可能比一個媒體所帶來的影響力、擴散力要來得大,這中間產生的差距、差別,也就是數位轉型介入時,所需思考準備的工作。不過,這並不是要傳統媒體改經營KOL,而是去理解KOL到底做了哪些事情,他們面對數位浪潮(Digital Century),做了些專屬於這世界、世代喜愛與喜好的事情。
再舉個例子,以我實際參與過的顧問案來看:
台灣某知名媒體想要下重本在數位上,並且將原本電視的影響力,發展到網路之中。但問題來了,他們想到的幾個方案是:
・請電視主播到粉絲專頁開直播
・開直播隨便聊想辦法拉粉絲數
・主播衝出粉絲數後再來開業配
上述三點對策,就後來結果論來看,沒有一個成功。問題跟原因到底出在哪邊?當時,發生了什麼問題?更準確地來說,他們最終想出來的對策,依然是數位化,還是離數位轉型很遙遠。
・主播放不下身段,不喜歡分享專屬自己的內容
・主播覺得開網路直播有損自我形象,不願意做
・主播認為阿貓阿狗都能開直播,做了貶低自己
・製作人認為主播名氣高,開了一定會有人去看
・製作人以為主播很有魅力又漂亮,網友會喜歡
・製作人覺得網友就是喜歡隨興輕鬆的生活題材
這些,都是來自於「第三方」的主觀意識,如果又對比到成功的KOL呢?
・KOL對某些題材專注且投入,並有高度興趣
・KOL關注粉絲與社群的好惡,持續優化內容
・KOL貼近粉絲即使賣醜搞怪也會去討好粉絲
・KOL會精心思考策劃什麼樣的內容粉絲想看
・KOL重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表現要來得更重
歸根究底,光是媒體之於數位轉型的發展,隨便舉一個例子,就有如此程度落差,而這落差,對於每天活在網路、數位世界的原生工作者,在一間原生的營運數位產品、商品的公司裡,或許問題不大。但跳出來具有數位土壤基礎的公司之後,很多企業在數位土壤這一塊都還沒有耕耘出「共通語言」、「共通認知」、「共通連結」的狀態下,要談數位轉型,問題又會不小心岔到「表象說是做數位轉型,可骨子裡卻只是做到數位化」而已。
以上一點心得分享,最近開始整理論文的基礎論述,又看到最近許多商業導入數位轉型的失敗案例,一些個人感觸。
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教學google表單上傳檔案 - 3C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文章- 教學- Dcard,本次教學功能:google表單內建上傳檔案功能, ... 檔案數量上限,一個人能上傳幾個檔案,選項只有1、5、10,可惜不能自己設定數量. ... <看更多>
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Google表單上傳檔案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檔案上傳 系統」 使用Google Drive 以及 Google 試算表【 Google Sheets變成資料庫- EP3】/ File Loader System Development. C w C 頻道iPhone. ... <看更多>
google表單檔案上傳不能用 在 [docs] 分享基於Google Script的檔案上傳系統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參考本版上一篇討論 Google Apps Script 的文分類在 docs
我就也放在這個分類了,若有錯誤我再修改
小妹我因為最近工作上有需要建置「檔案上傳系統」系統的需求
但是一來沒有經費,二來這個系統做好後也不是我的業務範圍
(會直接整個交付給需要使用的單位)
所以簡單來說,需要在免費,而且操作簡單的前提下完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篇文長,直接看重點↓
基於 Google Apps Script 的檔案上傳系統教學
https://chibaby1231.pixnet.net/blog/post/47094673
※ 由於小妹服務的地方是學校單位
所以用「模擬面試用的 備審資料上傳系統」作為範例說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長詳細說明:
目前以「上傳系統」這個概念來說,實作方法不外乎:
1. 抓一台機器架 FTP
讓 user 用網頁或 FTP 軟體上傳檔案
後台再利用 FTP 軟體或網頁,把所有上傳的檔案整個抓下來
缺點:
(1) user 在上傳檔案時,會看到其他人上傳的檔案
不符合需求單位的預期
(2) 使用帳號/密碼或匿名登入,及使用 FileZilla 等 FTP 軟體
對於非資訊人員來說,這些都是屬於「需要學習」的特殊技能
且檔案最後需在 Android 平版及 iPad 上呈現
目前還未確認 FileZilla 可否支援
2. 用 NAS 架雲端硬碟
讓 user 用網頁上傳檔案
後台同樣利用網頁下載及管理檔案
缺點:
(1) 同 1.,有資料夾的上傳權限,就有瀏覽權限
(2) 操作難易度比 1. 簡單
但在後台管理上,尚未確認 NAS 上的檔案是否可直接透過瀏覽器開啟觀看
還是需要把檔案下載後,再用平板或 iPad 的 App 來開啟觀看
3. 架一個 Apache Server
直接用 PHP 寫一個上傳畫面,讓 user 不需登入即可上傳檔案
上傳資料直接丟在 Server 本機的磁碟目錄下,後台在登入 Server 後再直接抓下來
缺點:
(1) 「登入 Server」對非資訊人員來說
這幾個字看起來就不是自己有生之年能搞懂的事情
等於系統架好後,下載、備份或彙整檔案的工作沒辦法整包交給負責單位
不然就是要花時間再寫一個 view 的頁面
讓負責單位可以上去瀏覽上傳狀態並下載檔案
(2) 多一台要管理的 Server =口=|||
同 (1),就算是架在虛擬機裡還是多了一件麻煩事
總結以上,為了解決「上傳者不能看到其他人的檔案」的問題
勢必得做一個上傳畫面,單純只能做上傳動作
又為了解決「系統做好後就可以整包丟出去」的理想
在多方拜 Google 大神
發現【 Google Apps Script + Google 雲端硬碟 】非常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 前台與 Server 部份 =
透過 Google Apps Script 控制上傳畫面
(充當 PHP 及 Server 的效用,還不用自己架 & 管理 Server)
把上傳的檔案直接丟進 Google 雲端硬碟中
(儲存空間在雲端,也不用自己管理,Google 的安全性也算可信任)
根據其他人的測試,單個上傳檔案據說 200MB 以下都 OK
= 後台管理部份 =
因為是 Google 雲端硬碟,只要把資料夾共享,負責單位也能自行操作
另外 Google 雲端硬碟在行動裝置上開啟檔案也沒問題
透過 Google Apps Script 製作上傳系統的詳細操作方式
連結跟上面一樣:https://chibaby1231.pixnet.net/blog/post/47094673
內有完整原始碼可直接複製使用
以上分享,若有錯誤之處,還請不吝指正
下台一鞠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83.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ogle/M.1488980479.A.626.html
感謝各版友推文留言 >////<
也很感謝版友 namcp 推文提醒,前面文章中忘了提到我也測試過 Google 表單
在下面補充:
1. Google 表單部分
現在 G suite(包含 Google for Education)的表單,是可以支援「檔案上傳」
※ 一般個人版的的 Google 表單則看不到這項功能
同時結合表單裡面一些必填資料、上傳檔案限制等
包含檔案大小、檔案類型、檔案數量等,其實功能上是非常完備
但是問題就在於,這樣子做好的表單,一定得是「同機構」內的使用者才能填表
換句話說,一打開表單就得登入,登入後還要是同機構的,才能填寫
雖然是不符合我這次的需求(無法匿名填寫、傳檔)
不過若是公司內部使用,大家平常都已經登入公司的 Google 服務
那麼應該就沒什麼影響,而且也能避免其他人亂入,亂丟檔案進來
2. 手機瀏覽部分
(1) 經測試,我分享的上傳系統,手機瀏覽上傳檔案,功能上都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介面上沒有完全做到 RWD,也就是用手機看的時候還需要放大
所以如果有此需要的,再麻煩自行另外修改 CSS 囉
(2) 若是直接用 Google 表單,RWD 跟功能上應該就都不用擔心 :)
※ 編輯: chi1231 (203.72.56.218), 03/10/2017 09:02: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