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們為什麼總在連續煲劇?
你是日以繼夜地在網飛(Netflix)上一口氣連看《養虎為患》(Tiger King)嗎?
連覺都不睡,就是為了看看這部謀殺懸疑紀錄片裏的真兇是誰?
一整天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完全沉浸在最近「人人都在說」的電視節目裏?
好吧,不是只有你才這樣,特別是當下全世界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因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而處在封鎖令下,各大影視串流巨頭公司都在獲得破紀錄的新訂閲用戶——Netflix在2020年第一季度就有1600萬個新註冊用戶。
即使在這之前,連續追劇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廣播時報》(The Radio Times)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在英國有一半人口承認自己會一口氣看同一個電視節目八個小時。
這感覺可能聽起來很熟悉,你或許也會為這種過份沉迷而感到一陣罪惡感來襲。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以繼續讀下去,或許你會對自己的「煲劇」習慣感覺良好一些。
它們用這些小伎倆令你欲罷不能
追劇成癮並非全是你的錯。
很多我們最喜歡的電視串流平台會使用一些微妙的技術,為的就是想盡辦法令你繼續看。
「我可以輕而易舉地一天內看完一整套連續劇,」電視評論員兼主播斯科特·布萊恩(Scott Bryan)坦承說。
不過,他說,「追劇是偶然開始的」,而且最初是由消費者帶動起來的。
「Netflix意識到,很多人都傾向於批量看節目,哪怕是像《老友記》(Friends,《六人行》)這樣你已經看過的劇……Netflix暗暗慫恿你再多看一點的方式是非常微妙的,而且他們會用上一些小伎倆。」
「他們在一個節目開播的時候就很快地找到方法,比如縮略圖的作用。在一集結束的時候,你看到演職員表的一刻,他們就立刻將畫面縮小到屏幕一角,然後自動加載下一集。」
「就是這樣,你有時候被吸進去,連著看三個小時都渾然不覺。」
方便追看的設定
你有沒有意識到,大多數做串流電視節目的大公司在設計節目的時候,就有想到如何讓人追看。
斯科特說,Netflix的脫穎而出,是因為他們「真的在角色人數和情節單元的數量方面做過實驗」。
他用該公司很受歡迎的原創劇《勁爆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來做例子。
他們知道「你永遠不會在一個節目中間開始看的,你會從最開頭開始看……所以它有大概40個角色。」
「你在一個八小時的系列劇裏面就能夠有那樣的深度,比起平常那種將它分成八集60分鐘塞到線性播放電視頻道裏的劇所能夠做的更多。」
這當然有負面影響
一些專家表示,看太多電視可能會造成焦慮和加劇抑鬱。2016年,日本科學家甚至說,這可能會致命,指出長時間坐著可能導致血塊形成。
心理治療師漢米拉·裏亞茲博士(Dr Hamira Riaz)說,一集接一集地看節目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這又可能對我們的睡眠有負面影響。
「追劇意味著你在將自己調動到一個高度興奮狀態,為一個更長得多的時間做凖備。這會令你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安靜下來,」她說。
所以,一些官能刺激的內容,比如一場駭人的謀殺——特別是如果這當中關係到一個你最喜歡的角色被殺——「可能會刺激到共情部分的神經系統」,而裏亞茲斷定,這「不會帶來晚上的一個好覺」。
不過,「愛情荷爾蒙」會令我們感覺很好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欲罷不能地一直回來繼續看。
「當我們對某一個角色有代入感的時候,就會導致一種叫催產素的愛情荷爾蒙分泌,它會建立起連結,」裏亞茲解釋說。
「現在有那麼多的內容,你總能找到至少一個電視或系列電影裏的角色,是你能夠跟著一起走一段的。」
它可能對情感關係有幫助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不過請繼續往下看。
就以《戀愛島》(Love Island)為例——這個在英國非常流行的系列真人秀,全是年輕、漂亮的單身族,試圖找到「那一個人」,但同時要面對一系列的考驗。
節目在2019年開播之後,英國國內尋求情感諮詢服務的數量躍升了41%。
裏亞茲博士認為,這當中是有東西琢磨的。
「如果我們在花時間一集接一集地看一個系列,我們就有可能是創造出一個長達多個小時的空間,來與我們的情感和關係對話,」她說。
很多人對於吸引他們的電視節目會有很強烈的情緒反應,特別是如果我們最喜歡的角色發生了一些令人震驚的事情時。
「我們的大腦是不去分辨現實事件和幻想事件所帶來的刺激的,」裏亞茲說。
我們都想參與熱點話題
另一個瘋狂追劇的原因是所謂的「FOMO(ear of missing out,即害怕錯過)」,特別是在封鎖令期間,能夠做的事情非常少。
「我曾在一天裏花了10個小時看一部劇,而我甚至都不喜歡那部劇,」一個叫《Binge》的互動藝術展創作者布萊恩·洛貝爾(Brian Lobel)說。
「我們追劇是為了加入公共討論,」他說。
「我想,對於跟不上這些內容是有一種焦慮的,這迫使人們更加要追。」
我們需要一些「不事生產的時光」
「追劇這個字眼就帶著非常負面的內涵,對吧?」布萊恩說。
「我發現,人們對於自己看了多少電視有著很深的尷尬。」
「我們很尷尬於不事生產,花時間不工作然後說:『其實我今天看了六個小時的電視,因為我不要在工作電腦上看五個不同項目標籤,我就是需要……停下來。』」
所以,如果你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要加入那幾百萬個追劇者的行列,那布萊恩會鼓勵你不要有罪惡感。
「我們不會說:『我狂看了一本書。』但是事實上,我們這一個世代裏一些最偉大的作者,正在寫電視劇本。」
「我是最不可能叫人停止『煲劇』的人,」他掛著一個大笑臉說。
所以,懂了吧,如果你要這樣做,你可以盡情地享受當中的每一分鐘,每一小時,甚至是一整天。盡情看吧!
原文:BBC中文網
#娛樂 #生活
fomo治療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BC中文網】情緒情感始終在變 甚至會永遠消逝
你認為情緒是亘古不變、全人類共通的天性?大部分人都這麼想。
其實,情緒始終在變,一種情緒在不同時空會有不同的體現,情緒的種類也會隨時間推移而增減,有些甚至會永遠消逝。相應地,人們表達、描述情緒的語言也在變。
環境催生、改變人的情緒、情感和用以描述這種體驗的詞匯。有些情感、情緒被時代淘汰了,而它們的名稱則隨著語言的演變而被其他情感、情緒「套用」了。
社交網絡時代的人早晚會跟一種時代催生的新型情緒: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失機會、錯過好事),這種情緒的誘因通常是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帖子,別處正在發生某件激動人心、不可錯過的事,而自己卻無法在場參與。
專門研究人類情緒演變史的專家,莎拉·查尼(Sarah Chaney)在BBC廣播3台介紹了一些永遠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情緒,以及表達和描述情緒的語言、方式。
她認為,了解過去有助於人們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
下面7種情緒、情感或精神狀態已經不復存在,而用來形容它們的詞匯不斷演變,成了裝新酒的老瓶。
1. Acedia - 怠惰、慵懶、無精打採
Acedia 特指中世紀一個特定群體中出現的精神情感狀態,這個群體就是修道院僧侶。
這種情緒通常在精神危機時被觸發,被它控制的人會感到絶望、倦怠、懶散,甚至有還俗的念頭。
查尼博士說,放在當今社會,這種情緒可能類似於抑鬱,但Acedia 這個詞和它所表述的那種情緒跟中世紀修道院僧侶的精神危機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據信這種情緒是當年男修道院院長們的一大擔憂;感染這種情緒的僧侶通常變得懶惰,令院長們感到絶望。
後來,acedia 這個詞的定義和使用隨時間推移而演變,逐漸成了跟怠惰(sloth)可以通用的同義詞。怠惰是基督教義裏的「七宗罪」之一。
2. Frenzy - 狂躁、狂亂、狂熱、癲狂
這是另一個中世紀情緒,類似於憤怒,但比今天的「憤怒」一詞的指代更窄,特指一種情緒。
查尼博士這樣解釋這種情緒:「帶著frenzy情緒的人非常焦躁不安,激動易怒,有時會暴怒發作,橫衝直撞,鬧出很大動靜。」
顯然,靜靜的狂熱在中世紀是不存在的。
這種情緒突出表明,現代人傾向於把情緒理解為內在的、自己可以設法掩飾和隱藏的東西。
3. Melancholy - 憂鬱、憂傷、傷感、愁緒
憂愁、傷感(melancholy)如今通常被用來描述默默的哀傷、憂思。
但過去可不是這樣。
查尼博士介紹說,人類從中世紀進入現代文明時,melancholy 是一種肉體的痛苦,經常伴以恐懼和害怕。
在16世紀之前,人們認為人體內四種液體的平衡關係左右人的健康:血液、痰、黃膽汁和黑膽汁。
如果黑膽汁過多,人就會憂愁傷感。
當時還有人認為自己像玻璃一樣易碎,懼怕運動。
法國國王查理六世就有這種傷感的錯覺,讓人在他的衣服裏縫上鐵條,保護他的身體,以免不小心破碎了。
4. Nostalgia - 懷舊、鄉愁、思舊
懷舊,nostalgia,這個詞和它所指代的情緒,可能大家都熟悉,也是個常用詞。
但它最初是用來形容一種當時認為的身體疾病。
查尼博士說,那種疾病是18世紀的海員特有的病:他們在海上飄泊,遠離陸地和家鄉,思鄉情切,這時就會得這種病。
跟現在人們認為的思鄉病、鄉愁、懷舊不同,18世紀的思鄉病是有身體症狀的。
患了思鄉病的海員會感到疲憊、慵懶怠惰,受到不明原因的疼痛的折磨,無法工作。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喪生。
那跟我們現在所說的懷舊顯然是兩回事。
5. Shell shock - 炮彈休克症
大部分人聽說過炮彈休克症,或彈震症這個詞,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前線士兵的一種心理狀態。
和懷舊、憂愁等情緒和形容它們的詞匯一樣,最初人們談論炮彈休克時,是把它定位在介乎精神和身體疾病之間的,並且在這個基礎上予以治療。
查尼博士說,炮彈休克症患者會有奇怪的痙攣,往往喪失視覺和聽力,即使他們表面上看起來挺正常。
一戰爆發時,人們以為這些症狀是因為太靠近炮火和爆炸,大腦受到震蕩和損壞。
後來,這些症狀被認為是患者的經歷和精神狀態導致的,就像創傷後遺症。
6. Hypochondriasis - 疑病症、癔病症
疑病症、癔病症徹底跟情緒和精神掛鉤,是在19世紀。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歇斯底里/癔病體現在男性患者身上,就叫hypochondriasis。
查尼博士說,當時人們認為這種病會令人疲憊不堪、身體疼痛,消化不良。疑病症的病源在17、18世紀的時候被認為是脾,後來改為神經系統。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相信這些症狀是因為過度擔心身體狀況、害怕得病而引起的,因此儘管有身體出現病症,實際上得病的是精神和情緒。
7. Moral insanity - 悖德症
「悖德症」(moral insanity)這個詞匯是1835年一個名叫詹姆斯·卡沃斯·普里查德(James Cowles Prichard)發明的。
查尼博士解釋說,這個詞的意思就是「情感型躁狂」(emotional insanity)。
很久以前,「道德」(moral)這個詞的意思涉及「心理」、「情感」,同時也有我們現在理解的道德之意,所以容易引起困惑。
當年普里查德醫生診斷患了「悖德症」的人,都是沒有精神疾病症狀但行為怪異。
他覺得很多患者跟大部分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但可能無法控制情緒情感,或者在無意中犯了罪。
比如,有教養的上流女性的盜竊癖(kleptomani)被視為悖德症的一種,因為涉事的女士在人們心目中沒有任何理由需要偷盜。
查尼博士說,這個詞基本上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極端情感、情緒,也經常被用來形容不服管教的孩子。
#社會 #歷史
fomo治療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也1️⃣1️⃣1️⃣1️⃣了嗎?]
1980年代後,衝動購物的行為從產品本身轉為消費者本身,例如性別,年齡層與性格特質。在2000年的期刊發表了發現衝動型購物的人們,容易受到內在線索與外在線索影響購物行為,其中內在線索包含:正向情緒,憂鬱情緒,對於身形的在意。外在線索包含:廣告,視覺訊息,與促銷的影響。
而在2013年時,有個詞彙’’FOMO’’正式加入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y),F͙e͙a͙r͙ ͙o͙f͙ ͙M͙i͙s͙s͙i͙n͙g͙ ͙O͙u͙t͙。
也就是害怕錯失某些新事物。這樣的研究從社群媒體興起後開始,去探討人們害怕錯過新事物而無法跟上時代的種種相關行為。因此我們可能會看到新的手機問世後很想要知道有什麼新功能,我們可能會看到網美穿上這季流行的款式而也想要跟隨。
如何避免FOMO的干擾呢?認知行為治療的心理學者 Aarti Gupta在 ’’Tips to Get Over Your FOMO, or Fear of Missing Out’’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三個法則:
✏️接受自己有𝐅𝐎𝐌𝐎:
理解與接受自己的確有害怕錯失的焦慮後,才能進一步處理FOMO所帶來的影響。
✏️減少關注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與頻率:
很多人有一早起來就打開FB或IG的習慣,練習在一天之中只固定某個時間去關注社群訊息。
✏️練習正念(𝐦𝐢𝐧𝐝𝐟𝐮𝐥𝐧𝐞𝐬𝐬):
正念是一種不評價的覺察狀態,讓我們專注於此時此刻的活動與感受。因此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各種活動練習就專注在這個活動下,例如洗碗,洗澡,走路,都充分去感覺肢體與知覺感官的狀態,減少一心多用。我們慢慢會減少被各種零碎訊息與思慮來影響我們的行動。
此外,有很多生活小技巧也可以協助我們減少衝動購物行為:
⏱️練習讓自己在較大支出時有個等待期:
類似讓自己建立2週或以上的等待思考期,減少因為促銷訊息或是注意力過於關注所造成的衝動購物。
⏱️減少外在線索刺激:
包含減少出現在商場或是瀏覽購物網站:你一定會發現如果某天你看過什麼商品,接下來許多天這類商品的廣告就會出現在你的臉書或是各種網站廣告上,怎麼抵擋得了><
⏱️建立不需要太多花費的興趣: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投注在一個生活興趣上而讓自己樂在其中,不僅是為了減少衝動購物,更是增加我們生活正向感受的方式。一旦有個投注的方向時,我們也會減少因為心情不好而購物的行為。
但,怎麼可能不買呢?大家還是會在週年慶時相遇得到啊!(誤)
在購物季寫出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都能因為購物得到安心的愉悅,而是不因衝動購物後需要處理後續的情緒與實際問題喔!祝大家買得開心!
參考文章
✔️Seounmi Youn and Ronald J. Faber (2000) ,"Impulse Buying: Its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ues", in NA -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27, eds. Stephen J. Hoch and Robert J. Meyer, Provo, UT :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Pages: 179-185.
✔️Tips to Get Over Your FOMO, or Fear of Missing Out’:https://adaa.org/…/tips-get-over-your-fomo-or-fear-missing-…
好文連結:
那些雜物教我的事
https://www.facebook.com/…/a.17943152406…/2081267018602387/…
fomo治療 在 English 4U 空中美語- 周末的夜晚裡,你一個人在家,閒閒的滑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答案是有,你所感受到的情緒問題叫做FOMO。 ... 錯過」,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warning 預兆nervous 緊張不安的thankfully 幸好;感謝地cure 療法;治療| Facebook ... ... <看更多>
fomo治療 在 害怕變邊緣人86%兒少有"FoMO錯失恐懼症"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網路交友暗藏許多危機,出現一種簡稱為 FOMO 的「 Fear of missing out 社群恐慌症」現象,這種社交方面的焦慮感,會讓人持續想知道別人動態,行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