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在航空界,但還是一直持續的關心台灣這片天空。出了這件事情,其實這兩天的心情悶悶的,有幾個朋友也在復興航空,飛行員.空服員.還有地勤。那群飛行員是當時一起考試,比我優秀被選進去的。
我曾經非常看好復興航空,在大張旗鼓的2012年間,一切欣欣向榮,有著良好的形象,優秀的飛行團隊還有一個清楚的夢想,要立志成為一間小而美的航空公司。
就當時來講很正確,也很符合當時候復興的經營策略,畢竟跟前兩大華航跟長榮相比,資源規模相差太多。
但經營團隊換人後,大舉擴張,幾架A330的運用都有很大的討論空間,航線開了又收,時間帶差,沒有搶攻主要獲利來源,為此我還跟某人意見相左,說別家公司的人不用來批判它們自己的經營策略。只是,他現在也成了失業名單上的一員。
人生常常是這樣,一張紙,天堂掉到地獄,在台灣這個資方為主的勞動市場,人人都是捧著玻璃飯碗,常常不是自己吃快弄破碗,而是公司隨便一敲就破了。
希望每個復興的員工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為台灣的天空繼續努力。
https://www.facebook.com/…/pb.26123778427…/295385460861533/…
今天,跟一群特別的朋友見面,感觸很深。
昨天,他們還是人生勝利組:
他,為了犒賞自己榮升教學機長,兩天前訂了一部進口名車。
他,為了給交往多年的女友一個一輩子的承諾,一完訓就求了婚,規劃美好的未來。
他,克盡職守,為公司奉獻了青春,終於等到可以退休、放下重擔、卸甲歸田的一天。
但今天,他們的人生不再一樣。
他,打電話去車商,退訂。
他,不知如何面對未婚妻,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他,上千萬的養老金恐怕求償無門,高齡屆退的他,已經做好準備去當大樓管理員。
他們是復興航空的飛行員。
--------------------------------------------
復興的解散,與最近兩起空難脫不了關係,幾年前,復興才榮登台灣航空業的獲利王,但那些獲利是奠基在壓低成本、血汗經營的成果;揠苗助長的後果就是看似美麗的花,卻一折就斷了。
航空業是個資本密集的產業,需要長時間投注資金和塑造公司文化,才能在多年後收割奠基於飛安的果實。
復興的衰敗,或許可以給我們很多的思考空間。
第一,一個再賺錢的航空公司,一旦砸了飛安的貞節牌坊,走向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
第二,今天的安逸,不等於明天的幸福。作為飛行員,我們永遠都有備案,alternate airport, system redundancy, contingency fuel...等,那對於我們的工作呢?你有沒有為自己的工作權file alternate 呢?你有沒有能力或管道monitor這架搭載了你的人生的飛機呢?
復興飛行員現在正在籌組自救會,一個沒有法源依據的組織,但那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如果,他們以前就有工會,他們可以在公司開始走叉路時,提醒公司回到正軌。
如果,他們以前有工會,他們的勞動條件可以被改善,人員流失的狀況可以獲得解決,或許間接的可以避免近兩起空難。
如果,他們以前有工會,就算不幸遇到資方惡性倒閉,他們也不致於在人生的低谷中求助無門。
--------------------------------------------
雖然,EPU還未正式成立,但秉持著飛行員互助的精神,從昨天開始我個人,以及華航分會的幹部們都開始動員,希望能幫復興飛行員爭取該有的權益、找到下一站的幸福。
我正在努力運作的策略,是朝著政府、長榮以及復興飛行員三贏的局面而做。
我已經建請勞動部,以主管機關處理大量解僱的角度,建議長榮航空以專案方式擇優聘雇復興飛行員,一方面解決復興惡性解散的人員安置問題,二方面提前因應EPU未來團協的休時訴求,補足人力。另外,也為政府在一例一休事件中,傾向資方的社會觀感做個平衡與彌補。
這個提案獲得初步的認同,希望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工會能做的事很多,但沒有工會就什麼事也做不了,唯有透過團結,才能為公司創造奇蹟。
遺憾的是復興航空飛行員還來不及團結,就已被這陣風雨吹散。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