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急診之詩
#一曲醫療團隊前線之歌
#這裡沒有英雄
《急診室醫師的COVID-19 一線戰記》
_胖鳥著
「OHCA! OHCA請準備!」
我走了出來。
該死。又跟上次一樣。
隔離室沒空;急救室裡躺著疑似病人。
這時已經是爆發的第二週半,我已經有點麻木了。
於是我穿著單層戴著個N95擋一下,非常優秀的厭世系學弟去穿兔寶寶。
OHCA基本上就是個大部分身體都在鬼門關裡的人,
只要有能力,不該讓他沒有尊嚴。
「推候診室吧!」大哥發話了。
雖然候診室早就被劃成了暖區,
但是將急救設備推到了幾週前還塞滿悠閒等待看診、吃瓜子喝水幫手機充電的家屬病人的候診區,
還是有種超現實的感受。
這一關,不一樣。
不是技術上的難度,而是我們都知道這救不活了。
跟來的男性家屬腿軟,往地上一直跪,質疑著我們什麼都沒有做。
女性家屬不斷懇求我,再一下下好嗎?再一下下好嗎?爸爸還沒看到!
雖然很心疼他們,但我也很心疼躺著的病人,
肋骨一根一根斷,
他被吊在了俗稱著陰陽魔界的twilight zone,
上不了奈何橋,去不了天堂殿。
最後我終於搞明白了,孩子們害怕的事,不是母親要走,而是爸爸沒有見到老伴最後一面。
我說,你們別怕,他現在已經走了。
不要讓他受苦。
我們現在停下來吧,把他整理得乾乾淨淨,爸爸看到她亂糟糟的樣子,會受不了。媽媽還會等的,他不會這麼快走,他就在我們四周,看到爸爸才會走。
孩子聽完,如釋重負。點頭說,讓她好好走吧。
說完,向我們用力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
我也回敬了九十度的禮,心中痛苦的說,我什麼都沒做啊。
在死神面前,
我是多麼的無能為力!
第二階段,上到我PTSD的階段。
每個救護車送來的發燒、老人、喘,幾乎就是陽性。
從一開始篩到陽性重症會讓我自我擔心很久,到最後我簡直是麻木了,還開始比較起誰抽的Ct值高,苦中作樂。
第三階段,有很多可愛的阿伯阿媽來,有很多有趣的主訴。
頭暈,起床爬不起來,不小心摔破水杯。
一看x光,我都含著眼淚打電話給樓上專責要床,都新冠肺炎。
這些症狀大概都是低血氧搞的禍。
這世界上是沒有其他的疾病了嗎?
文章出自《這裡沒有英雄》
作者特別授權轉發
-
胖鳥
我以前可愛的急診同事
跟她的熟識要從我剛入行說起
那年,22歲剛畢業的我
菜鳥一枚
踏入醫學中心的急診室工作
遇到剛好來急診PGY的胖鳥
她本人一點也不胖
有著個性美與纖細長腿
站在她旁邊總是很有安全感
當時的我每天有查不完的醫護英文
完蛋了…馬上要交班來不急查
又要被學姊電了…怎麼辦
只好默默跑去找旁邊正在打病歷的胖鳥
:這是什麼意思啦!救我~啊這個要怎麼唸啦?教我教我(滿頭問號)
她就像一個大姊姊似的
總是很有耐心的回答我所有問題
我超喜歡她那標準的英文口音
真的很好聽
過了幾個月當我再次見到她時
她已經確定要來急診當住院醫師了
胖鳥:以後我要叫妳和高昕學姊啦,我會開很多set line order 請你們幫忙啊!
嗯
她後來真的開很多set line order
開始當同事後
發現她真的是一個很認真的醫生
一級病人來了總是最先衝上前
常常為了病人病情忙到不吃飯
但就算很累很忙還是會擠一個微笑給我
在我眼裡
她真的溫暖、耀眼有時又酷酷的醫生
還沒有疫情的美好時光
每次她出國都會幫我帶禮物
去菲律賓時 送我一條珍珠項鍊
去俄羅斯時 買了精美玻璃杯
可惜後來上班時
一直跟她班別交錯
我夜班 她白班
後來懷孕只能上白班
但她都夜班QQ
我一直很珍惜和她共事的日子
畢竟會真的把護理師當好朋友的醫生真的不多呀!
在她眼裡我可是天使👼呢
-
這本書
記錄著從2020開始
COVID-19 是如何暴發與蔓延的
寫著急診醫師最真實的日常
身為第一線的壓力、責任、面對的風險
如果你也是醫護
這本書乘載著你我身邊的故事
如果不是
那你更加要收藏
#疫情期間最值得閱讀的ㄧ本書
犧牲的人、留下的血、擦不完的汗
與一輩子都止不住的淚💦
帶你直達第一戰場
見證這場浩劫帶來最貼近我們的真實故事
-
🔍《這裡沒有英雄》
🔸出版日期:2021/07/15
🔸 實體書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84649
聯 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84649
誠 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84649
Momo| https://linkingunitas.com/M184649
三 民|https://linkingunitas.com/S184649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84649
讀 冊|https://linkingunitas.com/T184649
❣️優惠預購中
-
#heroes #急診室 #急診 #急診醫生
#急診護理師 #急診日常 #白色巨塔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 #急診543
#防疫 #防疫日常 #cpr #ohca
#nurselovefoods #ER #ed #nurse #doctor
#emergency #emergencyroom
#emergencymedicine
「ed醫學急診」的推薦目錄:
ed醫學急診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物聯網IoT #智慧醫療 #人工智慧AI #長照 #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 #區塊鏈Blockchain #智能合約
【醫療數據的使用是否合乎情、理、法?】
上週談到:「連網、遠距、精準、個性化、行動邊緣」已成智慧醫療關鍵字 (https://www.facebook.com/lookcompotech/posts/1699933786772571)。
●連網:藍牙低功耗 (BLE)、ZigBee、衛星、Wi-Fi 近場無線通訊 (NFC) 和蜂巢通訊是關鍵連接技術;
●遠距:資通訊技術的發展與醫療保健意識的抬頭加速推動市場,加上數位聽診器、數位 X 光和手持式超音波系統的出現,不少加護病房 (ICU)、急診室 (ED) 和專業護理設施 (SNF) 皆已開設遠距醫療;
●精準:醫療方式與目標市場更聚焦,繼而帶動基因圖譜、FemTech 的興起,曾為人詬病量測不夠精確的智慧手錶,亦漸達醫療級水準;
●個性化:智能植入物更講究匹配度;
●行動邊緣:「資安與權限管理」多需獨立於雲端之外作業,且場域中不同設備對於網路延遲率要求差異大,行動邊緣運算的就地處理能力更形重要。
收集密度越高、顆粒度越細的醫療數據,會比健康檢查的有限抽樣次數更具參考價值;與此同時,AI 在醫療應用將更見寬廣,場景包括:1.數據管理:自動從多種管道彙整病歷或藥物資料並進行管理與分層;2.診斷:分析醫學圖像和症狀以檢測身體部位是否發生異常;3.治療:建議相關治療方案或程序以符合特定患者的最佳利益;4.預測:分析患者病史和病歷,推測疾病發展的可能性;5.手術輔助:協助手術過程須遵循的程序或評估手術風險、生存機會。
然而,物聯網 (IoT) 與人工智慧 (AI) 為智慧醫療帶來百年機遇,但也伴隨諸多挑戰;資料安全、隱私與法規特別是其中關竅。不管是遠距醫療或 AI 應用,「資料的傳遞與分享」都是極其嚴肅的議題,尤其在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 正式上路後,更讓有識之士為之憂心忡忡。雖然此前有人主張以「去標識化」匿名取代,但其實,這是一個灰色地帶。要解除身份訊息,組織仍須了解各種數據處理要求及實施的法律依據;否則,恐仍存在合法爭議風險。
號稱去中心化、不容竄改的區塊鏈 (Blockchain),也可望加入遠距醫療照護行列;不過,最原始的區塊鏈並無「分區管理」觀念,只要隸屬同一個網路,當中所有交易都是公開的!這是它的主要賣點、卻也是令人不悅的缺點;即使在私人區塊鏈中,交易也可公開給網路中的所有參與者。但事實上,由於財務條款、競爭戰略、個資保護或其他原因,多種交易需要保持私密;更何況,資料全面公開明顯與 GDPR 有所抵觸。於是,改良版的智能合約來了!
延伸閱讀:
《醫療數據能否視為無形資產?打哪兒來,往何處去?》
http://compotechasia.com/a/____//2018/0619/39148.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勤業眾信Deloitte #德國萊因TÜV #Lightstreams #PermissionedBlock
★★【智慧應用開發論壇】(FB 不公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mart.application/) 誠邀各界擁有工程專業或實作經驗的好手參與討論,採「實名制」入社。申請加入前請至 https://goo.gl/forms/829J9rWjR3lVJ67S2 填寫基本資料,以利規劃議題方向;未留資料者恕不受理。★★
ed醫學急診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物聯網IoT #智慧醫療 #智慧穿戴 #微控制器MCU #人工智慧AI #行動邊緣運算MEC
【科技,能為醫療、照護、保健做什麼?】
物聯網 (IoT) 最迷人之處就在於:它相當著重垂直的分眾應用。在 FinTech 如火如荼推展之際,聚焦於女人的 FemTech,正悄悄冒出頭……。例如,「母嬰護理」及網路版「智能托兒所」的崛起;飛利浦 (Philips) uGrow 與美國遠距醫療公司 American Well 合作強化數位醫療服務,讓新手父母更便於照顧新生兒;亞馬遜借助 Alexa 為千禧世代的父母提供訪問、連接托兒所體驗的新途徑……。FDA 似乎也看好 FemTech 的後市,於去年批准艾娃生育追蹤手鐲列入一級醫療器械。
人口老化、健康管理、改善醫療效率與醫病關係,依然是智慧醫療照護高舉的旗號。有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用於醫學領域的治療、診斷和康復,半導體已成為醫療電子設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藉以降低成本及設備入手的負擔。資通訊技術的發展與醫療保健意識的抬頭加速推動市場,且不少加護病房 (ICU)、急診室 (ED) 和專業護理設施 (SNF) 皆已開設遠距醫療;可攜式設備的監控和成像系統不斷進化,則助長了家用醫療電子設備的增加及無線功能的整合。
與此同時,對容易使用、個性化和先進醫療設備的需求以及穿戴裝置的採用,亦是醫療電子市場的推力。可攜式醫療設備市場滲透率與遠距監測的增加,以及儲存器件、顯示技術和微控制器 (MCU) 等電子元件的高可用性,將為醫療電子市場創造增長機會。然而,資安、取得成本與醫療數據的隱私疑慮,卻是阻礙市場增長的因素。從產品類別來看,「預測診斷和監測設備」未來數年將佔據近五成的份額。另 IoT 可藉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並聚焦於高品質照護。
智慧手機的普及與全球互聯網連接的改善為醫療 IoT 加柴添火,而藍牙低功耗 (BLE)、ZigBee、衛 星、Wi-Fi、近距離無線通訊 (NFC) 和蜂巢通訊是關鍵連接技術。惟智慧醫療保健市場「寡佔」特色明顯,基本是由少數大型成熟公司主導為特定應用開發特定產品、或收購深具潛力的創業公司支配,小型企業和新進者難以單憑一己之力插旗。全球智慧健康應用正進入新戰國時代,ICT 就屬蘋果 (Apple)、高通 (Qualcomm) 和谷歌 (Google) 最為積極。
有趣的是,中小企業/新創業者不約而同地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與 AI 情有獨鍾。此外,經過市場「清洗」後的智慧穿戴裝置,在功能性與準確度已有進展;除了用穿戴裝置監測,直接「植入」身體是更直接的方式。在植入物內置感測器,能提供即時生物訊息回饋,3D 列印智能植入物,訴求精準與個性化匹配。其實,用 3D 列印醫療植入物不是新鮮事,重點在於是否安全?能否合法使用?好消息是,有越來越多 3D 列印、用於腿腳或脊柱的植入物正獲得 FDA 認證。
延伸閱讀:
《連網、遠距、精準、個性化、行動邊緣,永保安康之道》
http://compotechasia.com/a/____//2018/0619/39147.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蘋果Apple #HealthKit #ResearchKit #CareKit #高通生命QualcommLife #谷歌Google #Alphabet #Verily #飛利浦Philips #uGrow #IBM
★★【智慧應用開發論壇】(FB 不公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mart.application/) 誠邀各界擁有工程專業或實作經驗的好手參與討論,採「實名制」入社。申請加入前請至 https://goo.gl/forms/829J9rWjR3lVJ67S2 填寫基本資料,以利規劃議題方向;未留資料者恕不受理。★★
ed醫學急診 在 急重症FB讀書會- 台灣第一個急診醫學播客SKED(Simple Kind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灣第一個急診醫學播客SKED(Simple Kind of ED)借由急症福爾摩斯偵探館開播了,這個急診醫學播客由急診醫師Sheng-Wen, Hou, MD, MPH及Kai-Wen, Cheng, MD主持, ... ... <看更多>
ed醫學急診 在 華文醫學- 大師講座- 急診醫師不可不會的急救ACLS (上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華文 醫學 - 大師講座- 急診 醫師不可不會的急救ACLS (上集) - 羅祥雲部長- 20190121. 14,510 views14K views. Feb 21, 2019. ... <看更多>
ed醫學急診 在 [問題] 請問醫院或醫療體系有哪個單位英文簡寫是ED? - 批踢踢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是這樣的,最近在看一篇有關中國EMS的期刊
其中有一段如下:
EDs vary greatly in China; in some instances the ED becomes itown
separate section of the hospital with separate inpatient beds,
ICU and trauma surgery.
請問ED何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2.19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