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責不當責
#企業諮商系列
在一堂EAP(員工協助方案)實戰技能課程中,講師提到一個例子:
有一位空姐在航行中的飛機上,遇到客人問:「我吃素,但是忘記訂了。」
空姐答:「我去看看有沒有多的素餐,但若是剛好沒有,就只能提供您三明治或泡麵了。」空姐帶著抱歉的眼神。
客人勉強接受,誰叫自己是臨時到櫃檯才買的機票呢!
但空姐再問:「您訂了回程機票了嗎?我回程可以幫您確認有素餐。」
客人欣喜接受。
但空姐再問:「您介不介意告訴我下榻在哪一家飯店,我請他們訂好回程素餐後,傳真到飯店告知您。」
後來當客人從飯店櫃台收到這張確認傳真時,他對這家航空公司的印象好極了。
講師以這個故事來說明「當責」(accountability),👉「負責」通常只是為行動負責,盡心盡力;
👉「當責」則一定要為最後成果負責,要交出成果。
像上述故事中的空姐就是多做了兩步,確保客人回程可以吃到素餐,並且不僅僅是確認結果,而是讓客人提前確認,省去等待結果的不安。
最近在某些企業服務時發現:儘管已經在內部推行當責的文化,但因為部門性質或是主管特質不同而產生了一些差異,有的部門貫徹得多,大幅改善主動性並提出許多創意解決方案;但有些部門應付了事,還是依法行事,僅僅避免懲處而已。這個現象使得在企業在推行「當責」文化時產生阻力,因為部門間投入心力的不平均,造成更多埋怨。
試想,若是研發、銷售、財務管理中有一方很當責,拼命想辦法創造公司最大利益,但其他兩方不夠積極呢?會有什麼結果?當責的部門會怪罪不夠當責的部門,怪他們扯後腿又生氣公司不公平;而不夠當責的部門為了掩飾自己的不當,也會怪罪他人,最後的結果就是公司的一番美意被打折扣,氣氛變得很差,大家都不開心。
在推行當責文化時,企業要特別留意部門的差異性,各部門有不同的當責指標或定義,這指標需要跟部門主管詳細討論,否則,每個部門執行的難度不同,很容易就會因為挫敗而放棄。
這讓我聯想到一家之中的媽媽腳色,常常會抗議「家中的事只有我一人在乎!」凡舉家裡沒衛生紙了、熱水瓶裡沒有水了、垃圾桶已經滿了等等,其他人好像沒看見,儘管媽媽自己也有工作或是要照顧長輩,但家中只有她一人在當責。
❗️有一人當責,而其他人不的時候,一定會出現埋怨,甚至是終有一天會耗竭,別以為當責的人可以憑愛心或是責任感、榮譽感,永遠撐在那邊。
【本文同時刊載於109年11月號科技生活雜誌】
eap員工協助方案課程 在 錢宇珊 出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一堂必修的父母課程》👇👇👇
Child Parent Relationship Therapy, CPRT 親子關係治療
❤️ 大人的親子工作坊 ❤️
10/17 聽孩子的聲音:如何遊戲中與孩子連結
報名 👉 https://www.surveycake.com/s/Obe9G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是門深奧的功課,
每位家長試圖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孩子,
卻有時有種「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怎麼了?」的感受。
「遊戲」是孩子天生的語言,
生理發展中,孩子開始透過行為與觀察認識這個世界,
遊戲便是孩子與這個世界連結的渠道。
大人隨著社會化與壓迫的生活節奏,
漸漸失去了用遊戲與孩子溝通的能力。
工作坊中,帶領者將引導大人開始「陪伴遊戲」,
再次打開遊戲的溝通語言,
進而,協助大人培養起理解孩子,
建立起孩子溝通的平台。
🎠🚥✈️⛺️🥁🎨🚗
工作坊帶領者 羅明榮心理師:
『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喜愛旅行、聽故事與分享,相信陪伴、真誠與愛是這世界無一不二的心門鑰匙。』
[專業證照]
美國北德州州立大學 諮商及高等教育學研究所 (遊戲治療發源地)
諮商心理師執照 (諮心字第001966)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認證督導(臺諮心證書字第106011號)
青年活動企劃師 (九四) 青企師證字第001號
[現職]
吾心基金會諮商工作室 諮商心理師
各級學校 兼任諮商心理師/特約心理師督導
亞洲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諮詢顧問
企業主管訓練及員工協助方案(EAP) 長期合作講師
[近年兒童工作經歷]
台北市親子館 講師/兒童關係建立
康橋幼兒園 講師/兒童關係建立與介入
台北市陽明中學特教組 特約心理師
新北市私立裕德國小及中學 特約心理師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志工培訓講師/重症病童關係建立
美國德州北德州州立大學child family resource 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親子團體
美國德州crossroad family services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遊戲治療
👧🧒 什麼是「親子遊戲治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1215
親子遊戲治療(Filial Therapy),或者稱為親子關係促進治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Therapy),它是以父母為輔導對象的輔導活動,在輔導過程中訓練父母學習個人中心治療取向的原則,藉此增進家庭成員之間良好的互動以及鼓勵他們多去了解自己及孩子,父母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取向諮商師督導下,和其子女進行親子遊戲時間,使父母成為改變孩童最重要的來源。
這模式最早是由Guerney夫婦在1964年所創立,他們在1964年時運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學派為理論基礎,發展小團體或個人模式的訓練,主要是訓練父母親成為治療的代理者,在家中與有偏差行為和情緒困擾的孩子進行固定、受督導的家中遊戲單元,後來Landreth修改Gureney低結構長期的團體訓練模式為固定十週的結構化團體治療方案,並將對象逐漸擴及一般兒童的父母及幼教、小學教師、社工及與兒童相關的志工訓練上。
親子遊戲治療團體方案為期十週,每週進行一次,每次兩小時,團體帶領者需教導父母親有關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學派的技巧,像:專注、行為追蹤、回應性傾聽、給選擇、非處罰性的設限等技巧。在團體進行過程中,參與的家長必須在家中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一週一次的遊戲單元,並在團體中分享彼此親子互動的經驗。在家庭中每週的親子互動遊戲時間內,父母需扮演跟隨者的角色,讓孩童去主導遊戲的進行,父母還要仔細觀察孩童的遊戲行為、動作、想法和情緒,適時的回應對孩童的理解。
經實證研究指出,此團體治療方案可以增進父母對孩童的尊重、接納,增加正向的親子互動行為,降低父母的教養壓力,甚至進而改善親子關係,提高父母的自尊與自我效能感。對參與家長的孩子,也產生了正向影響,如降低這些孩子的焦慮,以及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更可以正向的提高孩子的自我概念及情緒適應能力。
國內學者及實務工作者也參考Landreth的模式,開始應用在家長的團體及個別諮商工作上,高淑貞老師於民國87年所著的《親子遊戲治療》一書(桂冠出版社出版),對於親子遊戲治療的原則及進行方式有極為詳細的介紹,若各位對於親子遊戲治療有興趣者,可以參閱該書,這是一個融合遊戲治療、家族治療、團體諮商、親職教育等的親子關係介入模式,值得國內從事兒童諮商及兒童教育者學習。
(轉載自 遠東科技大學 連廷誥)
eap員工協助方案課程 在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力綻放|科技舞台攜手實現夢想】
她們就在我們身邊,每一位綻放亮麗光芒的女性
是媽媽、姐妹、奶奶、外婆、阿姨、同事
AMT 有許多優秀的女性夥伴 🙍♀✨
努力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勇於挑戰自己
應材是她們背後支持的力量!
▋應材提供多元學習管道與資源
關鍵內部知識線上學習平台,根據職務角色,客製化培訓課程;員工免費多元主題的線上系列課程、暢銷書籍摘要、TED論壇精選及文章分享,如Appliedx PATHWAY、LinkedIn Learning、Get Abstract
▋精彩生活平衡身心靈
• 免費早餐,午晚餐優惠補助,全天候供應研磨咖啡與茶包
• 給薪生理假、孕婦專屬車位、舒適且私密的集乳室
• 健身房、韻律教室、籃球場,及專業教練課程
• 定期舉辦各式戶外活動、家庭日、一日旅行
• 成立70個以上的社團
• 員工協助方案EAP,提供24小時無休、保密且專屬的心理諮商服務
• 女性員工自發性組成 Women’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twork,全力支持女性同仁身心成長
eap員工協助方案課程 在 TEAPA/台灣員工協助專業協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939年美國職場成立第一個員工協助方案(EAP)以來,歐美公私職場的EAP已超過30 ... TEAPA夥伴們~第八期「國際認證員工協助專業人員證書」培訓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