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護病房查房日誌20180321
大家有沒有聽過? Dialysis disequilibrium syndrome(DDS)?洗腎不平衡症候群?這是在洗腎的時候,可能因為滲透壓的不平衡,導致的一種情況,可能會seizure等症狀。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分享如何預防DDS。
首先甚麼樣的族群呢?是每個洗腎的人都要嗎?
建議是要針對高風險的人,特別是第一次洗腎,BUN特別高,或在洗腎時會出現一些神經方面的問題。
最重要的預防監測指標為限制在治療時的BUN下降,建議是數天內慢慢地下降比較好。
那要怎麼做呢?
1. 洗腎的時候,在剛開始的前兩個小時,盡量用相對低血流速,150 to 250 mL/min,搭配小的surface area dialyzer (0.9 to 1.2 m2)。
2. 病人應該連續三到四天重複洗腎,不過要依照病人臨床的反應進行調整,如果病人沒有任何DDS的症狀,血流速可以每次治療時提50 mL/min,最高300 to 400 mL/min,而且洗腎的時間可以慢慢增加30分鐘,最高到四小時或更多,依照適當移出的溶質情況而定。
3. 若病人有明顯體液過多情況,可以用ultrafiltration治療,這個可以減少移出尿素的量,而且對血漿的滲透壓改變不大。
4. 若病人有顯著的增加BUN或神經學症狀,應該讓病人住院期間洗腎,比較安全。
以上是uptodate的說法,也有醫師會用在透析時注射mannitol (1 gm/kg/次透析),最近老師還遇到使用D50W注射,這些也都可以。
看看大家對於這樣的做法,有沒有甚麼經驗,或是甚麼病人會使用mannitol?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分享喔。
圖片來源: http://www.netdoctor.co.uk/…/liver-kidney-a…/a3034/dialysis/
#腎臟透析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