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旗下的好望角型散貨船”台塑仁輝FORMOSABULK CLEMENT”滿期的大副(汪海峰,35歲)在父親節後一天,在澳洲外海從船上引水梯下船到外海交通船準備上岸回家時不幸被夾傷落海墜落身亡,這是可以避免的悲劇,可以說這是由澳大利亞當局實行的”不人道的船員更換政策”引發的----船員更換必須在海上進行,而不是在靠港後進行---。澳大利亞政府在州和聯邦層面實施的“生物醫學安全措施”使港內的船員無法安全更換。這艘船不得不轉向昆士蘭海岸外海進行船員更換。截至8月11日,據報導該輪被 AMSA 拘留“進行調查”,就好像這次調查會帶來了任何積極的結果。然而眾所皆知這不會改變政府的既定做法,是吧?
台塑仁輝輪於7月25日離開台灣的麥寮港,空船開往澳洲New Castle,該輪懸掛賴比瑞亞旗,船齡20年按其模深(23M)減去當時吃水(8M)估計其水面到甲板的距離當在15M上下,即使是按規章備妥”舷梯+繩梯”的組合式引水梯,在大洋中大小船隻受湧浪起伏的情況下,即使是靠”爬梯”吃飯的專業領港,都會認為這是”玩命關頭”(往下爬的危險要比往上爬危險多多),更何況是缺少爬梯經驗的大副?
(1) 本粉絲專業已經多次呼籲在冬季,湧浪上下大的海域中,籲請船長們學會在外海”慢俥繞圈”法,以便在圈的內側造成”圈外阿拉斯加;圈內夏威夷”的遮蔽效果,(也曾在2020.2月份和平港領港爬船夾斷腿後,以船長公會理事長的身份親赴東部航務中心招集和平/花蓮兩港的拖船,領港,講解此一”台灣東海岸特有的安全登輪法”
(2) 大船在外海行進中要由”引水梯”離船,風險甚大,即使是專業的領港,都要靠兩根Man Rope,以便在適當的時機,”縱身一躍”(玩命)
技術上來說,如果大船的船長,能與澳洲交通船船長可以事前充分溝通,在大船做好慢速迴轉時,由交通船在內側加速上前頂住,則大副應該可以有”夏威夷水域”下船的環境而不致發生慘劇.希望上一代累積下來的經驗,能傳承給後來的海上男兒們!
#pilotladder #crewrepatriatio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rewrepatriation 在 Ship Crew Change -- Crew Repatriation #seafarer #covid19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Crew repatriation can only take place if everyone, from the government to ship authorities comes together and allow them to travel to thei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