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好好保護自己❤️【兒童權利公約四大原則】
🔹懶人包分享🔹
.
孩子單純得像一張白紙,兒童都需要熟悉這些原則來保護自己,身為大人的我們也要響應支持兒權公約守護孩子!
.
特別整理了【兒童權利公約四大原則】懶人包,爸爸媽媽別忘了跟孩子一起分享討論喔:
.
1⃣禁止歧視原則
👉所有兒童,不論住在哪裡、家長做甚麼、說什麼語言、是否身心障礙、是男孩或女孩…,皆享有CRC所示的權利,不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對待。
.
2⃣兒童最佳利益
👉所有成年人應該做對兒童最好的事。國家的政策與父母的決定,都要優先考量兒童的最佳利益。
.
3⃣生存及發展權
👉兒童有與生俱來的生命權,家庭、社會及國家應給予必要的保護措施。
.
4⃣聆聽兒童的意見
👉兒童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成年人應該納入考慮及尊重兒童的想法。
✅未滿18歲的大朋友、小朋友們,都有受到兒童權利公約的保障!
.
❤️前往官網了解更多CRC相關資訊 👉 https://crc.sfaa.gov.tw/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兒童權利公約四大原則
#一起守護孩子
crc原則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摘)近日天氣寒冷,加上COVID-19肺炎疫情升溫,依據台灣青年民主協會1月13日進行之「學生禦寒衣物調查」,發現853間公私立中小學中,有高達84.3%學校違反規定,除禁止學生加穿圍巾、毛帽、帽T等保暖衣物等,並有教官喝令學生、學校處罰學生等情事。
依據教育部國教署去年度新版服儀規定,包括《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國民中學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國民小學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第4點,皆已明訂「學生得依個人對天氣冷、熱之感受,選擇穿著長短袖或長短褲校服。天氣寒冷時,學校應開放學生在校服內及外均可加穿保暖衣物,例如便服外套、帽T、毛線衣、圍巾、手套、帽子等。」且該原則已是「行政規則」而非「行政指導」,對於學校具有拘束力,學校必須遵守。
國家人權委員葉大華表示,從相關調查顯示出教育現場執行相關規定時,仍有一定程度之落差,才會傳出有學校教官與教師未熟悉學生服儀規定而違反前開原則,忽略教育部遵循CRC(兒童權利公約)兒少最佳利益與兒少表意權精神,早已於2016年訂定「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即所有關係兒少之事務,應以兒少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同時兒少有權就影響其本身所有事物表達意見的權利。因此無論從教官當場斥喝學生,以及後續教師社群對相關事件討論膠著於教師管理權限之爭論,也突顯出學生服儀規範所涉及之CRC維護學生人格發展權及身體自主權外,尚未落實對於兒少最佳利益以及健康權之考量。
crc原則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照顧弱勢孩子,本來就是政府的責任。
面對存在已久的問題,孩子需要的是實際改變,而不再只是空洞承諾!
針對兒少安置機構,監察院去年就糾正衛福部,提出「兒少安置業務費用少、社福人員待遇偏低」的問題,然而,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如今仍未改善。
兒少安置機構作為國家替代性照顧政策的最後一道防線,這些被強制安置的孩子們,大多都遭遇過非常坎坷的人生,才使他們不得不離開原生家庭,來到機構。
政府本就應該承擔責任,照顧這些弱勢的孩子。
然而,你知道嗎,實際上台灣目前僅有 9 家公立機構,規模最大的 3 個兒童之家,承接孩子約 400 多個;但對比起民間自發性成立的兒少教養機構,就接收了超過 2000 多個孩子。
這些民間私立機構,大多是民間單位集資或募資所成立,但政府所提供的協助,卻是少之又少。
以安置費用為例,公立規模最大的 3 個兒童之家,安置費用每位 4 萬至 5.5 萬元,而司法安置和特殊兒少比例較高的民間單位,卻大多拿不到 3 萬元,不僅導致社工員不足、待遇低、流動率高,更可能間接影響到孩子的照顧品質,也可能變相選擇性的讓司法安置與特殊兒少更難被接住。
我們先前曾經到南投埔里拜訪過陳綢兒少家園,因為特殊孩子的比例較高,導致人事成本提高,每個孩子的月花費就要將近 7 萬元,政府的補助根本不夠,導致他們只能透過附近社區的支持,才能維繫營運。
除此之外,每個縣市的安置費用也不同,以補助費用最高的台北市和補助費用最低的苗栗縣來做對比,特殊少年的安置費用就差了超過 1 萬 8 千元。我們不理解,為何不同縣市的孩子差別這麼大,這也完全不符合 CRC 兒童權利公約中的「不得歧視原則」。
實際上,先前我和吳玉琴委員、陳明文委員共同主辦的兒少安置機構公聽會中,就討論到現行安置費及相關補助規範,是否合理並合乎需求;然而,即便面對監察院之前的糾正,社家署的田基武主秘仍然堅持,社家署提供安置費用只是「補助」,目的是「提供民間單位協助」,完全忽略政府應協助這些弱勢兒少的法定責任。
當時公聽會已做成決議,要求衛福部及司法院,應於 2022 年朝向制定全國基本服務費用標準,並確實反應機構服務成本,來規定安置費用。
對於這次監察院質問,陳時中部長回應表示,會重新檢視安置的成本,我們雖然給予肯定,但我也想提醒衛福部,照顧這些弱勢的孩子,本來就是政府的職責,這樣的問題已經存在許久,孩子們需要的,是實際的行動改變,而不再只是空洞的口頭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