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關於CDG秀的遺憾】
提起川久保玲(Rei Kawakubo)與Comme des Garçons,大家都會立刻想起她充滿力度、時時刻刻挑戰身體的定義與時尚界限,宛如雕塑的設計。
長年與川久保玲合作的義大利攝影師Paolo Roversi,就曾在接受《Vogue》訪問時表示,他在1983年川久保玲初探巴黎時,就對她巔覆時尚界常規的設計大感震撼,此後多年來也總能對她永不重覆的創作感到驚豔,「它們總是非常詩意。」
對於來自台灣,自1987年即開始往返巴黎、米蘭時裝週拍攝的攝影師麥羨雲(Célestin Ma)來說,Comme des Garçons的時裝秀除了是前衛、突破的代表外,也是他職業生涯中「不得其門而入」少數品牌之一......
「我要先強調,這不是川久保玲或品牌的問題,比較像是公關的疏失。」麥羨雲說。
📷麥羨雲表示,自己作為法國高級時裝公會以及義大利國家時裝協會媒體名單的一員,大部份的情況下都能收到邀請函,即使有時沒有收到邀請,仍然可以到秀場外碰碰運氣,因為作為巴黎、米時蘭時裝週的常客,大部份負責秀場門禁的維安人員,都與他相當熟悉,而且有時品牌公關也會例外放行。
「我們這些每季、每年都去的攝影師,其實跟場外打紅領帶的維安都很熟了。」麥羨雲說,「有時候,他們看見認識的攝影師,如果品牌方管得不嚴,不太看邀請函就會放行,不過那次Comme des Garçons的情況比較特殊。」
📷「原本我想如果不能拍,那我就不等了,可是公關先是告訴我可以拍,讓我在外面等著,結果我等了一個多少時,秀場門都關起來了,還是沒有人來放我進去。」麥羨雲說,「這讓場外的紅領帶都覺得很錯愕...」
由於同情他的遭遇,在等待期間,場外維安人員數次幫他向Comme des Garçons的公關交涉,卻始終沒有在大秀開始前得到正面回應,「後來他們還硬把公關請出來,給我一個交代,因為覺得不該這樣對待一個人,但公關只對我說『No Chinese!』或許他們覺得台灣市場不重要吧。」
「也因為這樣,後來我也沒有嘗試去拍過Comme des Garçons的秀了。」麥羨雲說。
#BeautiMode #時尚攝影 #川久保玲 #CommedesGarçons #麥羨雲
cdg 國家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法國人傻眼的影集「艾蜜莉在巴黎」–法國網友評論:打破你對巴黎的浪漫幻想🇫🇷】
這禮拜好多學生推薦我看Netflix的新影集:Emily in Paris ,也有許多粉絲「敲碗」,請我介紹這部影集。雖然老早就聽過這部影集了,但在看到法國朋友在網路上的吐槽,我其實對這部片沒有太大的興趣。這兩天,甚至連法國媒體 « Le Parisien »、« Madame le Figaro » 等,都開始轉貼批判 Emily in Paris 的言論。但在許多學生和朋友的熱情推薦下,今天我終於看了第一集。
好不容易決定要打開來看了,沒想到在看影集前,又看到 法國媒體« Ouest France »轉貼法國網友在推特上寫的評論:« Je ris à gorge déployée à chaque plan plus cliché tu meurs de Emily in Paris, je soupçonne que cette série soit faite pour faire rire les Français tellement c’est absurde ! » (每次看 Emily in Paris 我都忍不住笑瘋了,從來沒有看過這麼荒謬的影集。我現在很懷疑這影集根本就是故意用那些老舊的刻板印象來笑死法國人!實在太荒謬了!)各位朋友們,我是真的有打算想看,但總是會有法國的朋友、媒體評論,跳出來阻止我看影集?!真不知道是碰巧,還是命運的安排🤣
所以到底, Emily in Paris踩到了法國人哪個點,惹怒許多地方媒體報導跟網友,讓大家忍不住站出來諷刺這部影集呢?雖然今天只看第一集,但影片中有許多點,完全可以看出美國對法國的刻板印象。今天就來和大家娓娓道來,這些採中法國人的「地雷」有哪些?
簡單介紹這部影片的劇情:女主角是一位年輕的美國女孩Emily,被派到巴黎的行銷公司去上班,故事主軸是敘述她在巴黎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愛情故事、多采多姿的晚會等等,相信大家聽到這樣的故事劇情,勢必會覺得這是一部「認識巴黎」的影集,也因此受到許多國家的喜愛,但在法國卻引起了不少網友與媒體報導的批評。主要是因為他們不喜歡用不真實的角度介紹巴黎,還有影集中的成千上萬個法式刻板印象,讓法國人完全傻眼。
首先,法國人覺得開場很假,感覺是觀光部會拍的彆扭宣傳片😂
片中女主角從機場搭計程車到市中心會經過好多巴黎的景點、美景等。然而,從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到市中心主要會經過巴黎北邊93省的Seine-Saint-Denis,一個比較複雜的地方,和影集中的畫面根本就是天壤之別。法國網友就寫:« Les Américains qui regardent #EmilyInParis sur Netflix et qui salivent déjà en s'imaginant arriver dans #Paris depuis CDG en taxi ... les pauvres le choc sera terrible. »(看 Emily in Paris 的美國人心裡應該充滿了憧憬,嚮往到巴黎坐計程車的路程。可憐的美國人,他們到時候真的會嚇呆了。)其他網友也分享,為什麼我從機場到市中心的路上,眼前所見的是「骯髒的人行道、被塗鴉的牆壁、被燒掉的車子」,而Emily卻可以看到超美的景色?!
延續「街景」的話題,其實影集中的巴黎街景,是受到最多法國網友最多的批評與諷刺的畫面。有網友驚訝的表示:« Vous vous rendez compte que dans toute la série on n'a pas croisé un seul SDF ???? #EmilyInParis. Ah oui c'est vrai, elle allait au boulot à pied et elle n'a jamais eu à utiliser le métro... D'ailleurs elle n'a croisé aucun pickpocket sur les marches de Montmartre.»
(你們有沒有發現 #EmilyInParis 整個影集一個流浪漢都看不到。再來,女主角走路去上班,不需要搭捷運 …。還有一件事,她逛了蒙馬特的時候,怎麼都沒有遇到扒手呢?)
巴黎人的通勤時間是全法國最長,因為房子很難找,又很貴,常常需要坐很久的捷運,用走路的方式到辦公室是一種奢侈。許多女網友也注意到,巴黎的街頭很多是用鵝卵石鋪路,女主角走路去上班還可以穿高跟鞋,真的很奇妙。因為這些細節,法國人看的時候都覺得很假。
除了不切實際的街景,片中有許多文化議題,也不像現代法國主流的文化樣貌,比較像是美國眼中的法式刻板印象。就有一位網友表示:« Personne n'a informé les scénaristes que personne ne fume plus dans les bureaux en France et qu'un PDG ne fait jamais la bise à un étranger qui débarque travailler chez lui ?... Ridicules ces clichés »
(怎麼沒有人通知寫影集腳本的人,現在法國已經好久沒有人在辦公室抽煙呢?再來,主管不會跟新來的員工碰臉頰打招呼,更何況是對外國人!這些刻板印象有夠荒謬!)
另外一個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的畫面:Emily 在巴黎租的房子,在影集中被稱為 « une chambre de bonne »「傭人房」。但現實生活中的「傭人房」,其實會比影集中的房間再小兩到三倍。法國網友就忍不住諷刺:« Je bloque sur #EmilyInParis. Elle gagne combien ? Parce qu’un appart de 30m2, des achats chez Chanel et la note de pressing qu’elle doit se fader, on est a plus de trois SMIC tranquille. Ça a changé les salaires de junior en marketing. »
(我在還在想 #EmilyInParis 到底月薪賺多少呢?房子這麼大,都去Chanel買奢侈品,還可以把衣服送洗。他的薪資最少領三分 SMIC(大約15萬台幣)。行銷公司新來菜鳥的薪水真的變很多欸。)
大家都說魔鬼藏在細節裡面,這麼不符合現實的細節讓很多法國觀眾看不下去。甚至連背景音樂也是一大問題,一位網友說:« 5 min du premier épisode, déjà 2 chansons "françaises" jamais entendues et clairement pas chantées par des Français avec tous les mots de politesse possibles, ça me saoule déjà »(看了前五分鐘,已經出現了兩首所謂的法文歌,法國人都沒聽過的歌,歌手的法文也不標準,歌詞很怪,這影集我已經看煩了!)
影集中有太多文化不正確,甚至是刻板印象的問題,我在今天的文章真的說不完。不過,法國人的民族性「愛批評」,其實也是法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塊,他們認為批評是一種交流,批評才能讓人進步,因為希望喜歡的人或事情能進步,我們就得批評。法國人特別愛批評的這個文化,我想不只有法國,在國際媒體報導的時候都會有類似的反應。我當時還在義大利唸書的時候,只要到外面走一步我就會很興奮,想著:「哇!被義大利充滿了歷史的建築物和浪漫的街景完全征服了。」那時候的義大利室友都無法理解我對於他們國家的心動,他們也只注意人行道不乾淨、遊客太多、物價一直在漲等,住久了也開始無法珍惜現在的生活像住在「藝術作品」一樣的感覺,我想巴黎人也是一樣的。
想認識更多法國文化的話,我在最近的線上課程裡面,除了入門法文之外,我還介紹了30堂文化課。其中一堂文化課,就是介紹關於法國人愛批評的民族文化。這堂文化課會分享如何學會法式批評(畢竟在法國批評也是有規矩,跟法國人還有其他法語區的人交流時,要注意不要踩雷,而我們確實也有很多點 😅),有興趣知道更多的朋友們可以到這個頁面看更多的資訊👇
https://jella.tw/native_languages/66
看完了Emily in Paris 的第一集,我看的還蠻開心的,畢竟是娛樂性的影集,失去了真實感也沒關係。很期待疫情結束後可以去巴黎玩,身為來自瑞士山區的鄉巴佬,一定會好好珍惜巴黎的美景,陶醉於巴黎的浪漫,絕對會忽略巴黎的比較不美的一面,畢竟每個地方都有自己認為不完美的一面,最後還是要看個人選擇,把眼界專注在哪個層面 😊
有人願意跟著我一起去體驗浪漫的巴黎嗎?😍🙋♂️
#杰宇的法文邂逅
#杰宇inParis
#法式批評
#文化分享
#線上課程
cdg 國家 在 畢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星期二閱讀:沒有個性的年代
//走出街,人人撞衫、撞褲、撞鞋、撞袋、撞眼鏡,撞手錶、撞帽、撞妝,最可怕是:「撞樣」。整容,把自己整成個個都像啤膠出來的五官,撞口撞面,一模一樣。
你買H&M/無印/Topshop/Zara/CDG,或者限量波鞋、限量手袋、最新型號手機、去新開的店、食新的甜品,佢都係,個個都係,不甘寂寞,不甘落後,join the club如律令。反正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不同地區,都clone了至少一個很類似的shopping mall、複製了很雷同的一堆品牌及商品給大家消費。
因為fast fashion、因為全球化、因為潮流、因為所有媒體和KOL都用了、去了、看了、吃了、打卡了,你也要。
放眼望去,香港男士,十居其九的髮型都是左右兩邊剷青,頭頂all back,第十個因為脫髮,冇辦法。
女生,個個化韓妝,男生,也化韓妝了,都是K-pop路線,沒有一個David Bowie。大家架同一款眼鏡,穿同類剪裁線條的衣服,也不管身高長相體型,都穿一個模樣。一窩蜂,羊羣地,由外到內。
“Most people are other people. Their thoughts are someone else’s opinions, their lives a mimicry, their passions a quotation.”— Oscar Wilde
最諷刺是現在的社會,卻是有史以來最標榜個人化,什麼都可customize到最度身訂造,最強調「自我」的世代,其實最沒自我。
西方形容全球美學一體化為”global anonymous chic”.........//
原創性、個性、怪癖,沒了,People like their difference to be generic。
互相複製陳腔變成濫調,global banality未嘗不是世紀病,問題是有冇人醒覺求醫自醫。
#你今日撞咗未
#撞衫撞褲撞鞋撞袋撞埋樣
#全球無個性
#globalanonymouschic
#一X樣架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