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 Bezos 最後一封股東信,關於創造價值
之前讀張磊,他說要投瘋狂為社會創造長期價值的公司
之前也寫過,價值投資不死,因為重要的是你怎麼定義價值
投資人定義的價值在於企業最終的獲利,或是企業從今天到死亡那天的現金流之折現
然後我們看看 Bezos 怎麼定義亞馬遜的價值,這個價值包含為股東創造的價值(獲利)、為員工創造的價值(薪資)、為客戶(使用 market place 做生意的賣家、使用 AWS 的客戶以及在亞馬遜購物的客戶)創造的價值
一個好的 CEO 總會不斷思考這些問題。張忠謀在 2014 發表“企業為誰而戰”也在探討他心中的答案
投資人有時候只看到一個面向,阿這生意這麼爛為什麼不砍掉、啊冗員這麼多為什麼不裁員...我們拿了一個錘子(獲利)到處看到釘子就敲下去
讀巴菲特、貝索斯都很感動,他們不斷跟大家說生意該怎麼看。巴菲特一封封的股東信啟發後面無數的投資人,Bezos 過去 20 多年的股東信也啟發很多後來的創業家,以客戶為中心並瘋狂投資未來,每一天都是 Day 1
台灣呢?是否未來也會出現越來越多優秀的企業家,每年坐下來,提筆說明怎麼看待自己的公司?我想,這個時間不會太遠了😁
aws台灣裁員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覺得她講得真好!
「那些曾經看不起你的人,有一天他們都會在划臉書的時候,忌妒你,仰望你。而那時的你,已經是跟他們不同檔次的人了。」
一開始我成立這個粉絲頁只是希望分享更多Durham的資訊給大家,畢竟在台灣大家申請學校也只想申請什麼曼大、UCL、LSE之類的那種名聲大的學校,而漸漸到最後變成好多人來問我,到底該不該出國留學、該不該來英國工作、該不該申請留學貸款。
我想說的是,我自己並不是台灣什麼名校出來的,從小也不是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或念什麼前三志願的明星高中,還記得考高中的時候我也曾經很認真的想說要念前三志願,畢竟我們北北基啊! 當然我自己很混可能是一個原因,另外,到最後我們班沒一個人上台北的明星高中,即使我們班的第一名也是留在基隆。
很多時候、很多人之所以會成功,也是因為他們有資源。因為家裡提供了那個環境、那個背景。這邊併不是在批鬥家庭經濟背景比較好的人或怎樣,只是之前看到有人提到,他們舉辦檢定考試讓低收入戶學生免費來參加,而有些人卻不來參加擺爛,甚至批評很多學生就是不用功,家裡窮還不努力。我想說的只是,在英國也是一樣的,私立學校的小孩往往批評免費公立學校(State School) 不用功,很糟糕,所以他們升學率這麼差,裡面大家整天在耍流氓、打架鬧事、吸毒、未婚懷孕。但那些可以進入私立學校的學生,並不知道那些他們眼裡所謂不用功的學生的家庭背景是怎麼樣的。 就像晉惠帝,「沒有飯吃為何不吃肉?」是一樣的。
老實說,自從來英國念書以後,我遇見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台灣人。很多人雖然都說在英國的生活很辛苦,要自己煮飯,要念書很辛苦,每天都在熬夜做論文,準備考試,要自己洗衣服,要自己學習獨立。但至少這些人不用擔心家裡的人餓死,不用擔心生活費不夠,不用畢業以後馬上就得工作還貸款等等。當很多人從小在家裡的支持下,認真念書,認真考上好學校,甚至認真念英文出國留學,他們最後成功的時候,有些人就變成有點,「我很努力啊!所以我會成功,那些不成功的人,因為他們不夠努力。」而當他們成名以後,他們的努力也被大家看到,但全世界有多少人,想努力可是也不會成功?因為他們沒有資源,因為他們沒有那個環境。
我一直覺得環境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自從我去韓國交換學生以後,我的想法改變了很多,而後來到海運界工作,到英國留學,現在成為軟體工程師。我的想法跟思考模式都改變了非常多。以前的我,不會去想到階級複製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劍橋分析問題、現在越想越多。就像文中她說的「事實是,公司付你薪水不是請你來上課的」公司努力的壓榨人這件事情,一直到我到英國工作以後,才發現原來以前在課本上念的人力資源管理是真的。自從我on board 起,主管告訴我「這兩年,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而公司也真的在這段期間,給了我很多的課程,很多工具,包PluralSight, RosettaStone, SpringBoard, Discover Insight, Agile Course, C# Course, AWS Course, Angular Course, OutwardBond etc. 光是上課的天數零零總總大概也超過一個多月。但說真的,以前在台灣被壓榨的時候,根本不相信什麼管理方法,不相信公司會真心訓練你,也是那個環境造就了我們有那些想法。在日本、韓國,大家也只是想找一份可以待一輩子的好工作,想要安穩,希望不要被裁員。台灣也是大家做得要死,當時的想法完全不一樣,我甚至不會覺得自己要成為什麼偉大的人,只是覺得自己一直被上級看不起,被國外留學回來的幹部看不起,所以才想出國。而到現在,我已經覺得那些都不重要了。重點是自己的未來。
講這些只是想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也給大家參考。當你經歷很多事情的時候,可能覺得很痛苦,覺得自己好像看不見希望,覺得好像要成為壞人,成為那些奸詐的人,努力把別人擠下去才可以爬得上去。可是其實,到頭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很多人也私訊問我,不知道要不要離職來念書,要不要離職考雅思,又深怕自己得罪同事、得罪公司,或被人家說話。但就像她說的「只要你夠強大的話,別人就要聽你的」。商業上大家也是現實的,如果你能力夠好的話,不用擔心沒有公司要你,即使他們討厭你,如果你可以為他們賺錢,他們怎樣都會拜託你去上班的。這也是為何當初我要不顧一切的來英國。以前當我還是海運OP的時候,每間公司只會問我願不願意加班,然後開個少少的薪水給你,因為反正你取代性很高。但當你有個專業以後,當我真的成為一名工程師以後,即使我很菜、即使我會的東西很少,打開104還是很多人主動邀請我去面試,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要成為工程師什麼的。只是想說,找到符合自己興趣或自己想做的工作,並不是不可能。即使追逐夢想這件事情在台灣會被大家笑,但給自己一個圓夢的機會,也不是太差吧!
#來英國留學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