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628)
自由時代的終章
香港國安法頒布的一年前,《蘋果日報》出版一本25週年特刊,取名「不是最終章」,一年後,「最終章」在6月24日成為現實。
在滂沱大雨下,《蘋果》最終章使香港成為悲情城市。不錯,仍然有許多人若無其事,有許多人公開或暗自竊喜,但鋪天蓋地的貼文、照片、影像,在社交媒體洗版,已經告訴全世界,香港人正在悲痛著這裡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香港。
最能夠反映這個時刻的,是攝影師和導演梁銘佳(Ming Kai Leung)製作的「豪情夜生活——蘋果日報最後一晚我最喜歡的人(目前)」,影片以著名的蘇格蘭「驪歌」《Auld Lang Syne》配樂,剪輯了大雨中《蘋果》大門外最後一夜民眾聚集,和次日凌晨開始香港各區報攤、便利店大排長龍的情景,飄逸著依依不捨的情懷,令人傷感。
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襲擊下,傳統的媒體尤其是紙媒許多都結業了。人人都習以為常。不久前,《蘋果日報》台灣版的紙版收攤,社會上沒有掀起一絲漣漪。封殺了《蘋果日報》的廣告,《蘋果》何時辦不下去,幾年前行內行外都認為是時間問題,老闆黎智英為理想不斷貼補墊支,是勉強撐持下去的唯一原因。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使《蘋果》的訂戶驟增,算是暫度難關。但靠社會運動帶來的支持,畢竟不是生意經。因此,運動被壓制後,《蘋果》缺廣告和讀者流散,仍然未脫經營困難。
儘管廣告戶受到政治壓力而使《蘋果》斷水源,但基本上這仍然是依市場規律作淘汰。若香港《蘋果》如同台灣版那樣結業,23、24日的夜與日,不會使香港成為悲情城市,而《蘋果日報》的結束也不會顯得如此轟轟烈烈——不過就是一份報紙結束吧了。
但所有香港人,全世界輿論,都看到這不是市場淘汰的結束,而是從去年7月國安法在香港實施以來的一次有計劃的鎮壓反對派意見表達的行動。於是,「蘋果最終章」的出版日,就成為香港人、香港歷史、甚至世界報業史、自由抗爭史的永遠被記住的一天。
因為,這一天不只是一份報紙的最終章,而且是自由香港的終章。自1841年開埠以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蜚聲國際的國際金融中心,長期高倨全球經濟和新聞自由度前列,而這個法治保障下的自由所創造的奇蹟,在6月24日這一天走到「最終章」。不是香港人告別了《蘋果日報》,而是香港告別了自由。
人類社會的「四大自由」,是: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而言論自由是「四大自由」之首,而且是其他自由的保障。言論自由範圍的新聞自由,它的主要功能,依美國大法官Hugo Black的定義,就是「防止政府任何部門欺騙人民」。因此,當政府任何部門可以扼殺新聞自由的事情發生,那就是社會言論自由的泯滅,也就是人們所有的自由失去保障。
《蘋果日報·》的消失,不會令香港失去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但《蘋果日報》以現在這種方式消失,就的而且確是向一個時代告別,告別的不是一份報紙,而是自由的時代。
如果不是英國殖民地帶給香港的自由的時代,不會有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不會有香港人對中國抗日戰爭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抗爭的支援,不會在海峽兩岸都缺乏言論自由的時代,成為獲取兩岸資訊並外轉內影響兩岸局勢的最重要基地,不會大批中國商人在法治下各顯神通,創造國際級的企業,不會在歷次中國蒙災蒙難時香港人的慷慨伸手,不會有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發展。
而我的整個人生,也正好因為在香港發展我的編輯寫作生涯,才可以在中港台的局勢充滿轉變的時代,因緣際會地自由論政,成全了可以無愧的漫長人生。
1984年,當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塵埃落定,知道1997年香港和香港人將由一個非自由法治的共產政權管治,那時及以後,我都不認為香港的自由可以延續。97前兩年,《蘋果日報》創刊,社論指出,「對九七後香港新聞自由的信心絕不動搖」,「在資訊自由的今天,人民選擇自由的威力比任何力量都要強大」。1997年香港主權轉移,美國財富雜誌指是「香港之死」,而《蘋果》當天的頭版是「一個大時代的開始 ——香港信有明天。」亦引述了當時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話:「貫徹高度自治 香港人當主人」。
在之後,《蘋果》一直堅守「一國兩制」立場,推動《基本法》下的港人治港,反對台獨、港獨甚至本土化,即使本土化是世上所有地區在外來者侵凌下的必然趨勢。《蘋果日報》所代表的,確實是香港市民中無法或不想離開的人士,對中國承諾的一國兩制的真誠期望,並努力促其真正實現。香港24年的實踐,由《蘋果日報》的災難式終結,就等於宣示一國兩制的終結,香港180年自由的終結。
蘋果落到地上,種子在泥土中,會生長出更多的蘋果樹。這是許多人對《蘋果》終結後的樂觀希望。我從來不是樂觀者,對人性的醜惡了解越多,越知道真理很難敵得過強權。但追求自由是人性中無法遏止的渴求。強權雖得逞,但自由壓不住。強權永遠無法代替真理。
沒有了《蘋果》之後,這是續刊《失敗者回憶錄》的第一篇,如有機會出版,很可能會放在最後。因為這也是我回憶在香港從事自由編寫生涯的終結。(29)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820的網紅Marty Yo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感謝樂迷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為即將來臨的畢業季 為鼓勵邁入人生另一個里程碑的新鮮人 馬蹄楊特別為你獻上--搖滾驪歌 Rock Will Never Die! Rearranged,Guitars,Bass,Drums,Strings and Mixed by Matry Yo...
「auld lang syne驪歌」的推薦目錄: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Marty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Auld Lang Syne 《驪歌》(詩poem by Robert Burns (1788) ) 的評價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Auld Lang Syne 驪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帕比樂英文小公寓- Auld Lang Syne 驪歌Auld Lang Syne... 的評價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驪歌原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驪歌原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問卦] For Auld Lang Syne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 驪歌響起 🌃🌄 2020 曙光將現
Wish You A Prosperous New Year !!!
1940《魂斷藍橋》主題曲 [ Auld Lang Syne ]
無心插柳,變成了經典的 [ #驪歌 ] 了,成千上萬的學子畢業典禮要唱她 ; 如果跨年少了 [ 驪歌 ] ...... 那還能夠叫跨年嗎?
【Youtuber 註腳】
《魂 斷 藍 橋》主題曲【Auld Lang Syne】〔Ngọc Lan〕〔1940〕
7,264 views / 266 subscribers
Published on Nov 1, 2018
魂斷藍橋是美高梅電影公司1940年的出品,男女主角分別是羅拔泰來和慧雲李,主題曲《Auld Lang Syne》OST 原唱者是美國 The King's Men 樂隊,歌曲與電影情節的意境相當配合,影片被譽為電影史上最淒美不朽愛情片之一,曾獲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攝影獎與最佳原創音樂獎,同時獲得美國電影學會提名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愛情電影,慧雲李也因本片而獲得1940年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1940)的最佳演員獎。 電影英文片名原是「滑鐵盧橋」,影片裡這座橋在陝西省藍田縣的蘭峪水上,故此中文片名被譯成「藍橋」,人們也從此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
故事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芭蕾舞員瑪拉(慧雲李)與團友們在滑鐵盧橋散步時,突然響起空襲警報,瑪拉在火車站內與在橋上邂逅的萊姆榭兵團上尉羅伊(羅拔泰來)互生情愫,其後瑪拉又把她的幸運符送給羅伊,兩人更閃電約定結婚,可是結婚前夕羅伊接到參戰命令,要馬上出發,二人被迫暫時分別。瑪拉其後又被芭蕾舞團辭退,生活頓失所依。羅伊安排母親與瑪拉會面,瑪拉見面前看到報章有關羅伊陣亡的消息,昏倒過去,醒來後與羅伊母親會面,不忍把消息相告,表現冷漠,令羅伊母親產生誤會,結果拂袖而去 ....... 瑪拉回到跟羅伊首次相遇的滑鐵盧橋,絕望地看著往來的車輛,最後終於衝出馬路,結束了寶貴的生命。多年後羅伊重回已改建的滑鐵盧橋,手中握著瑪拉送給他的幸運符,想起伊人,不禁悲從中來 ......
這個越南女歌手 Ngọc Lan 版本的《Auld Lang Syne》,旋律淒美感人,《Auld Lang Syne》是蘇格蘭語,意思是逝去已久的日子。歌曲曾被翻唱成多國語言版本,日語版本有《螢の光》,國語版本有《友誼地久天長》,粵語版本《友誼萬歲》香港人更是無人不曉,一般於驪別在即的學校畢業禮或謝師宴上,大家都會哼出這首歌曲來告別這分難捨離情依依的情感。
https://youtu.be/Nek3mCrIREU 〔魂斷藍橋 電影 主題曲〕
https://youtu.be/ADRxmSpT9qk 〔友誼萬歲楊千嬅版本〕
https://youtu.be/JZIlDISYW7w 〔友誼萬歲汪明荃版本〕
https://youtu.be/gRJ7SiWL5rY 〔友誼萬歲李麗蕊版本〕
https://youtu.be/wN80j40PG9A 〔蘇永康+鍾蔚靈版本〕
https://youtu.be/PtrKes5oVZg 〔蘇格蘭風笛演奏版本〕
https://youtu.be/bhEtZeTl3pE 〔魂斷藍橋 - 靜 婷版本〕 https://youtu.be/xT8_ItShcJo 〔楊千嬅 2017年版本〕 https://youtu.be/yuVsZ98PJC0 〔Kelly Jackie 版本〕
https://youtu.be/wcDgw-kpTZQ 〔溫拿演唱會版本〕
https://youtu.be/xGtlvh2spX8 〔台灣 劉紫玲 版本〕 https://youtu.be/EGfxEwQf5mw 〔內地 宋祖英版本〕
https://youtu.be/HmWZUD7AbKg 〔內地 劉珊玲版本〕
http://youtu.be/LyXVYrEtRno 〔Doreen Xiaomei 版本〕
https://youtu.be/zwsTaxLN7Ao 〔內地 費翔+黃英版本〕
https://youtu.be/sMFnqj6aFwY 〔Dougie MacLean 版本〕 https://youtu.be/M7_FIJqgpO4 〔內地台山陳玲玉粵曲版本〕
https://youtu.be/Kmd_eKEbn2M 〔Saya 川本紗矢 日語版本〕
http://alturl.com/pd6ev 〔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google〕
https://youtu.be/Me0T2vmuSNQ 〔挪威 Sissel Kyrkjebo 版本〕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 〔魂斷藍橋在華人地區遠比歐美受歡迎〕
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share&v=NHHP6-XNMgU
#
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脫歐驪歌」
英國與歐盟明天就要正式宣告分手,昨天歐洲議會也終於批准了脫歐協議,有趣的是,議員們在投票結束後,議員們起立,牽手合唱蘇格蘭知名民謠《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
有在英國參加過跨年煙火的人應該知道,這首 Auld Lang Syne 是倒數完畢後會播放的歌曲,接著現場所有人都會大聲齊唱,表達揮別過去一年,迎接新的開始。
Auld Lang Syne 是 18 世紀蘇格蘭詩人 Robert Burns 的作品,原曲是以低地蘇格蘭語譜寫而成,歌詞內容主要在緬懷好友們的往日情懷,並互相勉勵並彼此道別。
昨天還有個小插曲,議會途中英國脫歐黨主席 Nigel Farage 發言到一半,與身後一群同事們一同揮舞英國國旗,這嚴重違反了歐洲議會在今年一月所定下的規矩:議會場內不准有國旗出現,他甚至口出狂言地說:民粹主義才正要開始,在一連串脫序言行之後,他馬上被主席請了出去。這個 Nigel 果然到分手最後也沒有要放過歐盟,真是個恐怖情人。
回首脫歐談判乃至於公投前夕的假新聞、抹黑資訊滿天飛,可讓歐盟人與英國人這幾年的感情出現更大的裂縫,在互不信任、相互產生歧見的情況下,或許由歐洲議會各議員們帶頭抹平傷痕,是再圓滿不過的結局。不過最近也有許多民調結果指出,無論是在英歐盟人、或是在歐盟英國人,都對於接下來脫歐後的談判沒有信心,雙方都深怕在政治角力的場邊受到波及,自己的權益會嚴重受損。
英國與歐盟究竟能不能像 Auld Lang Syne 歌詞裡說的那般珍重再見呢?很難說。
https://youtu.be/m8ki1Earlvo
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Marty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感謝樂迷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為即將來臨的畢業季
為鼓勵邁入人生另一個里程碑的新鮮人
馬蹄楊特別為你獻上--搖滾驪歌
Rock Will Never Die!
Rearranged,Guitars,Bass,Drums,Strings and Mixed by Matry Young
馬蹄楊線上電吉他課程1:基本必修手法全攻略►https://goo.gl/SC5YZh
馬蹄楊線上電吉他課程2:完整解析10位搖滾大師經典手法►https://ps.yottau.net/RF3HE
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帕比樂英文小公寓- Auld Lang Syne 驪歌Auld Lang Syn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Auld Lang Syne 驪歌Auld Lang Syne 是一首西方人在跨年倒數時會唱的歌台灣有把這首歌翻成中文版的驪歌大家都跟我一樣, 從小到大讀了好幾間學校, 唱了好幾次的 ... ... <看更多>
auld lang syne驪歌 在 Auld Lang Syne 《驪歌》(詩poem by Robert Burns (1788)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