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問錯人了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的抄襲風波,昨天看到新聞有網友去問Reality的原唱的Richard Sanderson有無抄襲的問題?
Richard Sanderson的回答是:“....,apart from 2 lines of the chorus where there is a little ressemblance , I cannot say there is any plagiarism, it’s a very nice song.”
大意是”副歌有兩句有相似,我不能說有抄襲,這是首好歌。“
想說著作權是“不告不理”,所以原唱發話了,那也就不構成著作權上的侵權行為。
等一下,但問題是Reality的作曲家是Vladimir Cosma!
你嘛問錯人了吧!^_^|||
倒是好奇心起來,到底這“抄襲”在著作權法中要怎麼看!所以,做了點小研究。
“抄襲”兩字並不是著作權法中的法律用語,在台灣用的是“重製”,在音樂創作方面出現在第91條第1項的:“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者。”比較大的問題是“重製”兩字要如何認定,“重製”時必然會做些修改,這就引發了一個爭議,有改過就沒有完全像,此時若從寬認定,對原著作權人不利;反之,從嚴認定又對新著作人不利。
這方面台灣的判例不多,所以有個2017年的文章用美國的“取樣”概念,來做為判案中的認定:
““2003年的Newton v. Diamond案中,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認可「微量取用」(de minimis use)原則,認為在有數十秒的取樣情形時,當一般聽眾不認為是挪用,即構成微量取用,並無實質近似,且若未取樣原曲之重要部分,亦不構成抄襲。
但2005年時,聯邦第六巡迴上訴法院在Bridgeport Music, Inc. v. Dimension Films案中,對微量取用的情形提出「明確性規則」(bright- line rule),認為必須要取得授權方得取樣;
而美國最高法院則在1994年的Campbell v. Acuff-Rose案中,認為雖有擷取他曲旋律,但整體曲風不同時,採取轉化性原則,認為構成合理使用。””
(李祖劭, 2017.03, 流行音樂“取樣”之著作權概念, https://stli.iii.org.tw/article-detail.aspx?no=67&tp=5&d=7744)
另外,有個概念是常被大家所誤解的,就是並沒有“故意”,但能不能有“意外”,“意外”會不會算是侵權。
情境上還真可能“意外”相似,兩個人都會撞臉了,詞曲創作也難免會。但這就形成認定上的困難,新著作者即是有“借鏡”,但一口咬定我沒聽過,法律上對被告會有無罪推定,原告必須證明被告有罪。但用在著作權法上這一點又怪怪的,因為也只能就相似這塊,與創作的時間先後來舉證,但這無法證明“故意”。
那怎麼辦呢?
這時會有個“接觸”的概念:
“”所謂「接觸」,不限於以直接證據證明行為人有實際閱讀之事實,凡依社會通常情況判斷,行為人應有「合理的機會」或「合理的可能性」閱讀或聽聞著作人的著作,即足以構成接觸。“”(東華大學智財權專區, http://ipr.ndhu.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4:2010-05-20-08-47-28&catid=39:2010-05-13-08-23-13)
所以,只要證明合理機會與合理的可能即可。
不過,即使真的很像,也可能認定成“平行的獨立創作”,這點在著作權的第10條所規範。
“”如果不同的作者間,偶然地創作出相同或相類似的著作,二個著作將各自擁有獨立的著作權,彼此間不會構成著作權的侵害,也不會產生所謂的「抄襲」情形。”“(智慧查找案例-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SmartSearch/Theme.aspx?T=08&O=1.4)
寫到這,如果你還有在看,我真要佩服了,也很高興您願意花力氣去理解,邏輯有些龐雜,到最後出現這個“平行的獨立創作”,又把前面因“相似”而存在“重製”疑慮的假設推翻,這著作權法搞的你我好亂。
這最後還是要法院認證的,原則上“不告不理”,所以若原創作者不提告,那什麼事都沒有。而現在社會上討論的“抄襲”,其實也並不全然是“著作權法”上的觀念,而是社會的某種“正義”標準,自然會有“魔人”化的傾向。
寫了不少東西,算是個個人的習慣吧!要不是儘可能的不關心,一旦關心起來,最後就會儘可能認真的探討一下,比較合情合理的想法。
#真要寫的合乎著作權法的要求寫起來就不太好讀
#一堆引用出處說明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Da-iCE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a_iCE ニューアルバム「SiX」全曲配信スタート! https://avex.lnk.to/Da-iCE_SiX TVアニメ「#ONEPIECE」主題歌や日本テレビ系日曜ドラマ「極主夫道」主題歌を含む、 シングル5作に加え、 人気ロックバンド「androp」内澤崇仁提供曲や「BLUEENC...
「apart from同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Da-iCE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in addition to同義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湯屋溫泉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in addition to同義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湯屋溫泉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apart from同義 在 [ W02_用字筆記] 除了...之外( 還有... ) vs. 排除…之外... | Facebook 的評價
apart from同義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文簡報學習!
蘋果產品發表會的簡報一向超級厲害。但是這一次好像…
What happened, Apple?
我們來聽聽Presentality的募資簡報專家Andrew Yang的分析。快追蹤他們!
★★★★★★★★★★★★
蘋果產品發表會的簡報一向都做的超級厲害。
Well ok,正確來說,是 Steve Jobs 超級厲害。他的說故事能力不但迷惑了一整個世代的3C使用者,還成為一整個世代簡報老師的榜樣。
但不幸的是,比較近期的蘋果產品簡報,退步非常多。
這個跟製作的含金量 (production value) 無關:蘋果的投影片設計、視覺特效都還是一流的,但他們卻在一個關鍵環節掉漆:簡報的基本功。
下面,我們就深度解析蘋果近期的發表會簡報,違反了哪兩個簡報跟說故事的「基本功」。
不論你是大企業還是小新創,這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千萬,千萬別忘記簡報和說故事的基本法則!
But first,如果你沒有看他們近期的發表會,不妨自己體驗看看:
WWDC 2021 — June 7 | Apple: https://youtu.be/0TD96VTf0Xs
★★★★★★★★★★★★
📌 基本功#1: 一個動人的故事,勝過五十個不錯的功能
回想一下,很多 Steve Jobs 主導的蘋果發表會,是否都有一個讓人容易記得的故事?這些故事,有時候代表 3C 愛好者的生活邁向一個新的階段,其他時候,甚至代表世界走入一個不同的時代:
iPod 進入口袋裡就有一千首歌曲的生活 iPhone 全世界從 desktop 時代,進入 mobile 時代 MacBook Air (2013) 一整天都不用充電,充電器都不用帶
這些發表會簡報,都有一個動人的主軸,一個「核心故事」,而且是一個對我們生活富有意義的故事:
•以前我們的生活是這樣的,有這些挑戰
•今天我們有了新的工具
•有了它,明天我們的生活會更好
Steve Jobs 的這張投影片,真的預測了科技與生活的走向:所有我們生活所需要的東西,都在我們的口袋裡。
★★★★★★★★★★★★
📌 這樣的故事,有用嗎?我們看結果就知道。
其他品牌,如 Microsoft、Sony、Nokia 都推出功能強大的產品,甚至很多規格都超越蘋果的,但他們的產品有大賣嗎?沒有。他們的簡報有被全世界讚揚嗎?沒有。
為什麼?
因為他們一上台就不停的說他們有什麼功能。功能、功能、功能...
可是,在簡報的世界裡,一大堆不錯的功能,永遠鬥不過一個動人的故事。
如果簡報的世界有法則,這個肯定是其中之一。
★★★★★★★★★★★★
📌 近期的蘋果發表會簡報,卻違背了這個法則
近期的蘋果發表會,是怎麼做的?
沒錯:就是一個接一個接一個接一個的產品跟功能。
你只要回去看今年四月的發表會,就會知道我們在說什麼。
就是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厲害的功能跟規格。
★★★★★★★★★★★★
📌 蘋果的簡報風格,基本上已經淪於功能戰了,也就是當初被 Jobs 打的落花流水的那些競爭對手,使用的方式。
他們剛結束不久的 World 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 (WWDC) 也是一樣。我們的其中一位同事就說:
It's like 50 commercials, played back to back to back...
我們也問了另一位超級死忠果粉朋友,他覺得發表的如何。他回答:
滿鳥的,哈哈。我覺得只有少數幾個厲害的點,大部分都沒什麼特別。
這個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蘋果發表了一堆「還好」的產品跟功能,還有幾個「厲害」的。
可是敗筆就在這裡。
因為大家的 attention 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發表很多「還好」的東西,那些「還好」就會搶走你「厲害」的產品的時間,跟它們應該得到的關注。
★★★★★★★★★★★★
📌 這就是 Jobs 跟現在蘋果團隊的不同:
Jobs 知道,大家真正在意的,是一個有意義的改變,而不是很多的功能。所以他就說一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了這個產品之後,我們的生活會如何改變。
改善,從核心故事開始
你可能會說:「不要只是說他們不好啊!有本事你提出不同的方向啊!」
沒錯,我們就是覺得,他們最近的 WWDC,可以有更好的方向。
2021年的 WWDC 基本上是完全沒有主題的。Tim Cook 站上虛擬舞台之後,只是短暫宣布一些給來自不同背景的 developers 的資源,然後就直接說:
Let's get started, by turning it over to Craig, to share with us what's new in iOS.
就這樣而已。
今年的大會,所有要發表的新產品,沒有任何的主題。沒有任何的故事。
但我們看完之後覺得,他們其實有故事,有主題。只是他們沒說出來。
★★★★★★★★★★★★
📌 這個核心故事:Privacy Meets Community
You see,蘋果最近的焦點,都放在「隱私」。在世界大眾認為科技巨頭都侵犯隱私的時候,蘋果嘗試把自己塑造成「個人隱私」的保護者。
但他們這次 WWDC 宣布的很多功能,像是 SharePlay,都環繞在另一個 idea 上面:Community (社群)。
在 COVID-19 的影響下,很多家人、同學、同事、跟好友,都被迫好幾個月甚至一年無法見面。他們在這個狀況下,要如何感覺「在一起」?如何維持緊密的 "Community"?
When we have to live apart, how can we feel together?
這是現在世界各地的人,面臨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蘋果這次推出的許多產品跟功能,就是要幫我們跨越這個鴻溝,再度感受到 "togetherness" 及 "community"。
That's the story。
★★★★★★★★★★★★
📌 這也可以成為 Tim Cook 的開場:
The theme of our conference this year is Privacy Meets Community. It's no secret that we have an unmatched commitment to privacy. But the world today faces another challenge.
When a pandemic keeps families, friends and coworkers apart, what happens to our sense of community? How do we play, laugh, live, and feel like we're all together, when we must live apart?
As you will see, that's the focus behind many of the innovations we will unveil today. Today, privacy meets community.
他還是想要宣布一些給世界各地 developers 的資源對不對?沒問題,因為 developers 也是一個 community,而且這個 community 是非常多元的: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ties for us is all of you: the global developer community. This is a community for all - no matter where you're from, what you believe, and what color your skin.
I'm excited to announce a range of resources - with a focus on those who are under-represented...
這樣,一個半小時的簡報,就不是一堆冰冷冷的功能,或是不相干的產品。
他們變成一個故事的重要角色,被賦予重要的任務:Keeping all of us together。
★★★★★★★★★★★★
📌 基本功#2:Show. Don't Tell
… … …
需要完整分析的同學請追蹤Presentality!
圖片出處: https://bit.ly/3zY3wkC
apart from同義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version)
「歷史將宣判我們無罪!」
李卓人8.31案法庭陳情書
法官閣下,我在此認罪,但我在捍衛人民和平遊行和集會自由上,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我相信歷史將會宣判我們無罪。在此請讓我向你講述更多我的背景,那樣你就能更理解我為何要為了香港的未來,與人民共同走上街頭。
#新時代由政治犯開創
作為一名基督徒,我在復活節期間聽讀經員閱讀聖經,提醒了我,耶穌為世人犧牲,被釘上十字架,使罪人與神和解。從被捕到被控到被彼拉多(Pilate)判死刑,祂也是一名政治犯,沒有犯罪,但因為服務窮人和傳福音,而威脅到猶太統治階層。
縱觀人類歷史文明,我們現在享有的權利,也是由一眾政治犯,諸如甘地、馬丁路德金和納爾遜·曼德拉所開創的。在80年代,我是「香港反種族隔離運動」的主席,我一直將納爾遜·曼德拉在1963年遭審判所言銘記於心。他說:「願意為我的理想而犧牲自己生命。」他的理想是爭取南非黑人的平權,然後就被判刑27年。我為他在1994年當選南非總統而感到興奮,他給予了全世界受壓逼的人民希望,讓他們知道透過堅持不懈的鬥爭,可以達致公義。
#曼德拉給我的啟發
我花了一些時間去講曼德拉帶給我的啟發,因為我是從1978年起投身到勞工權益和民主運動的。我畢生的理想,就是讓基層和被壓逼者勇於發聲和站起來爭取屬於他們的權利。每當那些被壓逼者起來捍衛他們的權利,為尊嚴而抗爭時,我也會受到鼓舞,並得到力量去繼續面對香港正面臨的艱苦奮鬥和挑戰。我曾問自己,沒有抗爭,我的人生將會是如何?這已是我第43年投身於民主運動,法官閣下,你必須明白當我目睹國家權力如何使用武力鎮壓人民,令香港人受傷、受牢獄之苦或是流亡,以及香港民主倒退,人民的權利遭剝奪之時,心裏的痛苦和折磨。我看到我的理想正在崩潰,但即使被黑暗籠罩,也無阻我繼續為理想奮鬥的決心。為了這一理想,我甘願承受任何懲罰。
法官閣下可能會說,法律就是法律,而我好像沒有就八三一案展露出絲毫悔意。我希望法官閣下明白,我是何等重視人民透過言論和集會所彰顯的自由。這是弱勢和受壓逼者尋求公義的唯一路徑。剝奪了這種權利,形同制度對人民施暴。我不願看見香港人活在建基於制度暴力的管治之中。因此,我會竭盡所能,伸張人們有尊嚴及和平遊行去發達意見的權利。
#最壞的尚未來臨
#法庭要睜開眼睛
我十分尊重法官閣下維護法治的熱誠。在此,我希望能引用已故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的話:
「法官們會不斷思考和改變,我希望倘若今日法庭有盲點,明日它將會睜開眼。」
我十分敬佩Ginsburg為了性別平權奮鬥一生,成就斐然。她告訴我們,法官應該與時並進,趕上不斷在變遷的時代。在香港,最壞的尚未來臨,我們需要法律界人士去睜開雙眼,觀看人民的苦難,並反思法律在這個時代的立足點,如何隨時代變遷而轉變,以捍衞人民的尊嚴與權利。
2021年4月7日
"History will absolve us"
Submission of Lee Cheuk Yan to the Court
Your Honour, I plead guilty but I’ve done no wrong in affirming the rights of people to peaceful procession and I believe history will absolve us. May I give you more on my background so as your honour can understand why I decided to march with the people for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As a Christian, during Easter when the scripture was read, I was reminded how Christ went to meet his fate on the cross, sacrificing for mankind to reconcile sinners with God. From His arrest to his prosecution to his death sentencing by Pilate, he was a political prisoner who committed no crime apart from seen to be a threat to the Jewish Hierarchy by serving the poor and oppressed and preaching the good news.
Throughout history of mankind, the rights that humankind now enjoyed were pioneered by political prisoners from Gandhi to Martin Luther King to Nelson Mandela. I was the Chairman of Hong Kong anti apartheid movement back in the 80s and I always remembe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lson Mandela when he said during his trial back in 1963: “an ideal for which I am prepared to die for.”. His ideal was the equality for black South African and then he spent 27 years in jail. I was thrilled that in 1994,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 giving hope to oppressed all over the world that justice can be achieve through the persistent struggle of the people.
I went to length about his inspiration to me personally because I started my activism starting 1978 for labour rights and democracy. My lifetime ideal is the empowerment of the poor and oppressed to speak out, to rise up for their rights. Whenever the oppressed assert their rights to fight for their dignity, I feel myself also empowered and inspired to continue the difficult struggle and challenges facing Hong Kong. I asked myself, what is my life without the struggle. The struggle is my life, I cannot imagine my life without it. It had been forty three years of struggle for me and your Honour must understand my deep felt pain and sufferings to see how the State Power had been using brute force against the people and the sacrifices of so many Hongkongers who were injured, jailed or exiled, also to witness the deprivation of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regression in democracy. I saw my ideal crumbling but I will continue the struggle even though darkness is surrounding us. It is an ideal for which I am prepared for any sanction.
Your Honour may say the law is the law, I seems not show any remorse in breaching law in this trial for August 31st. I hope Your Honour understand the utmost importance I put on the rights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rough speech or assembly. This is the only avenue the weak and oppressed can have to right the wrongs on them. If deprived, I will call this systemic violence on the people and I do not want to see Hong Kong rule on the basis of such systemic violence. Therefore I would do my utmost to affirm the rights of people to a dignified and peaceful procession to express themselves.
Your Honour must be passionate about upholding the law and I respect your ideal. I hope I can quote from the late Judge Ruth Bader Ginsburg:
“Justices continue to think and can change. I am ever hopeful that if the court has a blind spot today, its eye will be open tomorrow”
I was very impressed with her passion for gender equality and how she fought her whole life for gender equality and was able to achieve so much. Her message was time changes and judges should catch up with time. For Hong Kong, the worst may yet to come, and we need the legal profession to open their eyes to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and reflect on which side the law is with and how to changes with tim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he rights and dignity of the people.
I humbly submit myself to your sentencing and whatever your sentence, I have no regret for standing up for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7th April, 2021
apart from同義 在 Da-iCE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Da_iCE ニューアルバム「SiX」全曲配信スタート!
https://avex.lnk.to/Da-iCE_SiX
TVアニメ「#ONEPIECE」主題歌や日本テレビ系日曜ドラマ「極主夫道」主題歌を含む、
シングル5作に加え、
人気ロックバンド「androp」内澤崇仁提供曲や「BLUEENCOUNT」との共同制作曲など、
13曲を収録したオリジナルアルバム「SiX」が2021年1月20日発売!
Da-iCE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DaiCECH
Da-iCE Official HP:
https://da-ice.jp
The MV of "DREAMIN' ON", TV anime "ONE PIECE" theme song, has been released!
TVアニメ「ONE PIECE」主題歌
Da-iCE NEW SINGLE 『DREAMIN’ ON』2020.8.26 ON SALE
“五感で感じる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をコンセプトに、音楽で五感を体感する作品を6ヶ月連続でリリースするDa-iCEが 、その第一弾シングルとして、大人気TVアニメ「ONE PIECE」主題歌を担当することが決定!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まだ見ぬ夢を掴みとるためにー」
8月2日のOAからTVアニメ「ONE PIECE」(フジテレビ系/日曜9:30~)のオープニングで流れる新主題歌「DREAMIN' ON」は、
メンバーの花村想太が作詞した力強いメッセージが心に響く疾走感あるナンバーで、ロックサウンドに乗せて仲間や夢を持つことの大切さ、一歩前に踏み出す勇気を描いた楽曲に!
-------------------------------------
「DREAMIN' ON」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
果てしないあの場所へ
Let's sail on
高く帆をあげて
風に乗れ
Don't give up 覚悟決めたのなら
引き返しはしないさ
笑い飛ばせ 荒波
Shout it out 心砕けないように
仲間がいるんだ
ほら強がりなんていらない いつだって
闇が引き裂こうとしても
ほら Brave it out
大丈夫さ
打ち破る最強の絆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
果てしないあの場所へ
踏み出せ 勇気の一歩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
誓い集めた旗
戦い続けて行く
『自分自身』貫け
掴み取る Dreamin' on
Bring it on 目を背けず前へ
無謀過ぎる挑戦
ほら武者震いの陽炎 纏うのさ
高まっていく期待と恐怖
ほら Shake it off
大丈夫さ
飛び越える最強の絆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
欠けることなく進め
涙 預ける背中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
光集めた花
輝き咲く時まで
『自分自身』貫け
守り抜く Dreamin' on
それぞれの正義があるなら
立ち止まってる場合じゃないんだ
負けられない 逃げやしない
出逢い 別れ 超え行こう
全部宝物
無限大の地図しまって
気ままに語り笑う
It's break time
今宵 宴の夜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
果てしないあの場所へ
踏み出せ 勇気の一歩
無限大の地図広げ
誓い集めた旗
戦い続けて行く
『自分自身』貫け
掴み取る Dreamin' on
最強で行こうぜ
Lyrics:花村想太
Music:Kanata Okajima, Soma Genda, MEG
Arrangement:MEG
Choreographed by shoji(s**t kingz)
------------------------------------------------
「DREAMIN' ON」
Open the borderless map
Towards the place that has no end
Let’s sail on
Raise high the sails
Catch the wind
Don’t give up, if I’m determined
I’ll never turn back
Laugh on through troubled waters
Shout it out, to save your spirit from breaking
Your friends are there for you
Hey, you don’t ever need to act tough
Even when the darkness tries to tear you apart
Come on, brave it out
It’s going to be all right
Strong bonds will break through
Open the borderless map
Towards the place that has no end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a step forward
Open the borderless map
The flag that called forth oaths
Keep fighting on
Stick by “yourself”
Seize it, dreamin’ on
Bring it on, keep looking ahead and move forward
It’s a risky challenge
So, put on the armor of excitement
The anticipation and fear are rising
Hey, shake it off
We are gonna be alright
Our unbreakable bond can rise over anything
Open the borderless map
With no one left behind, move on together
We have each other’s back to cry on
Open the borderless map
The flowers of light
Until they bloom brightly
Stick by “yourself”
We will protect them, Dreamin’ on
If each of us have justice
We have no time to stop
We can’t lose, we won’t run away
Meet, say goodbye, keep moving
Everything is our treasure
Close infinity’s map
And just relax and talk together
It's break time
We party tonight
Open the borderless map
Towards the place that has no end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a step forward
Open the borderless map
The flag that called forth oaths
Keep fighting on
Stick by “yourself”
Seize it, dreamin’ on
Let’s stay invincible
Lyrics:Sota Hanamura(Da-iCE)
Music:Kanata Okajima, Soma Genda, MEG
Arrangement:MEG
Choreographed by shoji(s**t kingz)
-------------------------------------
また、今作は五感の一つである”視覚”をコンセプトに“目で見て体感する音楽”として、
シングル作品にして2時間超えの映像コンテンツを収録!
新感覚バラエティ「Da-iCE TVスペシャル」では、視覚をテーマにDa-iCEメンバーが数々のバトルを繰り広げ、想定外のハプニングや爆笑新キャラ!?登場の必見コンテンツに!
★「Da-iCE TVスペシャル」ダイジェストPart1をYouTube先行公開!
https://youtu.be/ry49pM5ZlKw
★『DREAMIN’ ON』商品概要:https://da-ice.jp/discography/detail.php?c=&id=1017636
★『DREAMIN’ ON』『ウィーアー!』試聴:https://da-ice.jp/music/index_search.php
◆Da-iCE Official HP http://da-ice.jp/
◆Da-iCE Officia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7JQKVJMCIuVMcrFXSozMCw
◆Da-iCE_STAFF Official Twitter:https://twitter.com/Da_iCE_STAFF
◆Da-iCE_STAFF Officia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_ice_staff/
◆Da-iCE Ofiicial LINE @daice
◆Da-iCE OFFiCiaL FUN CLUB a-i https://bit.ly/2RZR3Il
◆Member Twitter
∟工藤大輝 https://twitter.com/Da_iCE_TAIKI @da_ice_taiki
∟岩岡徹 https://twitter.com/Da_iCE_TORU @da_ice_toru
∟大野雄大 https://twitter.com/Da_iCE_UDAI @da_ice_udai
∟花村想太 https://twitter.com/Da_iCE_SOTA @da_ice_sota
∟和田颯 https://twitter.com/Da_iCE_HAYATE da_ice_hayate
◆Member Instagram
∟工藤大輝 http://smarturl.it/Insta_Da-iCE_taiki @da_ice_taiki
∟岩岡徹 http://smarturl.it/Insta_Da-iCE_toru @da_ice_toru_iwaoka
∟大野雄大 http://smarturl.it/Insta_Da-iCE_udai @da_ice_udai
∟花村想太 http://smarturl.it/Insta_Da-iCE_sota @da_ice_sotahanamura
∟和田颯 http://smarturl.it/Insta_Da-iCE_hayate @da_ice_hayate_wada
#ワンピース
#ドリオン
apart from同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apart from同義 在 [ W02_用字筆記] 除了...之外( 還有... ) vs. 排除…之外...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之外(表示不包括) (A) + in addition to / besides (B) — except / except for (C) 通用aside from ... 外(還)」,與in addition to同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