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今天稍有空,再深入了解一下這台的規格,來講講我的心得。
這一台是一台「誠意十足」的入門全片幅主機,請注意,我說「誠意十足」的全片幅「入門主機」,理由如下。
1.小巧機身與翻轉螢幕
是的,單就這個外型,就足以讓許多人,無論你是新手、老手,都想掏腰包的主機,確實能有這麼輕小的主機,在市面上大概只有 EOS RP 可以選擇,但 A7C 的規格遠勝過 EOS RP (當然,價格也是),所以我覺得這點來說真的吸引我的注意。
2.為何說是「入門機」
因為他的靜態攝影規格,加上硬體設計都是「入門機」的設計,像是快門僅到 1/4000,稍差的 LCD / EVF ,單插卡,這些都是入門機該有的規格,所以....。
3.為何說他有誠意
以台灣定價遠低於美金換算,我覺得算是蠻便宜的,但他的內裝本質上就是一台 A73 (當然還是有新料),所以台灣價格來看,我覺得算是有誠意的主機。
4.值得買嗎?
這點要看你手邊主機的考量,以我來說我是「絕對不會買」,因為我手邊主機都比這台好,就算要台輕小的,我也不會選它 (上述理由),但如果這是你「第一台全片幅主機,我覺得蠻可以買的。
5.適合拍影片嗎?
嗯,老實說並不適合,錄影規格細看其實蠻差勁的,但如果只是簡單拍拍生活影片來說,那也是夠用的,但如果你想要用它來做影像創作的話,A7C 其實對一些拍攝影片的人來說,是一台不大 OK 的主機。
--
我個人覺得,這樣子的規格,先不論台幣售價,美金定價來說太貴,幾乎內裝與 A73 大同小異,2020 年底了還這樣子規格,刻意的降低硬體規格,不外乎與 A73 做個區隔,以及不想打到將來的 A7M4,但如果以台幣定價來說,價格確實蠻不錯,也能吸引到「不少一群人」看重他的外表而購買。
a7m4規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都忘了 R6 明天上市
個人覺得,小氣鬼 Canon 不會讓你拿 R6 的價格,打 R5 的規格。
好了,A7M4 可以開始亮牌了嗎?
a7m4規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嗯,我知道有些人對我不夠了解,有一些批評聲音認為「哦,賀禎禎哦,看到 Canon EOS R5 就風向轉過去」。
那你就太不夠了解我,加油,好嗎? 我不但批評 Canon EOS RP 批評的很兇,同時我也 "認同" RP 的市場定位與策略,以及我仍舊期待 Canon 能推出一台真的不錯的主機。
這篇文章我寫在 2019.02.18 ,裡頭我提到數點,我批評 Canon EOS RP 不夠好,但認同 RP 的市場定位,入門便宜全片幅,來拉攏既有的消費者別流出去,在當時 RP 定價還未開出,我就已經寫下這篇文章。
同時我提到,特別是底下這段:
也許你會同意前面說的部分,但相信你心裡會想「我們還是想要一台能打的 EVIL FF 機種呀? 而不是只有 DSLR FF 機種在選」,就這點我很遺憾的說….Canon 真的技術力做不上,只能用 “托延” 來回應市場,期待 2019 下半年,或是 2020 年,Canon 真的出了一台讓大家稱讚的主機。
「也許 2019 下半年,或是 2020 年真的推出了想像中的 Canon EOS RA....就更能證明前面我說的「以托待變」的心態」
這點我早在一年半前就說了,我認為 Canon 是「拖延」,因為當時技術實力做不出來 "現在的 R5/R6",只能用勉強能看的 R 與入門的 RP 來應付,到今天來看,我覺得我沒看錯。
(事實上是我錯了,不是一台,是二台能打的)
--
從 2013 年 A7 上市,我一直期待 Canon 能出一台「能打的」無反單眼,到了 Canon EOS R 上市我很失望,RP 再失望一次,情緒過後,我才寫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我從 2019.02 上線到現在,一字不改不修,早已證明了我的立場,說我看到 R5/R6 發表就改批 Sony 的人,代表你根本不夠了解我,且長年追縱我的文章、動態消息的人都知道,我一直是 Canon 粉絲,由於等不到 R5/R6 這類規格的主機,我才改用 A7R3。
如果你再多追縱久一點,你也會知道我 Sony 主機「超多的」,A72 / A7S2 / A7R3 / A6400 / A6300 / RX100 / NEX3 這些都是我手上用過、正在用的主機,同時 A7 系列我研究、了解多少,寫過多少 Sony 教學文章,介紹多少 Sony 產品,也代表我認同 Sony 的多年努力與產品成功,現在一批評 Sony 老大哥心態,怎麼全忘了、忽略了我曾經做過的這些勒? 是沒看到我批評 Canon 也沒手軟過? 沒有市場的批評,能讓 Canon 今天的進步嗎?
另外還有人說,大概 Sony 沒給我錢..這類意見來批評我,這樣批評也太不厚道了,Sony 不但沒給我錢,我還給他超多錢的.....,多到我都不敢數...,正是因為我對 Sony 很認同與支持,不然怎會主機一台台的換、一台台的買,甚至手邊 a6300/a6400 反而是我最常用的主機。
(好啦,我剛大緻約略算了一下,全部跟 Sony 有關的器材與周邊,差不多約 38 萬左右....)
#那為何還批評這麼兇?
就是太期待、太要求 Sony 能做得更好不是嗎? 是沒有想過批評自己花了十幾萬元的主機,心裡是有多難受? 每批評一句,就像人格分裂一次,越覺得自己像笨蛋了一樣,買了一組自己嫌得要死的主機 ,而不也是買了、用了,才知道很多東西不如自己當初的想像,不是嗎? 多少人光是靠網路上的討論,出一張嘴、一把鍵盤,就好像自己很了解、很懂?
#我不覺得SONY做不到
Sony 真的實力做不出好東西嗎? 做得出來啦,放心,只是現在不給我們,從我 2017 年買 A7S2 ,當時就有 A7S3 的傳聞規格,到現在還在蹲,八成是聽聞 R5/R6 的規格後,將整個 A7S3 砍掉重煉一台,真的 A7S3 上市,以及 A7M4 發表,我覺得 Sony 絕對有能力做出來。
#這是將近10年下來的觀察
至於為何 A7R4/A92 規格不夠亮眼? 因為就老大哥心態,不求進步,只想慢慢推、慢慢賺,一次推到位了,消費者自然換機的意願也就少了,非得要 R5/R6 這樣規格推出,才願意認真應對市場。
這點正如同 A7 在 2013 年底發表後,一直打壓著 C/N 二家,若沒有 A7 的推出,C/N 二家還在睡,甚至要一路推到 NEX 3/5 的上市,才逼得 Canon 不得不努力加速 EOS M 系列推出,這些我過去一直都有提到,只是一些批評者你們看不到,將近 10 年下來的歷史脈絡,只有長期觀注我文章、動態的讀者才有機會了解。
#產品未上市一切很美好
加上個但書吧,R5/R6 看起來很好,但...,一切等最後上市,軟硬體成熟後看測試吧,吃過一次 A7R3 的虧後,我現在真的也比較保守了,規格好是帳面上,但是否如表面上那麼美好,留待觀察。
我會不會換 EOS R5? 我一定會換,它有我要的規格與功能,加上手上常用的相機一直修不好,讓我不得不換,只是何時存到錢下手。
分享這篇,是回應一些人的批評,以及說給我的學生、讀者看,但我覺得.... 不想看的人還是不想看,不信的還是不信,有些人就是禁不起一些批評到自己立場的聲音,選擇性忽略存在已久的立場與意見。
https://hojenjen.com/i-think-canon-eos-r-eos-rp-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