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對於🌍的影響,正如極端飲食對人體生態系的破壞]
請想像我們的人體環境正如地球,不同的地理氣候就會有不同的生物存活,例如像酸沼內仍有苔蘚生存,低氧又極度酸性的胃仍有特殊的菌存活,不管多險峻,總是有不同的微生物演化成能在特殊的環境下存活。
以最外層的皮膚來說,每兩平方公尺就有如非洲大陸風景區或美國大峽谷一樣是豐富的生態系縮小版。在油脂分泌旺盛的臉部跟背部好比巴拿馬的熱帶雨林,如平原般乾燥低溫的手肘折縫就像月世界的岩石一般。
我們從高低不平充滿黏液的口腔或雜草叢生毛茸茸的鼻腔都有各種民族存在,而先跳過胃到達小腸跟大腸,等於從山地開始進入平地,從鄉村進入營養跟資源最發達繁榮的都市,有全身最多的居民生存在這個地方,掌握著人體的健康—-就跟那些開發中或已開發國際都市的進步跟破壞,掌握著地球的命運興衰。
因為人類的濫伐、過度開墾、工業時代的化石燃料排放,溫室效應加劇,從南極有7個曼哈頓大的冰川融解,亞馬遜跟西伯利亞大火燒掉超過一整個台灣的森林,美國的卡翠那颶風、中國大陸暴風雪、歐洲酷署、水災海嘯、被海平面上升淹沒的一個個島嶼,都在在顯示「極端氣候」的產生,而伴隨而來的就是居住的生物大量滅絕,生態平衡的崩壞,最終走向毀滅。
這只是外患,人類的內憂正如火如荼。大量的藥物(如制酸劑、抗生素、干擾血脂代謝藥物等等)、環境荷爾蒙、殺蟲劑、農藥、空氣污染、化學添加物正不斷在破壞我們從皮膚到腸道的屏障跟環境,干擾我們的正常荷爾蒙運作。
極高油脂或極低碳水的「極端飲食」會讓本來就是優勢種,喜歡油脂的菌不正常過度繁殖,讓以纖維為生的菌種大量滅絕(而且這種菌通常都是保育動物),造成微生物生態系的失衡和物種多樣性的降低,進而產生各種疾病和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最後跟地球一樣,提早走向死亡。
這裡還有很多未知的真菌和原蟲的多樣性沒研究透徹,誠如地球各個角落還有很多,沒被報導或發現的物種滅絕,正持續發生。
#最近兩者環境同步破壞的既視感越來越嚴重
#Tammy Wang覺得內憂外患😰
#R2飲食減碳不但救地球也救人體的生態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