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部去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的電影等了很久,《#偶一為之》的原文名稱令人過目不忘,「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直翻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出自電影進行墮胎手術前一幕,諮商人員的例行調查,例如性伴侶拒絕避孕、阻撓妳避孕、恐嚇威脅妳、傷害妳的身體,甚至強迫妳發生性行為的程度或頻率,是從不、很少、有時、或總是呢?
⠀⠀⠀⠀⠀
因此,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側寫著女性成長過程的「從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時落淚,總是沉默」,發覺自己懷孕的內向少女,不敢向父母坦承事實,被唯一得知內情且年齡相仿的表姐拉去紐約,毅然決然準備進行墮胎手術,那帶著稚氣與青澀的面龐,卻流露著微微矛盾的世故、迷惘與不安,就這麼穿梭在燈紅酒綠、龍蛇雜處的喧囂都會街頭。
⠀⠀⠀⠀⠀
這是一部如假包換屬於女性的角色電影,沒有過多情節設計,不討好,不批判,不張揚,不刻意,究竟是怎麼走上未婚懷孕這條路?導演沒有打算多作解釋,因為多數如此處境下的女孩只會維持一貫的沉默以對,有口難言。當得知自己懷孕一事時,她的第一個動作是給自己穿一個鼻環,縱使不知所措,仍設法宣告著將奪回屬於自己的身體自主權,曾經被迫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卻只能獨自承擔種種苦痛與無助,處處提防男性、時時保持警戒,必要的時候成為支撐彼此的力量。她們涉世未深,卻早已懂得成人世界的運作模式。
⠀⠀⠀⠀⠀
如此殘酷的成年禮刻劃,教人想起鄭有傑導演的《陽陽》,強烈光影對比,大量手持搖晃畫面,巧妙運用局部特寫、肢體語言傳遞出情緒暗示,畫面反覆失焦、聚焦,透過魔幻詩意手法呈現中法混血女孩迷失自我的徬徨心境。觀眾關心的不再是情節如何發展,我們心知肚明結局至多只會是她人生的頓點,鏡頭亦步亦趨繞在陽陽身邊,仰望著她一次次墜落後不服輸的側臉,目送著她一次次挫敗後不甘心的淚水。
⠀⠀⠀⠀⠀
無論《陽陽》,抑或《偶一為之》,呈現了普遍存在於青春期少女之間的現況,難以明言的無聲處境、疏離冷漠的親子關係、父權社會下理所當然的壓迫。也幸好,她們都不是單打獨鬥,前者有長輩眼裡不正業的鳴人哥,成為真正在乎、關心、理解、引導陽陽同時為藝人與運動員心態的陪伴;後者,則是 Autumn 與 Skylar 這對表姊妹攜手闖蕩紐約的三天兩夜,身上僅有的錢全數拿去支付手術費用,繁華都市危機四伏,褪去批判與控訴後,她們仍得咬緊牙關自力更生,就如《燃燒烈愛》所言,沒有一個國家是為女性著想的。
⠀⠀⠀⠀⠀
在這些平凡人物身上,彷彿看見獨屬於女性的聰明,柔韌而堅毅的生命力,那只是各自人生的頓點,不禁深深相信,未來的她們必定會帶著傷疤綻放出更美麗動人的姿態。
⠀⠀⠀⠀⠀
⠀⠀⠀⠀⠀
▍2020 柏林評審團大獎《偶一為之》可於 CATCHPLAY+ 上觀賞:
https://bit.ly/3A4Z1E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6的網紅感性的蝎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倆姐妹的沈默寡言, 好比無聲的抗爭, 這一部電影提醒著我們 別讓勇敢墮落成—總是沈默 而是應該讓勇敢成長為—總是站出來 ?Movie Titl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名字: 从不 很少 有时 总是 ?配樂? "A Himitsu - Easi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的推薦目錄:
- 關於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每天簡單學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感性的蝎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絕不、很少、有時、總是 (Eliza Hittman, 2020)
Country : USA
Score : 7/10
一部無比沉重的電影, 看時不斷想起20年前 Cristian Mungiu執導政治議題強烈的羅馬尼亞電影《四月三週又兩天》,向來被視為墮胎議題電影的里程碑,本片亦不露痕跡地檢討了美國混亂無章法的墮胎政策,政治性較為薄弱,但導演完整表達的是對於懷孕少女的諒解與無力感,以及女性在社會中被迫面對的各種侵犯,例如台下的男孩對Autumn大喊「蕩婦」,或是Skylar在工作時,不斷遭遇上司, 客人, 隔壁乘客的搭訕。從各種面相, 抽絲剝繭地檢視這世界是如何對待女孩,女性朋友間有難互助, 無條件相挺的情誼。從紐約打了一仗回家, 身心俱疲的Autumn與Skylar,再也不會是三天前她們離家的小女孩,或許仍舊克服不了害怕與恐懼,但在女孩與女人之間,深知其未來始終會有彼此陪伴,過了這關, 就是一輩子的肝膽相照, 笑看人生! 片悶, 慎入!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每天簡單學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在英語中使用了9個主要的頻率副詞:總是,通常,通常,經常,有時,偶爾,很少,很少和從不
There are nine main adverbs of frequency that we use in English: always, usually, normally, often, sometimes, occationaly, seldom, rarely, and never.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感性的蝎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倆姐妹的沈默寡言, 好比無聲的抗爭,
這一部電影提醒著我們
別讓勇敢墮落成—總是沈默
而是應該讓勇敢成長為—總是站出來
?Movie Titl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電影名字: 从不 很少 有时 总是
?配樂?
"A Himitsu - Easier to Fade (feat. Madi Larson)"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Music provided by BreakingCopyright: https://youtu.be/-ZwYFeI4ekE
Skyward by Scott Buckley http://www.scottbuckley.com.au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2SFARdU
"A Himitsu - Fragile" is free to use on YouTube if you give credit to A Himitsu.
Music promoted by BreakingCopyright: https://youtu.be/CkDjeLlZAHY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 Seasons of change come unexpectedly. The story of Maeve and Delilah, a relationship on the brink of change, and what it means t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