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塔利班槍下活過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馬拉拉·尤沙夫賽(Malala Yousafzai;1997-)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7歲時就成為所有諾貝爾獎項中的最年輕獲獎人。以爭取女權和女性受教育權而聞名的巴基斯坦運動倡議人士。此句節錄自馬拉拉2013年在聯合國上的演講,演講中她為受壓迫女性發聲,並多次強調和平、平等教育權的重要性。
11歲時,馬拉拉匿名在部落格紀錄在巴基斯坦塔利班(Pakistani Taliban)統治下的艱難生活,例如當時禁止電視與音樂、禁止女孩上學及女性逛街,炸毀女子學校等。她也因此成為塔利班的眼中釘。2012年,她在校車上遭武裝塔利班槍擊,所幸死裡逃生。
近日,神學士(Taliban,亦稱塔利班)重奪阿富汗政權,首先受到壓迫的一群人亦為女性,其教育權、自由權利、工作權等無一不受限制。馬拉拉近日也出面呼籲全球必須採取緊急行動。
#獲獎原因
「表彰他們奮勇反對兒童及青少年受到壓迫,以及為了所有孩童受教權的努力」
for their struggle against the suppress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nd for the right of all children to education
#NobelPrize #諾貝爾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17歲的馬拉拉‧尤沙夫賽成為諾貝爾史上最年輕的獲獎人。 馬拉拉的家鄉位於巴基斯坦,父親是一名教育家,冒著可能遭塔利班攻擊的生命危險,經營一所學校。他也送馬拉拉到學校接受教育,鼓勵她多看書、參與各種場合、敢於發表意見。 因此她11歲開始,以Gul Makai為筆名,在B...
malala yousafzai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Rubee 最近剛好在讀這本《Who is Malala Yousafzai?》。她現在如果讀到故事中她特別喜歡的句子,沒忘記的話,就會記錄在她的小本子裡。我喜歡她這樣對於讀得東西有感動,覺得可愛。她紀錄下的句子是Malala 說的一段話:
I speak - not for myself, but for all girls and boys. I raise up my voice - not so that I can shout, but so that those without a voice can be heard.
最近阿富汗的動盪,剛好拿這本書跟她討論。
機場逃難的畫面實在太讓人觸目驚心,是多麼的無助和絕望才會將孩子拋過鐵絲網求救。塔利班20年後再次掌權阿富汗,幼童及婦女的權益因此備受威脅。 塔利班幾乎禁止所有女孩和女性上學,並對違抗的人嚴懲。塔利班更對女性下了「29條禁令」。其中包括禁止女性從事家庭以外的工作, 禁止女性大笑 (#這到底是什麼啦~),禁止女性從事體育運動或進入任何體育中心或俱樂部......等不公平的規定。
我們自己有女兒、有孩子,自己也身為婦女,真的很難想像他們的處境有多艱難,心情有多害怕和恐懼。
尋了尋書櫃,找了幾本之前就讀過的書來翻,想透過這些故事,讓Rubee了解,現在世界的另一端,這些人正在面臨這些真真實實的困難和害怕。我們可以趁這個機會,跟孩子討論人權、受教權、難民以及自由的可貴。
▌書單照片放留言處,每本都很好看
#Extra_Credit
美國女孩Abby的阿富汗筆友Sadeed的故事。
#戰火中的小花
字畝文化
The Breadwinner
十一歲阿富汗女孩的故事。
#馬拉拉的魔法鉛筆
愛米粒Emily
Malala’s Magic Pencil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的故事。
#神奇行李箱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理解難民流離失所的心情,學習溫暖的接納需要幫助的人。
#安妮日記
愛米粒Emily
戰亂中少女的心聲。
malala yousafzai 在 吳怡慈 Emily Y.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會有時間去討論阿富汗戰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傾聽阿富汗婦女及女孩們的聲音。她們要求獲得保護、教育、自由,她們要求當初被承諾的未來。我們不能繼續讓她們失望。我們沒有空閒的時間。」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女性受教育社會運動家——馬拉拉.優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
"We will have time to debate what went wrong in the war in Afghanistan, but in this critical moment we must listen to the voices of Afghan women and girls. They are asking for protection, for education, for the freedom and the future they were promised. We cannot continue to fail them. We have no time to spare." - Malala Yousafzai, activist / Nobel Peace Prize laureate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7/opinion/malala-afghanistan-taliban-women.html
malala yousafzai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17歲的馬拉拉‧尤沙夫賽成為諾貝爾史上最年輕的獲獎人。
馬拉拉的家鄉位於巴基斯坦,父親是一名教育家,冒著可能遭塔利班攻擊的生命危險,經營一所學校。他也送馬拉拉到學校接受教育,鼓勵她多看書、參與各種場合、敢於發表意見。
因此她11歲開始,以Gul Makai為筆名,在BBC網站撰寫部落格,敘述她在塔利班控制下的生活,以及女孩求學的艱難。隨著文章受到關注,也引起了塔利班的注意。
2012年10月9日,馬拉拉搭校車回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槍手射殺。子彈貫穿頭、頸部,最後卡在肩膀。槍擊使馬拉拉一度命危,從巴基斯坦轉到英國接受治療。
兩個多月的治療,馬拉拉奇蹟似的生還、康復。從此她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倡導女孩的受教權。
“Let us pick up our books and our pens, they are our most powerful weapons. One child, one teacher, one book, and one pen can change the world.” - Malala Yousafzai
讓我們拿起書本跟筆,那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一個孩子、一個老師、一本書以及一枝筆,可以改變這世界。
malala yousafzai 在 Malala Fund -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Malala Fund is working for a world where all girls can learn for 12 years and lead without fear. See all. Related Pages. 4.3. Malala Yousafzai FanPag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