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造局者》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書之一,作者探討在這個 AI 崛起和時局飄渺動盪的年代,人類已經無法跟演算法和電腦的計算速度競爭。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仍然擁有一項電腦無法取代的優勢:「懂得建立、想像、創造各種思考框架的能力」,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在未來會愈來愈有優勢。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framer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造局者》這本書的作者是三位學者共筆,他們都是在 AI 和 大數據領域有卓越的成就,分別是《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歐洲管理科技學院教授,決策、模型暨數據中心主任德菲爾利科德(Francis de Véricourt)。
他們發現在 AI 崛起和世局動盪的現在,人類最無可取代的能力之一就是「決策能力」,而要擁有好的決策能力就必須掌握許多不同的「思考框架」。因為當一個人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更多的選項,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深諳此道的人就被稱之為「造局者」。
這本書從人類如何做出好的決策出發,談到建立思考框架的重要性,也提供我們三種最重要的建立思考框架的方式。在書本中段,則說明了遇到瓶頸的時候,如何重啟另一個思考框架。在後半段則說明了我們該如何學習更多的思考框架,以及讓自己擁抱更加多元性的策略,並且培養敏銳的心智。
如同這本書的介紹影片裡談到的:生活中一切都需要抉擇,而做出更好抉擇的秘訣,就在於思考框架。駕馭這種思考方式可以讓你更瞭解世界、改善工作表現和人際關係、促進社會進步。這也是人類之所以能夠勝過機器和 AI 的因素。成為「造局者」正是未來人才必不可缺的關鍵技能。
.
【什麼是造局者?】
以標準的定義來說,「造局者」(Framer)指的就是起草美國憲法的那一群人,他們建立了聯邦政府的框架。因為美國憲法就像是一個思考框架,用來定義和界定聯邦政府的職權及程序。而在這本書中,造局者指的就是那些「懂得建立和運用思考框架的能手」。
這本書要講的重點之一,就是無論人們的地位高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造局者:「能夠發揮和建立思考框架,或是重啟思考框架的能力,讓自己的生活乃至於整個世界有所不同。」作者也不斷強調建立思考框架所需要的技巧,可以靠著訓練與經驗不斷進步。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操作指南。
.
【什麼是思考框架?】
在1970年代,「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的概念開始流行,人類的推理並非以邏輯形式在運作,反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人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我們對於世界萬物的思考方式,會受到你「相信」這個世界如何運作而影響。因此,面對同樣一件事情,用不同心智模型在思考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
而在這本書中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就是我們選擇和應用的心智模型,這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決定我們如何行動。面對一個新的情境,我們也可以用思考框架去歸納和歸類,並且想出一個抽象的概念,在應用到這個全新的情境裡面。
舉例來說,當我們要畫地圖的時候,經常會採取「笛卡爾直角坐標」的思考框架,這上面有X軸和Y軸的維度可以幫我們用2D的觀念畫出相對的距離和位置。可是當你要在台北市搭捷運從A地到B地的時候,反而採用「捷運地圖」的思考框架比較有效,雖然捷運地圖的站點之間,距離和位置都不是真實的呈現,可是卻能幫助乘客直覺地理解:下一站要去哪裡。這時的重點就不是距離和位置,而是清楚地辨認出目的地的站點該搭乘哪一條線。
所以當我們問:「哪一種地圖最好?」這個問題本身並沒有意義,而是會因為使用的情境和目的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答案。所以,也沒有什麼叫做最正確的思考框架,都是要看情況和目的而定。讓自己成為建立思考框架的能手——也就是造局者,就能懂得如何選擇並且應用思考框架,這會是各種決定與行動的基礎。
.
【思考框架的轉變】
在聊主動建立思考框架之前,讓我們先看一個被動轉換思考框架的真實故事,這是書中提到一段關於朗讀到默讀的閱讀框架轉變。在西元11世紀之前,歐洲大部分都是在教堂才會有閱讀的行為,而且都是以「集體朗誦」的方式在進行,主要的目的是讓大家參與一個讚頌神的集體活動。但是到了11世紀之後,開始出現另外一種閱讀的框架,也就是「默讀」。
默讀讓閱讀這件事情不再是集體的體驗,而是一種個人的經歷。每個讀者都可以控制自己要讀快一點或慢一點,你也可以重複閱讀某一些篇章,自己可以慢慢思考書裡面的內容,產生新的點子,促進獨立思考。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了人們從朗讀的閱讀框架,轉移到默讀的閱讀框架呢?
在早期的書籍和文章裡面,常常沒有標點符號,字跟字之間也沒有空格,就像是一連串的字母之間不斷地延續。這種情況下光是要閱讀就非常困難了,想要默讀更是不可能的任務。這個時候集體朗讀就有它的功能,因為在一群人裡面,總會有人過去曾經讀過這篇本文,還記得某些字跟段落該怎麼念,就可以帶領大家一起朗讀下去。
在後來才出現了一項創新,書籍的字裡行間,開始有了「空格」和簡單的「標點符號」,這個時候就不再需要有人帶領,許多讀者可以自己進行斷句,獨自閱讀一本書了。於是,在這個時候人們就可以切換到另外一種閱讀框架。這件事情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因為這一整個新世代的讀者都可以自行默讀,有助於人們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而激發出更多元的思考框架。
.
【建立思考框架的三個方式】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式有三個:想清楚因果關係,想像出平行現實,運用物理學定律制定適合的限制條件。這三個特色正是應用思考框架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思考框架本身並不是解決方案,而且是尋找解決方案的工具。以下分別介紹這三個方式:
.
1.#因果關係
人類運用因果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可以更容易理解世界,也有助於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可以說人類是天生「因果推理」的機器。相較起來,AI 科技就無法擁有自己的因果思維,而是需要人類幫忙設定。舉經典的 Dota 電腦遊戲來說,這是一個兩隊人馬 5 vs. 5 互相廝殺,力求破壞對方大本營的遊戲。
科學家找來遊戲高手擔任 AI 策略的開發人員,設計了一些獎勵因素,讓 AI 跟自己進行的數百萬次的對戰,反覆嘗試錯誤,找出最好的操作手法。但是當 AI 跟人類正式交鋒的時候,人類還是取得了上風,尤其在團隊合作上面 AI 顯得像一團散沙。
後來,開發人員發現說,一般玩家會分成三個階段來安排戰鬥,所以開發人員就依照這樣的順序安排程式,在不同的階段給予不同的策略,調整獎勵的優先次序。然後開發人員就發現說一開始機器人通常只會照顧自己,所以還得幫他們建立「團隊合作」精神的框架。他們建立起了一些跨越個人遊戲角色的「超參數」,調整成一隻要達成共同獎勵的團隊。經過這一些修改之後,AI 反過來把人類打得落花流水。
值得注意的是,電腦不是自己學會這些事情的,而是因為人類先輸入了一些「因果框架」的獎勵因素,才可以讓這些運算發揮它的功效。同樣的現象發生在其他像是圍棋和西洋棋遊戲的對決,真正的突破並不在於機器高速的數字運算,而在於人類調整了 AI 對於因果關係(獎勵)的思考框架。
.
2.#平行現實
書中的說法是「反事實思考」,但我認為有點難懂,用「想像出另一個平行現實」比較好理解。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跳脫當下對世界的認知,想像出一個全新的情境,問自己:「如果……會怎樣?」就像是小孩子在玩扮家家酒,或者是科學家透過抽象理論設計出全新的實驗。透過想像出一個平行現實,我們可以將因果關係轉換成實際行動,測試看看可能有什麼影響,帶來什麼後果。
心理學家高普尼克(Gopnik)認為這種能力其實在人類孩童時期就已經具備了,他還把嬰兒稱為「搖籃裡的科學家」,她設計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名叫「贊多測試」的假裝遊戲(贊多指的是顏色鮮豔、形狀可愛的物體)。
實驗的第一階段,高普尼克和孩童待在同一個房間,孩童會學到一個因果關係:把贊多放到一個機器上面,機器就會播放生日快樂歌,幫一隻猴子玩偶慶生。然後,在實驗的第二階段,會有實驗人員走進來把機器和贊多拿走,高普尼克和孩童一起露出失望的表情。
這時候高普尼克會拿出一個「盒子」、兩個不同顏色的「積木」,並對孩童說:「我們假裝這個盒子是機器,這塊積木是贊多,另一塊積木不是贊多。」接著她鼓勵孩童繼續幫猴子玩偶慶生。此時,孩童挑選了正確的積木,放到盒子上。即使她把兩塊積木的定義互相對調,孩童都能夠選到正確的積木。
這個假裝遊戲的實驗,證實了人類自幼就擁有了反事實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可以想像出另一個平行現實。高普尼克發現,更會玩假裝遊戲的孩子,就能對平行現實做出更好的推論。她說:「嬰兒和幼兒就像人類社會的研發部門,至於成人這是那些單調無聊的製造與行銷部門。」許多人在成年之後,反而容易落入單一現實的思考方式,而忘記了我們天生就有想像平行現實的能力。
.
3.#限制條件
作者提到,所謂的建立思考框架,並不是任由想像力無邊無際地飛翔,也不是像斷了線的氣球到處亂飄,而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條件限制」,有助於約束我們的想像力,讓平行現實的想像維持在可以執行的程度,這才能讓思考光架真正發揮效用。
書中舉了一個很像電影裡才會發生的真實故事「恩德培行動」,這是一個以色列精銳部隊在恩德培機場的行動中,從恐怖分子手裡救出人質的戰鬥情節。1976年,恐怖分子綁架了飛機上106名人質,關押在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航廈中。當時烏干達獨裁者跟以色列當局並不友好,出動軍隊肯定不是好的選項。另一個方案是讓突擊隊員假裝成獲釋的巴基斯坦犯人,但太容易被看穿了。還有人提議讓突擊隊員降落在機場旁的湖裡,但是湖裡有許多鱷魚,而且任務結束之後這麼多人該怎麼全身而退?
評估了各種可能選項後,在種種條件限制之下,以色列想出了一個奇招:讓突擊隊搭乘運輸機在夜間降落到機場,搭乘機場內常見的車輛前往航廈,消滅恐怖份子、救出人質之後搭乘運輸機直接回國。他們在空軍基地搭建了航廈的等比例模型,透過少數獲釋的人質口中知道人質的大約位置,並且一次又一次地排練所有行動,講究到每一秒、每一步該怎麼進行。
在一個沒有烏雲的午夜,29位突擊隊員搭乘運輸機降落機場,他們身穿烏干達軍隊的服裝開著機場車輛前往航廈。突擊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擊航廈,只花了十分鐘就解決所有的恐怖分子,然後就帶著人質直接搭乘運輸機返回以色列。整場行動中只有三位人質喪生,而且連烏干達政府都還來不及反應。這個故事從天馬行空的平行現實裡,限縮了各種條件,找出了最可行的方案,最後成功執行了這次任務。
.
【重啟另一種思考框架】
當你想要解決一個全新問題的時候,尤其是還沒有人曾經解決過的問題,你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先透過兩個步驟來思考:(1) 先從自己腦袋裡的框架庫找找看,有沒有其他適用和類似的框架、(2) 檢查其他不同領域的框架庫,看看有沒有能夠直接借用,小幅度調整就可以使用的框架。
如果這兩個步驟都找不到適合的框架庫,那麼才嘗試最困難、也是最後的殺手鐧:「發明新的思考框架」。作者提醒道:「切換到不同的思考框架,能讓你對世界有不同的觀點,但這也有風險。」一旦你重新找到一個新的思考框架,帶來的報酬可以是相當可觀的。
書中有一個重啟框架的例子很值得我們參考,美國紐澤西南邊的小城市康登市為了改善當地的犯罪率,直接解散整個警察隊伍並且重整執勤策略。當時城市的治安非常糟糕,市容也很破舊,到處都會發生大小程度不同的犯罪。這還不是最慘的,警方栽贓、造假、暴力執法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民眾除了害怕黑道,也非常害怕警察。
當地首長找來社區領袖和居民共同商討,最後決定放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貼膏藥方式,採取全新的執法策略。解散警隊之後,他們精挑細選和新聘任的警察,改變了巡邏的方式。他們逐家登門拜訪、自我介紹、談談可以幫忙居民什麼。警察在街頭舉辦派對,和民眾聚餐,和小孩打籃球。
過去的思考框架是「警方將人民視為罪犯」,但是新的思考框架則是「警民一家親」的社區群體,警察從原本打擊犯罪的戰士,搖身一變成了社區當中親切的守護者。最後,康登市的犯罪率下少了一半,謀殺率少了六成,警方過度使用武力的案件少了九成五。重啟思考框架的方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
【創造多元性的四種策略】
作者指出,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想要擁有多元性就代表要接觸大量的想法和觀點,其實那是抓錯了重點。多元性的優勢不是來自於數量,而是來自於差異。找出七百個類似的想法,不如找出七個不同的想法來得有價值。如果一個工具箱可以有七種不同的工具,絕對會比擁有七百把錘子的工具箱更加實用。
如果我們想要擁有多元的思考框架,就是要刻意的去營造,以及一起維護,這並不是一次的成功就可以高枕無憂。如同貝佐斯在《創造與漫想》書中提到的:「這個世界要你與眾無異,千方百計把你拉向跟大家一樣,別讓它得逞。」人類本能的從眾傾向,以及社會自然而然的同質化趨勢,都需要我們自己刻意地、有意識地選擇,才能夠擺脫與眾趨同的自然發展,擁抱更加多元化的觀點和想法。
如果你想為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環境創造出多元性的樣貌,可以採取以下四種策略:擁抱變化,運用教育,鼓勵遷徙,容許摩擦。
.
1.#擁抱變化
如果一個思考框架一直以來都行不通,最好的做法就是擁抱改變,試試看別種思考框架。書中舉例同性戀婚姻的推動者,把美國從1995年支持同婚的人從25%提高到2020年將近70%。以前的同志運動一直把婚姻當成是核心議題,也一直把爭取這種「法律權利」當作是重點。但是進展並不顯著。
當時那種法律思考的框架,講究的是「法律權利」,但就是沒有效果。那種框架太缺乏想像力、太唯物主義,沒有說服力。到了2000年,他們研究很多民意調查還有焦點團體的意見,想弄清楚大家到底還有什麼疑慮。他們去思考說要怎麼樣用大眾的思考模式來談。最後他們選定了一個價值觀的思考框架,鎖定大部分的人結婚的原因:「愛、奉獻、家庭」。
他們把同性戀婚姻不再當成一種自由或者是權利,而是對於愛的表達與承諾。他們漸漸的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框架,而且都同樣正當。到了2011年,第一次出現的黃金交叉,支持的人數正式超過了反對的人數。根據調查,只有14%的人會說這是一種「自由」,而有32%的人會說這是一種「愛」,是一種人類的情感。最後在2015年聯邦最高法院正式裁定的用憲法來保障同性伴侶的結婚權利。這並不是強迫民眾接受某種特定的思考框架,而是讓各種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夠共存。
.
2.#運用教育
要建立起多元的思考框架,從教育著手是非常有效的模式。美國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就是去看美國的白人父母和黑人父母怎麼跟孩子談論種族。發自內心一片好意的白人父母,通常不會去刻意談到種族議題,因為他們相信「種族色盲」這種做法比較能夠讓孩子避免成為種族主義者。
另一方面,黑人父母卻常常和孩子討論種族議題,在他們看來,這種種族色盲的做法就是在故意忽視各種明顯的歧視現象。例如逛超市的黑人被懷疑是小偷,開著車子卻無緣無故被警察攔下來,黑人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強調看到「種族的各種顏色」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影響。
最後,這些社會學家發現,種族色盲的框架正好是種族歧視的主要來源,白人父母雖然出自於好意不想強調種族之間的差異,但也在無意之間,否認了有色人種遭受到歧視的真實狀況。這種教育方式忽略了差異,抹去了多元性。要培養多元的思考,就必須認識到差異的存在,承認仍然存在的落差。
.
3.#鼓勵遷徙
如果我們能夠鼓勵遷徙及流動,人們會把自己的文化和思考方式帶到別的地方,促進融合和變化。曾經有學者研究各個區域和城市的經濟成敗因素,發現了這些地區成功背後的原因有三個主要的因素:「科技、人才、寬容」。作者認為,「寬容」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項,那些現在最開放的地方,經濟表現就最好。因為這些地方有更大的思考地圖,會讓人能夠放手冒險,這也是思考框架多元化所造成的經濟紅利。
像是美國被譽為一個民族「熔爐」,但是最近比較像一個「燉湯」,也就是讓裡面的好料都還維持各自的形狀。像是韓國人會住在洛杉磯的韓國城,華人會住在舊金山的唐人街,拉丁美洲的族群住在德州南方,古巴人住在佛羅里達州,巴西人就住在波士頓。雖然這種文化融合的速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快速,但是不同的文化激盪之下,也為美國社會注入了很多元的觀點和看法。
.
4.#容許摩擦
把社會上的摩擦,看成是這個社會的優勢、而非缺點。作者說到:「如果在社會裡面維持思考框架的多元化,確實會讓人們彼此之間感覺到不安很衝突,就是因為大家要看到彼此的不同,而且還要可以彼此互動。但畢竟,大家觀點不同、意見相對,本來就是正常生活該有的模樣。」
哈佛法律學院的昂格(Unger)教授認為,如果要讓政治進一步的去中心化,就必須要用一些反事實的模型來做思考。他說:「當社會很果斷地沿著一條路前進的時候,應該要多方下注,以避免損失,也就是要允許在特定的地點或部門,跳脫一般的解決方案,實驗看看不同的國家走向會怎樣。」
昂格鼓勵讓社會充滿摩擦,也鼓勵教育上面要用辯證式的討論方式,不要讓社會被束縛在單一的版本,而是可以嘗試其他的社會組織方式。運用和擁抱多元的思考框架,才能擁有多樣化的各種策略,再從中選取適合的方案。
.
【對思考框架保持警覺】
這本書告訴我們,幾乎沒有錯誤的思考框架,只有不適合某種情況的思考框架。而且各種框架應該要有共同存在的權利。但是作者們提醒我們要保持一個警覺,他們說:「唯一要注意的是,這種慷慨的態度要有一個前提,也就是說:『唯一』的一種錯誤的思考框架,就是拒絕其他的思考框架。」
要讓框架多元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各種框架可以彼此競爭、互補、對抗、共存。然而,如果有某一套思考框架的目的在於完全抹煞其他框架的存在,這就是不可被接受的。所以作者們才說:「如果你聽到有任何人或團體,說只有自己的思考框架放諸四海皆準,只有自己說的是真理的時候,千萬別相信。」
.
【後記:拓展想像的邊界】
如果說另一本我很喜歡的《超級思維》那本書是心智模型的「百科全書」,那麼《造局者》就像是心智模型的「使用指南」。書中有清楚的概念和步驟,讓我們了解為什麼要學習更多的心智模型,以及該怎麼樣活用各種心智模型,並且在必要的時刻推翻自己的假設,重新啟動一個新的心智模型。
這本書是今年我讀過的書裡面感到非常印象深刻,也讓我的思考方式深受啟發的。作者們把故事和理論的比例搭配得恰到好處,從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和研究案例當中,會自然而然地理解作者們要帶給我們的觀點,也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多元性,以及為何要擁抱差異。
從書中也可以發現,AI 並不會削弱心智模型的重要性,反而是增強了心智模型的重要性。因為 AI 無法自己建立思考框架,仍然只能依靠人類。人類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可以處理「假設之外」的新問題,能夠把心智模型的空間拓展到可以親身體驗的範圍之外,也就是能夠做到抽象與推理。人類只靠著極少數的資料,甚至是完全沒有新的資料,就能夠適應全新的、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情境。
作者最後提醒到:「這是一個救贖也是一個警訊:一個人如果擁有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就會保有價值。但要是放棄了努力,沒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情,就會失去現在人類的特權地位。」我們能夠想像的邊界,就是我們世界的邊界。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rRI8Kg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FRAMER
使用期限:8/15~8/21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贈獎抽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Yonemura Denjiro Science Product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近な科学シリーズ第116弾! 今回は、前回レビトロン(U-CAS)を使って真空で永久に回すことができるのかを 実施したときに、普通のコマでも同じ真空条件で回したときに 永久に回すことができるのかを検証してみました! 世界最高峰の精密コマ『NEXT-CHRONUS(ネクストークロノス)』を使って実験...
frame 物理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久以來,齋主都覺得網路上有許多有識之士,在網路上默默耕耘門檻高、涵養深,但點閱率和名氣卻不成正比的Youtube頻道。人難免有藏私之心,總覺得這類頻道有我知道就好,就不用特地宣傳。想了想,做人還是樂於分享一點,所以本篇文章,齋主將分享在youtube上會定期追蹤的頻道。如果齋友們你也正好有追蹤這些頻道,歡迎分享你對這些頻道的看法。或者你也有些私藏的頻道,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齋主我。
謝謝,希望這篇文章對社會有助益。
以下清單應該未盡完全,有遺漏之處,還請各位見諒。
===【藝術類】===
《小明同学不懂艺术》
https://reurl.cc/6yj2Rd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藝術頻道,主持人幽默風趣,剪接也算流暢,可惜更新不快,甚至擔心這頻道就此不更新了。
《越染纸上》
https://reurl.cc/V306v5
我女友的最愛,以兩分鐘介紹一名藝術家為主。要深入了解有困難,但光是把所有影片看完,就能在台灣街頭橫著走了。
《Johnnie Tey》
https://reurl.cc/pm9yVd
以介紹單一藝術家為主,這頻道非常推薦。
《艺术与设计史》
https://reurl.cc/WE0q5O
以翻譯國外設計及藝術類影片為主,內容非常扎實,可惜似乎已經停止更新了。
《蓝皮鼠真的皮BlueJerry》
https://reurl.cc/1gK0yX
超級用心的藝術史頻道,非常推薦。
《MoreArt三目阿特》
https://reurl.cc/NXYqj9
製作剪輯皆精良的藝術節目,可惜似乎也停更了。
《ARTZIP》
https://reurl.cc/V30Xen
原本似乎是以藝術為主的分享,但似乎因為點閱率的關係,近期的更新只與藝術擦邊,應為不得已之舉。
《沙甸鹹水埠Canton-sardine》
https://reurl.cc/Gd5rlD
兩名藝術圈內的人,以應答對談式的主題影片,內容豐富。可惜的是若非有相當素養的觀眾,恐怕難以理解他們的對話內容。
===【社會、歷史及科普類】===
《混亂博物館》
https://reurl.cc/a5Z5lZ
製作精良的科普節目,主題多元,相當推薦。
《回形針》
https://reurl.cc/WEAEdL
同樣是製作精良的科普節目,針對單一內容結合制度和深度講解,非常推薦,但本頻道資訊密度相當高,需全神貫注吸收。
《鐵道事務所》
https://reurl.cc/4y6mj3
以講解台灣軌道運輸歷史為主的頻道,內容易於吸收。
《黑皮》
https://reurl.cc/l0NdgA
講解鐵道、交通等歷史的頻道,不只講解鐵路捷運,近期講解公路的開發歷史,相當趣味。
《出張王》
https://reurl.cc/8y6nRo
這是我私藏的頻道。頻道主以台灣目前進行中的各大工程,以及各地區的開發為主題。我非常喜愛本頻道,但觀看的門檻較高,若對部分地區的歷史和都市規劃不理解,可能就會覺得很無聊。
《信息素官方》
https://reurl.cc/R6L6On
以地圖講解歷史的頻道,內容豐富,但知識很硬。畫面單純以地圖為主,若非有相關背景知識和耐心,恐怕難以下嚥。
《狼爸爸的工作室》
https://reurl.cc/OX5XvA
以經濟學講解社會現象的頻道,內容易於吸收且有趣,可惜似乎沒有持續更新了。
《佑來了》
https://reurl.cc/0D4DZo
物理科學頻道,內容生動有趣。輔以主持人話劇社演技,十分動人。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https://reurl.cc/kVMVyd
沒甚麼好說的,就是優質的左派頻道。
《Vsauce》
https://reurl.cc/R6L6eZ
非常優質的科普頻道,可惜並非每個影片都有中文字幕。有能力以英文吸收知識的人,能在這頻道中挖到大量的寶物。
《張哲生》
https://reurl.cc/v5Qk1y
以台灣舊時代的影像為主軸分享
《硬件茶谈》
https://reurl.cc/XeAMqa
以講解3C硬體運作機制的頻道,內容非常豐富。
===【遊戲電影文化】===
《博偉君》
https://reurl.cc/bz3zWv
非常優質的頻道,不只是講解遊戲和電影。頻道主對藝術也頗有涉獵,一部談論沉默之丘和培根之間關聯的影片,讓我從此定期追蹤。
《Every Frame a Painting》
https://reurl.cc/dV1Vj2
這頻道已經停止更新了,但依舊是我最愛的頻道。經營者是名在好萊塢工作的華人剪輯師。內容以電影剪輯相關知識為主,我印象深刻的影片有關於今敏、大衛芬奇、沉默的羔羊等影片。即便是已經停止更新,將這頻道上的影片看完,仍會有大量收穫。
《Game Maker's Toolkit》
https://reurl.cc/jqQqmM
這是我最喜愛的遊戲頻道。他並非講解遊戲本身,而是向觀眾說明遊戲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包含難度曲線、打擊感回饋、BOOS設計、打寶機制和開放世界等等相關的遊戲,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曾以一關瑪利歐關卡,講解任天堂如何有效的讓玩家從學習到精通。超級推薦,可惜並非每部影片都有中文,不過依然是我最推薦的遊戲頻道。
《森納映畫》
https://reurl.cc/MZ6ZWL
以遊戲所設定的背景和文化為主。雖然講解軍武相關背景時,經常被專業人士攻擊,但經營者相當有心在經營。除此之外,對於遊戲中出現的奇幻、科幻等故事背景,都會詳加解說。每次更新我都必看。
《Gamker攻壳官方频道》
https://reurl.cc/dV1V8y
想學作文嗎? 看這個頻道就對了。
《達奇上校》
https://reurl.cc/NXbXLp
以解說遊戲或電影背後的故事設定為主。像是戰錘、異形、終結者、駭客任務、毀滅戰士等,都是他的主題之一。為什麼我喜歡這頻道? 因為達奇上校會去翻官方公布又臭又長的設定文集,將那些被隱藏於背景的故事,分享給觀眾。超級推薦。
《彼望黑》
https://reurl.cc/ynDn08
以解說怪物、魔鬼或克蘇魯文化為主的遊戲頻道。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https://reurl.cc/qmnmbp
以解說戰爭相關歷史及故事為主的頻道。
《VOGUE Taiwan》
https://reurl.cc/OX5XOR
《GQ TV Taiwan》
https://reurl.cc/ZQZQmp
這兩個頻道,偶而都會有翻譯國外的專業影片出現。像是專業人士分析電影畫面中的相關知識,如射箭、搶案、談判、汽車特技等。很值得一看。
《芒果冰OL》
https://reurl.cc/ynDnzE
以講解中國網路遊戲「歷史」為主的頻道,能理解課金文化如何興起? 免費遊戲又為何統治市場等問題。很棒的頻道。
===【不只是娛樂的頻道】===
《陈一丁Dingslook》
講解服裝、妝容、儀態、品味等知識的女性頻道
《看电影了没》
《挖薩比抓馬》
這兩個頻道,是我比較喜愛的電影解說頻道。
《LKs OFFICIAL CHANNEL》
LKS的圖一樂系列不只有趣,也是讓台灣人反思,何以現在連中國網紅都開始思考山寨貨缺少的是甚麼價值。台灣實在不該原地踏步。
《Shiyin 十音 Official Channel 》
看似炫富,但十音的氣質好,就算穿上品味最差的奢侈品依舊不似土豪。難能可貴的是,他經常分享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會分享骨董及漢服文化。
《老飯骨》
看著老廚師用著我聽不懂的專業術語做菜,雖然完全看不懂,看光看刀工和菜色,就覺得賺到了XD
《小高姐》
這是我認為的普通人做菜極限,但對我來說已經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但比起老飯骨來說,小高姐的可參考性高多了XD
《小艾大叔》
文案、攝影和剪輯極佳的豪宅及奢侈品頻道。
《老裁缝陆林冲》
專業裁縫解說那些名牌衣服的作工和價值。
《一条Yit》
這應該就不用多說了,滿有名氣的設計頻道。
《幸福空間》
我喜歡看裝潢。
《35線上賞屋》
我喜歡看TED分析各個區域的房價和公共設施。
《半佛仙人》
分享各類創業及社會經驗的頻道
===【單純的遊戲及娛樂類】===
《無口君》靠賽
《老孫玩遊戲》懷舊的遊戲頻道
《LICE萊斯》 最喜歡看他分享小黃遊XD
《Stanley 史丹利》哭啊又吸奶
《黑男邱比特》有混血奶不看嗎?
《六指淵 Huber》特效很有趣。
《videogamedunkey》喜歡看他嘲諷knack
結論:
梁文道、羅胖和陳丹青的節目就不提了,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肯定會有不少人質疑,怎麼大部分推薦的頻道都是中國經營者的頻道? 我記得我之前就說過,台灣的YOUTUBE整天發些沒營養的廢片,不是去地下街買模型抽一番賞,就是賴著正妹開黃腔,不然就是互相整來整去。整天看這類影片實在沒啥意義,到最後浪費的也只是自己的時間罷了。
同時,我經常覺得台灣人該有點憂患意識,尤其當中國的自媒體,能以硬核知識作為賣點時,到底台灣人還憑甚麼以為我們仍有軟實力的優勢?
frame 物理 在 柳廣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Day 2 笑什麼 你也是Sequential Art (上篇)
少時專心琢磨技藝,長大後發現創作者最需要克服的是既定認知、刻板印象。
_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個媒介苦修打滾多時,自然而然會走出自己的軌道。但太過自我感覺良好地走在這條路軌上,就會只專注看著自己軌道的正前方,不經意放棄了觀看其他路軌的景色,甚至還以為那些景色根本沒什麼好看的。
我是個由漫畫出發了解藝術的人,所以今天容我從漫畫講起。
如 Day 1 所說,可能因為日本成長的緣故,自人生有記憶起,我就每天在看漫畫,尤其是少年Jump。隨著漸漸長大,我也變得喜歡解構集英社旗下的漫畫。什麼每頁平均5-7格分鏡、黑白色比例、玄幻打鬥漫畫的武器一定有劍、男女角色數目的比例等等。聽起來像是個專家。
那時全中大Fine Art Undergraduates只有我一個在畫漫畫,(江記黃照達等人都早就畢業了)心想,該沒什麼人challenge到我關於漫畫的認知吧。突然一句。
「喂,你覺得漫畫是什麼呀?」
聽起來多簡單的問題,我卻支吾以對地答辯著。
用「答辯」,是因為我發現自己不懂得回答,卻又不想被看穿。即使看著那提問者純粹出於好奇的誠懇臉色,那毫無敵意的請教,我還是選擇砌詞答辯。那刻即使真的成功說服了他,也讓我內心誤以為足夠堅牢的漫畫知識庫像國人玻璃心般輕聲敲碎。
隨著多年對漫畫漸漸深入的認知,鞏固下來的是對漫畫的既定認知。且這種既定認知在內心刻劃得愈深,就愈難以接受其他形式的漫畫,甚至拒絕理解,把不熟知的漫畫歸類為邪魔外道。
幸好我未算病入膏肓,仍能就自己對一種媒介輕妄、粗糙的觀念提出質疑。
然後我就認真地想「漫畫是什麼」。
我嘗試把視野拉遠來看。但一旦把視野拉寬,什麼影像藝術、動畫、舞蹈等等的,都映入視線。媽啊。我只是想思考漫畫是什麼。為什麼你們都走進來了?
「因為你剛才在想『漫畫是有序的圖像排列』啊」。
錄像 動畫 舞蹈 etc has joined the chat。
「我也是有序的圖像排列。」
「我們也是。」
「那我們都是漫畫囉?」
「不是吧。」
「為什麼不是?」
「那你們是何時開始出現分野的啊?」
「圖像排列的邏輯、媒介、方法。」
我嘗試扒開來看它們之間出現分區的界線。但發現界線很糢糊,糢糊得像是形容顏色的詞語,什麼「藍綠色」、「綠藍色」、「青色」、「鴨綠色」、「青玉色」、「綠松色」、「碧綠色」。但後者要定義區別,其實可以用光波長、Hex Color Code等賦予每個詞彙絕對且可量化的定義。可是,藝術媒介又可以嗎?或許硬要在藝術形式上找出絕對量化的定義並不可行,但透過思考媒介間微妙的區別及共享之處,就能更理解自己處理不同媒介時,腦袋究竟出現過怎樣的思維轉換。
於是,媒介之間的糢糊界線、未明之處,變成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也開始在這些地方鑽起牛角尖,用另一種心態重新畫起漫畫來,還把一批Copic Marker,G筆頭擺進蘋果迷你倉封印起來(說起來,有人想要嗎?可dm我,還有很多哦)。
如果真的深究這道問題,需要大量實驗及閱讀經驗。於是就傾家蕩產買起書來。還記得,第一年受邀參展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時,我花了10000多元港幣買了一個行李箱份量的書。因為那時覺得當地的書,錯過就沒了,因為我活在被港漫、英雄美漫、日漫當道的香港,生怕回來後就再也找不到這些書。所以當時的想法就是有殺錯無放過,要買下一眼間看不透是什麼東西的書,回港再慢慢研究。
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將介紹我自己在一些作品的嘗試,以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2、3、4張:Cube Escape Paradox (柳廣成)
_________________
我在腦海內的漫畫VS動畫之思辯:Frame Rate vs Panel
年少時買過漫畫化的寵物小精靈劇場版:《超夢夢的逆襲》、《利基亞爆誕》、《結晶塔的帝王》、《穿梭時空的相遇》。發現內文都是電影動畫幀格的截圖,排列成漫畫形式印作紙本漫畫書。後來我在想一個顯而易見但卻耐人尋味的問題:
是否把上述電影的Frame Rate 調至平均On 90(不是粗口哦),就看起來像漫畫了?
(得出on 90的根據:90分鐘電影有129,600幀(24FPS),用一頁漫畫平均7 Panel,一本書200頁的算法來算,129,600/(7x200)≈90)
影片需要高frame rate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讓圖像連續變化、運動(播放)的速度而導致肉眼的視覺殘象產生的錯覺,而誤以為圖畫或物體(畫面)正在活動。漫畫的Panel間的提示因不需要考慮殘象運動錯覺的事實,令腦袋足以腦補Panel間的缺失即可。
自4年前畫起動畫後,我就在想如何把畫作的frame rate變得尷尬,慢得既不像動畫,快得又不像漫畫。於是在此書,就試試看了。動畫裏上一個幀格映入你的眼球後,就是下一個幀格的事了。上一幀格消失,下一幀格出現,如此輪替。但漫畫就是要所有畫面乖乖地印在紙上讓人一覽無遺。那不如讓onion skin更透徹些、延伸得更遠些幀格,全畫出來好了?(哈哈,literally OnionGhost)
在我這次作品上,我覺得漫畫可以玩的是發生於頁面上的圖像排列,不是輪流替換單一幀格畫面。但又可以應用在處理動畫會思考的事。
這時你可能會說,漫畫就非得是平面紙本不可了?
很好的提問。所以,下一個。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5、6、7張:Here(Richard Mcguire)
_________________
要在電子熒幕介紹這本書的魅力,恐怕有點難。因為Here作出的嘗試,是有意圖地讓漫畫書作為立體、具厚度的印刷品,如何藉其物理性與內文的空間感巧妙呼應。但它不是pop up立體書,因為它還是以完全平面的紙本製作而成,圖像的解讀仍然依賴平面紙張的表達。我說的立體,意思是指作者賦予書本在釘裝上的立體空間意義,令書本的釘裝不流於紙本書籍純粹的物理特徵。
Here是左揭書,封面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屋子窗口,封底則同樣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牆壁。內頁則是由屋內視覺向外看的景象。亦即,內頁左頁一定是向窗戶外看的,右頁一定是向牆壁看的。以90度角翻閱,就會構成封面、封底是屋外空間,內頁則是屋內空間。Here這本書的原則,就是空間上的視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Here內文近300頁,透過漫畫鏡框再加標明的年份,由固定的視覺,持續變化的時間,交代這一空間發生過的人和事。
內文最初較在想像範圍內,就是屋內在數十年間換過不同的租客,有過長期租客,看著家人數目多了起來。還有數頁這樣的場景:在相隔甚遠的時間說過的各種話語,硬被漫畫的分鏡力量截下來,放在同一畫面。彼此間的語句本應毫無關聯,但卻因為漫畫的力量而被安排在同一空間重遇,使得兩者間的話語像在交談般。
後來,時間的尺度開始拉闊。時間延伸至房屋仍未被蓋起來的時代,剛好有個獵人經過,他射出的箭,剛好擦過漫畫內永恆不變的視點;還有城市化的經過、築屋的過程、工人等,都被這絕對不變的視點映下來。漫畫中後段還來到未來的時光、以及遙遠的過去:地球剛誕生,仍無大氣層之際,漫天星星、隕石的場景。
_________________
我發現自己寫太長了。要分兩天寫。明天會進入動畫世界多一點。
另外,介紹多點在漫畫媒介的既定語言、概念上大作發揮的藝術家及作品,可以google,還可以上網買買他們的書看:
(此Post第8、9、10張)
榮念曾 天天向上
Tobias Schalken Balthazar
Chris Ware (我推薦他所有書,算是Infographic x comics的始祖)
_________________
老實說,愈是探索,就愈不知道漫畫是什麼。但我樂在其中,如Day 1 所說,這並不是一種迷失的狀態,而是令我雀躍的事情。就像研究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般,發現在宏觀世界行得通的物理定律,在微觀世界卻莫明其妙地一一被推翻否定。量子力學像是有意識般地對你說,「再想清楚才嘗試定義『規則』吧。」
漫畫的全貌是什麼,就算是手塚治虫,我也不覺得他會知道。他也只是漫畫作為藝術形式的始祖發現者。像是物理學的…愛因斯坦吧。愛因斯坦發現了很多事,卻也帶著對量子力學的種種不解,歸入塵土了。不是他們渺小,而是世界太宏大了。
漫畫的世界還有什麼未被發現,其實真的還有很多人不想停留在已知的既定形式,貫徹實驗精神,務實地用創作探索著。就算眾人不一定關心,作品不一定出名。
動畫也是吧。
隨著在藝術的造藝及年齡的增長,就更得提醒自己要謙卑。
謙卑不是說在公眾形象上盡量以禮待人、說話盡量客氣謙遜,而是指對藝術保持謙卑。才能看得更清,藝術史的接龍遊戲才能玩得下去。於我而言,藝術是一種思考訓練,要對自己的創作時刻保持質疑,不能只苦修技藝,被自己畫作的視覺之美矇騙。
我覺得對藝術形式愈是Judgemental的人,他們對藝術媒介的既定認知就愈深,就愈需要否定,以捍衛他們內心對於藝術媒介片面的認知。因為如我經歷般,這種認知好歹也是用歲月建構出來的,就算被據理力爭地挑戰了,也會害怕信念失守,於是需要死守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才不會令長年建構出的自我搖搖欲墜。
Artist Statement 常見的語句「向____提出挑戰」雖有被濫用之嫌,但考慮適當的Context,其實本身的說法並沒有錯。
挑戰的就是我們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作品會證明某些認知是過時的,此時我們就得承認這些認知已不合時宜。而這種不合時宜,與今期流行什麼東西無大關聯,因其否定來自創作上實驗結果的推敲。經不起推敲的觀念就捨棄吧。若此觀念出自你心,就更需要虛心捨棄。
打了四小時字,發現打子4000字,見諒lol
下篇明天出!再會!
#onionghost #onionghosthk #動畫 #動畫推薦 #插畫 #illustration #animation #illustrationartists #animator #happynewyear #newyear #drawing #art #artist #pencil #comic #manga #bd #bandedessinee #柳廣成
frame 物理 在 Yonemura Denjiro Science Product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身近な科学シリーズ第116弾!
今回は、前回レビトロン(U-CAS)を使って真空で永久に回すことができるのかを
実施したときに、普通のコマでも同じ真空条件で回したときに
永久に回すことができるのかを検証してみました!
世界最高峰の精密コマ『NEXT-CHRONUS(ネクストークロノス)』を使って実験しました!
The 116th in our Familiar Science Series!
This time, when we carried out the last time we used the Levitron (U-CAS) to see if it could be turned permanently in a vacuum, we verified that it could be turned permanently when turned under the same vacuum conditions on a regular frame!
We experimented with the world's highest precision Top, NEXT-CHRONUS!
Please check it out!
🔽前回の内容
真空で永久にコマは回り続ける!?
https://youtu.be/F2rHGz2Abmw
★世界一の精密コマ『NEXT-CHRONUS(ネクストークロノス)』
https://seimitsu-koma.jp/spin/next-chronus/
トップスピン合同会社様の世界最高峰の精密コマです
全国各地にてサイエンスショー開催中!
開催スケジュールとご依頼はこちらまで>>http://www.denjiro.co.jp
米村でんじろうサイエンスショー>>https://youtu.be/m2_CcrSvZC8
弟子たちによるサイエンスショー>>https://youtu.be/lLs74id3bPo
米村でんじろうサイエンスプロダクション
Twitter https://twitter.com/YDScie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njiroscience/
チャーリー西村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harlie0401
ブログ https://ameblo.jp/charlie0719/entry-12393864192.htm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ishimura.charlie
ジャイアン村上
Twitter https://twitter.com/wataru197804
ブログ https://ameblo.jp/wataru197804/entry-12405061755.html
海老谷 浩
Twitter https://twitter.com/EbichanScie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15778416010
今回の動画
監修:米村でんじろう
HP:http://www.denjiro.co.jp/
出演:米村でんじろう
ジャイアン村上
編集:片田淑乃
使用音源・素材
DOVA-SYNDROME
https://dova-s.jp
H/MIX GALLERY
http://www.hmix.net/music_gallery/feeling/sadness.htm
Ucchii0-うっちーゼロ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Cv_ygATNZLmIFkXxJBrrw
otologic
ポケットサウンド
https://pocket-se.info
再生リスト
米村でんじろう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YXRmV05g6RyOqN5a_4-6IA
チャーリー西村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YDw9rBH4FoW8uky3mKOLRj
ジャイアン村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ZgHENtbNlg-DG_aPAAOMp6
海老谷浩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bv3xau3TcN4U0mRGhcjOfl
身近な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bRN-BDB7DoqbShpizNncvQ
科学マジック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ZOMlu_Z_DHitRHJnUDTKSB
エンタメ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aBxhKucjCpuesgGEWyTKkO
お家でできる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YvfVNLgRXlUCEGNlIqNAML
中高生向け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acaTv5U4g8NgKSjbPjJv_3
小学生向け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ZSOFle6zIihkGPDND260IQ
サイエンスマジック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a9GRrKQjS4eoxOJ5eUihDY
自由研究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azaM3NXQnegNwqK0OT__P7
シャボン玉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Z57rFpkC3LqjdfeNeVWHd8
金属の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bb13pm4wticnKzXz57gqgu
空気の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bsR3Hdbtv98Zu8x6XXipu9
水の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Y75_GE_NVpOTw-9M6s8YDn
火の実験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ZlrCvZlZCCr6ZthhAiFWHT
工作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fyuvgO7Uca43K0sPk9GR1djCF2hn2uU
この動画で紹介・解説している実験および作業は危険をともなうものもあります。弊社はこの動画で紹介した実験に起因するいかなる損失、傷病、損傷に対しても一切の責任を負いません。自己の責任において安全に実験をおこなう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
火を使う実験は必ず大人の人と一緒にやりましょう。
家の中のものを使うときは、お家の人に許可を取りましょう。
洗剤や薬品を使う場合は、説明書をしっかり読みましょう。
実験に使用したものは絶対に口に入れないようにしましょう。
この動画に記載の情報、および、弊社製品の著作権は米村でんじろうサイエンスプロダクションに帰属します。私的かつ非商業目的で使用する場合、著作権法により認められる場合を除き、事前に弊社による許可を受けずに、複製、公衆送信、改変、切除、実演等の行為は著作権法により禁止されています。
©YONEMURA DENJIRO SCIENCE PRODUCTION
frame 物理 在 Frame running go go #cptsra | By 台灣腦性麻痺運動休閒協會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和光 物理 治療所 ...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康格斯兒童輔具. Medical Equipment Su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