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吃糖不怕胖?!》
這次的錄影邀約匆促的在前一週知會,遠在高雄的我一看到主題跟「糖」有關,二話不說答應,因為公務繁忙的關係,每次的邀約只要是主題有機會能倡導大家沒聽過的微菌知識,或是推廣正確飲食觀念,我都義不容辭。節目時間有限,把想說沒說的,分享在粉專。
這次有稍微提到的MAC(microbiota-accessible carbohydrates, MACs),就是指「腸道菌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它們的性質就是「不會被人體消化道所分解吸收」。
在2019年10月營養學期刊《Nutrients》有一篇很重要的研究,綜觀了營養素對腸道菌的影響。人盡皆知腸道益菌的食物就是纖維,而碳水化合物分成在小腸可消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跟不可消化的、可以直達大腸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或是某些特殊糖)。
膳食纖維(dietary fibre)由「非澱粉多醣(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NSP)」跟「木質素(lignin)」組成,NSP包含抗性澱粉、纖維素(cellulose)、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果膠(pectin)和抗性澱粉,現今的西方飲食大多缺乏這類纖維,研究發現,長期缺乏MACs的飲食會讓腸道的微生物多樣性越來越差,而且有代代相傳的趨勢,而且這些好菌數量降低的貧瘠菌相到了第三代後,即使再補充纖維也無法恢復原貌。
NSP依物理性質又分成「水溶性」跟「非水溶性」,非水溶性纖維(如燕麥纖維有2/3的非水溶性)可增加糞便體積、幫助排便,減少有害致癌物質在腸道的時間;而水溶性纖維(如菊苣纖維)可吸附毒素、減緩醣類跟脂肪吸收,且為腸道益生菌的營養來源,可被細菌分解利用。2016年發表於期刊《Cell》上的研究更顯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腸道內的細菌就容易分解腸壁粘膜細胞層,導致病原菌及毒素進到血液。故同時攝取足量兩種纖維有助於減少大腸癌及疾病的發生,維持腸道益菌的生態平衡。
這些可越過胃跟小腸直達大腸的MAC,可以經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一個對人體健康很重要的產物──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以下簡稱SCFAs),包括丁酸(butyrate)(15%),乙酸(acetate)(60%)和丙酸(25%)。舉例來說,乙酸和丙酸跟肝臟中代謝脂質,葡萄糖和膽固醇有關,前者是膽固醇合成和脂肪形成的前驅物,後者是糖質新生的基質。而丁酸在維持組織屏障功能以及調節基因表達和免疫調節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SCFAs能穩定腸道、刺激上皮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鹽和水的吸收、維持粘膜完整性並減少炎症,此外,SCFAs還能藉由表觀遺傳的調控(epigenetic regulation)來抵抗癌症,並且能刺激許多跟飽足感有關的激素分泌(例如:glucagon-like peptide 1, peptide YY, 瘦體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腸道基因豐富度低的人身上,高纖維飲食的介入所能得到的好處較有限,也就是說,若你的腸道菌基因數量較低,就算吃蔬菜可能也不會瘦!!
這集介紹的糖,我關注它很久了,播出時間好像是4月初的樣子,有興趣的朋友到時可以在收看😊
#Tammy Wang每次拍照都不知道要對焦哪裡🤣
#錄影菜鳥很努力宣傳新知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pigenetic regulation」的推薦目錄:
- 關於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stem cells and reprogramming 的評價
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螂」共舞 臺大昆蟲學系剖析德國蜚蠊適應居家環境之優勢因子研究成果發表國際昆蟲生理學特刊 】
為彰顯日本弘前大學 (Hirosaki University) 名譽教授正木進三 (Sinzo Masaki) 對昆蟲生理時鐘 (Insect Chronobiology) 研究之卓越貢獻,「生理昆蟲學期刊」 (Physiological Entomology/Wiley Online Library) 於 2016 年 12 月發行特刊,匯集國際昆蟲生理學家專文,以茲祝賀正木教授的九十大壽。臺大昆蟲學系李後晶教授獲特刊編輯顧問 Hideharu Numata 與 Kenji Tomioka 邀稿後,偕鍾成侑博士後研究員與張俊哲教授針對「日週」 (circadian) 與「非日週」 (non-circadian) 因子的影響,探究德國蜚蠊 (Blattella germanica) 為何能適應居家環境,然而它的近緣種雙紋姬蠊 (Blattella bisignata) 卻幾乎無法越雷池一步。本篇綜合論述經審核後,近期與其他專文正式發表於特刊。此顯示昆蟲學系長期致力於昆蟲生理與生殖之研究,已獲致國際研究社群之普遍肯定。
相對「小強」為蟑螂的戲稱,「蜚蠊」則為蟑螂的中文專有名詞。一般在室內所看到體型較大的多為美洲蟑螂,體長約為 4 公分左右;體型較小 (約 1.5 公分) 且常見的蟑螂之一則為德國蜚蠊。因它們食性和人類食性多所重疊、入侵性和繁殖性頗強、會傳播多種病原體,因此被視為害蟲。李後晶教授研究團隊長期研究蜚蠊的生物時鐘,發現德國蜚蠊雄蟲能在 12 小時明暗週期頻繁轉換的環境中作到幾乎零時差的調整,而且在黑暗期對光線的短暫干擾較無明顯的反應。相反地,雙紋姬蠊雄蟲對光暗週期顛倒的適應力頗差,需調整三天之久,加上在黑暗期對光線的短暫干擾敏感許多,削弱其維持生理時鐘恆定之調整能力。
雖德國蜚蠊雄蟲對光暗週期轉換之適應力頗佳,但雌蟲卻能在抱卵前一改夜行性昆蟲之屬性,不受光暗週期之制約,在日間亦有高度活動力。有趣的是,當雌德國蜚蠊的卵巢摘除後,它就不再於日間「趴趴走」,顯示卵巢可釋放遮蔽因子 (masking factors) 來阻斷生理時鐘反應光暗週期的功能。然而這樣的特點則不見於雙紋姬蠊雌蟲。具昆蟲生殖發育專長的張俊哲教授表示,德國蜚蠊和雙紋姬蠊的基因體序列極為相近,卻擁有雙紋姬蠊無法合成的遮蔽因子,很可能受到表觀遺傳調控 (epigenetic regulation) – 意即遺傳密碼之序列不變,但已遭化學修飾,因此基因表現出現顯著差異。另外,當德國蜚蠊與雙紋姬蠊混養時,雄德國蜚蠊與雌雙紋姬蠊行交尾之比例高達 45%,致使無效卵的比例提升,不利族群數量之擴充;然而雄雙紋姬蠊與雌德國蜚蠊誤交之案件,幾未曾在實驗室混養的飼養箱當中發現,顯示雌德國蜚蠊較同種雄蟲交尾之選擇能力具絕對優勢。加上在固定的空間當中德國蜚蠊的群聚性 (gregariousness) 較佳,對空間使用效率相對提高,使其成為居家環境之強勢昆蟲又平添另一有利因素。
難能可貴的是,本篇專文所闡述之論點多數皆根據李後晶教授研究團隊多年來於臺大昆蟲學系辛勤耕耘的實驗結果,顯示該系之蜚蠊生理時鐘研究已在昆蟲生理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未來昆蟲學系將致力解開上述兩種蜚蠊差異行為的分子機制,期待繼續與「螂」共舞能為將來明瞭動物時差與克服時差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Chung, C.Y., Chang, C-c., and Lee, H.J. (2016) Adaptation of the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 to human habitats: circadian and noncircadian factors. Physiological Entomology 41, 307–312. DOI: 10.1111/phen.12163)
圖說:德國蜚蠊 (時鐘內) 和雙紋姬蠊 (時鐘外) 雖為同屬之近源種,但前者對光暗週期變動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光干擾的忍受度都明顯優於後者。這或許是德國蜚蠊能適應居家環境的優勢原因之一。(圖文:鍾成侑、張俊哲;照片來源:吳士緯)
epigenetic regulation 在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stem cells and reprogramm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PSCs) can give rise to all cell types in the body and therefore hold enormous potential for tissue engineering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