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憂鬱症的其中一個病發原因,是因為大腦火燒厝(發炎),是否可以開啟一個嶄新的療癒之道?(這本書有中文版)
很久沒有閱讀醫生寫作的書籍。這本劍橋大學精神學系主任所寫的書,是一本非常棒的科普書籍。除了對憂鬱症以及各種醫學領域有深入淺出地介紹之外,更是讓人看到科學家在探索人體奧妙時能夠採取何種思考策略。
書中一開始先講到憂鬱症對社會的影響。在許多文明國家當中因著憂鬱症損失的產值,以及連帶需要付上的醫療和陪同代價,已經快要逼近整體GDP的3 %。所以就經濟面來說,包括憂鬱症和其他大腦相關病症能夠找到解決之道,在人們平均壽命一直增加的現代,的確是一個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作者的發想起點有兩個,一個是他自己去做牙齒手術時(好像是根管治療?),經歷一種略為憂慮的情緒。再來就是他接觸到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 “P太太” 在病發的時候特別有一些憂鬱症的傾向。一般人會很合理的解釋,在病痛當中當然會心情不好,或是有一些負面的思考,但作者在這個細微的點上,問了一個不一樣的問題,“如果他的下顎或是P太太關節的腫脹是因著發炎,那是否有可能他們的憂鬱症傾向也是發炎所造成的呢?”
接下來幾章有許多非常有趣的科普知識。從免疫科學和人體免疫系統的解釋開始,作者清楚的解釋人體免疫系統,包括白血球,巨噬細胞,淋巴系統等等,作者用戰役當中的情報員,指揮官,以及士兵來形容他們的角色和互相作用的關係非常生動易懂。
“神經免疫學” 這樣的跨領域思考方式,一開始並不受到主流的重視。,作者講到很多我們對於醫學的觀念根深蒂固被哲學家笛卡爾的思想所影響。他的二元論和理性主義 (“我思故我在” 就是他的名言),將身體和思考面切開了,以至於往後的人思考身體和心理層面總是把他當成圍牆的兩端一般互不相干。但後來眾多的因素和發現,讓人們逐漸地看出兩者之間可能的關係。,從這個觀點開始,作者開始講述歷史中許多醫學療法的發展,和採取的策略,當然還有許多錯得離譜,或者是太先進以至於不被當代主流所接受的情況。各種的故事和當時突破的點,作者的解釋方式和說故事的能力,讓不懂醫學的人也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最後的篇幅在探討其他大腦疾病,特別是阿茲海默症(老人癡呆症的一種)以及精神分裂症。近10年來對於這兩個的研究越來越多,如同憂鬱症一般患者過去是非常被歧視,認為是個人問題的,現代腦神經科學以及跨領域科學家們的研究更多指出是一種大腦病變的結果。如果從精神免疫學的角度,看見發炎與憂鬱症的關聯性,或許相關的這些大腦病變也都能夠用這個嶄新的角度,來思考對應之道!
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對於我們的免疫系統以及“發炎”這件事情有更多的了解。現在坊間已經有許多的書籍和文章,講到身體免疫系統比較弱的時候,身體為了要對抗外來病菌發動戰爭而造成的發炎,以至於產生疲勞,沮喪,容易感冒,以及其他消化系統和皮膚的問題。當然我也不免俗的在網路上尋找了容易造成發炎,以及抗發炎的食物 ☺️
分子學,免疫科學,腦神經科學,心理精神科學等等的領域都有好多積累的研究,身處在現代真的是很幸福。當這些科學之間跨領域的結合對抗疾病的策略時,相信會有更多的突破發生。
畢竟,我們人體本來就是許多複雜的系統交織而成
畢竟,人體的設計是如此奇妙可畏,也必須要好好珍惜健康
全文與中文版和相關鏈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the-inflamed-mind-終結憂鬱症/
----
其他大腦科學相關的閱讀: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中文版:“改變你的心智”
https://dushuyizhi.net/how-to-change-your-mind-迷幻磨菇能改變你的意念,或是觀感嗎?/
“Other Minds"
中文版:“章魚,心智,演化:探尋大海及意識的起源”
https://dushuyizhi.net/the-soul-of-an-octopus-章魚哥的內心世界/
“The Beautiful brain" (運動傷害與大腦)
https://dushuyizhi.net/the-beautiful-brain-美麗的大腦/
#TheInflamedMind #Psychoneuroimmunology #Neuropsychiatry #EdwardBullmore #inflammation #mentalhealthawareness #終結憂鬱症 #神經免疫學 #科普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dwardbullmore 在 Edward Bullmore, (1933-1978).... - Tauranga Art Galler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dward Bullmore, (1933-1978). Portrait of Jacqueline, 1959. . Originating from Tauranga, Jacqueline and Edward Bullmore left New Zealand fo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