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一篇美國《Elle》的報導,採訪的是《Kinfolk》的創辦人之一 Katie Searle。
在此之前,我對《Kinfolk》這本雜誌的印象是:當代生活風格的美學指標、很多咖啡廳裡的裝飾品、一種美好生活的嚮往。然而,這篇採訪卻讓我看見完全不一樣的《Kinfolk》層面,關於生離死別、他人與自我的拉扯,人被擊潰後再站起來坦然走入下一天的韌性。
Katie 父母在她六歲時離婚,母親後來和一名同性伴侶同居,父親也另組家庭。Katie 的父母都是虔誠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員,這件事讓 Katie 有很多的矛盾撕扯,因為在這個教派裡,同性戀和殺人的罪惡程度幾乎不相上下,Katie 無法理解為什麼身為同性戀的母親,也可以同時是一名虔誠教徒?
和我們所有人一樣,Katie 就在成長種種的衝突與疑惑中長大。
後來,她在夏威夷的楊百翰大學遇見了 Nathan,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她答應 Nathan 求婚那年,才 20 歲。
Nathan 畢業後進入了 Goldman Sachs,過起高薪金融菁英的生活,但他的內心其實一直很嚮往另一條人生道路。大學時期,他曾創辦一個名為「小小聚會指南」(A guide for small gathering)的部落格,在上面分享他和親朋好友們聚會的種種美好,幾年下來,累積了六萬多名追蹤者。他對當初的理想念念不忘,行動力很強的他,後來就毅然決然辭去了金融業的工作,全心投入《Kinfolk》雜誌的創辦,而 Katie 也無怨無悔地支持丈夫的決定。
Katie 說《Kinfolk》早期雜誌完全是「愛的勞動」,裡面全都是親朋好友們集結的心血,第一批雜誌也是在一位朋友家的客廳裡寄出。但是這樣親密的關係,很快就因為雜誌的成功而開始分崩離析。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Kinfolk》鮮明的風格一夕席捲全球,接踵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工作,Katie 從編輯角色轉到管理,整個團隊後來也搬去了哥本哈根。
每一天,生活都被龐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 Katie 當時懷上第一胎,每天早上都很不舒服,那樣的日子讓她迷失自我,從未有機會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只是日夜沒命地向前奔跑。
隨著《Kinfolk》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雜誌,Nathan 和 Katie 的人生卻進入了月球的黑暗面。
Katie 的第一胎是個男孩,她覺得他就像一個小獅子,於是命名他為 Leo。沒想到,幾個月後 Leo 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最後夫妻只好選擇人工流產。手術結束後,Katie 和 Nathan 抱了抱孩子冰冷的屍體,內心充滿了強烈的痛苦。
人生動盪並未在此暫緩,後來,Nathan 向 Katie 坦承他是同性戀,兩人隨後離婚,Katie 帶著 Leo 的骨灰罈,一個人從哥本哈根回到美國,當時她的肚裡懷有 Nathan 的第二個孩子,已有三個月大。
回到老家奧勒岡後,Kaite 在母親家的附近住了下來,以獨立顧問為業。她在房子裡設置了 Leo 的靈壇,上面放了印有他手印腳印的紙,一個小小的藍色針織衣,還有一隻獅子玩偶。
經過離婚與喪子的打擊,過去一直跟隨丈夫腳步的 Katie,開始思考自己是誰。
她對《Elle》的記者坦承,成長過程中受到教會父權思考的影響,她一直把自己視為一位「照顧者」,這麼多年來,總是無怨無悔地跟隨著另一半,卻從未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就連《Kinfolk》,多半也是 Nathan 的夢想大過於她的。「我百分之百有共同依存症(Codependency,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賴性),而我認為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教會的教育。」Katie 說。
後來,Katie 的女兒 Vi 出生了。
女兒兩歲時,Katie 和一位叫 Joe Ensign-Lewis 的男人墜入愛河。Joe 和 Nathan 是很不一樣的男人,Nathan 沈靜內斂,Joe 則是那種有「哥們」性格的男人,喜歡打電動、吃垃圾食物,而且從來沒聽過《Kinfolk》。他召喚出 Katie 內心的孩子,他讓 Katie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兩人決定共組家庭,Katie 的人生看似將迎向新的篇章,沒想到,此時上天又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Joe 在搬入他和 Katie 新家的路上,被一輛車直直撞上,傷重不治。
Katie 花了很長時間走出傷痛,讓我很感動的是,經過人生低潮,Katie 在《Elle》訪問裡並沒有給出官方的正能量語句,也沒有用罐頭智慧做結尾,她說,悲傷不是一個隧道,你只要「通過了」就好,悲傷是一種需要學會與之共存的東西,而我們不過都是在傷痛中,學著如何走出下一步而已。
「我覺得自己支離破碎,但是又非常完整。」Katie 說,「我身上有很大的一塊失落了,但是我卻找到了一部份的我。我非常感激,同時也感到被掠奪了好多。」
或許這才是生命真正的樣貌吧。傷痛與幸福共存,絕望與希望交替,這些,我們或許在《Kinfolk》整潔完美的圖片上看不到,卻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中深刻體會。《Kinfolk》給我們的,是美好生活的想像,而真實的人生教我們的,是在毀滅後如何重建的勇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美,一個在紙頁與想像中感受,另一個用真實的生命血肉去體會。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Photo via: Pinterest
原文刊載於 A Day Magazine
#kinfolk #katiesearle #lifestyle #人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一郎人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關係成癮 #愛抱怨又不分手 #拖累症 每個禮拜三『YouTube』晚上六點發片『臉書』晚上九點發片。 禮拜六不定期更新。 ‣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
codependency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其愛到心力交瘁,不如換個方式,與愛分離。
並不是說收回愛、或者變得自私,也不是意氣地愛理不理,與愛分離(Detaching with Love)是兩性學上應對共依存症(Codependency)的方法──共依存症會以為對方沒有了你不行,你則以奉獻帶來的滿足感支持自己。
有些人愛著渣人爛人,仍然不離不棄,極端地奉獻,因為他們渴望透過改變對方、拯救對方去感受自己有愛的能力,背後往往的問題是無法自愛。
你無法改變他,是因為你在乎他多過他在乎自己。期望長期錯放,自然覺得一事無成、充滿挫敗感。
不如回心一想,你以為自己必須依存某個人,其實未必,同樣,你以為別人沒有你不行,也沒有這回事。「與愛分離」代表的是調節愛人的尺度,關心對方的同時,容許對方從錯誤學習。他行錯路,隨他,陪他一起錯,等他自己發現錯,這已經是愛的表現。不需要對方按你的想法走,也不需要在壞結果未出現前想著為他收拾殘局。這本來就是他的人生,每個人都只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晴報 #專欄 #逢週二 #逆光成長
與愛分離·調節愛的尺度‧讀全文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2895832/與愛分離調節愛的尺度
短小說‧散文書《不曾存在的愛情 與曾經在身邊的你》
實體印刷本|電子書
兩個版本均已上架
實體印刷本 https://www.signer.com.hk/product/sku/978-988-8716-15-9/
電子書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bYwfEAAAQBAJ
更多小說、文章及生活分享歡迎加入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irenacheng
codependency 在 一郎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邊有愛抱怨又不分手的情侶嗎?也許他們存在著病態的關係,像小丑與小丑女一樣。
.
在特別的日子,分享給大家,分手的小技巧。
.
◽️ 每週三新片搶先首播|YouTube搜尋『一郎人生』
◽️ 週日中午限動互動回答|Instagram 追蹤『 ic_ichiro』
.
▶︎Podcast 內容加長版隨點收聽◀︎
Apple|https://pse.is/38flz8 (歡迎評論給星星)
Google|https://pse.is/38um4n
Spotify|https://pse.is/38g9hs
SoundOn|https://pse.is/38krmm
#愛抱怨又不分手
#Codependency
#關係成癮
codependency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關係成癮
#愛抱怨又不分手
#拖累症
每個禮拜三『YouTube』晚上六點發片『臉書』晚上九點發片。
禮拜六不定期更新。
‣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ic_ichiro/
‣ 專頁很多很多東西:http://www.facebook.com/ichirolife/
‣ 相機 | SONY A7C
‣ 鏡頭 | SONY SEL24F14GM
‣ 麥克風 | RODE Wireless GO
‣ 影片剪輯軟體:FCPX
‣ 合作邀約
ichirolife@gmail.com
codependency 在 Codependency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In sociology, codependency is a concept that attempts to characterize imbalanced relationships where one person enables another person's self-destructive ... ... <看更多>
codependency 在 窒息的愛Codependency - suffocated love 的相關結果
上次提到不健康的相互依存關係(codependency),是一種病態的人際互動關係。這個專有名詞是源自於物質成癮(substance abuse),如有吸毒、酒精、賭博成癮的人際關係中。 ... <看更多>
codependency 在 關係成癮(Codependency) | 明光社 的相關結果
關係成癮最初是用來形容人與身邊有癮好的人士共處而培養出強迫性的「依附關係」,強迫性的意思是一種心理上「不能不做」的心態。而有此種依附關係的人不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