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昨天有吃到夏至的湯圓嗎 XD
#新聞評析
#Amazon轉型為專業物流商了嗎
繼大舉購買機隊、車隊、申請無船承運人(NVOCC)執照、發展自建群眾物流服務Amazon Flex後,Amazon朝向專業物流商的轉型之路又邁出一步。根據外電報導,Amazon正規劃推出能夠媒合貨主與空閒運力的app,讓貨車司機與託運人能夠突破冗餘低效的中間流程,獲得直接的溝通管道與平台。美國地方性B2B貨運市場規模約佔全美貨運市場的12%,且成長相當快速,不過市場卻高度碎片化,供給與需求均十分發散,加上許多小型貨運企業仍停留在傳統透過電話或電郵聯絡的作法,限制了市場運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了物流成本(中間商普遍收取15%的手續費),這樣的市場瓶頸也造就了Amazon切入的利基。
Amazon並非美國第一家投入B2B運力媒合市場的企業,其他類似的企業還包括提供零擔貨運服務的Convoy、ShipHawk以及uShip,切入搬家遷徙與重物搬運市場的Lugg與 Fleetzen,Cargomatic、DashHaul 與Transfix的商業模式更是與Amazon相當類似。以Cargomatic為例,該公司以洛杉磯B2B在地短程貨運市場為主要標的,透過網路平台與app操作,串聯有物流需求的貨主與周邊具閒置運力的中小型貨運商,為客戶提供同日送達服務。此外,Cargomatic平台亦具備金流支付、路徑規劃等功能。
除美國外,亞洲企業也加入這波戰局,例如日本TRANCOM結合資訊與網路技術,推出有助於活化物流市場效率、降低空車率與環境負擔的求貨求車平台。透過網路平台,根據貨物、車輛訊息,迅速準確地提供服務訊息與媒合機會。TRANCOM的物流媒合平台同樣是以轉換成本較高、具進入門檻與定期需求的B2B原料採購及生產性物流服務為主要標的,目前這項服務已成為TRANCOM營收貢獻度最高的事業主體。除了物流商外,2015年Uber也在香港推出UberCARGO服務,提供用戶單次快速的貨車與司機租賃服務,同樣是鎖定企業間B2B物流服務以及利基性的搬家服務。
商研院研究發現,從Amazon、Uber、Cargomatic到TRANCOM,這些企業都不約而同的強調在媒合機能外所提供的附加價值服務,例如路徑規劃、即時定價、決策判斷協助等等。以TRANCOM為例,該公司強調商業智慧(BI)的導入與活用,將其物流媒合平台由單純的運能媒合,擴大至可提供客製化資源配置最適化建議、管理端與物流現場的關鍵績效指標訂定、營業利益拆解、實績分析檢討以及策略規劃等整體供應鏈管理層次。TRANCOM指出,將BI導入服務作業系統後,媒合成功率提高了20%,也同步帶動營收增長。
整體而言,共享經濟在B2B物流服務中的運用,多以物流共同市場(Logistics Marketplace)為主要表現形式,而這項模式對傳統物流產業帶來的影響,甚至可能超越以B2C與C2C末端配送為主的群眾物流服務,這是因為共享經濟模式在B2B領域的運用,所影響到的不僅是價值鏈末端個別交易的單點,而是透過這「驚人的一躍」,造成整條物流價值鏈的調整,甚至是整體服務系統與產業生態圈的轉變。如今B2B運力媒合領域又有Amazon這樣擁有豐沛貨量、資金與技術資源的巨頭企業加入,預期將大幅提升整體市場與產業的成長速度,未來的變化值得持續觀察與追蹤。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mazon-building-uber-for-tru…
Search
amazon轉型為專業物流商了嗎 在 亞馬遜全球開店- Machapisho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3/1 後註冊為專業賣家,並發布首個ASIN 商品 ... 最佳新站點拓展服務商- 萬泰物流。傳遞幸福 ... 《2022跨境電商焦點報告》站在巨人肩膀上台灣製造商啟動電商轉型. ... <看更多>